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邵武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邵武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邵武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邵武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C.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成语“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名落孙山”“衣锦还乡”反映的制度是(

)A.科举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出现在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4、假如某导演拍摄一部以唐代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B.唐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达到鼎盛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D.李白吟诵《望庐山瀑布》

5、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面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材料中的“杜子美”A.生活在盛唐时期B.被称为“诗仙”C.蔑视权贵,超凡脱俗D.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6、从图1到图2历史形势的变化说明(

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7、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卡尺。其变化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强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地方分离运动不断加剧

8、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宋代(

A.经济的繁荣B.手工业的兴盛C.印刷技术的先进D.海外贸易繁荣

9、《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应出现在(

)A.隋代江南地区B.唐朝四川地区C.五代十国时期的陕西D.北宋四川地区

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说今天主食是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你买菜使用的是纸币D.主人的孩子们在外面烤红薯吃

11、下列选项中,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鉴真—唐朝高僧—著有《大唐西域记》—书B.岳飞—北宋将领—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C.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D.李清照—婉约派词人—词风豪放而飘逸

12、与“伶仃洋”北京文丞相祠等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赵匡胤B.文天祥C.元昊D.岳飞

13、李老师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下表)。据此可知,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资料类型名称史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统计数据1187年(南宋)统计的人口数据显示:北方679万户,南方1238万户

A.水稻种植推广B.城市生活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D.社会人口增长

14、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骚客迁人吟诵的诗,文人雅士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宋朝最高文学形式有关的是(

)A.B.C.D.

15、七年级3班的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史书,介绍它为:历时19年编撰,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皇帝也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资治通鉴》B.《史记》C.《汉书》D.《后汉书》

16、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①岳飞

②文天祥

③郑成功

④戚继光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17、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其目的是(

)A.扩大明朝疆域B.为了发展其旅游业C.防御匈奴D.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18、郑和船队把中国的一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带动了当地的发展与进步。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来到中国。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开创了远洋航行的先河B.促进了国家间的友好交往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增强了明王朝的经济实力

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在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明显发展B.皇帝多沉迷享乐C.土地兼并严重D.藩镇割据

20、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

21、1757年,清政府关闭其他港口,只允许广州独口通商。这一举措A.阻碍了中国与世界交流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D.加深了土地兼并的程度

22、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

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

③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指南针

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A.1个B.2个C.3个D.4个

2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84年清政府制定的对台措施是(

)A.设立宣慰使司B.设立澎湖巡检司C.设立台湾府D.设立台湾行省二、综合题

24、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两汉到明清,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一直在相互较量。同样是“寓分权于分工”,宋元时期注重对相权职责的分工,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执行分离开。——摘编自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材料二

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之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摘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秘者入直(值)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隋唐“看重权力制衡”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一,结合宋朝和元朝的政治制度情况,说明宋元时期“注重对相权职责的分工”的观点?

(3)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发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材料三中的“军需房”最终的名称是什么?其主要职责是怎样的?

(4)综合上述材料,就“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的较量”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岳飞《满江红》材料三:清朝前期,回部上层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清军的有力打击下,叛乱贵族慌忙西逃帕米尔。不久又逃往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擒杀,叛军纷纷投降。后来清政府又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件或现象?中国古代民族间的交流方式有多种,除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两种交流方式。

(2)依据材料三,清朝前期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结合历史和现实,请你说一说在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的人物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这位医药学家编纂了哪部著作?该著作有何价值?

(2)图二中的文字出自《天工开物》,作者是谁?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后人对此书有怎样的赞誉?

(3)图二中所引的一段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材料二

这是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