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_第1页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_第2页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_第3页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_第4页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对比参照组的85.43%更高,经统计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脑梗死;中医康复护理;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等特点[1]。患者经抢救后,常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为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也为家庭增加了一定负担,故为其选择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尤为重要。本文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较令人满意。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内容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计96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49岁,平均(64.2±3.9)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45例,丘脑梗死30例,额叶梗死13例,顶叶梗死1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护理、静脉输液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具体如下:情志护理:患者清醒后,常因突来的疾病、行动不便等原因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可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播放轻音乐等,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排便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按摩腹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遵照医嘱为患者使用番泻叶、甘油栓药等,使肠道通润,利于排便。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和护理,同时配合针灸、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等综合护理方法和适当的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有多种,若肌力尚存,能适当运动者,可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如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和被动运动。按摩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5min~30min,2次/d。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练时要做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是运动量不能过大,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制定相应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原则,以防意外。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开口讲话,从单字到词组再到短句,进行语言功能锻炼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是采用NIHSS量表[3]进行评价,主要对意识、面瘫、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24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良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量表[4]进行评价,对如厕、进食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患者满意度采用我科专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评价结果,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4数据整理此次研究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整理及检验,NIHSS评分、ADL评分予以均数±表示,采用t值对比较进行检验;护理满意度予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值对比较结果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康复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均P<0.05;详见表1。表1: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组别例数NIHSS评分ADL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实验组4813.08±1.985.61±1.42ab17.85±4.4165.62±6.54ab参照组4813.23±1.959.56±1.66a18.04±4.4842.55±6.15a注:a为与护理前比较P<0.05,b为与参照组比较P<0.05。2.2护理满意度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非常满意42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参照组中非常满意22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5.43%(41/48)。实验组对比参照组更高,卡方检验结果为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3讨论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减少其并发症、后遗症,使其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恢复[5]。以往临床中常予以该类患者常规护理,但难于满足其康复需求,故我院主张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通过情志干预、穴位按摩、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等中医护理特色方法,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尽早恢复,这对患者及其家庭均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护理后,其NIHSS评分、ADL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明显较高,这足以证明该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综上所述,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提高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参考文献:[1]王启月,陈燕,杨旭等.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附43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4(11):62-63,64.[2]岳晓香.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48-249.[3]王悦.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