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滨路延伸段、云教育产业大道等五条市政道路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设计PAGE14PAGE1设计说明任务来源本次设计的“云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位于巴南区于箭滩河西侧,云篆山东侧,紧邻箭滩河布线,道路起于云鹏四路,自北向南延伸,与云鹏五路、云鹏六路、云鹏七路平交后止于云鹏八路。道路全长1324.424米。标准路幅宽32米,双向六车道。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为消除边坡的安全隐患,受业主单位委托,我公司针临时边坡,环境边坡进行专项设计。根据道路设计标高结合现状地形,拟建道路在实施工程中将在道路两侧形成环境边坡,右侧形成临时边坡,边坡类型详表1。边坡一览表线路编号道路起始-终止里程桩号边坡性质∕类型最大边坡高度安全等级道路右侧1K0+080~K0+220临时∕挖方土质边坡10m二级2K0+220~K0+280临时∕挖方岩质边坡12m二级3K0+280~K0+400临时∕挖方土质边坡10m二级4K0+400~K0+460临时∕挖方土质边坡10m二级5K0+460~K0+680临时∕挖方土质边坡10m二级6K0+680~K1+160临时∕填(挖)方土质边坡15m一级7K1+160~K1+260临时∕挖方岩质边坡10m二级道路左侧8K0+080~K0+160永久∕填方土质边坡28m一级9K0+160~K0+290永久∕挖方岩质边坡12m二级10K0+290m~K1+210永久∕填方土质边坡32m一级11K1+210m~K1+300永久∕填方土质边坡15m一级K0+080~K0+200右侧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10m的填方边坡,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揭露厚度一般1.30~29.2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为土体内圆弧滑动。K0+200~K0+280右侧道路右侧将形成最高约12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8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③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边坡小角度相交,为不利外倾结构面,可能沿裂隙②滑动破坏,易产生掉块及小面积崩塌。泥岩岩体破裂角为60°,等效内摩擦角55°。K0+280~K0+400右侧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21m的挖方边坡,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破坏模式为土体内圆弧滑动。K0+400~K0+460右侧将形成最高约16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8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②③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泥岩岩体破裂角为60°,等效内摩擦角55°。K0+460~K0+520右侧挖方高度最大约14m,上部素填土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K0+520~K1+260右侧填方最大高度24.5m,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K0+080~K0+160左侧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25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1.30~29.2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根据道路设计高程开挖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原始地面产生滑动破坏。K0+160~K0+290左侧现状地形坡度较平缓。地形坡度约25°~35°。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1.60~10.0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主要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按设计路面标高开挖后,道路将形成最高约18.35m的边坡,建议以基岩或压实填土作路堑持力层。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5.1结合地区经验,裂隙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经验值:C=50Kpa,Φ=18°(贯通裂隙面可参照岩层面抗剪强度指标取值);岩层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经验值:C=20Kpa,Φ=12°。按设计标高开挖后,在道路左侧将形成最高约10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主要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26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为外倾裂隙面,易产生掉块。岩层①与边坡④同向,为顺向临空,层面为边坡稳定性主控外倾结构面,边坡易沿临空层面滑塌,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泥岩岩体破裂角为25°,等效内摩擦角55°。K0+290~K1+220左侧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25.20~28.6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3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边坡按设计高程回填后,边坡土体可能发生土体内部滑动或沿原始地面产生滑动破坏。K0+220~K1+300左侧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25.20~28.6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15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边坡按设计高程回填后,边坡土体可能发生土体内部滑动或沿原始地面产生滑动破坏。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云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K0+000~K0+460段)补充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五月);《中国云教育产业园云滨路东侧道路边坡防护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二○一八年五月);《云滨路延伸段道路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2021年11月09日);《云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市重设怡信工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0日);《云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重庆渝南水利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三月);主要规范、标准、软件《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市政工程边坡及挡护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6-2011)。理正岩土计算软件6.5版;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7.0单机版。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执行情况根据《云滨路延伸段道路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2021年11月09日)的要求,我院相关技术人员与相关专业及部门进行了沟通,具体回复如下:复核边坡岩土参数、破坏模式及边坡稳定性;特别是上覆土层沿界面滑动(类似3剖面、8剖面等)及岩质顺向边坡的稳定性(类似4剖面等)。回复:与地勘单位复核了岩土参数等;复核了相关上覆土层沿界面滑动及岩质顺向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了一定调整。详见YT-3-03、04、08。补充完善箭滩河涉水边坡段受洪水影响的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河道整治综合调整路基边坡(岸坡)支护方案;基岩较浅的衡重式挡墙基础可直接以基岩为持力层;临时顺向边坡宜按岩层倾角放坡。