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400字】_第1页
【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400字】_第2页
【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400字】_第3页
【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400字】_第4页
【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姓名学号年级2021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研究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无拟完成时间2022年8月30日设计(论文)类别¨项目设计制作类¨项目设计策划类¨实践操作类¨课堂教学与设计类þ学位论文类命题来源¨教师命题þ学生自拟¨教师科研课题是否在实验实训、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þ是¨否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一)选题依据2012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特别强调了幼儿园升小学二者之间衔接过程的重要性,大部分幼儿园在学习指南之后,纷纷开始对这个问题提起了注意力,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象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超越了现阶段,同时也使得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中,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幼小衔接的体系出了问题,致使民办幼儿园升小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过渡。在这样的问题下,我国教育界开始了对幼小衔接的诸多研究,探讨出一条可行的衔接道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去小学化”行动中,校外培训机构(如“幼小衔接班”)往往游离于政策执行空间之外。这扰乱了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的健康生态,致使部分办园出现大批大班幼儿流失现象;部分民办园面临“招生”困境,陷入更加严峻的行业生存压力。同时,相关部门对于民办和公办幼儿园在办园目标、办园经费、师资队伍、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及两类幼儿园“小学化”的表征和成因等问题缺乏充分考量,这使得大部分地区民办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治理成效事倍功半。(二)研究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进程缓慢的现状展开研究,基于民办幼儿园的特点,分析幼小衔接推进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困难。研究一方面能够补充幼小衔接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家长等多个主体的有效衔接工作也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二、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一)研究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且关注幼小衔接,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发现。我国幼小衔接事业起步较晚,研究也不够全面。当前我国对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如何迎合小学以及家庭和幼儿园如何沟通,但在家庭方面很少去思考幼儿园应该为家庭做一些什么,也忽视了家庭和小学的作用。目前幼小衔接过程中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对幼儿行为的约束,忽略了常规习惯的养成。这种做法不能使幼儿更好的接受小学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家庭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负担。一旦幼儿无法完全融入小学学习和生活,家长便会手足无措。此外,我国大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正确,被动的接受幼小衔接也使得家庭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总而言之,怎样不断完善幼小衔接工作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幼小衔接并找到可行的解决策略。因此,笔者在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展开调查和分析,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二)主要内容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一直未得到彻底治理,成为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沉疴痼疾。本次研究立足于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办幼儿园的特性,以及民办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实际请。随后,第二部分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从扶沟县民办幼儿园中随机选15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民办幼儿园有效链接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基于这些问题探寻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更加深入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是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和策略,帮助民办幼儿园更好的发展,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三)提纲一、绪论(一)选题缘由(二)文献综述(三)相关概念界定(四)研究目的及意义(五)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幼小衔接认识、教育内容片面(二)幼小衔接相关课程少,效果差(三)师资力量薄弱、缺少系统的培训(四)家庭、幼儿园与小学间缺乏有效沟通三、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幼儿教育逐渐“功利化”(二)超前教育盛行(三)专业人才缺失,忽视提高专业素养(四)家庭、小学和幼儿园各行其是四、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改进建议及对策(一)更新观念,实施全面教育(二)明确幼小衔接基本内容与要求,全面实施教育(三)建立相关机制,改善课程设置(四)促进家庭、幼儿园、小学互动,增强教育合力结语三、研究方法和手段(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在目前的社会调查中被广泛使用。问卷法多用分发等方式发送问卷,按照调查者所问来填写答案,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本研究将设计幼小衔接相关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师。2.观察调查法观察法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在不干扰儿童的正常学习情况下,观察身边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情况并进行记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典型事例进行比较从而找出问题。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一系列活动,确保数据能够反映幼儿园真实的教育现状和幼儿发展情况。3.访谈法访谈法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收集客观的事实材料,主要调查目的是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方式,了解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从而探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同时探索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访谈法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对象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料。(二)研究手段根据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在完成问卷的设计和打印工作后,深入民办幼儿园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工作,结合观察法和访谈法的方式更好的了解民办幼儿园有效衔接现状。