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一、导入(出示情景图)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3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4年呢?5年呢?师:怎样计算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3年?四年呢?造地年数造地面积论小组交流)生:直接用25乘年数就写成25×年数生:代表2年代表3年代表4年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那么,T年造地面积怎样表示?信息窗1: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可以用5450+25T这个式子表示师:谁能说说5450是什么意思?25T是什么意思?生:现在面积是5450平方千米,新造地面积是25T平方千米师:你能说说T是什么意思吗?生:T=8表示8年信息窗1课后自主练习9——15题第9题。第12题是按运算顺序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指导学生完成第1小题,重点指导第14题,观察日历中数字的规律,练习用字母表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解读记录表。师:根据记录表提供的信息,你能求出他们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吗?生:用漂流速度乘时间24日25日·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漂流的路程吗?示时间。你会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拓展:谁来说说S表示什么?V表示什么?T表示什么?如果知道了S和V求T怎样算?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教师小结:A×A可以写成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信息窗2自主练习4——9题第6题,进一步明确平方和乘2的区别,这一题建议在讲授新课时做举例用。第7题,是一道结合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综合题目,练习时,引第8题以游戏的形式加深理解喊有字母式子意义的的题目,练习时,重点让第9题。解决实际问题。二、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学生列式:(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五、自主练习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自主练习第3、4题。注意用简算。第七课时自主练习2、5——11第2题。以游戏的方式巩固运算律第8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简算的自觉性。第9题。引导学生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巩固练习本单元知识师:在我学会了这个栏目中,设计了“挑战主持人”的情景。让我们用学过师:我们在解答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5号:89+76+91=256(分)9号:84+87+83=254(分)在根据第二轮比赛的规则,写出5号两轮后的得分256+10A当A=6时,5号选手得316分。可以让学生继续拓展,比如求9号选手两轮后的得分。教师针对“丰收园栏目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的收获。第二单元:高速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定律的本节课(小组讨论)==(生在小组内自己解答)(4)师小结: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结合律。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①可以进行验算②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法的运算定律信息窗1—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自主练习的4—9,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运第6题:小组内互相竞争,看看谁说得最多最快。你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规律?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第9题:先让学生弄懂题意,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打算选择哪一种草皮?为什么?信息窗2—济青高速公路—25,自主练习:1—3。乘法分配律与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想比(小组讨论)=400(千米)(小组合作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生小组举例探讨)=400(千米)=400(千米)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的练习课乘法分配律是加法、乘法5个运算定律中的难点,在探索和练习的过程中力第7题:先独立完成,同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第8题: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再集体第9题:提醒学生(往返)很多学生只是算出单次的票价。第11题: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第12题: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研第三单元蛋的世界信息窗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内容:第49-55页。1.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吗?我们一起去逛逛好吗?(课件播放录像:超市书:小数点)(1)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同学们,刚才有同学发现咱们的铅笔0.8元一枝,0.8元是几角呢?8角可以用0.8元表示。还可以用以前学习过的分数怎样表示呢?8/10元与0.8元有怎样的关系?0.8元是什么意思?那么1角、6角就是几分之几元?还可以写成多少元?观察这几个小数你发现出示米尺问: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教师口述并板书:0.01米)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18厘米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根据2、出示方格图,表示出百分之一,就是0.01,0.25表示25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二十五。0.25由25个0.01组成。也就是千分之三百六十五。0.365由365个0.001组成。4、小数:如0.1,0.25,0.365.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5、小数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部分点部分位位位位单位之之之之小数部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在0.365中,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个0.1.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6个0.01;5在千分位上,表示5个千分之一,也就是5个0.001.0.365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有365个这样0.25读作:零点二五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一点六五写作:1.65零点零六写作:0.06四、巩固练习:第52页第1-11题。教学内容:第56-61页。1.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你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先看哪部分比较?引导学生明确:整数部分3比4小,小数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板书),从而得出3.25元<4.05元。反馈:比较每组数的大小。(填上“>”、“<”或“=”)2.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2.35元<2.41元。分相同的情况下,看十分位上的数比较。板书:看十分位。(写在2.35元<2.41元后面=。反馈:(投影)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1、11.85克和24.3克相比哪一个重?(先看整数部分)2、11.84克和11.68克相比哪一个重?(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3、0.4分米和0.40分米相比,哪一个长?