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_第1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_第2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_第3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_第4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

一、书写

1.(2024三下·合江期末)将下面的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答案】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不要把“己莫为"的“己”写成“已"。

故答案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书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1分)

2.(2024三下·合江期末)请根据拼音写出句子中的词语。

我们这个shìjiè如此qímiào:湖面上,成双成对的yuānyāngjiāoào地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身影,一点儿也不qiānxū;森林里,tòumíng的露珠,辛勤工作的mìfēng,fēnfāng的花儿,为森林平添了几分生趣;长廊里,我们可以请féizàopào带你去寻找yǔzhòu的mìmì……

【答案】世界;奇妙;鸳鸯;骄傲;谦虚;透明;蜜蜂;芬芳;肥皂泡;宇宙;秘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奇妙”的“妙"写成“秒”,不要把“谦虚"的“虚”写成“虑"。

故答案为:世界、奇妙、鸳鸯、骄傲、谦虚、透明、蜜蜂、芬芳、肥皂泡、宇宙、秘密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是书写习惯。

3.(2024三下·合江期末)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队伍继续前进!”蚂蚁队长下令。小蚂蚁们纷纷叫到:“太累了,我们早没劲(jìnjìng)儿了!"蚂蚁队长听了十分生气,不禁(jìnjīn)涨(zhàngzhǎng)红了脸,大喊道:“瞧你们这个模(mómú)样,旋(xuànxuán)风稍(shàoshāo)后就到,如果你们不想在强劲(jìnjìng)的风中迷失方向,就继续赶路!

(2)从门缝(fèngféng)中望去,我发现母亲正在缝(fèngféng)一件夹(jiājiá)袄。

【答案】(1)jìn;jīn;zhàng;mú;xuàn;shāo;jìng

(2)fèng;féng;jiá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比如,“没劲”的“劲"应读“jìn”时,指力气;读“jìng"时,指坚强有力。“不禁”的“禁"应读“jīn”,指受得住;耐(用);读“jìn"时,指明令取消;制止。“涨红”的“涨"应读“zhàng”,指(头部)充血;读“zhǎng"时,指(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旋风”的“旋"应读“xuàn”,指旋子;读“xuán"时,指旋转。“稍”读“shāo"时,指副词。略微;读“shào”时,指〔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2)比如,缝[fèng]1.接合的地方缭~儿。无~钢管。2.缝隙裂~。门~儿。见~插针。床板有道~。

[féng]1.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件衣裳。

故答案为:(1)jìn、jīn、zhàng、mú、xuàn、shāo、jìng;(2)fèng、féng、ji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字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2024三下·合江期末)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相提并②没精打③金

④井之蛙⑤津津⑥画蛇添足

(2)写出与第③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ABB式):___

(3)写出与第⑤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AABC式):

(4)下面的意思对应哪个成语故事?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见识短浅一做事多余一

【答案】(1)论;采;灿灿;底;有味

(2)红彤彤;亮晶晶

(3)源源不断;头头是道

(4)④;⑥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补充后的词语依次是:相提并论、没精打采、金灿灿、井底之蛙、津津有味、画蛇添足。

(2)ABB式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红彤彤、亮晶晶。

(3)AABC式的词语有很多,比如:源源不断、头头是道。

(4)“井底之蛙"形容目光和见识短浅的人。“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余。

故答案为:(1)论、采、灿灿、底、有味;(2)红彤彤、亮晶晶;(3)源源不断、头头是道;(4)④、⑥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学习成语,不但要能正确书写,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5.(2024三下·合江期末)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

(1)比赛失败了,我们连食欲都没了。

(2)正是河豚欲上时。

(3)意欲捕鸣蝉。

【答案】(1)①

(2)③

(3)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食欲:吃饭的欲望。“欲"欲望的意思。故选①。

(2)欲上:将要出来。故选③。

(3)意欲:想要。故选②。

故答案为:(1)①;(2)③;(3)②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6.(2024三下·合江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怎么会有比他更有优秀的顾客呢?(改成陈述句)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鹿突然看到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妈妈_________:“天气这么好,你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吧!"