回复:涉水边坡段均已经按照浸水路段饱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本次设计方案已综合考虑河道整治方案;临时顺向边坡已按岩层倾角放坡处理。完善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完善场地及边坡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道路左侧填方边坡紧邻箭滩河,应强调边坡施工应在枯水季节进行。回复:完善了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详见设计说明“支护措施”章节相关内容;强调了左侧邻箭滩河边坡施工应在枯水季节进行,详见设计说明“施工注意事项”章节。完善边坡填筑材料、压实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说明;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回复:完善了填筑材料、压实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说明;强调了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详见设计说明相关章节。道路右侧场地周边用地情况不明确,场地周边何时开发及将来的用地规划标高均不知,建议此侧边坡稳定按永久边坡考虑。回复:道路右侧为规划地块且正在场平过程中,规划标高已补充在平面图、剖面图中,故该段边坡按临时边坡考虑。可行性评估意见执行情况根据《云滨路延伸段道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市重设怡信工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0日)的要求,我院相关技术人员与相关专业及部门进行了沟通,具体回复如下:复核边坡岩土参数、破坏模式及边坡稳定性;特别是上覆土层沿界面滑动(类似3剖面、8剖面等)及岩质顺向边坡的稳定性(类似4剖面等)。回复:与地勘单位复核了岩土参数等;复核了相关上覆土层沿界面滑动及岩质顺向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了一定调整。详见YT-3-03、04、08。补充完善箭滩河涉水边坡段受洪水影响的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河道整治综合调整路基边坡(岸坡)支护方案;基岩较浅的衡重式挡墙基础可直接以基岩为持力层;临时顺向边坡宜按岩层倾角放坡。回复:涉水边坡段均已经按照浸水路段饱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本次设计方案已综合考虑河道整治方案;临时顺向边坡已按岩层倾角放坡处理。完善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完善场地及边坡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道路左侧填方边坡紧邻箭滩河,应强调边坡施T应在枯水季节进行。回复:完善了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详见设计说明“支护措施”章节相关内容;强调了左侧邻箭滩河边坡施工应在枯水季节进行,详见设计说明“施工注意事项”章节。完善边坡填筑材料、压实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说明;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回复:完善了填筑材料、压实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说明;强调了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详见设计说明相关章节。道路右侧场地周边用地情况不明确,场地周边何时开发及将来的用地规划标高均不知,建议此侧边坡稳定按永久边坡考虑。回复:道路右侧为规划地块且正在场平过程中,规划标高已补充在平面图、剖面图中,故该段边坡按临时边坡考虑。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回复:已明确危大工程范围及相关要求,详见设计说明“危大工程风险控制要点”章节相关内容。相邻建(构)筑及环境影响评价:1)道路场地起点段为现在施工区,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周边施工场地的协调工作,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有效地处理措施减小对附近施工区域的影响。2)拟建道路路基施工前需对箭滩河岸坡进行处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有效地处理措施,确保岸坡及道路边坡稳定,同时减小对箭滩河岸坡区域的影响。3)拟建道路沿线既有土质边坡较多,在道路修建时应结既有边坡对边坡进行治理,加强截排水措施。回复:1)强调了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周边施工场地的协调工作,于平面图、剖面图补充了临近建筑地块相关信息,详见平面图、剖面图、设计说明“施工注意事项”章节相关内容。2)对于临箭滩河侧路基边坡坡面采取了格构绿化护坡防护。3)本次设计中已考虑既有边坡的影响;截排水措施详见设计说明“支护措施”章节相关内容。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评价:根据勘察区现场地质调查,场地及制边范国内地形地就较复杂然勘察范围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为挖、填方场地乒施和过程中形成挖、填方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对人工回填素填土厚度较大区域,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填土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对边坡回填处理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回填土可能产生斜(边)坡整体失稳。对半填半挖路基段,对以素填土与基岩为持力层的路基,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可能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道路施工可能造成箭滩河岸坡失稳,建议施工前对岸坡进行处治,确保施工过程中及道路运营过程中岸坡稳定。回复:对于人工回填素填土厚度较大区域,采取翻挖换填+土工格栅处理。结构设计标准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临时基坑及边坡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永久边坡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工程地质概况K0+000~K0+460段地形地貌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面高程172.435~237.88m,相对高差65.445m,形成开阔槽谷、浑圆状低山、丘包或圆形、椭圆形洼地地形,地面坡角多在5~35°之间,局部现状边坡形成坡角40~60°的地形,以及极个别地带因为人类活动开挖形成65-85°的陡坎。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根据《重庆市构造纲要图》,拟建场地构造上处于金鳌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据斜产出,根现场调查测绘,场地岩层产状为285°∠25°。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区内岩体节理裂隙的发育,严格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和制约。通过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在勘察区基岩露头处量测基岩体内发育二组构造裂隙:①裂隙J1产状:101°∠63°,间距0.4~3.50m,隙宽1~2mm,延伸长3~6m,局部泥质充填物,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②裂隙J2产状:345°∠82°,间距0.7~2.00m,隙宽1~3mm,局部泥质充填物,结构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砂岩与泥岩岩层接触面平直较光滑、略有起伏,闭合状,间距0.40~1.0m,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岩体属较完整岩体。根据实地地质调绘以及钻探揭露,岩体呈块状结构,基岩内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图B,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填土为软弱土,剪切波波速取135m/s;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剪切波波速取160m/s;强风化基岩为坚硬土,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中等风化带基岩为稳定岩石,剪切波速大于800m/s。基岩直接出露或埋藏较浅,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其它地段土层厚度6~24.9m,位于边坡上,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素填土和粉质粘土在地震中不会产生液化形象。