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明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明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明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明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大运河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槽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唐朝诗人李敬方在《汴河直进船》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由此可知大运河(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C.造成了东南藩镇割据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2、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A.科举制B.进士科C.三省六部制D.殿试

3、下列选项中,对女皇武则的评价最为可取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B.废子自立,是为历史之贼也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心胸狭窄,愧为人君

4、“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唐玄宗(

)A.勤于政事,虚心纳谏B.整顿吏治,裁减人员C.不拘一格,选拔人才D.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5、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这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辛弃疾D.白居易

6、安史之乱产生的影响是(

)A.加强了唐朝中央集权B.使得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C.标志着唐王朝至此灭亡D.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7、史书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可见,宋设置“通判”的目的是(

)A.分知州的权力B.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C.分丞相的权力D.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8、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1.占城稻引进推广

2.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9、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B.商业活动频繁C.江南经济的发展D.造纸技术的发展

10、宋瓷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越窑B.邢窑C.哥窑D.景德镇

11、下列历史事件,最先发生的是(

)A.元灭南宋B.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C.明朝建立D.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12、元朝最终灭南宋,完成统一是在(

)A.1271年B.1276年C.1279年D.1289年

13、某学生整理了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笔记,在他整理的以下内容中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A.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转运使进行管理B.商业繁盛,“早市”和“夜市”出现C.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商业交易中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字,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属于“宋之词”代表人物的是(

)A.曹雪芹B.李白C.关汉卿D.苏轼

15、小静看完电视剧《贞观长歌》,对唐朝的历史很感兴趣,想了解唐朝的历史可以翻阅()A.《史记》B.《春秋》C.《尚书》D.《资治通鉴》

16、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鉴真东渡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全国性统一王朝C戚继光抗倭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D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AB.BC.CD.D

17、“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A.秦朝修筑的B.汉朝修筑的C.明朝修筑的D.清朝修筑的

18、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进行远洋航行,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位航海家是

A.张骞B.鉴真C.郑和D.戚继光

19、下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现象是(

)皇帝在位时间在位时表现明武宗1505-1521年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明世宗1521-1566年好神仙,疏于朝政明神宗1572-1620年奢侈浪货,长期不理朝政A.财政危机加深B.大臣结党营私C.朝政日益腐败D.农民起义不断

20、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A.维吾尔族B.蒙古族C.藏族D.回族

21、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C.汉唐是开放、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为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22、清朝中后期,以徽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的新剧种是A.昆曲B.汉调C.秦腔D.京剧

23、康熙帝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台湾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的请求。康熙帝此举(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挫败了外来势力对台湾的入侵C.促进了同台湾的交往D.加强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联系二、综合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首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材料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材料三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清朝的国家管理制度中,设立了什么机构处理军政大事?

(4)从上述材料来看,统治者实施这些国家管理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5、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简要概述唐太宗时期与吐蕃之间建立深厚感情的典型事例及其影响。材料二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政权名称

政权之间的关系状态战争状态(年)和平相处、对峙状态(年)北宋与辽25100北宋与西夏59

30北宋与金2

10南宋与金1889(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的特点有哪些?材料三

图一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图二

新疆伊犁将军府

图三

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

(3)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何关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方式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清朝的这些做法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26、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事件人物时间“罢相”明太祖1380年成立内阁明成祖1402年《永乐大典》定稿明成祖1407年司礼监开始参与批红明英宗1435-1449年徽商许世积被朝廷赐双寿承恩坊明穆宗1568年A完稿李时珍1578年引进甘薯陈振龙1593年创作B徐光启1622-1628年《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的手工工场雇人生产冯梦龙始刊于1627年初刊《天工开物》宋应星1637年——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编

(1)写出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