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丰城九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范围:必修下册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显然,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
与西方比较,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自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非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是自然的典型化,比自然本身更概括、更典型、更高,也更美。中国园林不仅停留于形式美,更进一步通过显现于外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
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暗香盈袖,月色满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岸芷汀花,村桥野亭,体现了远离尘嚣的出世情怀;水光浮影,悬岩危峰,暗示了山林隐逸、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追求。
这些,都是文人学士标榜的生活理想。因此,中国园林的高下成败,最终的关键取决于创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
1685年,英国著名学者坦伯尔针对西方的几何式园林说:“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此时,欧洲所流行的园林,正像凡尔赛花园的建造者勒诺特所说的,却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黑格尔也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事物再现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都纳到园子里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它具有再现自然的性质,而不再是不再现任何东西,只抽象地表现出一种氛围的“建筑"。
歌德则用诗一样的语言称赞中国人:“在他们那里,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他在这里谈的,很大程度上都指的是中国园林。
(摘编自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片,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作“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这就是所谓“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是此意。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对中国园林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为主,而在欣赏时则触景生情,通过要素的选取、加工和组合寄寓外景以内蕴之情。
B.坦伯尔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才能创造出来。
C.中国园林对“有若自然"情趣的追求,受“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对自然美的重视甚至可以不加改变而保持其自然形态。
D.中国园林通过布置、组织、创造和扩大空间来丰富空间美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便是运用园门、假山等创造艺术意境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不仅在中、西方园林之间,还在二者的建筑群和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借中西方之间的对比,彰显中国建筑理念之优。
B.材料二使用“分景"的概念,并以颐和园长廊的作用为例加以证明,意在强调中国园林建筑有善于处理空间的艺术。
C.材料一中歌德所说的“你经常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反映的是“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表明园林的自然美的特点。
D.材料二中沈复所言的有关大小、虚实、藏露等关系的观点,从美感特点来说,与材料一所论中国园林追求“道法自然”的观点并非如出一辙。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风吹云彩花齐放,水泻山崖雪乱飞。
D.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4.坦伯尔与黑格尔对中国园林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
5.大观园中有座沁芳亭,“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红楼梦》第十七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沁芳亭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看风筝
萧红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
半夜了,老人才一步一挨地把自己运到家门,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胡须颤抖,他走起路来谁看着都要联想起被大风吹摇就要坍塌的土墙或是房屋,眼望砖瓦四下分离的游动起来。
老人自己把身子再运到炕上,然后他喘着牛马似的呼吸,他全身的肉体坍落尽了,为了他的女儿而坍落尽的,因为在他女儿的背后埋着这样的事:“女儿死了!自己不能做工,赡养费没有,儿子出外三年不见回来。"
屋子里没有灯火,黑暗是一个大轮廓。老人的眼泪在有皱纹的脸上爬,横顺地在黑暗里爬。
外面的风在嚎叫,夹着冬天枯树的声音。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扑向窗纸,唰唰地响。
在父亲给人做雇农的时候,刘成在中学里读过书,不到毕业他就混进某个团体了!他到农村去过,也曾进过工厂,后来他没有踪影了!三年没有踪影。关于他妹妹的死,他不知道,关于他父亲的流浪,他不知道,同时他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流浪。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内心从没有念及父亲一次。不是没念及,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自己的父亲,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
这是他被释放的第三天了!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
每个字从他嘴里跳出来,就和石子一样坚实并且刚硬,这石子一个一个投进农民的脑袋里,成了永久不化的石子。
坐在马棚旁边开着衣纽的老农妇,发起从没有这样愉快的笑。她触了她的男人李福一下,用着例外的声音边说边笑:“我做了一辈子牛马,哈哈!那时候可该做人了!我做牛马做够了!”