场地内的大部分地段基岩面平缓。经调查及当地访问拟建场地及周边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液化和震陷等不良地质情况,边坡经过放坡后在地震过程中可能产生滑动、崩坍、震陷、液化等现象。边坡大部分为土质边坡,下伏岩土界面或现状地面地震期间可能因土质坡失稳而出现滑坡、地面不均匀沉降。在岩土界面较陡的地段,在对场地边坡进行有效支挡后,场地岩土地震稳定。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路段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岩层。其特征由新至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灰褐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角砾等组成,块石粒径一般35~360mm,含量一般15~55%,稍湿,松散,且局部有架空,钻探过程中有塌孔严重,系场地平整抛填形成,回填时间约0~2年。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1.80m(BK03)~31.0m(BK1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灰褐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可塑状,含少量碎石角砾,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稍湿,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4.50m(BK09)~5.20m(BK0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泥岩:紫红色,褐红色,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成份及钙质结核,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质软,岩芯较完整;岩芯主要呈柱状、短柱状,强度较高。为线路区主要岩性。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12.36m。2)砂岩:灰白~灰绿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岩屑、云母次之,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完整,多呈短柱~柱状,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硬。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15.89m。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基岩面特征据钻探揭露,场区范围内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厚度不均匀,在斜坡局部地段可见砂、泥岩出露,场地基岩顶界埋深为3.10m(BK07)~32.4m(BK13)。基岩面总体与原丘陵斜坡地形基本一致,纵横剖面上基岩面呈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角一般为5~15°,局部基岩面变化起伏较大,达到45°。基岩风化带特征根据钻孔揭露,勘察场地土层主要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基岩主要为泥岩及砂岩,所有岩性在本次钻孔中均有揭露。1)强风化带岩体:岩性主要为泥岩及砂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呈散体结构,强度低,质软,岩芯多呈片状、碎块状~块状,仅少量为短柱状,岩体较完整,手捏岩芯易碎散,差异性较小。2)中等风化带岩体: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场地泥岩及砂岩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表水根据地质调查与测绘可知,本场地属丘陵地貌,岩土层普遍含水微弱。在地势较高的斜坡及丘顶平台,地表水迳流条件较好,在沟心凹地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的覆土层分布区域,下伏相对隔水层分界面(弱风化岩石界面)平缓,地表水向下渗入土体易于聚集于岩土体中。箭滩河为主要地表水体,勘察期间水深3-5米。场地地下水场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据调查分析,场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地势较低的斜坡坡脚处排泄,由于该层孔隙率大,透水性好,厚度小,含水性差,水量贫乏,在暴雨后有短暂孔隙水存在。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拟建场地内下伏基岩为泥岩与砂岩。由于补给能力差、补给量小,地下水迳流、排泄条件好,因此场区内基岩裂隙水含量小、埋藏深,分布局限。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无地下水。砂岩为透水层。钻孔水位观测表明,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不发育。勘察期间,通过钻孔内水位观察,除临近箭滩河边的钻孔外,其余钻孔内无地下水。综上所述:勘察区地表水不发育,对岩土体的稳定性影响小;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经对场地内大部分钻孔的终孔简易水位观测,场地在施工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多未见地下水,场地内浅部地下水贫乏。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及少量地下水,水量受大气降雨和箭滩河影响而变化,施工中应加强地下水、地表水的抽排、拦截措施。不良地质现象据调查和钻探揭示,拟建场区内及周边,未发现泥石流、危岩、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对施工不利的地下埋藏物,地表无开裂、变形迹象。K0+460~K1+322.051段地形地貌工程区属构造浅丘斜坡地貌,位于箭滩河左岸,以斜坡地形为主,一般岸坡坡脚地形坡角较缓,一般0~10°,斜坡坡角一般为15°~20°为主,局部30°。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处南温泉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285°,倾角25°。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岩层层面间局部存在泥化夹层,为软弱结构面。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裂隙1,产状为101°∠63°,裂隙间距0.5~3.5m,延伸2~5m,裂隙宽1~2mm,泥质充填或无充填物,裂面较平整,贯通性较好,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裂隙2,产状为345°∠82°,裂隙间距0.7~2.0m,延伸3~8m,裂隙宽1~3mm,泥质物填充或无充填物,裂面较平整,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图B,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重庆地区经验,素填土为软弱土,剪切波波速取135m/s;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剪切波波速取160m/s;强风化基岩为坚硬土,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中等风化带基岩为稳定岩石,剪切波速大于800m/s。基岩直接出露或埋藏较浅,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其它地段土层厚度6~24.9m,位于边坡上,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素填土和粉质粘土在地震中不会产生液化形象。场地内的大部分地段基岩面平缓。经调查及当地访问拟建场地及周边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液化和震陷等不良地质情况,边坡经过放坡后在地震过程中可能产生滑动、崩坍、震陷、液化等现象。边坡大部分为土质边坡,下伏岩土界面或现状地面地震期间可能因土质坡失稳而出现滑坡、地面不均匀沉降。在岩土界面较陡的地段,在对场地边坡进行有效支挡后,场地岩土地震稳定。地层岩性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表明:拟建地段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局部夹粉砂岩。沟谷地表多被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l)覆盖,山丘丘顶段多为基岩出露。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素填土:紫红色、黄褐色和灰绿色等杂色,主要由泥岩、砂岩块碎石和少量粉质粘土组成,块石直径20~150cm,含量约30~60%,为近期修建云滨路抛填形成,结构松散。