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技术规范第3部分: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文件适用于空调感知能力设备中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制造、采购、检验、使用和验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2空调感知能力设备airconditioningperception可通过信号量测、通信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等方式感知空调机组一种或多种运行状态的一类监控装状态关联的数据或控制参数,部分空调感知能力设备具备改变空调机组运行状态的能力。智慧能源单元Customersmartenergyservic连接用户侧其他空调感知能力设备或空调集中控制系统,执行空调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采低压负荷监控单元lowvoltageloadmonitoringte双模通信High-speeddual-modecommu开合式电流互感器splitcoretypecurrenttran4技术要求34.1规格要求注:接地故障情况下的最大电压被视作故障条件电4.1.2电流规格及准确度等级AAA625注2:最小电流、转折电流、最大电流的分类见GB/T17215.211-204.1.3频率负荷监控单元的标称频率fnom应为50Hz,频率范围为49.0Hz~50.0Hz。4.2环境条件4.2.1温度范围–25℃~55℃–40℃~70℃–40℃~70℃44.2.2大气压力4.3机械与结构要求4.3.1结构要求4.3.2间隙和爬电距离工作电压UnV注1: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电气间隙应按GB/T16935.1—2023的规定进行修4.3.3振动与冲击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体和电流互感器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1)频率范围:10Hz~150Hz;2)交越频率:60Hz;3)频率<60Hz,位移幅值:0.075mm;4)频率>60Hz,加速度幅值:9.8m/s2(1g)。2)峰值加速度:30gn(300m/s2);3)冲击时间:18ms。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外壳防护、阻燃性能应满足下列要b)外壳与接线端子应通过GB/T5169.11—2017规定的650℃灼热丝试验;4.3.5尺寸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体外形尺寸应不大于105mm(高)×75mm(宽)×70mm(厚)。具有与“TH”型35mm×7.5mm标准安装4.4信号输入与输出4.4.1交流采样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具有交流采样接口,接口应满足下列要a)可监测与识别常开控制回路的开关接入状态,在AC220V条件下,接入检c)控制输出的补跳周期可设置,默认只4.4.3遥信输入b)遥信驱动电源由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体提供,电压为DC(12±2)V。4.4.4脉冲输出a)多功能电脉冲输出接口可通过软件配置,定义为有功电能电脉冲输出或秒脉冲输6c)有功电能脉冲输出时:完整的电能量脉冲输出应大于60ms,其中4.5指示灯d)报警指示灯:使用高亮、长寿命黄色LED,常灭,有事件发生时常4.6数据传输4.6.1通用要求b)通信信道物理层必须独立,任意一条通信信道的损坏都不得影响其它信道正常工作;c)通信时,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计量性能、存储的数据和参数不应受4.6.2双模通信a)双模通信模块宜通过插拔方式安装在低压负荷监控单元b)低压负荷监控单元与双模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应符合DLa)RS-485接口必须和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内部电路电气隔离,并有失效74.7标识a)应有永久附着外壳上的铭牌,铭牌应包含下列4)电流标识(最小电流、转折电流、);7)防护等级(Ⅱ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用双方框符号);b)外部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符号与标志应符合GB/Tc)产品标识应清晰不褪色,外部接线端子的标识宜采用4.8.1基本要求b)低功率开合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输出电流信号为mAc)应具有闭锁机构,闭合力应适合拇指和食指压紧操作,不使用工具4)外壳应有产品型号、电流规格、准确度等级和生产日期等标2)开合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以额定电流并维持1min,电流互感84.8.2规格A64000:1A6±0.5%±0.3%±0.5%±0.3%4.9功能要求4.9.1交流模拟量采集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三相电流、三相电压、频率±1%Itr~Imax±1%±1%±2%±2%±1%94.9.4冻结b)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应可存储62天c)冻结内容及标识符应符合DL/T698.4.9.5清零a)清除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内存储的电能量、冻结量、事件记录等b)清零操作应作为事件永久记录,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4.9.6数据存储b)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中的数4.9.7通信方式与协议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通信方式应采用双模通信4.9.8开关控制a)在通过身份认证后,能以安全传输的方式接收开关跳闸命令4.9.9遥信b)应能通过遥信输入接口的状态,识别出负4.9.10事件记录与上报d)在供电情况下,所有事件均可支持主动上报,上4.9.11软件升级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体应具备本地通过RS-485接口进行程序升4.9.12信息安全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满足T/ZJSEEXXXX.14.10计量性能要求4.10.1参比条件4575%-86kPa~106kPa-±1.0%±0.3%––畸变因数(d)小于2% –2kHz~150kHz频率范围内的传导<0.1A电流电路和电压电路的连接全部改变120°,测定每一误差之间(连接改变前与连接改变后4.10.2基本最大允许误差百分数误差极限(%)1114.10.3起动114.10.4潜动4.10.6计时准确度a)在参比温度下,时钟准确度不应超过0.5s/24h;b)在-25℃~+55℃温度范围内,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正常工作情况下,时钟准确度的温度系数应优于0.1s/℃/24h,时钟准确度应优于±1s/24h。