老农妇在说到末尾这句话时,也许是想起了生在农村最痛苦的事。她顿时脸色都跟着不笑了,冷落下去。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只是刘成谈话的沉重的字眼连绵地从他齿间往外挤。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
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
刘成当夜住在农妇王大婶的家里。桌上的油灯暗里昏黄。王大婶的男人和刘成坐在炕沿说着话,不绝地在说,直到王大婶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呵!刘成这个名字,东村住着孤独的老人常提到。你可认识他吗?"
刘成不回答,只是眼光和不会转弯的箭一样,对准什么东西似的在放射,在一分钟内他的脸色转变了又转!
王大婶抱着小孩,在考察刘成的脸色,她在下断语:“一定是他爹爹,我听老人坐在树荫下常提到这个名字。”
王大婶男人的袖子在摇振,院心蚊虫的群给他冲散了!他跑向一家脊背弯曲的草房去,在没有纸的窗上敲打,急剧地敲打。睡在月光里整个东村的夜被他惊醒了!睡在篱笆下的狗,和鸡雀吵叫。
老人睡在土炕的一端,把自己的帽子包着破鞋当作枕头,身下铺着的是一条麻袋。睡在土炕的另一端也是一个老人。他们在朦胧的月影中,和两捆干草一样,他们睡着。窗棂上残破的窗纸在作响。
一个老人的神经被敲打醒了!他坐起来,抖擞着他满身的月光,他不睁眼睛,把胡须抬得高高的,盲目地问:“什么勾当?"
“刘成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三年前离家的儿子,在眼前飞转。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老人向着王大婶的家里,向着他儿子的方向走,像一个要见妈妈的小孩子一样。但他不是孩子,他蹀躞着胡须,他的腿笨重,他有满脸的皱纹。
老人又联想到女儿死的事情,工厂怎样不给抚恤金,他怎样飘流到乡间,乡间更艰苦,他想到饿和冻的滋味。他需要躺在他妈妈怀里哭诉。可他是去见儿子。
王大婶的男人在老人旁边走,看着自家的短墙处有个人影,模糊不清,走近一点只见那里有人在摆手。再走近点,知道是王大婶在那里摆手。
王大婶的男人跑了几步,王大婶对他皱竖眼眉低声慌张地说:“那个人走了!抢着走了!"
老人还是追着他的梦向前走,带着一颗充血的心来会见他的儿子。
刘成抢着走了!还不待他父亲来,他先跑了!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碎……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
半年过后,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来,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同孩子们看风筝。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
1933年6月9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人的女儿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依靠,为得到赡养费,多方奔波却无果,作者对这位孤苦的老人给予深切的同情。
B.老农妇在边笑边说着“我做牛马做够了”之后,脸色便冷落下去,这一神态变化可能是因为她想起曾经令人痛苦的事情。
C.王大婶“考察刘成脸色”,她的丈夫跑着去刘老人住宿的草屋,急剧地敲打窗棂,这表现出夫妇俩的质朴和热心。
D.刘成不愿见久别的父亲而抢先离去,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刘成的父亲丧女写起,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最后写他再次被捕,结构灵活。
B.小说开篇以“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夜间“冰雪闪着光芒"等寥寥数语,渲染了气氛,语言表达不落俗套。
C.小说将步履艰难刘成之父比作“要坍塌的土墙”,将土炕上的两个老人比作“两捆干草”,写出了他们身体衰弱,生活赤贫。
D.小说在描写夏夜的情景时,选取“蚊群”这一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笔墨简省而又真切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8.小说是如何塑造刘成这一革命者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请联系全文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探究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三: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熙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愿监苟者因循之A弊B明诏C大臣D为之E以渐F期G合于当世之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指社会安定,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意义不同。
B.济,帮助、有益于,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意义不同。
C.其,反问语气词,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的“其"用法相同。
D.数,命数、理数,与《六国论》中“胜负之数”的“数"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批评王安石,认为他只是一味地想求取非同寻常的功绩,而忽略了常人的认知。
B.王安石上书给皇帝,希望陛下不要把上天赐予的幸运作为常态,要有忧患意识。
C.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
D.熙宁七年,全国干旱,皇帝想要罢免不能很好执行法令的人员,王安石阻止了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
14.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你认同司马光的这句评价吗?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幽寻
赵翼
幽寻不知疲,意行度遥陌。
昔游所未经,数折地愈僻。
忽至野水岸,路断行迹绝。
欲问空无人,一鹭草边白。
【注】诗歌写于诗人辞官归隐故里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幽寻"两句,写诗人为找寻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知疲劳地找寻了许久。
B.接着“昔游”两句,写诗人曾经七折八弯到过一个偏僻的地方。
C.然后“忽至"两句,写诗人忽然来到了水边,此处路都断绝也没有行迹。
D.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在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可通的野水岸草边发现了一只白鹭。