钻孔揭露厚度0.90m(ZK105)~16.30m(ZK91)。粉质粘土:黄褐色、褐色,软塑状~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为残坡积成因。分布于箭滩河岸坡及左岸斜坡地段,分布不均匀,且厚薄不均,钻孔揭露厚度0.50m(ZK10)~14.50m(ZK5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暗紫红色及少量灰绿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砂质含量较重,夹灰绿色砂质团块。钻孔揭露单层厚0.50m(ZK103)~16.40m(ZK108),为场地主要岩层。砂岩:灰白色、灰绿色,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岩屑、云母次之,钙泥质胶结,局部泥质含量较重。钻孔揭露单层厚0.50m(ZK103)~16.40m(ZK108),为场地次要岩层。粉砂岩:灰褐色、黄褐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泥质胶结,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仅云滨路道路勘察时有两个钻孔揭露,钻孔揭露单层厚2.10m(YBZK4)~7.60m(YBZK55)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基岩面起伏与地形基本一致,地形平缓处基岩面较平缓,地形呈坡状基岩面亦呈坡状。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倾角一般在5~30°之间。基岩顶面埋深0.50(ZK103)~16.30m(ZK91),顶面高程167.55m(ZK115)~200.16m(ZK11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将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1)强风化带岩石:网状细小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块状、碎块状,质软,碎块可用手折断,锤击声哑,用镐可以挖掘,厚度差别大,厚度一般0.40(ZK130)~6.60m(ZK66)。(2)中等风化带岩石: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主要呈长柱状及少量短柱状、柱状,锤击声脆,手难折断,锤击难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质较硬。各孔均有揭露,未揭穿。根据钻探成果,中等风化带顶界埋深为1.70m(ZK118)~16.00m(ZK53),顶界高程为166.51m(ZK70)~197.76m(ZK11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内分布有少量水田及鱼塘,东侧箭滩河为常年性地表水体。场地主要为大气降雨和箭滩河补给。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场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土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残坡积层中,受季节影响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鱼塘水补给,属孔隙潜水。下伏基岩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为相对透水层,其富水性弱,不利地下水的赋存。(2)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富存于强风化裂隙之中,经勘探可知,该区强风化砂岩、泥岩段裂隙发育,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孔隙潜水补给。(3)地下水的分布情况钻孔终孔后,将孔内的残留施工用水抽干后,24小时水位观测,除临近箭滩河边的钻孔地下水有明显恢复外,其余钻孔均未见地下水恢复,说明场区在钻探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贫乏,无稳定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受大气降雨和箭滩河影响。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调查、钻探和资料收集,场地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下硐室、古河道等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无埋藏的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K2+960~K3+000处为埋藏的排水冲沟,拟建箱涵将原有地表水排泄至箭滩河。岩土设计参数K0+000~K0+460段素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地区经验,素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下:素填土天然重度:γ取19.8kN/m3,饱和重度γ取20.30kN/m3。素填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8MN/m4。粉质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参考资料及结合当地地区经验,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粉质粘土天然重度建议值γ取19.3kN/m3;饱和重度建议值γ取19.7kN/m3;粉质粘土基底摩擦系数μ取0.20,粉质粘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10MN/m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30kpa(经验值)。粉质粘土天然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13.1°,粘聚力C=26.3kPa。粉质粘土饱和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10.5°,粘聚力C=17.5kPa。泥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经验,泥岩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泥岩天然重度:γ=24.74kN/m3;饱和重度γ=25.02kN/m3。中等风化泥岩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42MPa,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取3.48MPa。泥岩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30.11°;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内摩擦角φ标准值:泥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为0.95倍泥岩岩块内摩擦角算术平均值,按0.90(较完整)倍泥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0.90×0.95×0.95×37.06°=30.11°;泥岩岩石粘聚力标准值取:C=443.75kPa;中等风化泥岩岩体粘聚力c标准值:泥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为0.9倍泥岩岩块粘聚力算术平均值,按0.3(较完整)倍泥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1730kPa×0.9×0.3×0.95=443.75kPa;泥岩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取:σt=155.8kPa;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按0.4倍泥岩岩块抗拉强度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410kPa×0.4×0.95=155.8kPa;强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30,中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40。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中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5420×0.33=1967.46kpa。砂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砂岩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砂岩天然重度:γ=23.75kN/m3;饱和重度γ=24.03kN/m3。中等风化砂岩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9.81MPa,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4.16MPa。