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综合检测卷(A)(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广东省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1.爱好小组采纳“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需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是()A.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B.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C.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2.一个月后,爱好小组再次登岛,发觉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A.5月21日B.6月7日C.7月8日D.12月7日解析:第1题,爱好小组必须要记录最短的竿影长度,这样才能依据竹竿长度和竿影的长度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计算出当地的纬度;此外,还要记录最短竿影出现时的北京时间,这样才能依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计算出该岛的经度。第2题,日落时刻与上次相同,即太阳直射点仍位于上次所在的纬线上。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可知,大约6月7日和7月8日,太阳都直射在北回来线以南不远的地方,且距北回来线的距离大体相等,再依据“一个月后”可知,该日日期可能是7月8日。答案:1.A2.C读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甲、乙、丙三处箭头为某学生绘制的风向。读图,完成3~4题。3.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正确的是甲 B.风速最小的是乙C.降水概率较大的是②处D.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①处4.图中N处易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下列中的()ABCD解析:第3题,甲地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与北半球右偏不符;甲、乙、丙三处风向中,只有丙是正确的。甲、乙、丙三处等压线中,最密集的是甲,风速最大;最稀疏的是乙,风速最小。①为低压中心,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小。②为高压中心,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较大。第4题,N处为低压槽,位于低压中心西侧,易形成冷锋。答案:3.B4.D读图,完成5~6题。5.假如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极地高压带B.常年受丙限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限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带相同6.假如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①气流暖和潮湿解析:第5题,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压带,其成因为动力作用,极地高压带成因为热力作用;常年受高压限制的地区气候干燥;①为低纬信风带,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限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6题,若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近地面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推断丙为陆地;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①表示冬季风,寒冷干燥。东亚季风环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答案:5.B6.C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7~9题。7.下列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a环节的水量和d环节的水量相等B.若该地位于北美洲西部,则c通常为向西南方向输送的水汽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D.e环节表示地下径流8.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e表示侵蚀、搬运和积累作用B.h、g表示变质作用C.i表示冷却凝固、j表示熔化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干脆相互转化9.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峻破坏,则()A.汛期时,e环节输送量削减B.f环节蒸腾作用加强C.i处岩块上升加速D.甲处泥沙淤积增加解析:第7题,a环节为蒸发,d环节为降水,海洋水汽在大气的交换、输送过程中会不断损耗;北美洲西部盛行西南风,且c为高空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因此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e表示地表径流;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补给,即d环节。第8题,图中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岩,二者之间不能干脆相互转化。第9题,若乙处植被遭破坏,会造成地表径流增加;泥沙淤积,河床抬升;蒸腾作用减弱。岩块上升与地壳运动有关,与植被破坏无关。答案:7.C8.D9.D读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和祁连山脉冰川数目、面积统计图,完成10~11题。10.造成图中托素湖某段时期水面降低的最可能的缘由是()A.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峻B.引用湖泊水进行农业浇灌量增加C.全球变暖导致高山冰雪消融量增加D.蒸发量增大和降水量削减11.下列关于祁连山脉南北两侧聚落数量差异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侧水资源较南侧丰富,聚落较多B.北侧太阳辐射较南侧丰富,聚落较多C.南侧纬度较北侧低,气候较暖和,聚落较多D.南侧的地势较北侧低平,聚落较多解析:第10题,湖泊泥沙淤积会使湖泊水面上升;农业用水应引用注入湖泊的河水,不能用湖泊水,因为此湖泊是咸水湖;全球变暖会使高山冰雪消融量增加,湖面应上升。第11题,由图可知,祁连山脉北侧冰川数目多、面积大,说明北侧水资源较南侧丰富,聚落较多。北侧是阴坡,太阳辐射较南侧少;南侧纬度较低,但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较寒冷。答案:10.D11.A以洋流上升为特征的水域在大范围内增温的现象,科学家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到来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异样。据此完成12~14题。1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海区是()A.赤道旁边的太平洋东部海区B.赤道旁边的太平洋西部海区C.赤道旁边的大西洋东部海区D.赤道旁边的大西洋西部海区1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B.秘鲁渔场上空鸟更多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1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B.长江入海口旁边盐度较低C.黄河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D.我国近海实施“伏季休渔”解析:第12题,赤道旁边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样上升的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第13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沿岸降水增加;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鸟类削减;大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削减,变得干旱,易发生森林大火。第14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是12月下旬前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长江此时是枯水期,长江入海口旁边盐度较高。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恒久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答案:12.A13.C14.A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5~16题。15.图中乙山地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1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解析:第15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地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地带一样,乙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应属温带季风气候,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第16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地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差异造成的,其中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答案:15.B16.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据图说明亚洲局部地区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改变状况。(2)图中①~⑥六地风向的形成缘由中,主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试描述其中一种气候的特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第(1)题,由图可知,东亚冬季(1月)吹西北风,夏季(7月)吹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第(2)题,东亚的季风气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南亚的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形成的。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即②;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即⑤。第(3)题,受季风影响,东亚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可从气温、降水等方面描述。答案:(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2)②⑤(3)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性显著,夏秋两季常会受到热带气旋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季节改变明显。夏季风盛行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盛行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二者答一即可)18.某高校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动身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留意平安,特殊是A区域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灾难。”请说明其中的缘由。(2)考察中,同学们发觉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特别相像,简述其成因。(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觉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缘由。解析:第(1)题,由A区域两侧的海拔及A区域有火山喷发可知,A区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第(2)题,庐山属于断块山,依据断层的定义进行分析。第(3)题,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不易被外力侵蚀,常形成山岭。答案:(1)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活跃。(2)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3)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致密,不易被外力侵蚀,常形成山岭。19.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坡,D表示坡。

(2)D坡自然地带数目多的缘由是,。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缘由是。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缘由是。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分布,简析其主要缘由:。

解析:第(1)题,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故自然地带分布界限较低的B是北坡;依据纬度位置和海拔推断,乙山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该山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热量足够,降水丰富,垂直带谱丰富,故D坡是南坡。第(2)题,山地自然地带数目的多少与山地的海拔、相对高度、纬度位置有关;D坡与C坡相比相对高度大,所处纬度低。影响冰川分布下限高度(雪线)的因素主要是降水。第(3)题,山地海拔越高,气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