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临川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主张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钱赎买份地的是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俾斯麦2.创作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A.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B.揭露资本主义黑暗C.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D.宣扬天赋人权理念3.阅读表格,图表内容反映出的共同历史背景是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宣布废除奴隶贸易法律生效日期宣布废除奴隶制英国18071808.1.11833法国1792;181818181848美国18081865葡萄牙18361858;18691878西班牙18201878——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D.民族解放运动的大发展4.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5.如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西斯菜的名作。有评论家指出,西斯莱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色。这说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6.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经济理论首次被提出,即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奢侈品,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特点,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美国电影因其虚构的美好,也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这一现象说明A.新政促进了第三产业繁荣B.经济危机引发精神危机C.人们面对危机能够淡定应对D.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认同7.下列数据中,最能说明“2952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论断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由2.9%下降到不足2% B.合作社经济由2.5%上升到3.4%C.公有制经济由22.3%上升到5.2% D.国营经济由29.2%上升到7.2%8.如图是从战国到晚清时期的牛耕图据如图可知,中国古代A.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 B.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C.重农政策的渊源流长 D.农耕技术的发展缓慢9.“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10.党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称作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以下民国时代的语录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B.“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C.“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D.“吾国由专制为共和,实为五族人民之公意”11.在英、法两国现代化启动的条件中,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A.制度保障 B.技术创新 C.政策扶持 D.海外扩张12.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形象地说:“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此话可以用来说明A.制度设计要按既定模板 B.要善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C.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D.改革更有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13.“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秦咸阳城 B.汉长安城 C.唐洛阳城 D.北宋汴梁城14.光绪年间担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曾说:“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吾兵部安得之。国家每遇战事,调派地方军队,一兵一卒一饷一粥,朝廷皆待之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A.绿营力量威胁国家安定 B.传统的军队体制已经瓦解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15.李鸿章认为,华商如能自立公司,由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之员出而担当,复有专门生意(漕运),自不至为洋商侵夺,遂成立轮船招商局。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由方举赞在上海创办 B.目的之一是与洋商竞争C.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D.体现洋务派的自强理念16.明末清初,学者余起霞说:“吾乡习尚日异月新,余幼时见亲朋宴集,所用不过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自后,宋碗变为宫碗,宫碗又变为冰盘,冰盘又变为五簋十景九云锣。其中所陈,穷极水陆。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矣。”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民间手工业部门生产日益发达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奢侈性消费导致社会走向贫困 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17.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研究表明。17、18世纪,欧洲和日本有48000吨白银流入中国,中国自产和从东南亚、中亚输入的白银约10000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白银约占同期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一半。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居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C.经济发展引领了世界湖流 D.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货币18.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选择上海作为举行中共一大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列因素中,能够为他们做出决定提供参考的最关键性的因素应是A.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 B.有英美法租界,相对安全C.五四运动主阵地,思想激进 D.城市生活现代化,食宿方便19.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的成立C.《欧洲联盟条约》签订D.欧元诞生20.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认为"80年代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③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的文件④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的500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苦难的群雄战乱。同时,也孕育了一场漫长的“除旧立新”。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在动荡中渐变,在渐变中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提出这种看法的着眼点是A.井田制渐趋瓦解,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B.国家形态从封邦建国制走向大一统帝国C.完成了一次结构性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D.礼乐文化经历了战乱后在思想领域消失22.《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23.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24.与法德等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在现代化启动时期最突出的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 B.没有封建传统束缚C.外来移民数量庞大 D.发明众多科技领先25.研究18世纪中国物价、人口膨胀这些重大经济问题,难以避免会碰到一个十分荒谬的现象: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吏治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却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这种现象反映了A.通货膨胀导致了王朝衰落 B.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物价飞涨C.统治阶级拒绝经济改革 D.统治者重视统治稳定26.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脱离国情,违背潮流D.分歧缩小,利益趋同27.有学者在研究苏联共产党1991年溃散之时发现,“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历史档案中,人们都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该学者认为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源于A.苏联共产党逐渐脱离群众 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方向 D.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丧失28.明代中后期,通过马尼拉帆船,大量的美洲白银流入到中国。但这些流入到中国的白银要么用于购买土地,要么被私人窖藏于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白银短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A.土地兼并的需要 B.抑商政策的推行C.白银不断地贬值 D.传统的经济模式29.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B.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C.