![企业设立法制的法哲学思考-兼论我国企业设立法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3/0D/wKhkFmasWdaAQPHzAAL68mvuD1A982.jpg)
![企业设立法制的法哲学思考-兼论我国企业设立法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3/0D/wKhkFmasWdaAQPHzAAL68mvuD1A9822.jpg)
![企业设立法制的法哲学思考-兼论我国企业设立法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3/0D/wKhkFmasWdaAQPHzAAL68mvuD1A982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设立法制的法哲学思考兼论我国企业设立法制
企业设立是指企业设立人为取得企业生产、经营资格,依法定程序所实施的创办行为的总称。(注:参见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页。)从企业的法律形式来划分,主要有合伙企业、独资企业和公司企业。各国法律对企业的设立问题均作了规制,因为企业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民商事主体,况且其所具有的赢利为根本目的、财产的规模性等特征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法律必须对此有所规制。纵观企业设立法制的发展史,企业设立体制主要有放任主义、特许主义、核准主义、准则主义四种。(注:参见张国键:《商事法论》,三民书局(台湾),1994年,第124—125页。)这些体制及相应的系列具体制度内蕴了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探讨这些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结合中国国情理性地选择企业设立法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当今我国企业立法体系的完善极为迫切,企业设立制度的完善问题更为突出。遍的“规制公司”(regulatedcompary),但这些成员仍自己以自己的存货和帐户从事交易,其目的是为获得垄断权。(注:参见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7页。)后来,由于一些投机者专门购买濒临倒闭的特许公司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的内容进行曲解达到从事自己事业的目的,对公司债权欺诈行为也频频发生。“南海公司泡沫案件”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由此引发1720年“泡沫法案”(thebubbleact)出台。该法案宣布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建公司、发行股票均属违法,禁止利用现有特许状从事特许状来的规定的事业。(注:参见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7页。)此后的特许才真正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交易安全”之价值取向。值取向。法学界使用法的效率,一般均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视角入手。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如我国民法学者徐国栋博士在论及作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的效率时,指出:效率“指司法审判活动中时间的节约。效率是属司法程序的问题,但立法者并非对此无所作为。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对社会关系实行类的调整,即将同类社会关系舍其构成分子的个性而取其共性,适用一体的法律。由于舍弃了同类社会关系中个别成员个性,司法机关不必因人司法、因事司法,使司法程序得到简化而产生效率”。(注:参见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28—329页。)这是侧重于法的内容对司法程序及成本与支出的角度考虑,有合理性,但是不能全面揭示法的“效率”之价值取向,而仅把效率囿于程序效率,忽视了于法更为重要的一面-实体上的“效率”。1995年,第398页。)更负责及制止腐败的有效途径,是市场免受信息干预的有效手段。(注:参见智贤:《现代“治道”新概念》,载《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71—72页。)第三,强调经济效率之价值取向,是立足个体经济效率兼顾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中,为充分发挥企业形式促成设立者财富增殖的工具性作用,企业设立制度内蕴的经济效率应首先立足个体(设立者)的经济效率,众多的个体经济效率的实现也即社会整体经济效率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率应该是众多个体经济效率的和谐组合,脱离了个体效率也就无所谓社会效率。当然,不能简单地将个体效率等同于社会效率,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协调组合。企业设立制度应在具体制度的选择上兼顾企业设立人以外的市场主体利益目标,以及公共利益的目标-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等。企业设立法制兼顾社会经济效率的宗旨在于克服市场制度创造私利最大化的同时可能创造“公有物的悲剧”。(注:参见毛寿龙:《迈向绿色的市场经济》,载《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75—176页。)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在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使企业的力量摧毁现时的公益物品和公益目标,因此对企业设立制度中保留适度的国家干预以均衡社会效率与个体效率的抵触是极为必要的。恪守公司的社团性”向“允许设立一人公司”的方向发展。英国早在1987年衡评法院对萨洛蒙(salmen)诉萨洛蒙有限公司一条的判决(注:(英)r·e·g林斯等:《英国公司法》(中文本),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1—2页。)就开始了允许实质上一人公司的先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的美国爱荷华、密执安、肯塔基等少数几州已允许设立一人公司。(注: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第127—128页。)大陆法系的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在1980年修订时已肯定了一人公司;法国1985年对《商事公司法》所作的修订也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一人或若干人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损失而设立的公司。”(注:参见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384页。)1990年日本对有限公司法和商法作了重大修改,将原商法第165条,有限公司法第8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和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下限的规定废除,表明法律并不要求初始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股东需具备多数股东,从而承认了一人股东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一人股东的有限公司的初始设立。(注:参见日开:《中日两国一人公司制度比较研究》,载李黎明主编:《中日企业法律制度比较》,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78—179页。)一人公司的法律形态最大的优点在于满足了设立人追求有限责任和独资经营权的需要,同时又使自己能方便、迅速地实现企业的设立,克服了多数人公司设立中设立人之间的相互牵制。事实上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质一人公司的现象广为存在,在我国也是如此。其实,我国涉外投资企业立法所确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无法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相协调。(注:参见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角度来看,还是顺应国际社会公司法发展的潮流,亦或协调国内立法的内在矛盾等角度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图书出版与运营手册
- 房屋租赁三方合同格式
- 焊接工艺与材料选择作业指导书
- 成本合同管理大全
- 生物科技居间合同协议书
- 有关事业单位合同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下载
- 2025年南昌从业资格货运资格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龙岩a2驾驶证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电力市场策略合同(2篇)
- 预应力锚索张拉及封锚
- 烤烟生产沿革
- GB/T 6040-2019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 无效宣告请求书与意见陈述书代理实务全天版-案例一
- 电子线检验标准
- 建筑施工安全员理论考核试题与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建筑工程节后复工自查表
- 华莱士标准化体系
- 快捷smt全自动物料仓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