(观察直尺,0.4分米就是4厘米米,0.40分米就是40毫米,它们的精确度不同,4厘米=40毫米,所以0.4分米=0.40分米)(在方格纸中,观察0.4和0.40的大小)(从小数意义的角度看,0.4表示4个十分之一,0.40表示百分之四十)4、0.400和0.4相等吗?5、从刚才的比较中,你有什么发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6、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0.500=0.5,13.040=13.04,中间的0板书: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看整数部分)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十分位)0.4分米=0.40分米化简0.500和13.040(0.500=0.513.040=13.04)将0.9,6.07,5改写成三位小数。(0.9=0.900,6.07=6.070,5=5.000)1.左右辨别游戏2.0.05元=()分0.007米=()毫米3、提问。(1)把6米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米?(2)把6000厘米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厘米?什么?(李华的身高不对。14.5米比房子还高。陆文刚的身高也不对。[用手出示例1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看小数的大小有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还可以继续向右移动。)尺上指认]0.005米是5毫米。[板书:0.005米=5毫米]那么,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也请(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0.05米,[在米尺上指认]也就是5厘米。)[师插问:是多少毫米?]50毫米。[板书:0.05米=50毫米](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0.5米,[在米尺上指认]也就是5分米,500毫米。)[板书:0.5米=500毫米](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5米,也就是5000毫米。)[说明有米尺的5倍长]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发现了什么规律?把0.85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把62.3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出示把0.0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出示把54.2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进行什么运算?对!请列出算式。位数不够怎么办?①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②把3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③把4.35扩大1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④把1236.8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2)下面的数,如果去掉小数点的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原来的数是扩大(3)下面的各数,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问:整数部分还有没有(没有)用什么表示(0)(4)小数点搬家:每人发一个数字,其中一个小朋友发一个小数点。302.45(原数写在黑板上),1、提出问题,锦鸡蛋、杜鹃蛋、蜂鸟蛋各有多重?(460.5÷10=46.5460.5÷100=4.605460.5÷1000=0.4605)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460.5除以1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2、把0.08分别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结果是多少?(0.08×10=0.8,0.08×100=8,0.08×100=80)(可以发现:把0.08分别扩大到它的分别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结果是多少?(40.59,0.4059,五、巩固练习:第64页第1-10题。信息窗四名数的改写1.填空:(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2.教学(1)出示3米=()厘米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乘以进率.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单位名称变(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千克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样想的?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3.教学出示5000平方米=()公顷375分=()时()分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子.低级单位的数.2.18平方米=()平方分米6米45厘米=()厘米4000公顷=()平方千米678秒=()分()秒2小时15分O215分3米5厘米O350厘米49千克O4090克7米20厘米O720厘米3吨O300千克184时O7日10时(1)4辆卡车共运了8吨400千克的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货物?(2)王刚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小时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3)一根绳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这4.刚才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重呢?30.4千克与32千克哪个更重?在今1.一种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2.每人每天大约吃食盐6克.一个食堂有240人吃饭,一个月(按30天计1、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10.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1千克=1000克,10.5千克=10把10.5扩大1000倍,就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10500-200=10300(克)也可以这样做:把克改写成千克。1千克=1000克,200÷1000=0.2(千克)把200缩小1000倍,就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200克=0.2千克,10.5-0.2=10.3(千克))2、1米26厘米=()米,2.39千克=()千克()克七、巩固练习:第68页第1-9题。约是多少?、呢?如果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多少?述?(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仍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部分最高位是5或5以上的数,省去尾数后在前一位加1,是4以下的数则舍去。提问: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教师小结:求近似数要注意两点:(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要个万,应当用多少来初?要把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板书:台=6158.14万台1、3.94厘米≈3.9厘米(保留一位小数时,是3.9厘米,4比5小,要舍去。保留整数时,是4.0厘米,9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1,3.94厘米≈4.0厘2、2.04厘米≈2.0厘米(保留一位小数)(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求近似数3、练习:第72页第1-7题。3.94厘米≈3.9厘米(保留一位小数)3.94厘米≈4.0厘米(保留整数)信息窗1第一课时二、合作探究(一)相同数位的小数加法1、根据信息窗的信息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生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生2: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长多少?生3:健健的体重比壮壮的轻多少?生4:健健的管围比壮壮的短多少?2、那第一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列式计算?0.770.80———→这个0可以去掉吗?