(3)宋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成转述句)

(4)根据下面的开头续写句子,介绍事物的特点。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答案】(1)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

(2)看了看天空,温和地看着我。

(3)宋庆龄说,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4)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只青蛙悠闲的躺在清凉的溪水中,有的像引吭高歌的公鸡,有的像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有的像春天的竹笋,有的像刚出土的蘑菇。真奇妙啊!

(5)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把“怎么会有"改为“没有”,把“呢"去掉,问号改句号。

(2)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符合语境即可。

(3)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把“我”改为“她"。

(4)以句子“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开头,续写几句话,向别人介绍“石头的奇妙"。我们可通过想象,写一写石头的奇妙的具体表现。

(5)“大地”和“朝霞"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1)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2)看了看天空,温和地看着我。(3)宋庆龄说,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4)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只青蛙悠闲的躺在清凉的溪水中,有的像引吭高歌的公鸡,有的像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有的像春天的竹笋,有的像刚出土的蘑菇。真奇妙啊!(5)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

【点评】考查了语句改写、句子仿写、修改病句、续写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7.(2024三下·合江期末)根据本册所学内容填空。

(1)读书可以赏美景:凌晨四点,牵牛花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千条万条的柔柳,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2)读书可以明事理:同学第一次犯错,我用“?,善莫大焉。”来告诉他改了就可以了;我还知道多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才会变得优秀,因为“,。"

(3)读书可以学语言:从“,沙暖睡鸳鸯。”中感受到诗句对仗工整;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中体会到诗人以景抒情;从“___,正是河豚欲上时。”中体会到诗人想象力丰富。

【答案】(1)吹起了紫色;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黄的;烂漫无比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泥融飞燕子;路上行人欲断魂;蒌蒿满地芦芽短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填写。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由下句“善莫大焉"可知上句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由“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才会变得优秀"可知对应的名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比如,由下句“沙暖睡鸳鸯"可知上句是“泥融飞燕子”。

故答案为:(1)吹起了紫色、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黄的、烂漫无比;(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泥融飞燕子、路上行人欲断魂、蒌蒿满地芦芽短。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和古诗句及名言的积累和运用。不但要正确书写,还要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8.(2024三下·合江期末)三年级(1)班的李洪同学在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正确。

【答案】____________寻物启事

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我把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洪____________6月26日

【知识点】寻物启事

【解析】【分析】根据寻物启事的格式书写,将遗失地点写在启事里,署名和日期写在右下角即可。

故答案为:

寻物启事

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我把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洪

6月26日

【点评】本题考查了启事。当我们要向人们说明一件事或有什么事要请人们帮忙时,我们就可以写一则启事张贴出去。启事的格式是:1.标题:在第一行正中写明启事的名称,如“寻物启事”,“寻人启事”,“招领启事"等。2.内容:在另一行空两格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启事的内容。3.署名:在正文的右下方标明写启事者的个人姓名或单位名称及日期。

三、口语交际。

9.(2024三下·合江期末)下列两种情况,应该怎么劝告呢?请任选一种,把你的劝告写下来,注意劝说的语气。

①哥哥喜欢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②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爸爸却抽起了烟。

【答案】①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②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①针对哥哥喜欢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的情况,可以这样劝告他: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

②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爸爸却抽起了烟。可以这样劝告爸爸: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故答案为:①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②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点评】本题考查了劝告慰勉,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来组织语言,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委婉。

四、阅读理解。(20分)

(2024三下·合江期末)【文本一】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0.选文选自课文《___》,这幅画的名字叫《___》,它是北宋时期的画家的作品。

11.街市上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请在文中找出。

12.从哪个句子可以体会到画面上的人物很小?请找出。

13.这段话是围绕“___”这句话来写的。

14.这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A.语意未尽B.引文的省略C.列举的省略

【答案】1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11.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2.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13.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14.C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10.考查了文学常识。选文选自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幅画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图》,它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故答案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11.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街市上有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人。

故答案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可知,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画面上的人物很小。

