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D.什一,去关市之征解析A项“颁”通“斑”;B项“反”通“返”;C项“蚤”通“早”,“施”通“迤”。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1卒之东郭墦间墦:坟墓。,2谨庠序之教庠序:泛指学校。))B.eq\b\lc\{\rc\(\a\vs4\al\co1(1吾将良人之所之也:窥视。,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C.eq\b\lc\{\rc\(\a\vs4\al\co1(1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攘:窃取。))D.eq\b\lc\{\rc\(\a\vs4\al\co1(1沛然谁能御之御:抵挡。,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斯:则。))解析B项,检:约束、限制。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或五十步而后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eq\b\lc\{\rc\(\a\vs4\al\co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eq\b\lc\{\rc\(\a\vs4\al\co1(请以战喻,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D.eq\b\lc\{\rc\(\a\vs4\al\co1(寡人之于国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解析D项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比/介词,在。C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答案D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养生丧死无憾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以待来年然后已解析A项,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指保养身体。B项,仰望:依靠、指望。今义指仰起脸来看。C项,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七十者衣帛食肉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孰能一之解析A、B、C三项均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是量词用作动词。答案D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C.是非君子之道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解析A项为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判断句。答案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苗浡然兴之矣兴:生长。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C.皆引领而望之矣引:引领。D.其如是,孰能御之御:抵挡。解析C项,引:伸着。答案C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eq\b\lc\{\rc\(\a\vs4\al\co1(①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②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eq\b\lc\{\rc\(\a\vs4\al\co1(③就之而不见所畏焉。,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之:凑足音节/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表顺承,又/连接修饰成分与中心词。答案A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看上去没有国君的威仪,接近他,看不出什么叫人敬畏的地方。(2)(梁襄王)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呢?”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旬而举之举:全。B.取之而燕民悦悦:高兴。C.古之人有行之者行:做。D.亦运而已矣运:转。解析A项,举:攻占。答案A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斧斤以时入山林B.取之而燕民悦弃甲曳兵而走C.五旬而举之又顾而之他D.则勿取则苗槁矣解析D项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A项,介词,用/介词,按照。B项,连词,表假设/连词,表修饰。C项,代词,它/动词,到,去。答案D12.下列各句的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孟子拿过去文王和武王的做法来举例子劝说齐宣王,可见孟子是支持齐宣王的。B.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C.齐国用很短的时间攻下燕国,主要是两国势力差别太大。D.从本文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一味反对斗争,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愿望的战争,他也是支持的。解析C项,“势力差别太大”错误,两国都是“万乘之国”。答案C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5分)(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7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8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了五十天就攻取了它,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2)(燕国百姓)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来欢迎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其他原因吗?不过想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攻取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