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基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7/3E/wKhkFmaqatWAFJxvAAHjp4es2As777.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基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7/3E/wKhkFmaqatWAFJxvAAHjp4es2As7772.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基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7/3E/wKhkFmaqatWAFJxvAAHjp4es2As7773.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基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7/3E/wKhkFmaqatWAFJxvAAHjp4es2As7774.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基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7/3E/wKhkFmaqatWAFJxvAAHjp4es2As7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测基础)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楫(ji)黍(shu)椎髻(ji)篆章(zhuan)
B.虞山(yii)移(san)罔不(wang)峨冠(guan)
C.弥勒(le)贻(yi)壬戌(xu)矫首(jiao)
D.衣褶(zhe)髯(ran)器皿(min)箸篷(rud)
2.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竹取道伐:砍
B.斗折蛇行蛇:像蛇一样
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
D.怡然不动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3.选出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启窗而观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局可二泰许珠可历历数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将下列句子连接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蝶,各不
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
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
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
6.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4分)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两句诗歌来
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兼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
适合的两句诗歌是:,O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7.下列对《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
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的爱。
B.家书中谈及生活琐事,语言真挚隽永;谈及艺术的见解,深邃凝练;谈及人生感
悟,平实又深刻,读来如沐春风。
C.文如其人,封封家书都映照出傅雷丰满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位对孩子严苛又慈爱的
父亲,是个文学和艺术修养俱佳的智者,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者。
D.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理论家。他钟爱法国文学,翻译了大量法国作品,
尤其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更是潜心钻研,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8.根据《傅雷家书》,补全下面的对联。(4分)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题目。(6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是作者写给丞相张九龄的一首投赠诗。
B.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巧妙过渡,含蓄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
C.全诗直接告白,表达了自己意在求仕、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情。
D.这首诗既是一首赠送诗,也是后人心中描摹山水的佳作。
10.试赏析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堆,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B,为垠,为屿,为蟆,为岩。(水中高地)
C.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12.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清凉)B.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样子)
C.为垠为屿(小岛)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面)
1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岸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
C.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
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
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闻所见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
琳I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
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C.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
潭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
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
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20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
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
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
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
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
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
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下意识
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
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
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
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
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荫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
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
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
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
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
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
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
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
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鄢风•集中》
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栗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
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
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
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
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
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
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
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