故答案为: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1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句子。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写了画中街市的热闹。

故答案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14.“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句子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故答案为:C

(2024三下·合江期末)【文本二】

夏夜之声

夏夜是静谧的。喧闹了一天的世界安静了下来,只有山风微微地吹着,那声音像春蚕吞食桑叶一“沙沙沙”,远处的山泉“()”地响着,像母亲哼着小夜曲哄婴儿入睡。

夏夜又是热闹的。你听,雷公带着他的愤怒呼啸而来,天空中发出“()"的声音,就像千万个壮士在擂鼓呐喊,让人胆战心惊。“()”,风婆婆率领她的千军万马飞奔而来,所到之处格杀勿论。大树害怕了,拼命地摇晃着,扭曲着,“咔嚓"一声树枝断了,“咣”地砸在地上。紧接着一道闪电不约而至,如同一柄利剑划破漆黑的夜空。“哗哗”,倾盆大雨瞬间泼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雷公的怒气消了,雨也停了,只有屋檐下的水珠发出“()”的声响。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仿佛一个庞大的乐队演奏着雄壮的交响曲。也不知是谁向池塘里扔了一块小石子,“咕咚”,演奏马上停止了。月亮升起来了,明晃晃地跳跃着,惊动了树上的鸟儿,“扑棱扑棱”,它们飞向了远方。

哦,这夏夜之声是多么奇妙……

1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呼呼B.滴答滴答C.轰隆隆D.叮叮咚咚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形容非常害怕。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17.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等景物的声音,写出来夏夜之声的特点。

18.文中划线句子写得优美生动,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句①把“叮叮咚咚”的山泉声比作母亲哼唱的小夜曲,突出了夏夜的宁静。

B.句②把雷公当作人来写,主要是为了突出雷公的暴躁。

C.句②把雷声比作一千个壮士在擂鼓呐喊,写出了雷声十分响亮。

19.夏夜之声是多么奇妙啊!我觉得夏夜的也很奇妙,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15.D,C,A,B

16.胆战心惊;千军万马

17.雷、风;大树;大雨、水珠;青蛙、小石子;鸟儿;热闹

18.B

19.蝉声;“知了、知了”,时而相互交错、时而脆声独出,丰富了我的想象,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结合具体的语境,应依次填写:叮叮咚咚、轰隆隆、呼呼、滴答滴答。

故答案为:D,C,A,B

16.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①根据“形容非常害怕”可知,对应词语是:胆战心惊。②根据“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可知,对应词语是:千军万马。

故答案为:胆战心惊千军万马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第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雷公、风婆婆、大树、大雨、青蛙等景物的声音,体现了夏夜之声的奇妙和热闹。

故答案为:雷、风;大树;大雨、水珠;青蛙、小石子;鸟儿;热闹

18.本文主要写夏夜的声音是奇妙的,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喜爱与赞美,把雷公当作人来写,不是为了突出雷公的暴躁。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思维拓展。结合文本内容与生活积累发挥想象。示例:夏夜之声是多么奇妙啊!我觉得夏夜的蝉声也很奇妙,因为“知了、知了”,时而相互交错、时而脆声独出,丰富了我的想象,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故答案为:蝉声“知了、知了”,时而相互交错、时而脆声独出,丰富了我的想象,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习作。(25分)

20.(2024三下·合江期末)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这些动物的经历一定很奇特和有趣。请你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合理。③字迹工整,字数300字左右。

【答案】范文:

会飞翔的母鸡

一只小母鸡在鸡舍里待厌了,它看见一群小鸟在天上飞,说:“如果我也能在天上飞,那真是太好了!”一只小鸟从天上飞下来,说:“你也想飞,真是异想天开!"又飞来一群刚会飞的幼鸟,“叽叽”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母鸡,母鸡很伤心,去找土地公公,土地公公拿给它一双闪着金色光芒的翅膀,把它胖胖的身躯变得苗条,母鸡连连道谢。

母鸡一下子飞了起来,它一边欣赏着下面的河流、山川、草木,一边回想以前。在鸡舍里待着,既无趣,又不能出去,而现在,可以自由地在天上飞,无拘无束。突然飞过来一只大老鹰,凶巴巴地说:“你这只母鸡,也敢在天上飞?这里是我的地盘,赶快给我出去!"母鸡吓得拍拍翅膀就飞走了。

母鸡觉得自己快没有力气了,往下一看,天助我也,下面有几只小虫,母鸡一不小心在落地的时候被绊倒了,小虫们一哄而散,母鸡只好吃些石子和小草。它开始想念鸡舍,虽然无趣,但至少能丰衣足食吧!