4.11.1功率消耗a)在三相施加10Itr和标称电压、标称频率条件下,低压负荷监控单元达到热4.11.2耐受长期过电压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能耐受1.9Unom不应暴露,不应出现火焰,或者如果出现,火焰应被遏4.11.3绝缘性能4.11.3.1脉冲电压VV4.11.3.2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后,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无机械损坏,并能正确V4.12影响量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在表13所列外部影响量试验中,应无重大缺陷,试验结束后,当上述外部影响恢复到参比条件时,低压负荷监控单元不应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各项功能正常,表13中所列影响(%)11111110.5Imax11111Itr11Unom±10%111+101001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B30V/m(80MHz~6GHz)B10V/m(80MHz~6GHz)A0.5mT(400A/m)AB1.0kV(共模)2.0kV(共模)4.0kV(共模)1.0kV(共模)B2.0kV(差模)4.0kV(差模)10V/(150kHz~80MHz)AB1.0kV(共模)B4.0kV(差模)2.0kV(差模)4.0kV(共模)注:电压采样回路作为电网电源端口,控制输出作为A试验时,功能的暂时降低或失去是不允许的;试验后设备不应损坏并能B试验时,功能或性能暂时性降低或失去是允许的,如短时通信中断、液及软件复位,但不发生错误动作(电源开关、控制),5.1一般试验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8kPa。——电压:标称电压,允许偏差±1%;——频率:标称频率,允许偏差±0.2Hz。5.2结构试验——通过游标卡尺检测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外形尺寸应符合4.3.5的规定;——采用TH35×7.5标准安装轨对低压负荷监控单元进行安装接口适配验证,应能安装在安装轨上并夹紧固定,符合4.3.6的规定;——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本体以及开合式电流互感器上的各项标识应分别符合4.7与4.7的规定。和爬电距离,应符合4.3.2的规定。5.3机械试验——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频率范围:10Hz~150Hz;——交越频率:60Hz;——频率<60Hz,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加速度幅值:9.8m/s2。试验后,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无损坏或——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峰值加速度:30gn(300m/s2);——冲击时间:18ms。试验后,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无损坏或5.4准确度试验a)应在4.10.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进行试验;c)各项准确度的试验结果应满足4.10的要求。5.4.2初始固有误差试验5.4.3启动试验5.4.4潜动试验5.4.5电能脉冲常数试验5.4.6计时准确性试验b)试验中,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无重大缺陷;5.5.2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5.5.3静电放电试验5.5.4射频电磁场辐射(电流电路中无电流)试验5.5.5射频电磁场辐射(电流电路中有电流)试验5.5.10工频磁场试验5.6气候影响试验c)每项试验后,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不损坏,由气候影响试验引起的误差偏移应符合表13的——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在非工作状态;——试验持续时间:72h;——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在非工作状态;——试验持续时间:72h;——试验后恢复时间:2h;——降温方法:1;5.7其他影响量试验5.7.1通用试验要求c)试验中,低压负荷监控单元不应损坏并能正常工作,由试验引起的误差偏移应符合表13的5.7.2电流与电压线路中谐波影响试验5.7.3高次谐波影响试验5.7.5频率改变试验5.7.6逆相序试验5.8外壳防护性能——试验用的滑石粉或者其他粉尘的累积量或位置不应影响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正常工作,低压负试验结束后,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目测检验并进行功能试验,其功能应符合第4章的——试验样品使用的材料应与被检低压负荷监控单元上使用的材料相同;耗应符合4.11.1的规定。果应满足4.11.2的要求。5.9.3.1湿度预处理试验应符合GB/T17215.231—2021中6.10.4.35.10功能试验5.10.1通用试验要求5.10.2采集与计量试验要求;正反向电能量、有功无功电能量数据应满足4.9.2的要求。5.10.3冻结与时钟对时试验被试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接入程控功率源,测在相邻两个冻结时间点中间时刻改变程控功率源的输出,改变前的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冻结数据应应能按改变后的系统时钟冻结数据,试验结果应满足4.9.3、4.9.4的要求。在被试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控制输出端子上施加0.8Unom~1.15Unom的交流电压,测0.6Unom的交流电压,测试主机与低压负将被试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遥信输入端子短接1min后再断开,测试主机与低压负荷监控单元通试验结果应满足4.9.9的要求。测试主机向被试低压负荷监控单元下发开关跳闸命令,低压负荷监控单元应能通过控制输出端子应符合4.4.2的规定。5.10.6事件记录试验被试低压负荷监控单元接入程控功率源,事件记录参根据4.9.10对事件类型的规定,触发事件,测试主机读取低压负荷监控单元的事件记录,以及监测主动上报,试验结果应满足4.9.10的要求。结果应满足4.9.5的要求。5.10.8本地功能试验5.10.8.1状态指示试验颜色、亮灭与闪烁逻辑满足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