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30.下图漫画出自1898年法国某画报,它可以看作A.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证据B.“门户开放”政策的真实写照C.中西文化碰撞的艺术夸张D.中国被瓜分的旁证材料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在革命来临之前,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也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坏政府”的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32.材料张伯苓(1876~1951)是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学校的创办人,早年曾在北洋海军通济规服役。出于“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认识,他主张教育应该德、智、体并举。在南开学校创办之时,他就规定南开每个年级都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在经费措据的情况下,他仍然尽量增设体育场地、添购体育器械。与此同时,张伯芩还是华北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的重要组织者。早在1907年,他就明确提出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愿望。1924年,张伯苓倡议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31年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中国的奥林匹克委员会。1932年,在张伯苓等人的努力下,刘长誉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1945年,张伯苓等又倡议中国中办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但未能成功。——据邢纯贵、江沛《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及其实践》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伯苓对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原因。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疫病频发的国家,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汉疫病流行,西汉有11次,东汉有27次。疫病爆发以后,帝王一般会下罪己诏主动承担责任,认为疫病的流行是自己的政事有所欠缺而导致的,并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举办大型祈禳仪式。西汉元帝时,关东水灾疾疫,大量流民涌入关内,元帝诏集转运粮食给流民,并开仓赈济,赐寒衣,保证灾民能有基本的吃穿。东汉和帝永元问,曹褒官为城门校尉,“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多蒙济活”。安帝元初间,会稽大疫,政府派“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疫病”,到乡村为老百姓治病。两汉时期,从农村到城市,每逢疫情严重,惑病人增多,政府会因地制宜地腾出一些住宅作为疫病的医院,集中为他们进行治疗,以防止疫病扩散。——摘编自刘滴川《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等材料二晚清时期,以灾荒为代表的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日趋频仍,以瘟疫为代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此起彼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官赈为代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渐趋衰弱,新型商人开始活跃于近代历史舞台。新型商人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同时具有“我本同处宇内,有分地无分民”的超越乡土观念的社会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发生重大灾荒时,他们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关注灾区,为灾区人民募捐灾款和物资,义贩逐渐发展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灾荒救济形式。——摘编自姜强《近代江南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等材料三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上。2003年“非典”后,针对危机事件的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在研究中各有侧重。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5个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汶川地震时,国内媒体从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地对地震和救灾情况进行了及时、充分、生动的报告,将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凝聚到抗震救灾上,激发了整个社会强大的救灾合力。——摘编自刘亚光《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应对公共危机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简要谈谈你从我国历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建设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主持这项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故选B;彼得一世没有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A;林肯是美国总统,维护的是美国国家统一,C排除;俾斯麦是德意志首相,主要是促进德国完成统一,排除D。故选B。2、A【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作品创作于16世纪,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而且作品强调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项。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发生的,C选项排除。宣扬天赋人权理念是启蒙运动的主张,D选项排除。3、C【解析】
从“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中可以看出,19世纪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的要求,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15世纪,故A项排除;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17、18世纪,故B项排除;民族解放运动是20世纪60至90年代,故D项排除。4、D【解析】
材料“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表明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曲折的,故D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突显大国的影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故C不正确。5、C【解析】
印象画派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在画面中造成一种生动明快的效果,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相同,故选C;浪漫主义的特点是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不符合题意,A错误;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是现实主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错误;画家以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反传统、反理性的创作是现代主义,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6、B【解析】
根据材料“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虚构的美好”“口红效应”等词可知,经济危机的创伤让人们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口红效应”不能说明第三产业的繁荣,故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材料并未体现现代艺术的发展,故排除。7、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952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公有制经济无关,排除。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均属于公有制经济,故排除BD两项。8、D【解析】
战国到晚清在农耕技术上未有本质上的改变,说明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D正确;精耕细作体现的是田间管理等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民为邦本属于民本思想,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B;牛耕图未体现出政府政策属性,C排除。9、A【解析】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材料中“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故A项正确;明代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C项错误;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联系所学明清小说兴盛的背景分析解答。10、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指的是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符合民意,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反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与公众教育无关,排除B项;C项号召反抗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11、B【解析】本试题主要试考察学生对英、法在步入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时所具备的条件的掌握情况。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比较四个选项在程度上的差异。在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英、法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不选A;两个国家都很重视现代化建设,都采取政策大力扶持,故不选C;两个国家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都通过海外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故不选D;而在技术上,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而其他国家,包括法国则是引进英国的技术或设备来进行工业革命,所以说在技术创新上法国不如英国,故选B。12、C【解析】