一会儿,天上乌云密布,几声鸟叫掺杂着雷声一齐出现,老天爷好似发了怒似的,母鸡飞到了一棵杨树上,在上面略作休息。不一会儿,风雨雷电一齐上阵,雨把母鸡的身体淋湿了,那两只金色的翅膀也失去了光泽,一阵风把母鸡刮了下来,母鸡这才明白鸡舍有多好,虽然无趣,但可以不用经受风吹雨打。鸡舍,我为什么要离开你呀!母鸡等到天亮,飞到了鸡舍里,对土地爷爷说:“我不要这双翅膀了,还是鸡舍里的安逸生活好!”母鸡又回到了鸡舍,可鸡舍在母鸡的眼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无趣的鸡舍了。

从此母鸡安静地生活,它想:不要对生活有太高的要求,不能见异思迁,现在生活已经很好了。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结合自己的想法确定写作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写童话故事首先想象要大胆,确定写作素材,然后写作。其次想象要合理。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同时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写童话作文时要注意做到想象丰富,同时要渗透思想教育。阅读题目要求后,首先要确定写的内容,然后进行写作。写作时要注意做到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点评】本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根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1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

一、书写

1.(2024三下·合江期末)将下面的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1分)

2.(2024三下·合江期末)请根据拼音写出句子中的词语。

我们这个shìjiè如此qímiào:湖面上,成双成对的yuānyāngjiāoào地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身影,一点儿也不qiānxū;森林里,tòumíng的露珠,辛勤工作的mìfēng,fēnfāng的花儿,为森林平添了几分生趣;长廊里,我们可以请féizàopào带你去寻找yǔzhòu的mìmì……

3.(2024三下·合江期末)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队伍继续前进!"蚂蚁队长下令。小蚂蚁们纷纷叫到:“太累了,我们早没劲(jìnjìng)儿了!”蚂蚁队长听了十分生气,不禁(jìnjīn)涨(zhàngzhǎng)红了脸,大喊道:“瞧你们这个模(mómú)样,旋(xuànxuán)风稍(shàoshāo)后就到,如果你们不想在强劲(jìnjìng)的风中迷失方向,就继续赶路!

(2)从门缝(fèngféng)中望去,我发现母亲正在缝(fèngféng)一件夹(jiājiá)袄。

4.(2024三下·合江期末)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相提并②没精打③金

④井之蛙⑤津津⑥画蛇添足

(2)写出与第③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ABB式):___

(3)写出与第⑤个词语结构相同的词(AABC式):

(4)下面的意思对应哪个成语故事?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见识短浅一做事多余一

5.(2024三下·合江期末)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

(1)比赛失败了,我们连食欲都没了。

(2)正是河豚欲上时。

(3)意欲捕鸣蝉。

6.(2024三下·合江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怎么会有比他更有优秀的顾客呢?(改成陈述句)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鹿突然看到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妈妈_________:“天气这么好,你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吧!”

