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共7分)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山茶

李渔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①。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②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③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荣:茂盛。②挟:拥有,持有。③殆:大概,恐怕。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李唐来___其印自落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

C.无一不备___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榴叶经霜即脱__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莲柄的形态,表现了君子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质。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作者不愿像世人一样追逐功名富贵,而只是喜爱莲花隐居避世的可贵品格。

C.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翻译:真可称得上是无论深浅浓淡,都达到美的极致,没有丝毫的缺憾。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山茶花色彩的丰富美丽,展现了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14.甲乙两文提到的花种类繁多,两文共同运用①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展现了莲花和山茶的特质。其中,“②__________"表达莲花如君子一般,不可随意轻侮;“③__________”则最能体现后文山茶花“具松柏之骨”,有像松柏一样风骨的特点。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7分)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友人惭,下车引之

B.香远益清满招损,谦受益

C.陶后鲜有闻旗帜鲜明

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B.“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高度赞美了像菊花一样隐居避世的陶渊明。

C.“世人甚爱牡丹”一句,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功名富贵的强烈追求。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以感叹的方式表达要做莲一样的君子。

(3)根据《爱莲说》和《养竹记》(节选),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3分)

养竹记(节选)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③焉。

注释:①本:根。②拔:动摇。③庭实:陈列于庭院中的贡献物品。这里指庭院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爱莲说》与《养竹记》(节选)中所描摹的事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两文作者分别借莲和竹表达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两篇文章中所描写的莲与竹有一个共同的外在特征,即①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爱莲说》里莲的“中通外直”,象征着君子的②,而《养竹记》中“③”,则象征着君子的虚心求学。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三)阅读文章,完成11-13题。(共8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选自沈括《活板》)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素无备者艰苦朴素B.瞬息可就避重就轻C.以纸帖之何陋之有D.密布字印星罗棋布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甲】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准备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住。

理解:活字印刷排版第一步是在铁板上铺松脂、蜡和纸灰这类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加热会融化,便于粘牢排列在上面的字模。

【乙】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翻译: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所以木头不能用来刻字。

理解:这句话说明了用木头刻字的缺点。和燔土相比,木头遇水后纹理变得疏密不同,而且容易沾染药物,所以不用木头做字模。

13.根据《活板》及下面这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古人铸鉴①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活板》一文中介绍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相对雕版印刷有明显优势。如:字印活,“每字为一印”,便于取用;印刷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①”,提高效率;选用活,“木格贮之”,便于②。《古人铸鉴》中,古人制作的透光镜,在日光下“③”,其原理是制作时镜面和镜背薄厚不同,冷却时间就会不同。两篇文章共同表现出古代发明家④。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活板》,完成14-17题。(共9分)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木已成舟

B.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

C.瞬息可就功成名就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

15.结合语境翻译画线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用活板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乙】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不用的活字。

【丙】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翻译:毕昇的字印被我的随从们得到了,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

16.活字印刷的主要特点是“活"。下列对“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印“活"。活字印刷每个字印都是可以独立活动的,方便重复使用。

B.排版“活”。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印平整得像磨刀石,看起来生动鲜活。

C.印刷“活"。印刷时两块活板可以交替使用,边印刷边准备,效率高。

D.拆版“活”。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熔化,用手一擦,板上字印会自然落下。

17.根据《活板》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②悬为最善。其法:取新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许⑥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缕]麻线或丝线。③[纩(kuàng)]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

⑤[芥子]芥菜的种子。⑥[许]表示约计的数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采用木料制作活板字印,木料一沾水就变得高低不平,同时___①___,毕昇采用“___②___"制作字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改善指南针“常微偏东”的问题,人们尝试了四种操作方法。沈括认为采用“___③___"的方法最好。《梦溪笔谈》里的这些记录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6-18题。(共7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香远益清开卷有益B.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C.予谓菊权谓吕蒙曰D.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结合全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翻译: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理解:写出了世人爱牡丹的现象,为后文用“予独爱莲”道出自己的心意做烘托。

【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外部贯通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写出了莲的单纯、正直,象征了君子安贫乐道的高洁形象。

18.根据《爱莲说》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材料二

芙蕖②者,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科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取材于李渔《芙蕖》)

注:①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②芙蕖:荷花。

“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历代文人因其写作意图不同,写法各异。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花喻人,把“___①___”比作莲,将莲与牡丹、菊花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杨万里的《小池》把小荷和___②___绘入同一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小池夏景的喜爱之情;李渔的《芙蕖》将芙蕖与五谷、百花比较,着重说明芙蕖的“___③___"。总之,议论、描写、说明,不同的表达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写作目的。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共8分)

阅读下面选自《梦溪笔谈》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陋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卷十八·技艺》)

