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6300字(论文)】_第1页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6300字(论文)】_第2页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6300字(论文)】_第3页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6300字(论文)】_第4页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63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研究摘要《民法典》在实施后,对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新的规定,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民法典》第1091条列出了四种典型的要求损害赔偿的情况和一种一般的要求,这为实际中对无过错的一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损害赔偿纠纷提供了具体裁判规则。《民法典》确立的婚姻家庭制度,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和无过错方的原则,彰显了民法的公平和诚信原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便是为了在婚姻家庭领域达到上述立法目的。文章从学界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我国的立法目标。同时,本文还提出,在离婚损害赔偿中,有选择地适用于财产分割,不应当过分追求对过错方的惩戒,这与一般的“一行为不得再次处罚”的基本法理完全背道而驰。关键词: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赔偿数额,举证责任目录TOC\o"1-3"\h\u10844引言 113504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131611(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规范 118186(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 220687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 219224(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 216034(二)举证责任困难 3320(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模糊 321601三、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适用和完善的思考 429187(一)对于兜底性条款进行合理的解释 423614(二)健全举证责任分配 531637(三)明确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 519756四、结论 611394参考文献 7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碰撞,人们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想上也悄然发生变化。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同,许多人逐渐只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将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观抛诸脑后,甚至将家庭视为自己的“枷锁”,由此产生的婚姻不忠行为屡见不鲜,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婚内出轨、家庭暴力、欺诈性抚养等严重违背社会伦理的现象严重越界传统婚姻道德,处于婚姻存续期间的无过错方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有效救济,致使受害者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被迫委曲求全,做出让步,许多人往往因无法求得法律帮助而盲目采取私力救济的违法方式进行泄愤,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在婚姻关系终结时保障夫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以及自始无效婚姻的无过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夫妻间的平等,以及《民法典》中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从而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的救济赵红,魏婧.《民法典》背景下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构建与发展[J].衡水学院学报,2022,24(03):124-128.。因此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对于完善婚姻法律制度和实现弱者权益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民法典》颁布施行以来,关于离婚损害赔偿还存在着赔偿数额缺乏统一标准、举证责任困难、具体适用情形不清晰等许多问题,本文就完善措施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基于《民法典》中的离婚损害赔偿规范为基础进行规范研究,同时,本文还通过文献、实证等方法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改进,以期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实现其应有的法律价值赵红,魏婧.《民法典》背景下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构建与发展[J].衡水学院学报,2022,24(03):124-128.蒋瑶.《民法典》体系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变化[J].法制博览,2022(15):126-128.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规范我国《婚姻法》2001年第46条对离婚损害赔偿作出了规定。第46条直接列出了四种情况,其中包括:在法定婚姻存在期间,与另一方结婚;有配偶的情况下,仍然与另一方同居,即违背了对夫妻的忠诚;存在家暴情况,也就是对家人进行了诸如暴力之类的危险行为;和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况,也就是家庭中有虐待和遗弃的情况,这里并未专指夫妻一方;依据该规定,不具备上述情形的夫妻一方可在离婚时请求有上述情形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张籽蕤.比较法视角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3):58-65.。至此到民法典出台前将近二十多年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在这段时间内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观念出现变化,离婚率大幅提升,离婚事由更是层出不穷,张籽蕤.比较法视角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3):58-65.