16.这首诗层层深入,步步探幽,创造了一种清丽秀美的意境。请简要分析诗人千辛万苦寻幽,为什么寻至最后却以“白鹭”作结?(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_,_。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色彩词,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或借色彩描摹景象,表达人生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邓清明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首次以主份的身份亮相。为了这一刻,他整整等了24年10个月。
1998年,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在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受任务密度和条件制约,飞天的机会①。在隔几年才会到来一次的任务面前,都要对所有航天员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按照以综合评价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相差很小,小到一两分,甚至仅仅零点几分。而就这细微的差距,一次又一次让邓清明与飞天②。
在载人航天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伟业中,最重要的是任务成不成,而不是谁上没上,个人的荣辱得失实在是③。从32岁进入航天员大队时风华正茂,到56岁终于圆梦太空时两鬓斑白,饱经坎坷的邓清明已经宠辱不惊。今天,他的名字终于进入了“神舟十五号”的飞行乘组内。这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24年持之以恒的训练得来的,是24年不抛弃不放弃得来的,是24年家人战友的鼓励得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自然诗很多,但是还有谁写过像杜甫从秦州经同谷到成都一路上那样的纪行诗,使人“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的呢?这是一段艰险的路程,这些诗不是用眼看出来的,也不是用心神会出来的,而是用饥饿的身躯走出来的。在中国诗人中,还有谁能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里的呢?面对“艰难”,①,甚至还专心一意地去寻找,执着如斯。正因为此,动物界里的马与鹰、自然界里的大江与落日,②;人间的悲壮感与崇高感,在他的诗里也都得到充实的表现。不只如此,他的诗中还表现出世外桃源的优美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儿"……这类诗以他在长安任左拾遗与初至成都时(这两个短期也诚然是他生命里两段暂时的休息期)写得最多。其实只这一部分诗,也足以塑造出另一个杜甫。虽然他写过很多此类诗句,但都只是暂时的。正如他走入某寺院,游览某山庄,③,然而走出来,他面对的依然是艰难和悲苦。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陈述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出了自己在双腿残疾之后的沮丧,失落,难过。那时的他,看到的,想到的,思到的,都只有自己的苦。在他母亲去世之后,他才明白母亲当时承受的苦要加倍于他,也只有在此时,他才看到了,想到了,思到了母亲的不易。看自己时,他想到的是自己要不要活;看母亲时,他想到母亲的艰难,坚韧,明白要好好地活。从“看自己”到“看母亲"产生的结果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结合材料的含意,请谈谈你对“看自己”“看他人"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为主”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的意境"可知,对中国园林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加工时追求以情入景。
B.“坦伯尔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说法错误,原文相关内容是“他还写道:‘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所以“认为中国的花园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园”于文无据,“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不能单指中国花园。
C.“对自然美的重视甚至可以不加改变而保持其自然形态”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
2.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彰显中国建筑理念之优”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在中国,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以至整座城市,都强调规则对称,但园林却是自由的。西方则刚好相反,建筑群和城市往往自由多变,而园林却规则谨严。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没有比较谁更优。
3.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A这两句诗能准确证明材料二关于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论点。
BCD中的诗句都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关。
4.①坦伯尔主要强调中国园林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工修饰方面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二者缺一不可。
②黑格尔则认为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优秀元素的合成,是一种再现自然的绘画。(每点2分)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规则的花园,它们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都更美;不过,它们所在的地段必须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又需要一个在人工修饰方面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的伟大民族"可知,坦伯尔主要强调中国园林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工修饰方面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二者缺一不可。
结合“黑格尔也认为中国园林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绘画,让事物再现自然形状,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可知,黑格尔则认为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优秀元素的合成,是一种再现自然的绘画。
5.①“自然"角度:沁芳亭“隐于山坳树杪之间”傍山临溪,压水而成,体现“有若自然"的情趣。
②“借景”角度:沁芳亭居桥而建,应属园中至高点,可“俯而视之"满园春光之景;此亭下临清溪,可“镜借”天光云影。
③从“分景"的角看,沁芳亭一边是自然景观,一边是人工的楼台亭阁,丰富了美的印象。