【材料二】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②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犷中独茧缕③,以芥子许④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⑤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⑥,莫可原其理。

(《卷二十四·杂志一》)

【注释】①方家:方术之家,泛指医卜星相之类人。②水浮:指针穿过灯心草,浮在水面上的情形。③新犷(kuàng)中独茧缕:新缫出的单根蚕丝。新丝的纤维弹性及韧性较强,采用新丝,以保证悬针所指方位的准确性。④芥子:芥菜籽。许:表示约计的数量,意思为大小。用蜡粘结针与缕,是为防止缕直接结、扭针腰产生的弹性对精度发生影响。⑤磨而指北:摩擦后针尖指向北方。⑥柏之指西:古代有柏树生长倾向西的说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用讫再火令药镕火:

(2)莫可原其理原: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例句一致的是()

例句:持就火炀之

A.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

B.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12.从【材料一】或【材料二】中任选一个画线句,结合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

13.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体现了作者沈括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14-16题。(共8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乙】

用轻木造为大轮,其轮盘径可七尺,轮轴高可三尺许。用大木砧①凿窍②,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③,立转轮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板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④铺摆。凡置轮两面,一轮置监韵⑤板面,一轮置杂字板面。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⑥。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

(元·王祯《农书》)

注:①[木砧]厚木板子。②[凿窍]开洞。③[钻臼]钻出来的中部下凹的器具。④[相次]依照次序。

⑤[监韵]由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出版颁行的韵书。⑥[致]实现。

14.下列选项中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又为活板"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中的两个“为"字意思不同,第一个是“发明”的意思,第二个是“被"的意思。

B.甲文中“瞬息可就”与乙文中“以字就人则易"中的两个“就”字意思不同,第一个是“完成"的意思,第二个是“靠近”的意思。

C.乙文中“此转轮之法"的“之”字相当于助词“的”,与《陋室铭》中“何陋之有”的“之"字用法一致。

D.甲文中“用讫再火令药镕”和乙文中“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中的两个“讫”字意思相同,都是“完毕"的意思。

15.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签,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理解:为了更好地保存字印,防止丢失,用纸条做标签,用木格贮存它们。

【乙】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

翻译:一个人坐在中间,左右两边都可以推转摘取字印。

理解:人坐在中间,左右推转摘字,非常灵活方便,这样可以解决人到处寻找字印的难题。

16.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甲文介绍活字印刷①、②、印刷、拆版的程序,突出了活板“活”的特点;乙文介绍用“轮盘"可以完成置字、摘字、③的程序,突出了轮盘“④”的特点。(4分)

文言文阅读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共7分)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山茶

李渔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①。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②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③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荣:茂盛。②挟:拥有,持有。③殆:大概,恐怕。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李唐来___其印自落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

C.无一不备___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榴叶经霜即脱__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莲柄的形态,表现了君子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质。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作者不愿像世人一样追逐功名富贵,而只是喜爱莲花隐居避世的可贵品格。

C.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翻译:真可称得上是无论深浅浓淡,都达到美的极致,没有丝毫的缺憾。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山茶花色彩的丰富美丽,展现了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14.甲乙两文提到的花种类繁多,两文共同运用①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展现了莲花和山茶的特质。其中,“②__________"表达莲花如君子一般,不可随意轻侮;“③__________”则最能体现后文山茶花“具松柏之骨”,有像松柏一样风骨的特点。

【答案】12.D13.B

14.①.对比\衬托\反衬\正衬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山茶戴雪而荣/历春夏秋冬如一日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或用法。解答此类题型需要结合语境,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A.句意:从李氏唐朝以来。自:介词,从/句意: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自:代词,自己;

B.句意: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之:用在提前的宾语后面,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C.句意:全都具备。备:具备/句意:每一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板中有重复的。备:防备;

D.句意:石榴的花瓣一到起霜就会凋谢。即:就/句意: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即:就;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B.对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理解: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作者对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作者不愿像世人一样追逐功名富贵,唯独喜爱莲花高洁的情操。根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可知,作者认为菊花才具备隐居避世的特征,而不是莲花,选项中“喜爱莲花隐居避世的可贵品格"表述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甲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菊花、牡丹与莲花作对比,突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用菊花的不苟同于世俗的隐逸之风正面衬托莲花的正直高洁;用菊花的消极避世和人们对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的盲目追求,反面衬托了莲花积极入世、正直高洁的品行。

乙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桂花、玉兰花、石榴花与山茶花作对比,突出了山茶花花期长、傲雪凌霜的特点;用石榴花开花时间长正面衬托石榴花花期长、不娇嫩的特点;用桂花、玉兰花开花时间短和石榴花“经霜即脱"反面衬托山茶花不娇嫩、坚强不屈的品格。