(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有学者提出,这是一种由一方当事人承担的违约责任,与之争锋相对,有学者则认为其属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论认为,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是一种互负义务的合同关系,具有契约性质,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即是夫妻一方当事人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但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在法律上对夫妻双方履行的义务,而不是对当事人的承诺,这不符合违约责任的要求。另外婚姻关系的建立虽由双方当事人合意确定,但并非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同订立,不能将其定义为“给付”,而违背了前述义务,则不能构成合同的违约。因此,无法用合同法的逻辑来处理违背夫妻责任的问题。在理论上,对离婚损害赔偿应归入侵权责任范畴的观点,认为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由一方当事人承担,是因为其侵权行为,即认为《民法典》设定离婚损害赔偿情形属于侵权的损害行为,这种损害行为往往会损害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因此给付相应的赔偿。笔者以为,从形式上看,虽然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具备两种观点所表达的责任形态,且更突出表现为夫妻过错一方因先行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但就其性质而言,它不是侵权责任,也不是违反合同义务。其实质是,在不能适用普通民事责任时,“为解决离婚利益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我国民事责任制度中的特殊义务曹阳.夫妻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曹阳.夫妻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民法典》明确,只有无过失的一方当事人才能在离婚时享有赔偿请求,而犯下侵权的一方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一制度从法律体系上确实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因为当事人都有过错,而不是只有一方有过错张籽蕤.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1.。例如在现实中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丈夫长期家暴妻子,女方身心都遭受严重损伤,在此情形下,女方爱上在此期间悉心照料自己的另一位男子并与之同居,最终导致夫妻二人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都有过失,那么就不能因为一方的原因而导致离婚,因此实践过程中案件情况复杂,如果武断地将过错全部归结于其中一方,不仅不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也会侵犯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会使受害一方遭受更多伤害。许多学者也同意,婚姻破裂与夫妻双方的过失有关,或者夫妻关系不和导致子女、父母面临权益的侵害,这就意味着,在司法上,如果法律只注重判断婚姻当事人是否是权利主体,而忽略了子女或父母的权益,就会违反立法的初衷张籽蕤.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1.常营营.我国无效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21.(二)举证责任困难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责任的一般分配原则,在离婚损害赔偿中,应当由无过错的一方承担证明责任,常常出现无过错方主张离婚,但搜证困难和证据链不充分的情形。司法实践过程中,无过错方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在搜集证据方面往往会受到过错方的妨碍,同时由于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往往具备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婚外情和同居的情形,无过错方常常难以察觉,即便察觉在搜集证据方面也存在困难,像重婚和婚外情等行为相对私密,过错方会采取各种行为来避免无过错方察觉,在法院审理案件时,法官不主动收集证据,而全凭当事人提供,常常出现证据不足无法判决赔偿的情形吕春娟.无效婚姻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初探——以民法典编纂为契机[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3):6-11.。由此可见,总体而言,“举证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但其产生的原因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有直接的联系,但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中,都很难将侵权责任的界定清楚,这是一种很大的障碍,虽然有过错责任原则,但在实践中却无法确保真正的受害人得到适当的补偿,而犯下的人往往因为缺乏充分的证据而无法得到应有的惩处,这不仅很难达到维护公正的法治追求,也无法建设好和谐有序的社会吕春娟.无效婚姻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初探——以民法典编纂为契机[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3):6-11.(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模糊《民法典》中,无过错的一方在离婚时要求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直接的物质损失,也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在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应着过失致人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民法典》第1091条中所列的四种侵权行为,即过失一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间接损害是指过失人对非过失人的间接损害。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赔偿通常是建立在弥补原则基础上的,并且可以很好地量化,即按照损害的具体程度给予赔偿,既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又能充分保障无辜者的合法权益。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很广,其赔偿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司法解释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我国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适用标准,但现实中造成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却是千姿百态,实践中的规范常常不具备普遍性和时效性隋鑫.构建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损害赔偿制度[D].沈阳工业大学,2018.隋鑫.构建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损害赔偿制度[D].沈阳工业大学,2018.