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
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
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
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
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
遇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有删改)
15.阅读全文,补全作者的游踪。(6分)
一走进静莲庵堂一一一到了交芦庵
16.第④段加粗的“俗益”指的是什么?(2分)
17.作者在表现雨中游西溪的野趣时,大量写景状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动静结
合、拟人、比喻中任选一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6分)
18.有人认为第①段所写的西湖景色与西溪的景色没有关系,可以去掉。你是否同意?
请说出你的理由。(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材料一
①睡不好,身体就会很受伤——整日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绪
不稳定,等等。2019年11月,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拍下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
脑”过程;血液周期性流出大脑——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包括可致阿尔茨
海默病的B淀粉样蛋白),并且这种“清洗”活动只在睡觉时才能实现。该研究还证
实,大脑衰老与睡眠期的脑波活动有关。
②是的,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系统维
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不要指望在周末睡个
懒觉就能偿还一周内欠下的睡眼食——《意识、睡眠与大脑》明确指出:睡眠不同于
信用卡,被剥夺的睡眠无法补偿。
(摘自《瞭望》,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酒精消耗量越多,大脑健康受损越严重,且不存在“安
全”的饮酒标准。有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观察性研究中,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
究了英国约25万人自我报告的酒精摄入量与他们的大脑扫描之间的关系。
②研究人员指出,饮酒对脑的灰质——大脑中“处理信息的重要区域”——有影
响。喝酒越多的人,其灰质的量就越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容量会减少,智力衰退
会更严重。较小的脑容量也预示着在记忆力测试方面的表现较差。
③牛津大学临床高级研究员阿尼娅・托皮瓦拉说:“虽然酒精对脑容量减少的作用
很小(0.8%),但它比其他'可调整的'风险因素更重要。”可调整的风险因素是指
“与衰老相比、你自己可以控制的"风险因素。研究小组还调查了特定的饮酒模式、
饮料类型和其他健康条件是否对“饮酒对大脑健康的影响”产生了不同影响。他们发
现,没有“安全”的饮酒标准,也就是说,喝酒无论多少都比不喝更糟糕。他们还发
现,没有证据表明,酒的种类(葡萄酒、烈酒或啤酒等)影响了对大脑的伤害。
(选自《参考消息》,有改动)
材料三
①关于脑体联系的一项革命性新见解揭示出,不单单是头脑产生思维和情感,我
们身体运动方式也对头脑运转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开启了众多可能性,让我们能以
身体为工具改变思考和感受的方式。
②以你觉得轻松的速度跑步或散步,能让头脑放飞,因为脑前额叶的活动暂时减
弱。这些脑区负责理性、线性思维,研究表明,减弱这些脑区的活动能让更发散、更
具创意的想法涌现。上述效果能延续至散步结束后至少15分钟,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在
创意会之前散步可能有所助益。问题是,与一直坐着的人相比,散步者在解决线性问
题的测试中稍逊一筹。有趣的是,即他是慢走,足底感受到的轻柔压力都能对流向大
脑的血液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表明,双脚触及地面时,脚上的动脉受到压缩,从而加
速血液流动,使得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加多达15%。实验显示,对血流促进效果最明显
的步频和心率同步达到每分钟120次。
③深呼吸是最微小的运动,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你调节呼吸时,其实是在操
控脑波,将其调整为空气进出鼻腔的频率。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同步化不止于此,
还传导至负责记忆等功能的脑区,以及负责计划和决策的脑区。不同脑区之间协调而
有节奏的活动能让大脑更轻松地共享信息。部分研究人员相信,大脑与呼吸同步的能
力或许是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根本特征。
(选自《新科学家》,有改动)
1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双脚触及地面,使流向大脑的血液流速加快,流量加大达到“洗脑”的效果。
B.研究小组调查表明,无论喝何种类型的酒,还是喝多少酒,都会给大脑带来伤害。
C.研究人员对英国约25万人的研究发现,喝酒多会使脑容量大量减少,智力衰退。
D.我们调节呼吸频率时,其实是在操控脑波,不同脑区之间协调能让大脑共享信息。
20.材料二中“重要”一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4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2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作品,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书中傅雷通过日
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B.《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对待生活。“赤子之心”
是其贯穿作品的核心精神,也是傅雷做人的立足点。
C.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常用大量的篇幅谈美术、音乐作品、表现技巧
等,表现出他对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的关注。
D.傅雷希望傅聪以身作则,带妻子弥拉走上“严肃、正直、坦白、爱美、爱善、爱真
理的路”,鼓励她“多多读书,有计划有系统地正规地读书,不是消闲趋时地读
书”。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
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
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
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
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
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在傅聪成长为钢琴家的过程中,傅雷起了哪些作用?请根据上面《傅雷家书》的
节选语段,概括作答。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女王的孙女儿尤金妮十二岁那年,因脊柱侧弯进行了手术医治。手术很成
功,只是地的背部永远留下了一条疤痕。十几年后,在尤金妮的王室婚礼上,地特意
选择了后背“深V”设计的婚纱,而且不戴头纱,大方地展现那条长长的疤痕;她还
特意邀请当年为她动手术的医护人员参加婚礼,感谢他们当年付出的艰辛劳动。在接
受采访时,尤金妮说:“美丽的定义是可以改变的。”
请以“更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
得抄袭利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B
解析:B.guan---guan0故选B。
2.答案:C
解析:C.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清:凄清。故选C。
3.答案:C
解析:A.不同,而:连词,表承接,不译;/而:副词,不译。B.不同,绝:副词,
极;/绝:动词,消失。C.相同,为:都是动词,是。D.不同,可:副词,大约;/
可:动词,可以。故选:Co
4.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病句判断法】。①找出句子的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残缺,搭配
是否合理;②理清枝叶定、状、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了
中心成分,语序是否正确;③看语义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出现句式杂揉、有歧
义、语义重复或矛盾的现象;④辨明前后句的关系,看关联词运用是否恰当,逻辑是
否合理,是否出现两面对一面、分类列举不当的情况。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
加上“的准备〃,C项语义重复,“约一与“左右”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D项不合
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删掉。
5.答案:B
解析:这个语段共有4个句子组成,是按照空间位置由近到远的顺序展开的。④句显
然为第一句,再留心其他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如“走进一环”“往前”,结合②句中
的“这些巨汉”是承接③句中的“巨汉”而来的,就可以排出正确的句序:④①③
②。故选B。
6.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T966
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
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
孩子(傅聪一一著名钢琴大师、傅敏一一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
“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