④从文化角度,沁芳亭的构建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彰显了“有若自然"的情趣意境。(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6分)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国园林重视自然美,虽有人力在原有地形地貌上的加工,甚至可能全由人工造成,但追求‘有若自然’的情趣。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规整格局,而效法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分析,沁芳亭傍山临溪,压水而成,从“自然"的角度,体现“有若自然”的情趣。
结合材料二“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扩大了境界)。园中凿池映景,亦是此意”可知,从“借景"镜借”的角度,沁芳亭居桥而建,应属园中至高点,可“俯而视之"满园春光之景;此亭下临清溪,可“镜借”天光云影。
结合材料二“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片,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可知,从“分景”的角看,沁芳亭一边是自然景观,一边是人工的楼台亭阁,丰富了美的印象。
结合材料一“中国人崇奉的‘天人合一’‘天地为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对园林的构思创意起了根本性作用"可知,从文化角度,沁芳亭的构建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趣,彰显了“有若自然"的情趣意境。
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错误。刘成抢先离去这一举动,是为了防止儿女私情给自己的革命活动带来牵绊,这体现了他对父亲更为深沉的爱,他是为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而奋斗。
7.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
A.“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错误。“宣传革命”“躲避父亲"都是故事本身的情节,不属于插叙内容。
8.①侧面衬托。如以大量篇幅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公而忘私的崇高形象;叙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
②环境烘托。比如写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③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如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④直接评论。如“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等评论,画龙点睛,塑造了刘成的革命者形象。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文章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的公而忘私;“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作者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衬托刘成作为革命者的崇高。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运用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通过直接评论塑造了刘成的革命者形象。
①情节上,结尾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②人物上,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展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和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的献身精神。
③主题上,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而社会安定祥和,风筝高飞,给人们带来欢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④读者上,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联系全文探究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艺术效果,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
情节上,小说标题为“看风筝”,结尾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人物上,“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刘成作为革命者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情怀,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体现了人物的精神追求。
主题上,结尾写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之前,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和老人看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社会安定祥和,人们生活快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效果上,小说以“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结尾,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0.BDF【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期望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愿”,希望,宾语是“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是明文诏令,搭配对象是“大臣”,“明诏大臣"前后均需断开.“为之以渐”,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渐为之”,结构完整,“期”,期望,搭配对象是“合于当世之变”,“期”后不能断开,“以渐"和“期”中间应断开。
11.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均指“社会安定"。句意: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
B.正确。帮助、有益于。/渡河。句意: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
C.正确。均为“反问语气词”。句意: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难道可以忽视不理吗?