第二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思是:(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此句符合题干“不可随意轻侮"的意思,故此空应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三空:文中“山茶戴雪而荣”意思是:山茶花即使在下雪天也仍然开得那么茂盛;“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意思是:历经春夏秋冬都始终不变。这两句体现出在逆境中坚持积极向上、努力追求美好,勇敢面对挑战,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能展示出自己的坚强和美丽的精神品质,即“具松柏之骨”。故此空应填:山茶戴雪而荣/历春夏秋冬如一日。

参考译文:

(甲)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短的,一开花就凋零的,是桂花与玉兰花;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长,并且越开越灿烂的,是山茶花和石榴花。然而,石榴开花的持久度还远远比不上山茶。石榴的花瓣一到起霜就会凋谢,而山茶花即使在下雪天也仍然开得那么茂盛。这种花具有松树和柏树的品质,持有桃树和李树的风采,历经春夏秋冬都始终不变。这不几乎是植物中的极品吗?而且它的种类特别多,从浅红色到深红色,全都具备。其中浅色的,像水粉,像胭脂,像美女的脸颊,像醉酒者的面容;其中深色的,像朱砂,像火,像鲜红的血液,像仙鹤头顶的宝珠。真可称得上是无论深浅浓淡,都达了美的极致,没有丝毫的缺憾了。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7分)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友人惭,下车引之

B.香远益清满招损,谦受益

C.陶后鲜有闻旗帜鲜明

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B.“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高度赞美了像菊花一样隐居避世的陶渊明。

C.“世人甚爱牡丹"一句,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功名富贵的强烈追求。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以感叹的方式表达要做莲一样的君子。

(3)根据《爱莲说》和《养竹记》(节选),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3分)

养竹记(节选)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③焉。

注释:①本:根。②拔:动摇。③庭实:陈列于庭院中的贡献物品。这里指庭院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爱莲说》与《养竹记》(节选)中所描摹的事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两文作者分别借莲和竹表达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两篇文章中所描写的莲与竹有一个共同的外在特征,即①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爱莲说》里莲的“中通外直”,象征着君子的②,而《养竹记》中“③”,则象征着君子的虚心求学。

(三)【分析】译文:

爱莲说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使人感到清雅,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就很多人了!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之"分别为“的”和“代词,他、她、它";

B.不同,“益”分别为“更加"和“好处”;

C.不同,“鲜"分别为“少”和“鲜艳";

D.不同,“宜”分别为“应当"和“适宜”。

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并非高度赞美陶渊明,而是赞美像菊花一样具有隐逸品质的人。

故选:B。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①两篇文章中所描写的莲与竹共同的外在特征是“直”。在《爱莲说》中,作者描述莲花的特征时提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里的“直”字形容莲花的茎干笔直,不曲折,不缠绕,表现出莲花清高、洁净、不拐弯抹角的品质。在《养竹记》中,作者通过比喻竹子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提到竹子的“性直”,这里的“直”指的是竹子性格直率,不曲折,立身正直,君子看到竹子的这种特性,就会思考如何像竹子一样中立不倚、正直立身。因此,无论是莲花还是竹子,它们共同的外在特征是“直”,这个特征在两篇文章中都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质。

②《爱莲说》中莲的“中通外直”象征着君子的“正直不弯曲"。在《爱莲说》中,作者描述莲花的特征时提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里的“中通外直"形容莲花的茎干内部通畅,外部笔直,不曲折,不缠绕。这个特征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质,即内心开通而外部正直,不拐弯抹角,不偏离正道。作者在文中说:“夫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里的“君子"一词明确指出莲花所象征的是君子的品质。而后文又说:“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通过对比菊花、牡丹和莲花的爱慕者,表达了自己对君子品质的向往和认同。因此,“中通外直"这一特征在文中象征着君子立志坚定、正直不偏的品质。

③而《养竹记》中“竹心空,空以体道”,则象征着君子的虚心求学。在《养竹记》中,作者通过比喻竹子与君子的相似之处,提到竹子的“心空”,这里的“空”指的是竹子内心空灵,能够虚心领会和体会道理。君子看到竹子的这种特性,就会思考如何像竹子一样虚心谦逊,乐于接受和学习。作者进一步阐述竹子的这种品质,说竹子“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意思是正因为竹子具有这些品质,所以君子们常常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宝贵之物,以此来象征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因此,“竹心空,空以体道”这一句象征着君子虚心求学的品质,即君子应该保持内心的空灵和虚怀,以便更好地领悟和学习道理。

答案:

(1)A

(2)B

(3)①直(或:中通外直、性直)