富兰克林用生活中做桌子来比喻,要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需要有所放弃,要学会相互妥协,故选C;A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BD表述正确,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该城市坊分开的限制被打破,商业活动异常繁荣,据此可以判断出是北宋的汴梁城,因为宋朝时期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正确;宋以前的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市有专门的较易场所,ABC排除。故选D。14、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除传统绿营之外,存在大量受地方控制的练军力量,反映晚清时期中央集权弱化,故C项符合题意;绿营力量是满清传统军事力量,并未威胁国家稳定,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传统的军队体制瓦解,排除B项;题干未明确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排除D项。故选C。15、B【解析】
根据“华商如能自立公司,由熟悉商情、公廉明干之员出而担当,复有专门生意(漕运),自不至为洋商侵夺”可知,成立轮船招商局目的是为了与洋商竞争,选项B正确;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排除A;选项C与题无关,而且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意在求富,排除D。16、B【解析】
根据材料,明末清初时期,民间招待亲朋的家宴,从原来使用“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鱼虾鸡豕”,发展到使用“宫碗”、“冰盘”,“五簋十景九云锣”,“一席所费,可作贫家终岁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奢侈风尚盛行起来,B选项符合题意。家宴使用的碗碟食物增加与手工业部门生产发达不符,A选项错误。招待亲友使用的餐具和食物越来越讲究,不能说明社会“走向贫穷”,C项错误;家宴使用的器物食品增加不能说明“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D选项错误。17、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居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表明中国居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A正确;明朝对外贸易不是只外销农产品,还有大量的手工业品,B排除;此时欧洲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中国还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C排除;在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中国的常用流通货币,但题干没有体现国内的“流通货币”,D排除。故选A。18、B【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建党选择将上海作为一大会址的关键在于上海有英法美租界的掩护,相对安全,B项正确;交通便捷、思想激进、食宿方便等,不是无产阶级为建立政党选择会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关乎政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ACD三项错误。19、C【解析】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所以被称为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欧盟的成立是在1993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元诞生于1999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欧洲联盟条约》签订于1992年。20、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81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故①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90然后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故②④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1、C【解析】
根据材料“这是一个在动荡中渐变,在渐变中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可知着眼点指的是这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C说法全面并符合题意,故选C;A项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变革的体现,具有片面性,排除;B项也仅仅从政治一个方面体现,具有片面性,排除;D消失说法有误,排除。22、D【解析】
由材料“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近市”、“负郭”等信息可知,《齐民要术》认为农业的发展需要靠近市场,以增加收益。这一认识实际上体现出对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这一现实认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A选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技术水平提高,B选项排除;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C选项排除。23、A【解析】
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24、B【解析】
美国是通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的国家,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选项B正确;自然资源、移民数量以及科技均不是美国的突出优势,选项A、C、D排除。25、D【解析】
由“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吏治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可知,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故D正确;A、B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6、D【解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说明美国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分歧缩小,利益趋同,D正确;目前美国两党仍然没有失去人心,A、B、C错误。27、D【解析】
苏联共产党在遭到取缔时没有遭到抵抗,说明共产党内部已经涣散,信念丧失,故选D;该学者认为苏联共产党的失败是由于理想信念的丧失,不是由于脱离群众、西方国家的渗透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方向,排除ABC。故选D。2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经济模式即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排斥市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后多被用于购买土地或窖藏于地,导致市场白银短缺,这种现象根源于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即小农经济,故D正确。A与材料无直接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白银在市场的流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源,故排除B。白银的贬值是白银流入的结果,并不能导致市场上白银的短缺,C项错误。2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不属于科技进步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BC三项不符合题意。30、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时间“1898年”及漫画中若干人屠龙的信息可知此应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本题应选D项;漫画具有夸张性的特点,故A项中“直接证据”的表述错误;“门户开放”政策由美国于1899年提出,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898年”,故排除B项;题目中的漫画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故C项中“夸张艺术”的表述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等。(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些改革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使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也更加暴露了清政府的顽固性与腐朽性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可知,“大革命”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托克维尔认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20世纪初,清末的新政也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考生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分析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考点: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力量与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初中科普教育课程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腱鞘囊肿术后护理措施
- “双减”政策(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法100道口算题(19套)
- DLT448-2000-14执行标准与规范
- 基金应知应会专项考试题库(证券类190题)附有答案
- 节流式差压流量计工作原理
- 精神科手卫生与患者关怀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 村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力学三大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