砂岩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32.98°;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内摩擦角φ标准值:砂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为0.95倍砂岩岩块内摩擦角算术平均值,按0.90(较完整)倍砂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0.90×0.95×0.95×40.61°=32.98°;砂岩岩石粘聚力标准值取:C=1454.36kPa;中等风化砂岩岩体粘聚力c标准值:砂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为0.9倍砂岩岩块粘聚力算术平均值,按0.3(较完整)倍砂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5670kPa×0.9×0.3×0.95=1454.36kPa;砂岩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取:σt=630.8kPa;中等风化砂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按0.4倍砂岩岩块抗拉强度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1660kPa×0.4×0.95=630.8kPa;强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35,中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5。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50kpa,中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19810×0.33=7191.03kpa。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因岩体裂隙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故岩体裂隙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52kPa,内摩擦角=18°。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35kPa,内摩擦角=14°。砂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30kPa,内摩擦角=12°砂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45kPa,内摩擦角=16°。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项目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岩土体重度(KN/m3)天然20.0*19.324.7423.75饱和20.5*19.725.0224.0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MPa)//5.4219.81饱和(MPa)//3.4814.16岩土体抗剪强度C(KPa)天然3*26.3443.751454.36饱和2*17.5//φ(°)天然28*13.130.1132.98饱和24*10.5//土体沿基岩面抗剪强度C(KPa)天然3*18*//饱和2*15*//φ(°)天然24*10*//饱和22*8*//岩体破裂角(无外倾结构面时)θ(°)//6062岩层层面(各岩层内部)C(KPa)//35*45*Φ(°)//14*16*裂隙C(KPa)/52Φ(°)/18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Ⅲ//53Ⅳ//4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土层120*130*//强风化//300*450*中等风化//1967.467191.03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土层0.25*0.2/强风化//0.30.35中等风化//0.40.50岩土体水平抗力系数土比例系数(MN/m4)8*10*//强风化岩体(MN/m3)//15*30*中等风化岩体(MN/m3)//60*280*锚固体与岩土体粘结强度标准值(kPa)(M30)(kPa)/35*360*900*备注:(1)“*”号为地区经验值;路基新填土天然重度取20KN/m3,饱和重度取21.5KN/m3。综合内摩擦角取35°。(2)边坡岩体破裂角:当边坡岩体破坏模式受岩体强度控制时取45°+φ/2;当破坏模式受外倾结构面控制时,则取其倾角与45°+φ/2二者中之小值。(3)表中素填土相关参数为现状钻探揭露的素填土,对于未来填土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2%。(4)中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分别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取值,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岩石天然抗压强度值×0.33。K0+460~K1+322.051段土层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土工试验成果、岩石试验成果结合《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确定浅基础下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人工填土:由载荷试验确定。粉质粘土:据标贯试验及土工试验成果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60KPa。岩石1)岩体抗压指标: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土工试验成果、岩石试验成果结合《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确定浅基础下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风化带基岩承载力特征值:泥岩:fa=300KPa;砂岩:fa=450KPa基岩中等风化带:以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0.35(中等风化带)的折减系数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泥岩:fa=5.2MPa×0.35=1820Kpa砂岩:fa=13.9MPa×0.35=4865KPa岩体抗压强度指标:中等风化带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5.2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3.2Mpa。中等风化带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9.5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13.9Mpa。3)岩体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利用云滨路道路勘察参数):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天然重度取24.5kN/m3,中等风化带泥岩岩体抗拉强度:0.40Mpa×0.4×0.95=152kPa;中等风化带泥岩抗剪强度:C=1.59MPa×0.3×0.95=453.15kPa,φ=35°×0.90×0.95=29.9°。4)开挖临时坡度值建议:按照土层1:1.50~1.1.75,基岩强风化带1:1.25,基岩中等风化1:0.75。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1.2.3,土层基底摩擦系数取0.25;强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25,强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30;中等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40,中等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取0.50;墙后填土应分层夯实,重度取20kN/m3,综合内摩擦角30°(压实系数不低于0.94)。6)岩土体水平抗力系数泥岩水平抗力系数取40MN/m3;砂岩水平抗力系数取165MN/m3;强风化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20MN/m3;粉质粘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10MN/m4;人工填土(密实)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15MN/m4。7)岩体破裂角θ取对应边坡不利外倾结构面的视倾角与45°+φ/2两者的较小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砂岩与泥岩交界面抗剪强度指标C取25kPa,φ取13°(结合很差);砂岩内部层面抗剪强度指标C取35kPa,φ取17°(结合很差);泥岩内部层面抗剪强度指标C取30kPa,φ取15°(结合很差)。