四、文献综述(一)国内相关研究关于幼小衔接过程中课程设置的研究:我国的幼小衔接主要强调的是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衔接,优秀的课程衔接应当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等多方面的衔接,要实现更好的衔接应该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我国幼小衔接对课程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实行、评价等多个方面。李志弘阐述了幼小衔接的优势和问题,给出了对应的实施策略。以衔接课程为出发点,秦振飙(2005)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层面进行调查,提升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我国学者对国外进行探讨及借鉴。美国的幼小衔接指出要不断加强研究社会课程,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日本的幼小衔接特别关注家庭的作用,注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从德国的幼小衔接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儿童的认识阶段,另外也要考虑儿童是不是有兴趣。王燕(2015)认为从幼儿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我国幼儿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理念,但教学行为落后。这种的情况会导致在幼小衔接教育上出现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脱轨,导致教学流于形式,不益于幼儿身心的良性发展。(二)国外相关研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特点,各阶段及其联系都是不可忽视的,这就决定了要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德国的哈克教授提出幼小衔接过程中将会出现六个断层。此理论为幼小衔接工作带来了准确引导,断层能不能连接直接影响着幼小衔接的成功和失败。为了解决和防止断层,日本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构建成一个共同体,这种合作有利于解决断层问题,我们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幼小衔接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幼小衔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所提倡的许多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幼小衔接是在复杂的统一的系统中完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同样是互相关联的,我们一定要用发展与关联的视角对待幼小衔接。目前很多国家十分重视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等之间的紧密合作,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性立体式的体系。日本实施幼小衔接时更注重课程衔接的流畅性,课程实施是否同步[14]。美国强调社会课程标准是否可以连贯、内容是不是可延续和可拓展的,同时美国的幼儿园通常建立在小学附近。瑞士日内瓦对于学前和小学的连接更为紧密,将两者设在一个机构中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课程设置也更为紧密。科萨罗等(2002)将儿童参加幼小衔接的方式视为重点,将幼小衔接构建为人与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罗戈夫(2003)指出发展是个体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并通过此次活动不断地完善自己。美国学者Sedal(2010)发现幼儿呈现出很不稳定的依赖是直接影响幼小衔接适应的首要因素。美国学者Laura(2014)指出不同区域和幼儿园整体规模会影响研究环节中能否参加幼小衔接活动。这一些研究给我们幼小衔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启发。国外学者也从依恋理论和社会文化环境视角总结出了四类科学模型,展现了幼小衔接理论模型当中的“生态化”。综上所述,能够看出幼小衔接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热点教育问题,世界各国对幼小衔接也都有研究,在实践上也各有其自身特点。但国内幼小衔接课程研究还应当在这个领域上不断丰富,方式上要更加多元化,研究层面也需要一定的延展。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望有效促进幼小衔接工作。五、参考文献[1]徐涛.新形势下幼小衔接的现状反思与路径重构[C]//.中小幼教师新时期首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2022:784-786.[2]刘磊,刘瑞.民办园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困境——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教育科学,2022,38(03):83-89.[3]程绍仁,王欣林.幼小双向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领域游戏活动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22-31.[4]申祺.城市公立幼儿园大班生源流失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21.[5]尚丽霜.幼儿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念的现状及对策[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9):9-12.[6]罗英智,孙英敏,雷宁,张洪雁,陈俊嬴.辽宁省幼小衔接现状调研报告[J].辽宁教育,2021(18):5-12.[7]熊志刚,刘亚力.《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戳中了哪些痛点,还有哪些盲点?[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0(12):5-9.[8]张雪萍.普惠性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04):53-57.[9]凌丁玲.幼小衔接过程中去“小学化”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20.[10]罗鑫.福州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11]肖鲜.幼升小阶段幼儿家长的教育焦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12]汪金.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现状及原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13].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J].天津教育,2019(16):24.[14]卢乾.民办幼儿园小学化治理主体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15]王莉.三方合力携手共促幼小平稳过渡——基于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探究[J].成才,2019(05):54-56.[16]黑娜,宋静.小区民办配套幼儿园小学化成因及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9(09):24-25.[17]姚淑梦.D幼儿园对自闭症幼儿实施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18]管华.学前教育立法应处理好十大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1):6-12.[19]赵琪.上海市松江区“零起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20]郭东阳.“学前班”受捧,呼唤“幼小有效衔接”[J].内蒙古教育,2014(13):76.[21]缪晨霞.“幼升小”似“战役”幼小衔接非得学前班?[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4(03):40-43.六、工作进度安排2022.8-2022.9选题,查阅资料,拟定大纲,填写开题报告2022.9-2022.11撰写论文初稿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学院2022.11-2023.1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2023.1-2023.4继续修改论文,并定稿打印,送交论文,等待答辩七、预期成果设计《民办幼儿园有效衔接现状调查问卷》完成问卷调查工作,以及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完成论文(以上内容在教师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