(3)宋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成转述句)

(4)根据下面的开头续写句子,介绍事物的特点。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7.(2024三下·合江期末)根据本册所学内容填空。

(1)读书可以赏美景:凌晨四点,牵牛花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千条万条的柔柳,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2)读书可以明事理:同学第一次犯错,我用“?,善莫大焉。”来告诉他改了就可以了;我还知道多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才会变得优秀,因为“,。"

(3)读书可以学语言:从“,沙暖睡鸳鸯。”中感受到诗句对仗工整;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中体会到诗人以景抒情;从“___,正是河豚欲上时。”中体会到诗人想象力丰富。

8.(2024三下·合江期末)三年级(1)班的李洪同学在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正确。

三、口语交际。

9.(2024三下·合江期末)下列两种情况,应该怎么劝告呢?请任选一种,把你的劝告写下来,注意劝说的语气。

①哥哥喜欢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②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爸爸却抽起了烟。

四、阅读理解。(20分)

(2024三下·合江期末)【文本一】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0.选文选自课文《___》,这幅画的名字叫《___》,它是北宋时期的画家的作品。

11.街市上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请在文中找出。

12.从哪个句子可以体会到画面上的人物很小?请找出。

13.这段话是围绕“___"这句话来写的。

14.这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A.语意未尽B.引文的省略C.列举的省略

(2024三下·合江期末)【文本二】

夏夜之声

夏夜是静谧的。喧闹了一天的世界安静了下来,只有山风微微地吹着,那声音像春蚕吞食桑叶一“沙沙沙”,远处的山泉“()"地响着,像母亲哼着小夜曲哄婴儿入睡。

夏夜又是热闹的。你听,雷公带着他的愤怒呼啸而来,天空中发出“()”的声音,就像千万个壮士在擂鼓呐喊,让人胆战心惊。“()”,风婆婆率领她的千军万马飞奔而来,所到之处格杀勿论。大树害怕了,拼命地摇晃着,扭曲着,“咔嚓”一声树枝断了,“咣"地砸在地上。紧接着一道闪电不约而至,如同一柄利剑划破漆黑的夜空。“哗哗”,倾盆大雨瞬间泼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雷公的怒气消了,雨也停了,只有屋檐下的水珠发出“()"的声响。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仿佛一个庞大的乐队演奏着雄壮的交响曲。也不知是谁向池塘里扔了一块小石子,“咕咚”,演奏马上停止了。月亮升起来了,明晃晃地跳跃着,惊动了树上的鸟儿,“扑棱扑棱”,它们飞向了远方。

哦,这夏夜之声是多么奇妙……

1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呼呼B.滴答滴答C.轰隆隆D.叮叮咚咚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形容非常害怕。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17.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等景物的声音,写出来夏夜之声的特点。

18.文中划线句子写得优美生动,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句①把“叮叮咚咚"的山泉声比作母亲哼唱的小夜曲,突出了夏夜的宁静。

B.句②把雷公当作人来写,主要是为了突出雷公的暴躁。

C.句②把雷声比作一千个壮士在擂鼓呐喊,写出了雷声十分响亮。

19.夏夜之声是多么奇妙啊!我觉得夏夜的也很奇妙,因为____________。

五、习作。(25分)

20.(2024三下·合江期末)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这些动物的经历一定很奇特和有趣。请你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合理。③字迹工整,字数3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不要把“己莫为”的“己"写成“已”。

故答案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书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答案】世界;奇妙;鸳鸯;骄傲;谦虚;透明;蜜蜂;芬芳;肥皂泡;宇宙;秘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奇妙"的“妙”写成“秒”,不要把“谦虚”的“虚"写成“虑”。

故答案为:世界、奇妙、鸳鸯、骄傲、谦虚、透明、蜜蜂、芬芳、肥皂泡、宇宙、秘密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是书写习惯。

3.【答案】(1)jìn;jīn;zhàng;mú;xuàn;shāo;jìng

(2)fèng;féng;jiá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1)比如,“没劲"的“劲”应读“jìn"时,指力气;读“jìng”时,指坚强有力。“不禁"的“禁”应读“jīn”,指受得住;耐(用);读“jìn”时,指明令取消;制止。“涨红"的“涨”应读“zhàng”,指(头部)充血;读“zhǎng”时,指(水位)升高;(物价)提高。“旋风"的“旋”应读“xuàn”,指旋子;读“xuán”时,指旋转。“稍"读“shāo”时,指副词。略微;读“shào"时,指〔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2)比如,缝[fèng]1.接合的地方缭~儿。无~钢管。2.缝隙裂~。门~儿。见~插针。床板有道~。