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B.家书中谈及生活琐事,语言平实又深刻;谈及艺术的见解,
深邃凝练;谈及人生感悟,感情真挚隽永,读来如沐春风;故选B。
8.答案:示例:《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
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
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来拟写。《朝花夕拾》书名,“忆”,动词,
“亲人师长”四字并列短语做宾语。
9.答案:C
解析:C.有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尾联借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
语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渴望出仕的从政心愿。故选C。
10.答案:蒸,蒸腾的意思,写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雾茫茫的景色,“蒸”这一动词富
有表现力,表现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是云梦大泽水气蒸腾
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运用对偶,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
生气勃勃。“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
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蒸”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浩瀚,蓄积丰
厚。
n.答案:A
解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清,凄清;B.悄怆,凄凉;D.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重点词语: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
动用法,使……感到寒冷;悄怆,凄凉;邃,深。句意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
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表现的是此地人迹罕至,“人来人往”说法
有误,故选C。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珊环
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
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
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
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
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
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
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
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
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15.答案:参观古墓;坐车览沿途景色;从留下上船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文章第①段交代了游西溪的
原因;第②③段介绍了参观古墓和静莲庵堂,下意识里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
意,但是两杯清茶之后内心自然清净;第④段坐车领略了沿山大道的景色,自是一派
空明青翠,微雨朦胧;第⑤段描写从留下上船,所欣赏的特殊景致,感受它回环、古
怪的秀美之色;第⑥段描写在船上欣赏摇船的少女,感受竹西歌吹般的闲情;第⑦段
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第⑧⑨段略写了晴天西溪的景色。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6.答案:“俗益”指坐车所看到的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根据“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
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荫的斜平海上”“渺渺茫茫,青青
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
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
间”可知“俗益”指的是坐车所看到的美景。
17.答案:示例:动静结合:车上所见之景,一派空明,不见水,不见山,只是渺渺茫
茫,青青绿绿的一片,勾勒出一幅静态的西溪微雨图;湖上的青山,“移上你的面前
来”,以及西溪的少女摇船又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动静结合将西溪的野趣表现
的淋漓尽致。
拟人:一带湖上的青山,“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在作
者笔下青山俨然一个顽皮的野孩子。描写出了游船在水中回环曲折荡漾的闲情雅致和
湖水青山的风景的宜人。
比喻:摇船少女在湖上身姿摇曳,和着咿呀的橹声,水波在湖面一圈圈的散去,有一
圈圈的兴起,“整个画面如同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形象再现了少女摇橹的优
美画面和西溪之景的柔和情调。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运用。作者在表现雨中游西溪的野趣时,大量写景状物,
运用了多种手法,要求从动静结合、拟人、比喻中任选一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比
如:“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
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与“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
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
西溪的野趣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
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此句又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在作者笔下青山俨然一个顽皮的野孩子,描写出了游船
在水中回环曲折荡漾的闲情雅致和湖水青山的风景的宜人。“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
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
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把摇船的少女
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比作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
生动形象,写出了少女摇橹的优美画面和西溪之景的柔和情调。任选一例进行分析即
可。
18.答案:不同意。将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齐、小巧与西溪晴雨景色的变化多姿对比,更
突出西溪景色的够味儿;使文章充满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游览西溪
的记叙。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段落的作用。一般首先明确态度是“不同意”,第①段中写“湖
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将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齐、小巧与下文写西溪晴雨景色的
变化多姿对比,更突出西溪景色的够味儿,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恰巧第二天又下
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引出
下文游览西溪的记叙。
19.答案:B
解析:A项,“达到'洗脑’的效果”错误。根据材料三第⑦段“双脚触及地面时,
脚上的动脉受到压缩,从而加速血液流动,使得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加多达15%o实验
显示,对血流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是步频和心率同步达到每分钟120次”可知,这一动
作能够促进血流流通,并非起到“洗脑”的效果。选项理解不正确。B项,选项理解
正确。C项,“喝酒多会使脑容量大量减少”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教育先行学校环境美化项目分析
- 2025年度新型车库租赁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诉讼代理合同种类及诉讼策略指导
- 家校共育的商业价值与实现路径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服装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度订车合同违约赔偿标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保障协议
- 酒店装修中环保地板的特色与优势
- 绿色出行与家庭节能减排
-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德育中的培养
- 研究报告中图表制作的要点和技巧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石家庄长安区幼儿园信息统计表
- 最终稿(教学评一致)课件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诗词写作常识 诗词中国普及读物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