D.正确。均为“命数、理数"。句意: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命数。/胜利和失败的命数。
12.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皇帝想要罢免不能很好执行法令的人员”错误。由“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可知,皇帝想要罢除的是不好的法度。
13.(1)替天下管理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夺利益;驳斥错误言论,排斥巧言谄媚的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2)这哪里是小事呢,我恐惧的原因,正是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啊。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征”,争夺;“辟”,驳斥、排除;“难”,排斥;“壬人”,巧言谄媚的人。(每点1分)
(2)“岂”,哪里;“所以”,……的原因;“人事”,变法中的事情;“修”,处理、整治得好。(每点1分)
14.认同。(1)材料一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只是想要建立非常之功而忽略了常识,并非奸邪。
(2)材料二王安石自言受命于人主,则要兴利除弊,为人主分忧,从出发点来看并非奸邪。
(3)材料三王安石上万言书,陈述变法的初衷是革除弊端以适应当世的变化,并非奸邪。
(4)材料二王安石坦言本来就预料到怨诽之多,但仍坚持自己的做法,可见其执拗。
(5)材料三王安石决心兴利除弊,上万言书大议常人不议之论,且掌管国事之后,大都以万言书为依据,可见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可见其“执拗”。
(6)材料三王安石性格倔强,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议论变法时,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可见其执拗。
(7)天下大旱,皇帝想要罢除不好的法度,王安石认为旱灾是常数,不必忧虑,只需要尽人事就可以了,可见其执拗。
(表明态度1分,“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在文中相关内容体现1分,“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在文中相关内容体现1分)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司马光的话可知,司马光不认为王安石奸邪,认为王安石只是不晓事态,太执拗。
由材料一“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只是想要建立非常之功而忽略了常识,并非奸邪。
由材料二王安石自辩“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的内容可知,王安石自言受命于人主,则要兴利除弊,为人主分忧,从出发点来看他并非奸邪。
由材料三“安石……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可知,王安石上万言书,陈述变法的初衷是革除弊端以适应当世的变化,并非奸邪。
由材料二“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可知,王安石坦言本来就预料到怨诽之多,但仍坚持自己的做法,可见其执拗。
由材料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可知王安石决心兴利除弊,上万言书大议常人不议之论,且掌管国事之后,大都以万言书为依据,可见他敢于坚持自己意见,可见其执拗。
由材料三“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可知,王安石性格倔强,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议论变法时,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可见其执拗。
由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天下大旱,皇帝想要罢除不好的法度,王安石认为旱灾是常数,不必忧虑,只需要尽人事就可以了,可见其执拗。
结合上述分析,应认同司马光的观点。作答时,先回答“你认同司马光的这句评价吗?"这一问题,从材料中找相关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您也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说到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作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以为可行,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_________(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天下管理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夺利益;驳斥错误言论,排斥巧言谄媚的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三: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期望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问:“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
熙宁七年春天,天下已经干旱很久了,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忧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叹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说:“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命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这种情况就可以了。"神宗回答说:“这哪里是小事呢,我恐惧的原因,正是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啊。从士大夫到后宫,没有不议论它的危害性的。两位太后向我哭诉,担心京城发生混乱,认为干旱虽可怕,更怕失去民心。”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写诗人曾经七折八弯到过一个偏僻的地方"说法错误,由诗句“昔游所未经”可知,诗人七折八弯来到的更加偏僻的地方是以前没有来过的地方。
16.①在远离人群的幽僻之地,安闲地生活着一只白鹭,更加突出此地之“幽";
②此处的白鹭隐喻(象征)与世无涉、悠闲恬静,本身就体现“幽”境;
③诗人厌烦仕途的喧嚣不息,追求归隐生活的安闲宁静、悠闲自乐,白鹭成为心境之“幽"的写照。
(每点3分,答出两点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形象的能力。以“白鹭”作结来突出此地环境之“幽"。“欲问空无人,一鹭草边白”两句,写诗人在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可通的野水岸草边发现了一只白鹭,白鹭可以安闲地生活在这里,更加突出此地之“幽";“白鹭”具有象征意义。白鹭在远离人群的幽僻之地生活,是一种与世无涉、过着悠闲恬静生活的水鸟,所以此处的白鹭隐喻(象征)着与世无涉、悠闲恬静,本身就体现“幽"境;
以“白鹭”作结可以映照出作者的心境。结合注解“诗歌写于诗人辞官归隐故里之后"可知,诗人厌烦仕途的喧嚣不息,追求归隐生活的安闲宁静、悠闲自乐,所以尾句以白鹭不惊,悠闲自得,衬托了诗人幽静的内心世界。