[féng]1.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件衣裳。

故答案为:(1)jìn、jīn、zhàng、mú、xuàn、shāo、jìng;(2)fèng、féng、ji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字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答案】(1)论;采;灿灿;底;有味

(2)红彤彤;亮晶晶

(3)源源不断;头头是道

(4)④;⑥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补充后的词语依次是:相提并论、没精打采、金灿灿、井底之蛙、津津有味、画蛇添足。

(2)ABB式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红彤彤、亮晶晶。

(3)AABC式的词语有很多,比如:源源不断、头头是道。

(4)“井底之蛙”形容目光和见识短浅的人。“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余。

故答案为:(1)论、采、灿灿、底、有味;(2)红彤彤、亮晶晶;(3)源源不断、头头是道;(4)④、⑥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学习成语,不但要能正确书写,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5.【答案】(1)①

(2)③

(3)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食欲:吃饭的欲望。“欲”欲望的意思。故选①。

(2)欲上:将要出来。故选③。

(3)意欲:想要。故选②。

故答案为:(1)①;(2)③;(3)②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6.【答案】(1)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

(2)看了看天空,温和地看着我。

(3)宋庆龄说,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4)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只青蛙悠闲的躺在清凉的溪水中,有的像引吭高歌的公鸡,有的像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有的像春天的竹笋,有的像刚出土的蘑菇。真奇妙啊!

(5)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把“怎么会有"改为“没有”,把“呢"去掉,问号改句号。

(2)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符合语境即可。

(3)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把“我”改为“她"。

(4)以句子“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开头,续写几句话,向别人介绍“石头的奇妙"。我们可通过想象,写一写石头的奇妙的具体表现。

(5)“大地”和“朝霞"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1)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2)看了看天空,温和地看着我。(3)宋庆龄说,她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4)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只青蛙悠闲的躺在清凉的溪水中,有的像引吭高歌的公鸡,有的像一颗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有的像春天的竹笋,有的像刚出土的蘑菇。真奇妙啊!(5)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

【点评】考查了语句改写、句子仿写、修改病句、续写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7.【答案】(1)吹起了紫色;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黄的;烂漫无比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泥融飞燕子;路上行人欲断魂;蒌蒿满地芦芽短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填写。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由下句“善莫大焉”可知上句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由“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才会变得优秀”可知对应的名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比如,由下句“沙暖睡鸳鸯”可知上句是“泥融飞燕子"。

故答案为:(1)吹起了紫色、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黄的、烂漫无比;(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泥融飞燕子、路上行人欲断魂、蒌蒿满地芦芽短。

【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和古诗句及名言的积累和运用。不但要正确书写,还要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8.【答案】____________寻物启事

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我把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洪____________6月26日

【知识点】寻物启事

【解析】【分析】根据寻物启事的格式书写,将遗失地点写在启事里,署名和日期写在右下角即可。

故答案为:

寻物启事

昨天(6月25日)下午放学后,我把字典落在了学校图书馆里,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李洪

6月26日

【点评】本题考查了启事。当我们要向人们说明一件事或有什么事要请人们帮忙时,我们就可以写一则启事张贴出去。启事的格式是:1.标题:在第一行正中写明启事的名称,如“寻物启事”,“寻人启事”,“招领启事”等。2.内容:在另一行空两格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启事的内容。3.署名:在正文的右下方标明写启事者的个人姓名或单位名称及日期。

9.【答案】①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②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①针对哥哥喜欢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的情况,可以这样劝告他: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

②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爸爸却抽起了烟。可以这样劝告爸爸: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故答案为:①哥哥,长时间玩游戏会损伤眼睛和身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不要这样长时间玩游戏好不好?②爸爸,为了您和咱全家人的健康,您不要抽烟了好不好?

【点评】本题考查了劝告慰勉,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来组织语言,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委婉。

【答案】1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11.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2.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13.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14.C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10.考查了文学常识。选文选自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幅画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图》,它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故答案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11.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街市上有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人。

故答案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可知,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画面上的人物很小。

故答案为: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1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句子。阅读语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