岩体裂隙面粘聚力(C)取50kPa,内摩擦角(φ)取18°。岩体与锚固体(M30)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泥岩强风化取100kPa,泥岩中等风化带取300kPa;砂岩强风化取150kPa,泥岩中等风化带取700kPa。8)粉质粘土的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取13kPa,φ取10.85°;压实填土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取8kPa,φ取23°。岩土界面为粉质粘土的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取12kPa,φ取10°;岩土界面为压实填土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取5kPa,φ取20°。9)岩体与锚固体(M30)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强风化泥岩100kPa,中等风化带泥岩300kPa,强风化砂岩150kPa,中等风化带砂岩700kPa。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名称重度(kN/m3)抗剪强度承载力建议值(kPa)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基底摩擦系数天然饱和内摩擦角φ(°)粘聚力C(kPa)天然饱和天然饱和粉质粘土19.519.8/10.85/13160100.25压实填土/20/23/8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取120kPa,否则由载荷试验确定150.25岩体设计参数建议值表项目岩体名称单轴抗压强度(MPa)抗拉、抗剪强度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Pa)基底摩擦系数岩体与锚固体(M30)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天然饱和强风化泥岩//3000.25中等风化带泥岩5.23.20.152*0.453*18200.4030040强风化砂岩////4500.3015020中等风化带砂岩19.513.90.90*3.50*48650.50700165注:1、*为地勘建议经验参数,填土为压实处理后的参数。2、路基新填土天然重度取20KN/m3,饱和重度取21.5KN/m3。综合内摩擦角取35°。支护措施根据业主要求,结合道路设计标高,为更有利于拟建道路两侧后期开发利用,以及施工安全,该区域拟建边坡综合考虑景观协调、结构安全问题,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放坡及支护建议,综合考虑,边坡治理支护如下。K0+080~K0+220右侧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10m的挖方边坡,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揭露厚度一般1.30~29.2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为土体内圆弧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220~K0+280右侧道路右侧将形成最高约12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8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③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与边坡小角度相交,为不利外倾结构面,可能沿裂隙②滑动破坏,易产生掉块及小面积崩塌。泥岩岩体破裂角为60°,等效内摩擦角55°。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280~K0+400右侧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10m的挖方边坡,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为土体内圆弧滑动破坏或沿基岩面产生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400~K0+460右侧将形成最高约10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8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②③及岩层层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泥岩岩体破裂角为60°,等效内摩擦角55°。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460~K0+680右侧挖方高度最大约10m,上部素填土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680~K1+160右侧填方最大高度15m,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1+160~K1+260右侧填方最大高度10m,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25.20~28.6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滑动破坏或沿基岩面产生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临时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区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填方区按1:1.5放坡+植草绿化。3)10<H<20m:挖方区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临时边坡与后期回填、开挖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并不超过道路标高且不低于道路标高以下2m。K0+080~K0+160左侧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25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1.30~29.2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根据道路设计高程开挖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产生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永久边坡):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按1:1.5放坡+格构绿化;3)10<H<20m:挖方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4)20<H<30m: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1:2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5)30<H<40m: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1:2、1:2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坡脚设置护脚墙,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基础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500mm。沿边坡纵向每15-20m(格构)、10-15m(护脚墙)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K0+160~K0+290左侧现状地形坡度较平缓。地形坡度约25°~35°。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1.60~10.0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主要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按设计路面标高开挖后,道路将形成最高约18.35m的边坡,建议以基岩或压实填土作路堑持力层。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5.1结合地区经验,裂隙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经验值:C=50Kpa,Φ=18°(贯通裂隙面可参照岩层面抗剪强度指标取值);岩层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经验值:C=20Kpa,Φ=12°。按设计标高开挖后,在道路左侧将形成最高约10m挖方边坡。边坡下部主要由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组成。