②正直不弯曲

③竹心空,空以体道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三)阅读文章,完成11-13题。(共8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选自沈括《活板》)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素无备者艰苦朴素B.瞬息可就避重就轻C.以纸帖之何陋之有D.密布字印星罗棋布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甲】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准备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住。

理解:活字印刷排版第一步是在铁板上铺松脂、蜡和纸灰这类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加热会融化,便于粘牢排列在上面的字模。

【乙】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翻译: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所以木头不能用来刻字。

理解:这句话说明了用木头刻字的缺点。和燔土相比,木头遇水后纹理变得疏密不同,而且容易沾染药物,所以不用木头做字模。

13.根据《活板》及下面这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古人铸鉴①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活板》一文中介绍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相对雕版印刷有明显优势。如:字印活,“每字为一印”,便于取用;印刷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①”,提高效率;选用活,“木格贮之”,便于②。《古人铸鉴》中,古人制作的透光镜,在日光下“③”,其原理是制作时镜面和镜背薄厚不同,冷却时间就会不同。两篇文章共同表现出古代发明家④。

11.(2分)D

12.(2分)乙

13.(4分)答案示例:①更互用之②分类贮藏③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第10页/共12页(背文及二十字皆透)④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聪明才智/巧智/技艺高超/具有创造才能)评分标准:每空1分。①③用原文填写,②④理解正确即可。

【译文】: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难以制造出来了。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迎着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活板》,完成14-17题。(共9分)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木已成舟

B.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

C.瞬息可就功成名就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

15.结合语境翻译画线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用活板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乙】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不用的活字。

【丙】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翻译:毕昇的字印被我的随从们得到了,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

16.活字印刷的主要特点是“活”。下列对“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印“活”。活字印刷每个字印都是可以独立活动的,方便重复使用。

B.排版“活"。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印平整得像磨刀石,看起来生动鲜活。

C.印刷“活”。印刷时两块活板可以交替使用,边印刷边准备,效率高。

D.拆版“活"。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熔化,用手一擦,板上字印会自然落下。

17.根据《活板》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②悬为最善。其法:取新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许⑥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缕]麻线或丝线。③[纩(kuàng)]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

⑤[芥子]芥菜的种子。⑥[许]表示约计的数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采用木料制作活板字印,木料一沾水就变得高低不平,同时___①___,毕昇采用“___②___”制作字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改善指南针“常微偏东"的问题,人们尝试了四种操作方法。沈括认为采用“___③___”的方法最好。《梦溪笔谈》里的这些记录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三)(共9分)

14.答案:C(2分)

15.答案:乙《2分)

16.答案:B(2分)

17.答案示例①跟松脂等粘在一起②胶泥③缕悬(共3分毎空1分)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6-18题。(共7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香远益清开卷有益B.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C.予谓菊权谓吕蒙曰D.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结合全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翻译: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理解:写出了世人爱牡丹的现象,为后文用“予独爱莲"道出自己的心意做烘托。

【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外部贯通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写出了莲的单纯、正直,象征了君子安贫乐道的高洁形象。

18.根据《爱莲说》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材料二

芙蕖②者,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科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取材于李渔《芙蕖》)

注:①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②芙蕖:荷花。

“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历代文人因其写作意图不同,写法各异。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花喻人,把“___①___"比作莲,将莲与牡丹、菊花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杨万里的《小池》把小荷和___②___绘入同一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小池夏景的喜爱之情;李渔的《芙蕖》将芙蕖与五谷、百花比较,着重说明芙蕖的“___③___”。总之,议论、描写、说明,不同的表达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写作目的。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6-18题。(共7分)

16.答案:B(2分)

17.答案;甲(2分)

18.答案示例:①君子(君子者)②蜻蜓③种植之利(3分。每空1分。)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共8分)

阅读下面选自《梦溪笔谈》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陋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卷十八·技艺》)

【材料二】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②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犷中独茧缕③,以芥子许④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⑤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⑥,莫可原其理。

(《卷二十四·杂志一》)

【注释】①方家:方术之家,泛指医卜星相之类人。②水浮:指针穿过灯心草,浮在水面上的情形。③新犷(kuàng)中独茧缕:新缫出的单根蚕丝。新丝的纤维弹性及韧性较强,采用新丝,以保证悬针所指方位的准确性。④芥子:芥菜籽。许:表示约计的数量,意思为大小。用蜡粘结针与缕,是为防止缕直接结、扭针腰产生的弹性对精度发生影响。⑤磨而指北:摩擦后针尖指向北方。⑥柏之指西:古代有柏树生长倾向西的说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用讫再火令药镕火:

(2)莫可原其理原: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例句一致的是()

例句:持就火炀之

A.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

B.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12.从【材料一】或【材料二】中任选一个画线句,结合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

13.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体现了作者沈括作为科学家的哪些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三)文言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