17.(1)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六朝往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18.①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寥可数)②失之交臂(擦肩而过)③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是说受任务密度和条件制约,飞天的机会很少。可填“寥寥无几”或“屈指可数"寥寥可数”。寥寥无几:形容稀少,没有几个。屈指可数: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寥寥可数:意思是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②语境是说邓清明因微小差距失去飞天的机会,可填“失之交臂"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擦肩而过:意思是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③语境是说在任务面前,个人荣辱很小,不重要,可填“微不足道"或“不值一提”。微不足道:意思是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值一提:意思是为不值得提起,形容事情很轻微或者不重要。
在隔几年才会到来一次的任务面前,都要对所有航天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按照综合评价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
(成分残缺的修改2分,句式杂糅的修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
一是成分残缺,“都要对所有航天员严格的训练和选拔"缺少谓语,改为“都要对所有航天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选拔”。二是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按照以"一句可去掉“以”。
20.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邓清明将自己比作“基石”,将任务来临比作“催征”的“号角”,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邓清明作为航天人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坚持训练,时刻准备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明确修辞手法1分,结合内容阐释手法1分,表达情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邓清明将自己比作“基石”,将任务来临比作“催征”的“号角";
“基石”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用“默默无闻"修饰“基石”,更强调邓清明的奉献精神;“号角"是古时军队中用来传达命令的管乐器,出征时起到激励作用;“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写出邓清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邓清明作为航天人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坚持训练,时刻准备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21.示例一: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写出了长篇巨制,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其中,这一点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做到。
示例二: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作品中,写出了长篇巨制,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
(三个短句符合单句要求3分,表达流畅、无大量增删内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原句的主干表达为“还有谁能……融汇在……长篇巨制里的呢?"这是一句反问句。而题目要求改成三个较短的陈述句,因此对于这一主干句,首先可以改为“这一点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做到”或“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
而在句子其他成分中,如“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里”,主要包括“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这两个可以充分宾语的成分,以及动词“融汇"。对此,可以考虑与整个语段统一,将主人公“杜甫”作为句子主语,将“融汇"和“写”作为谓语动词,而将其他部分作为宾语,如“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写出了长篇巨制,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其中"或者“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作品中,写出了长篇巨制”。
①杜甫毫不躲避地去承受(面对)②在他的诗里都得到尽情的描写③固然会感到一时的舒快
(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原文“面对‘艰难’,……,甚至还专心一意地去寻找,执着如斯"中的递进关系“甚至还”,可知杜甫在面对“艰难"不仅能做出像优秀的普通人一样的反应,甚至远远超过世人,由此可填“杜甫毫不躲避地去承受(面对)”。
第二空,根据后文“人间的悲壮感与崇高感,在他的诗里也都得到充实的表现"及其前的分号可知,前面应是说明杜甫对动物界和自然界都有充分体现,故可填“在他的诗里都得到尽情的描写”。
第三空,根据后文“然而走出来,他面对的依然是艰难和悲苦"的转折连词“然而”可知,游览山庄寺院的杜甫,能够忘却一时的艰难痛苦,获得短暂的轻松快乐,故可填“固然会感到一时的舒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合作协议范本
- 建筑围墙施工合同范本
- 抵押财产借款合同书
- 黄冈市公共卫生间施工合同样本
- 办公室大面积装修改造合同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练习题
-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55向心加速度导学案
-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建立及优化
-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题题库
- 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报告
-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应急演练方案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认识生命》教学设计
- 广东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第2课时 去括号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
- DB3301∕T 65.1-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2024至2030年中国金属钼行业应用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 《列车运行管理与安全》全套教学课件
- 教育集团教师培养方案
- 一例登革热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个案护理2019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