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1页
江苏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2页
江苏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3页
江苏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4页
江苏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左图中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B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人口稠密 D.水体污染2.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缘由是()A.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植被破坏B.人口稀有,劳动力不足C.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B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严峻。第2题,降水集中,多暴雨及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属于自然缘由。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少,人地冲突日益突出,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植被破坏。答案:1.B2.A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我国西北地区人民对顶面平坦宽敞,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积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3~4题。3.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地整修梯田③丙地修建水库 ④丁地平整土地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假如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A.a B.bC.1020m等高线 D.1010m等高线解析:第3题,图中甲地是沟谷,可以打坝淤地;乙地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地为塬地,应平整土地;丁地为陡坡,应植树种草。第4题,若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随着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b与原有的塬面边界大体一样,所以塬面边界会变为b。答案:3.A4.B图1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2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完成5~7题。5.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峻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6.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不充分,奢侈严峻B.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C.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D.干脆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7.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该地区的农村生活用能主要是秸秆和薪柴,所以当地农村的植被破坏严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植被破坏很可能带来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第6题,由图2可知,该县农村秸秆主要作为生活燃料,运用效率低,利用不充分,奢侈严峻,故A正确,C错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多样化,但是秸秆利用以生活用能为主,不能说是科学合理,故B错误;秸秆干脆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低,故D错误。第7题,该地以丘陵地形为主,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误;一味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不能优化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增收也不明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B错误;全面封山育林会激化人多地少的冲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误;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开展农业多种经营,促进农夫增收,还能防治水土流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故D正确。答案:5.B6.A7.D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回答8~9题。探讨区地貌类型海拔/m大于25°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水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25温凉潮湿863潜在—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240~145010潮湿1200轻—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41干热河谷1100中—强度1471996~2010经济林8.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缘由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峻,治理难度大C.大于25°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峻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9.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生态复原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B.重点治理中—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解析:第8题,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的地区不易形成石漠化,故A错;由表可知鸭池石漠化等级为潜在—中度,不是最严峻,故B错;大于25°坡地比例低于花江,故C错;鸭池农业发展模式为粮食种植,对植被破坏严峻,且治理时间短,故治理效果最差。第9题,防治石漠化要因地制宜,以生态复原为主;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一是石漠化程度不到非移民不行的地步,二是移民涉及很多社会问题,所以目前大规模移民不行取;贵州省石漠化缘由并不是降水少,所以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所起作用不大。答案:8.D9.A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心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改变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改变。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1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峻的主要缘由之一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解析:分析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短花针茅的“分丛”现象主要表现为,重牧区小丛所占比例较高,大丛较低,而封育区则是大丛所占比例较高,中小丛较低,说明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种牧草的丛幅变小,使其荒漠化严峻。答案:10.C11.D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动,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12~13题。12.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缘由,不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峻依靠资源开发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13.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解析:第12题,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说明该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严峻依靠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旦资源枯竭,城市即陷入衰落。环境污染加剧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副产物,一旦城市衰落,其污染也相应削减,故不是鬼城形成的主要缘由。第13题,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这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答案:12.C13.C山东海阳核电厂厂址距烟台市93km,距青岛市107km。据此回答14~16题。14.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缘由是该地区()①核能资源丰富②资金与技术有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5.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A.核能是清洁能源 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16.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我国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A.地热 B.自然气C.潮汐能 D.太阳能解析:第14题,核电站的建设须要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且资金与技术有保障。第15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环境爱护。第16题,沿海地区风力大,还可以发展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答案:14.B15.A16.C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7~19题。1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上升,东部用电量削减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运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削减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实力改善环保条件18.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9.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削减,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供应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解析:第17题,东部地区的电主要运用火电,煤炭污染较重,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削减了煤炭的运输和运用,缓解了环境压力。第18题,图中的①地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煤炭资源丰富,有火电站分布。第19题,西电东送的目的地分别是京津地区、沪宁杭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中,沪宁杭地区是能源最大输入地,上海市是能源输入最多的城市。答案:17.C18.A19.D二、双项选择题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完成20~21题。20.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冲突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湿地具有调整气候、调蓄洪水、发展航运等生态环境效益21.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有()A.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B.主动推广节水浇灌技术C.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D.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解析:第20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意义重大,不能随意排干开垦;发展航运是湿地具有的经济效益。第21题,林地和草地不能随意开垦,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案:20.BD21.BC近年来我国起先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出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B.西南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C.海上通道必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平安性差D.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23.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A.缓解能源供需冲突B.增加能源供应平安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第22题,由图知,东北通道沿线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地,不利于施工,A正确。西南通道经过中南半岛北部和云贵高原地区,前者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后者地形坎坷,B错误。海上通道经过的海疆和国家众多,平安性差,C正确。西北通道沿线没有经过温带季风气候区,D错误。第23题,能源进口多元化,可以缓解能源供需冲突,增加能源供应平安。石油作为能源产生环境污染,不能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也难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22.AC23.AB下图为两个区域略图。读图回答24~25题。24.两区域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空洞 B.大气污染C.酸雨 D.水土流失25.关于上左图中矿产品输出,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输入地区能源的综合利用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输出地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解析:第24题,左图为我国山西省,右图为德国鲁尔区。我国的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大,粉尘、酸性气体等污染物排放量大,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第25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输出省份。煤炭的输出能缓解输入地能源不足的压力,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输出地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答案:24.BC25.BD三、综合题26.我国很多丘陵地区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探究出一些胜利的阅历,如在陡坡上挖“鱼鳞坑”(如图中所示)植树,在山脚缓坡上整修水平梯田种植农作物,梯田外地堰高,里堰根挖有一条小水渠,称为“外撅嘴,里流水”(如图中所示)。据此回答问题。(1)下图中相宜植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鱼鳞坑”植树成活率高的缘由是什么?(3)山脚梯田“外撅嘴”的作用是什么?“里流水”的作用是什么?(4)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实行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你能说出有哪些好处吗?解析:(1)结合材料及图示可知③处相宜植树。(2)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土壤墒情好。(3)梯田“外撅嘴”是为了保持水土,“里流水”是为了排水防涝。(4)丘陵山地的不同部位实行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是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水土。答案:(1)C(2)鱼鳞坑内截蓄雨水多,坑内土壤墒情好。(3)保持水土。排水防涝。(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搞好水土保持,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形成良性循环。27.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材料二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等工业部门。(2)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4)请结合所学学问,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有丰富的煤、铁、铝土、铜等资源,有发展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的优势条件。(2)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表述即可。(3)本问主要考查从文字和图中获得信息的实力,仔细阅读材料即可回答。(4)必需首先明确山西省目前的资源利用状况、产业结构等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的方向。答案:(1)钢铁有色金属冶炼(2)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距离市场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为煤炭资源开发供应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交通方面: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外运条件较好。(3)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4)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