边坡坡向260°,岩体类别为Ⅲ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裂隙③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②为外倾裂隙面,易产生掉块。岩层①与边坡④同向,为顺向临空,层面为边坡稳定性主控外倾结构面,边坡易沿临空层面滑塌,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泥岩岩体破裂角为25°,等效内摩擦角55°。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永久边坡):平接+植草绿化。K0+290~K1+220左侧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25.20~28.6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3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边坡按设计高程回填后,边坡土体可能发生土体内部滑动破坏或沿基岩面产生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永久边坡):1)K0+290~K0+440左侧(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按1:1.5放坡+格构绿化;(3)10<H<20m:挖方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4)20<H<30m: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1:2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坡脚设置护脚墙,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基础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500mm。沿边坡纵向每15-20m(格构)、10-15m(护脚墙)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2)K0+430-K0+480左侧(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按1:1.5放坡+格构绿化;(3)10<H<20m:挖方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坡脚设置护脚墙,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基础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500mm。沿边坡纵向每15-20m(格构)、10-15m(护脚墙)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3)K0+470-K0+820左侧采用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桩基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8m,下部坡脚采用M10砌筑MU30块片石砌筑预防冲刷(坡比1:2)。沿边坡纵向每10-15m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4)K0+810-K1+000左侧(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按1:1.5放坡+格构绿化;(3)10<H<20m:挖方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下部坡脚采用M10砌筑MU30块片石预防冲刷(坡比1:2),进入基岩面以下不小于1m。沿边坡纵向每15-20m(格构)、20-25m(护脚墙)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5)K1+000-K1+210左侧(1)H<5m:挖方统一按1:1.75放坡;填方按1:1.5放坡;(2)5m<H<10m:挖方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按1:1.5放坡+格构绿化;(3)10<H<20m:挖方由下往上第一级边坡采用土体1:1.7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第二级边坡采用土体1:1.5、强风化岩体1:1.25、中等风化岩体1:0.75放坡+格构绿化;填方由上往下各级采用1:1.5、1:1.75放坡+格构绿化;每10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采用200mm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下部坡脚采用M10砌筑MU30块片石预防冲刷(坡比1:2),进入基岩面以下不小于1m。沿边坡纵向每15-20m(格构)、20-25m(护脚墙)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局部段设置路肩墙,开挖纵向长度10-15m,基础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500mm。K1+210~K1+300左侧覆盖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钻探揭露厚度一般25.20~28.60m,下伏砂岩、泥岩。素填土分布在靠近箭滩河一侧,多为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为褐色,呈可塑状,分布于原始地貌及填土下,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质极软;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极软~软。路基按设计路面标高回填后,该段路将形成最高约3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该段边坡按设计高程回填后,边坡土体可能发生土体内部滑动破坏或沿基岩面产生滑动破坏。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永久边坡):采用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在10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m以下的格构区域,采用六棱块填充格构内,挡墙应跳槽开挖,开挖纵向长度10-15m,桩基嵌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不小于8m,下部坡脚采用M10砌筑MU30块片石砌筑预防冲刷(坡比1:2)。沿边坡纵向每10-15m的长度分段设置伸缩缝,缝宽30m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不同类型挡墙处应增设。临岸侧挡墙完成面应外倾5%并采用2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封面处理。所有边坡防护部分坡顶及马道处设置截、排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且与市政管网并沟,坡顶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样式由业主自定。材料及质量要求钢筋图中符号φ、分别表示热轧HPB300、HRB400螺纹钢筋。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混凝土等级为C30,护脚墙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25。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的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回填料要求填料采用砂夹石,其中石含量为25%~30%,石料为中等风化石料(强度不低于MU30);填料中不应夹有块石,碎石粒径一般不超过50mm,同时不得采用含草根、垃圾等有机物,含泥量不应超过5%。路基填料要求详见道路路基设计说明。回填压实应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虚铺厚度一般为200~250mm,压实系数应满足0.95的要求,且不低于道路专业路基压实度的相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80kPa。重力式挡墙施工技术要求墙身采用C25毛石混凝土现浇,埋入式挡墙。填料:用本场地土夹石(石含量30%)作填料,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当地面自然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高不大于0.5m,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5%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再进行分层碾压。基底应粗糙。挡土墙基坑开挖必须分段跳槽开挖,并应及时浇注。重力式挡墙基础嵌入基岩以下深度不小于0.5m。墙身设伸缩缝,缝宽20~30MM,间距10m,结合地基场地.构筑物情况布置,在挡墙持力层变化处及挡墙与其它构筑物连接处应设伸缩缝,在墙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或沥青木板,填深300mm。