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研究古人类是我们探究人类起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烧石等的研究,可以得知(

)A.北京人遗址是材料最齐全的古人类遗址B.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C.北京人的生存方式是采集狩猎D.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每年清明中华民族都要公祭黄帝,是因为他(

)A.发明了中国文字B.曾打败了炎帝C.制造了指南车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

)A.奴隶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皇帝制

4、下图是出土的甲骨文(局部),经过对有文字的甲片进行清洗缀合,上面有25个清晰的甲骨文字,这25个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母”进行祭祀。由此可知,甲骨文(

2003年济南出土甲骨文(局部图)

A.可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B.是夏朝时期成熟的文字C.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与现代的汉字完全一致

5、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A.用火把肉烤熟吃B.使用陶制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使用铁制农具

6、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兼爱、非攻B.柔能克刚C.制天命而用之D.法治

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A.统一度量衡制度B.统一使用半两钱C.统一文字为小篆D.统一车轨的宽窄

8、西汉的建立者是()A.汉武帝B.汉文帝C.汉景帝D.汉高祖

9、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轻徭薄赋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光武中兴

10、如图,小明家收藏着一枚铜币,如右图,你能告诉他这枚铜币最早铸造是在(

A.秦始皇时B.汉高祖时C.汉武帝时D.光武帝时

11、毛泽东曾说:“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刘秀就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光武帝

12、张老师上新课准备用下表中一些成语故事,他上的这节课应是(

)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指鹿为马

霸王别姬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B.第8课《百家争鸣》C.第9课《秦统一中国》D.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3、《三国志》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其反映的事件A.是我国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为曹操统一北方地区奠定了基础C.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D.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14、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汇聚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C.接受汉人文化D.加强北方的封建化进程

16、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司马迁编写《史记》

②佛教传入中原地区

③道教兴起

④《齐民要术》问世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④②①

17、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这一建议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实施,此政策是(

)A.分封制B.推恩令C.节度使制D.郡国并行制

18、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B.水利事业的发展C.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耕作技术的提高

19、时间轴是历史时空观的重要体现。观察下面的时间轴,你认为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

A.AB.BC.CD.D

20、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是(

①曹操控制了汉献帝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刘备到得诸葛亮的辅佐⑤卫温到达夷洲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二、综合题

21、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资料一:博物馆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荟萃了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展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1)依据资料一,选择适合的展示资料(填写序号)置于相应展厅,呈现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史。展厅展厅主题展示资料展厅一远古刻画符号展厅二商周两代纪事展厅三天下文字一统展厅四魏晋书道风度资料二:博物馆参观商鞅方升铭文一(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刻)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壹为升。商鞅方升铭文二(公元前221年加刻)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2)阅读商鞅方升两段铭文信息,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与这两段铭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资料三:文献整理朝代作者及文献有关秦始皇的论述西汉贾谊《过秦论》“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西汉陆贾《新语·无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法令烦惜(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3)概括上表中对秦始皇评价的共同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评价?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这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完整叙述历史事件一般包含三个环节:背景、进程、影响。材料一的内容是在叙述秦统一的:A背景B进程C影响。(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材料二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7《李斯列传》解读:这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深刻地影响到后世治国方式,其创建之功,不可埋没。

(2)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秦朝中央集权体制中皇帝的权力是什么?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三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23、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图1我国最早的文字

图2统一文字

图3汉字的繁体和简体材料二

材料三

《齐民要术》书影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1)据材料一,指出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对古代世界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作品为中华古代文化的代表,请任选一幅,写出作者,并写出该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位。

(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的特点。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商鞅怎样的精神?

(2)商鞅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其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4)商鞅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5)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材料二

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统一文字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