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1.广东某博物馆门前有一段碑记(如下图):“清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钦差大臣……领旨抵粤禁烟,……在虎门海滩挖池两口,……将所缴获英美等国的鸦片237万余斤当众销毁,……谨铭石为记。”据此推断,这段碑记可能为()A.《民族英雄关天培公墓重修记》B.《左宗棠收复新疆战记》C.《林则徐虎门销烟记》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记》2.2023年5月,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中国特展“晚清百态”,号称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展品中包括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份条约原件,展品讲解中写道:“ItwasthefirstofChina'sunequaltreatieswithforeignpowers(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A.割让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3.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段话陈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A.目的 B.过程 C.影响 D.结果4.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可靠的史料是()A.《天朝田亩制度》文本 B.电视剧《太平天国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的连环画 D.小说《洪秀全演义》5.如表中内容摘自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所撰某部作品,根据陈列的部分章节目录可判断出()第一节铁路权附内河小轮权一、东三省铁路、俄国三、山海关牛庄铁路英国第二节借地及订某地不许让与他国之约一、胶州湾、德国三、广州湾、法国A.该作品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B.该作品的写作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作品名为《瓜分危言》D.作品名为《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清帝国之乱: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之役》6.尝试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解某运动时展示了如下图片,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这场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B.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有康有为、鲁迅等C.运动的领导者通过创办学会、报刊、学堂的方式宣传思想D.这一运动是新文化运动7.利用时间尺,可提升历史学习中的时空意识。依据下列时间尺与某战争形势图(局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时间尺研究主题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历史事件2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地图所示战争,战后签订《辛丑条约》④地图对应的历史事件是3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中国人在近代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活动。下列示意图中③处对应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9.进行近代史研究,报刊杂志作为文献史料有重要价值。下表中材料与结论之间关系成立的是()序号材料结论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时务报》《变法通论》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②“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新青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③“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李大钊《新青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在《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介绍马克思主义④“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民报》发刊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下图是民国八年刊行的《新申报》,报道中包含“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声明不认二十一款及列强与日本国于处分山东之密约”等内容。关于这篇报道中所陈述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1919年 B.是新文化运动C.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1.济南市五龙潭公园伫立着王尽美、邓恩铭两位烈士的雕像,其上镌刻着一首董必武1961年所作的诗《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南湖泛舟”反映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使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C.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12.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精神”时间轴,序号处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体现的精神为()A.①井冈山精神②五四精神③长征精神④红船精神B.①五四精神②红船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C.①红船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④长征精神D.①五四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长征精神④红船精神13.下面通电所反映的史实()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标志着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C.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D.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14.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C.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15.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领导 B.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16.围绕研究主题搜集整理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途径。以下材料有利于我们研究()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工农武装割据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7.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央红军长征时间轴,其中①处的事件()A.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宣告长征胜利结束C.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D.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18.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红军长征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B.1935年1月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C.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19.一位同学通过梳理教材进行主题学习,找到了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红军长征、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实。他学习的主题应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C.国共两党的斗争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画中的人物一手持写有“和平方案”的盾牌,一手正在磨刀霍霍。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B.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C.强烈渴望和平建设国家 D.避免同中国共产党内战21.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延安,对此,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为此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A.开展土地改革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发动孟良崮战役2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其中③处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均田免赋 B.打土豪分田地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耕者有其田23.不同历史时期流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老百姓对现实的普遍心声,是历史真实的反映。解放战争期间疏行于解放区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民谣反映了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C.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D.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24.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下面三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禁缠足辛亥革命后跪拜礼改为见面行鞠躬礼A.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C.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 D.逐渐崇洋的趋向25.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这段话说明商务印书馆()A.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D.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中两种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异同。(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汉阳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该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时间事迹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加党的创建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3月,振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9月,领导秋收起义:10月,创建井网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0月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摄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1930年1月据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近全国革命的高潮。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依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19211930年的主要革命活动,据此指出他在革命中的工作重点的变化。(2)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革命活动的特点。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实现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45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解放南京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抗日战争”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部分)。语文历史美术音乐“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你想中国人民是否能够打败而且肃清日本的武力呢?”我问。他(毛泽东)回答说:“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世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人民革命的发动。中心的要点自然还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西行漫记》(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