我国《民法典》颁布后,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订),列举六类确定精神赔偿数额的情形,整体上同原司法解释保持了一致。但在第二类情形作了细微的调整,将原来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形修改为“目的、方式、场合”等情形,增加了“目的”情形,也就是对行为人精神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增加了主观上的判断。虽然法律规定了6种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但在司法判决案例中,仍然难以做到充分的公平公正。笔者通过查阅某地同一法院审理的两件案件裁判文书,可知即使是同一法院受理的案件,认定的离婚损害的赔偿的数额在实践中也存在巨大差异。笔者查阅的两件案例,一例是因与他人同居而承担了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一例是因婚姻存续期间内与他人孕育生子承担了责任,均是因具有法定情形承担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一般意义上讲,后述案例情节表现得更严重,但法院的判决在针对后续案例中过错方的责任承担,就数额上讲,比前述案例承担的责任少了9万元多,由此可见统一离婚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性。三、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适用和完善的思考(一)对于兜底性条款进行合理的解释我国现行的离婚赔偿制度仅限于《民法典》1091条中的四种情况,加上保底条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导致离婚的原因多种多样,已经不能涵盖《民法典》中的一些情况,因此,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一般条款,应当充分结合案件事实,在法律的范围内扩大该规范的适用事由。前述四类典型的损害赔偿情形一定程度上是对夫妻一方道德上的约束,而在实践中出现的行为往往是特别严重的甚至威胁人身安全的行为。比如有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的行为时,应当毫不犹豫地认定该方存在“重大过错”,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现实中,未真正落实强制婚检之前,感染传染性的疾病一方仍然与对方结婚的,也毫无疑问的应当认定为具有“重大过错”,但可排除知道该情形仍要结婚的情形。同时,对于轻微的治安违法行为,但能造成无过错夫妻一方名誉或精神受到损害的,也应当认定具有“重大过错”,如嫖娼等违法行为。在这几类情形上可以适当扩大进行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二)健全举证责任分配《民事诉讼法》在2021年末进行了最新的修订,第67条对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即“谁主张案件事实,谁负责证明案情。”在申请离婚赔偿金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往往伴随天然的举证劣势,因其在经济层面和生活层面能力较弱,往往缺乏搜集证据的能力,让无过错方提供证据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强人所难。很多时候,即使将证据交给法庭,法官也很难确定有没有过失,这不但会影响司法工作的效率,也会影响到司法的公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国外的实践中,减少无过错方的举证困难,比如德国的法律,可以通过列举事实来提供证据,法官在听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过错方只需进行案件事实的陈述而不用列举相关证据。通过引入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降低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夫妻无过错一方的举证则责任,既保证效率,又促进实质公平。同时司法机关要对无过错方收集证据提供适当帮助,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无过错方收集相关证据,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法院收集证据的便利性,也彰显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最后,在收集婚外情、同居等证据的时候,无过失一方为证明过失方负有赔偿义务,或私自采取偷录、偷拍、或委托私人侦探等手段取得的证据,法庭可以认为是合法的。但如果收集的第三方证据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法院将不予支持。(三)明确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前文论及,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主要包括对当事人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的赔偿。物质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即以无过错方实际遭受的物质损失作为物质损害责任承担数额的确定依据。直接损害全额赔偿通常并无异议,但是针对离婚损害赔偿中的间接损失往往涉及消极损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院需要结合具体的离婚损害赔偿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要求过错方承担间接损害的赔偿责任。主要是对实际案例进行研讨分析,结合案件事实情况和数据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整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裁判指导,为诉讼的公平合理提供借鉴。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发展,造成离婚的原因多样复杂,认定赌气感情是否完全破裂参考的因素也很多,在离婚损害赔偿中,由于有过失的一方的不法行为,而且在离婚后,没有过错的一方仍有可能继续受到精神上的伤害。在法律规范中,对精神损害的认定是比较抽象的,若是以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程度作为判断依据,会使得主观性太强而难以具体衡量,而法院对于精神痛苦程度的判断往往以“受害人造成一定精神损伤”和“精神造成严重损害”这种笼统的语言加以形容,认定依据模糊,那么,从立法层面看,明确具体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比较困难,在判决的时候,法官必须综合考虑夫妻关系的持续时间、夫妻关系的状态、过错方的主观过错程度、是否有弥补或悔改表现、过错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以及无过错方的经济能力等因素。若由于离婚导致当事人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必要时需要医学认定,进行精神鉴定从而为法官确定赔偿责任提供依据。当然,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其他方式来确定,或者由法官自行确定赔偿的范围。四、结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冲击了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在离婚率大幅上升的今天,离婚所带来的已不仅仅是对夫妻双方的伤害,更多的是对两个家庭所带来的创伤与痛苦,相较于之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增多,许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与享乐,为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