当伸缩缝位于放阶处时,距离平台与下一平台一侧不小于1000,此平台宽度不小于2000。重力式挡墙内侧设置反滤层,用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石砾等),厚度500mm。为防止积水渗入基础,需在反滤层顶底部夯填至少‘300mm厚的粘土隔水层。具体构造措施参见《挡土墙图集(17J008)》第18页A型及反滤包大样。墙背填土与墙体施工应交叉进行,以免墙背悬空断裂。先修重力式挡墙,墙身强度达到90%,再进行墙后填土。具体做法详大样。墙后填土质量应进行检测。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基坑开挖后,基坑内不得积水。填土回填区挡墙基底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地基承载力不小于挡墙基底承载力要求,并进行相关检测。土工格栅铺设施工要求就地选取符合要求的填料;也可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严禁采用淤泥、腐质土;当采用粘性土作为填料时,应在最佳含水量时施工。填料不得含有有机料及生活垃圾;填料粒径不宜大于填料压实厚度的2/3,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有尖锐棱角的粗粒料应避免摊铺在铺设筋材的表层。加筋材料-经编涤纶格栅加筋材料的铺设格栅下料:下料长度为设计水平铺设长度加3000mm的富余。格栅铺设:格栅强度大的方向垂直于坡面,铺设在压实整平的填料上,不得重叠,不得卷曲或折曲,不得与硬质棱角填料直接接触。尾部无需张拉,在填料表面顺直即可。靠近坡面端头预留出回折返包长度,待生态袋、碎石袋堆码完成后,将预留的格栅回折返包,并与同层格栅采用绑扎扣连接在一起。格栅尾部的固定:为避免填料摊铺和碾压时对筋材的扰动,可在格栅的尾部采用适当的方法固定筋材。当坡面沿纵向在平面上形成折线或曲线时,在转角处设置的加强筋与设计的筋材不能直接接触,须在设计的筋带铺设好后,摊铺大于50mm厚的填料,再在其上铺设加强筋。填料摊铺压实填料采集:按设计要求确定填料采集场,选好后,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规定的击实方法,确定填料在施工状态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填料压实过程中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填料摊铺:卸料时机具与坡顶距离不应小于1.5m,机具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并不得扰动下层筋材。可用人工摊铺或机械摊铺,摊铺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机械摊铺时,摊铺机械距坡顶不应小于1.5m,运行方向与筋材垂直,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材上行驶或停车。距面板1.5m范围内,应用人工摊铺。填料压实:每层填料摊铺平整后应及时碾压。一般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先轻后重碾压,作业一般先从筋材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筋材尾部,再碾压靠近坡顶部位。靠近坡顶1.0m范围内的填料压实用小型机械由坡顶轻压至线路中心,避免对坡面的扰动。压实度的检查:压实度的标准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距离坡顶1.5m范围内的压实度一般大于或等于93%即可,其余部位达到95%。检测频度为:每层50延米(或500㎡)不少于3个测点。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有关规定执行。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不得随意开挖坡脚,防止坡顶超载。同时严禁地表水和地下水渗入坡体,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具体施工过程及施工注意事项如下:开挖基床至底层格栅铺设标高:清除杂物,按底层格栅铺设标高开挖并平整基底。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必须开挖台阶。铺设最底层筋材:按要求剪出底层加筋格栅,按规定位置铺设,并预留出格栅返包所需的长度(一般为2.5米)。各层筋材必须保持水平且互相平行铺设,格栅必须按图纸要求的位置、长度及方向进行铺设。格栅铺设时卷长方向垂直于边线,平顺展铺,拉紧勿使皱褶,并在铺设的格栅上每隔2.0m用A8钢筋制作成的"U"型钉固定,防止筋材被风吹掀起,防止填土时位移。筋材铺好后,尽快分层碾压夯实回填土。回填前检查有无损伤如孔洞、撕裂等情况,如有损伤应及时补救。筋材端部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填土时的扰动。分层碾压夯实回填土:铺设时下层填料应平整密实,不得与硬质尖锐棱角的粒料直接接触。按照图纸上的要求,两道格栅间的加筋土填料设计厚度为50cm,分两层碾压,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为50cm,碾压直至下一主加筋层。填土施工时应用诸如斗式挖掘机或是带有铲斗的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来进行,目的是为了保证填土通过倾倒的方式摊铺在格栅上。为了避免格栅在施工中受到损伤,机械履带与格栅之间应持有15cm厚的填土层。在临近坡顶的1.5m范围内,建议用总质量不大于1000kg的压实机或碾压机压实填土。近坡顶处用轻碾,填土过程中防止筋材移动,近坡顶处用轻型压实机械,以保持坡面平整。控制填料含水率Wop为最佳含水率±2%,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并整平,高差不大于10cm。压实机械不得采用羊角碾。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全部填土施工。最顶层格栅应足够长并埋在填土下面,保证填土可提供足够的约束力以永久性的锚固格栅。填料从中心向外侧,对称进行,平面上使其成中凸形,使筋材一直受拉,填铺厚度按设计要求,不能过高,防止局部下陷。采用轻型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形成的车辙不要超过7~8cm。碾压设备对填土边缘进行碾压困难时,也可适当超填,而后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筋材保管:对于不同型号的格栅应分开堆放,并应在筋材上标上各自不同的明显标记,以防止混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三个观测点”的规定,本次监测根据实际情况,监测点不得少于三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坡顶土体水平、竖向位移等。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支护结构顶部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周期为施工期间及竣工后2年,且每月进行两次观测,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建议甲方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测量单位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监测。防水、排水和其他工程:要求严格按设计做好防、排水施工及其他附属设施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有多年土工格栅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筋材,并由生产厂家派出专人进行施工指导,贯彻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机械成孔桩施工技术要求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在井点降水和场平施工之前,当所有桩施工完毕、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场平坡施工。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捷、安全地进行: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混凝土、水泥、河砂、石料等建筑材料在进场时应向监理单位提交质量检测证书,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建筑材料合格。各种建筑材料应分门别类建库堆放,严禁散放。钢筋、水泥还应避雨,防锈防潮。桩施工应严格照图施工。将桩孔开挖过程作为施工勘查过程来进行,严格并及时地编录施工地质情况,按地质工作要求绘制桩孔开挖柱状图,并将施工开挖地质情况及时反馈设计,确保信息化施工。桩孔开挖:本设计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机械成孔应采用间隔成孔施工顺序,刚完成的混凝土浇筑桩与邻桩成孔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倍桩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6小时。钻斗倒出的土距桩孔口的最小距离应大于6m,并应及时清除。钢筋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