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吉首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吉首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吉首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吉首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吉首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从北到南依次是(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B.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C.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2、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创立的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四项制度中,属于隋朝首先创立的制度有哪几个?(

①郡县制②科举制③三省六部制④分封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③④

3、后人评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由此可以揭示唐朝盛世源于(

①唐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②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未曾出现政局动荡

④制度适时调整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①

4、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唐玄宗在位后期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B.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唐玄宗多才多艺,重用贤能D.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BBC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杜甫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尽地介绍给西方世界,更是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给予了杜甫极大的认可。杜甫的诗(

)A.直面社会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B.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C.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D.充满报国情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6、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要素。在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搭配中,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黄巢——唐朝灭亡B.岳飞——郾城大捷C.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D.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7、“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与这副对联相关的人物是(

)A.光武帝刘秀B.隋文帝杨坚C.辽太祖耶律阿保机D.宋太祖赵匡胤

8、宋代从哪里引进了占城稻(

)A.南美洲B.非洲C.越南D.葡萄牙

9、某同学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图片,他最有可能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A.宋代农业发展B.民族政权巩固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

10、中国著名的瓷都是指(

)A.南京B.松江C.广州D.景德镇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A.1271年B.1206年C.1272年D.1279年

12、忽必烈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蒙古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之一。下列事迹与忽必烈有关的一项是(

)A.统一蒙古各部B.建立蒙古政权C.灭西夏、灭金D.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13、如下图中汉、唐、宋三个朝代的经济分布状况所反映的重要史事是(

A.遭到战乱破坏B.农业发展良好C.人口迁徙频繁D.经济重心南移

14、山东是“孔孟之乡”,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两宋之交,有两位山东同乡,是当时著名的词人,人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另一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他们()A.苏轼、李清照B.李清照、辛弃疾C.米芾、李清照D.李清照、关汉卿

1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A.司马迁的《史记》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C.班固的《汉书》D.孔子的《春秋》

16、下列两副对联反映的共同点是

A.都加强了君主专制B.驱逐的都是荷兰殖民者C.人物都是民族英雄D.人物都是民族交融使者

17、中国古代很多伟大的工程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老师的课件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是中华民族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这段话描述的是A.B.C.D.

18、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一度用武力征服中原汉族,但是最后还是采用中原文化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不能支持这个观点的事实是(

)A.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接收北逃汉人,发展生产,改变生活方式,创造文字,10世纪初缔造了盛极一时的辽国B.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文化制度,势力迅速壮大,兵进中原C.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建议,设立政府机构,实施治国安民方略,统一全国,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D.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大量财宝,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一些“西洋”国家派使团到中国朝觐

19、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提出“均田免赋”的是(

)A.陈胜、吴广B.张角C.吴三桂D.李自成

20、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融C.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D.马可·波罗东游中国促交流

21、清前期共有158年的口岸贸易时期,包括73年的四口通商(1684-1757年)和85年针对西欧国家的一口通商(1757-1842年)。这一时期清政府(

)A.断绝了中外联系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引进了先进文明D.实行广州一口通商

22、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作为一个新剧种,它形成于A.顺治年间B.乾隆年间C.雍正年间D.道光年间

23、“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顺治册封达赖喇嘛”“设立伊犁将军”反映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D.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二、综合题

24、制度建设蕴含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的“在下有”和“在上有”后面的省略号分别指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推行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的名称,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一分析唐蕃之间的关系,写出一个例证。

(2)依据图二结合所学写出政权①的名称。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政权,写出体现他们之间关系的史实一例。

(3)依据图二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4)依据图三结合所学,写出A、B地区的名称。以“清政府巩固边疆”为主题,任选两例史实对此论述。

(5)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6、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吟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有“诗仙”、“诗圣”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书籍印刷出版的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材料四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

(1)材料一中被誉为“诗仙”的是哪位著名诗人?清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哪部著作?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