(指生说说为什么?)3、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你做的是对是错呢?(通过验算)(二)相同数位的小数减法生1:0.76米=76厘米0.72米=72厘米76-72=4(厘米)4厘米=0.04米0.04这个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怎样验算?四、课堂小结。窗1第二课时9、第12题:是数学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练习。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小知识,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82—83页《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师: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问题)(二)、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师: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针对问题自主列式)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明列式的理由吗?生:1、0.98-0.22=0.762、0.9上面的式子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小组进行自主计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计算情况。)师:你是怎样列式并计算的?(学生汇报交流)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分组计算)先说运算顺序再说出计算结果。3.28+2.76+3.0464.45-14.3-32.195.83+3.6-4.79回顾一下本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的怎样?窗2第二课时1、第3题:口算。比赛抢答的形式。答对者得小红花一枚。2、第4题:通过统计表来解决问题。做题时,要先看懂表格,弄清楚3、第5题:简便计算。引导学生先分析数据的特点,合理运用方法,6、第8题:综合利用学过的三角形和小数计算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先通过估算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进一步通过计算验证。窗2第三课时5、第12题: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巩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思考如何知道未知的数据,再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交流解决方法。7、我学会了吗?是综合信息图,通过图中出示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成年男子的身高差异。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学生独立完成。中午的气温是28.7℃,比早晨升高了4.8℃,傍晚比早晨升高了2.6℃。傍晚气温是多少?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1、经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2、在系统地调查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经验,培3、通过活动增长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偏食现象。物,对于肉食和蔬菜最喜欢是哪种?引导学生提出“怎样饮食才合理”的研2、制定方案。在“制定调查计划”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明确---角与三角形的认识(一)本单元教材内容分析(1)三角形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广泛性。(2)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教材设计了两个参观的孩子,将整个单元串在了一起。通过(二)单元知识体系和地位分析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下3)农妇与牧童角的初步认识(二上3)小制作角的分类(二上3)锐角、直角、钝角直观感知没有量化。直线、射线和线段(三上8)垂线(三上8)我跟爸爸学设计本单元新学知识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周角)量角器的认识及使用(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3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后续学习的知识1.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角的分类和形成。2.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建立1°角的概念。4.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角的度量三角形的分类用量角器的;二是三角形的分类是以后学习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三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是“数学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载体。这三个重点处理好了,其他的概念就很容易解决]角的度量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信息窗1角的认识角的分类和度量”教学设计1.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题卡及活动角2.学具准备:量角器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片,想看一下吗?(课件呈现一辆挖掘机图片)是什么?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那你知道挖掘机是怎样工作的吗?(引导学生用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吗?大家注意观察挖掘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铲斗臂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动的画提起角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能谈一下你对角的了解?(角的顶臂上的角可以不断地变化,你认为它都能形成哪些角?(生答)是不是这样?a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b认识平角和周角(引导学生结合平角和周角的特点认识它们——平角:(3)结合板书小结:角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我们一起看一下施工现场的情况(课件出示连续的画面),这台挖掘机的3.进一步认识角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你认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4.小练习(1)判断下面各是哪种类型的角?(课件显示)(2)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3)周角就是一条射线()(二)角的度量(课件出示2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吗?(两个角的大小差不多,用眼睛不容易直接看出它们的大小)(生答)(1)学生交流(2)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总结:大家想到这么多知道这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我还想准确地知道∠1比∠2大多少该怎么办?(1)身高一般用米或厘米作单位,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表示,比如说这是一个30度的角,我们就可以记作30。(板书)(2)感知1°角的大小1°的角有多大呢?我们来看(多媒体显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多媒体显示分的过程,闪烁1°的角),记作(3)数的写法①1份所对的角是1°,20份所对的角是多少度?(板书20°)180份所对的角是多少度?(一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4)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引导学生尝试度量角的大小,总结量角的方法是有关系的。大家猜测一下量角器的中心可能和角的哪一部分有关系?(顶点)也就是说我们在量角的时候应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重合以后再怎么度量角的大小呢?(学生交流,师适时总结点拨并板书)(2)结合具体实例启发学生思考:①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有两个,应该读哪一个?(0。在哪个圈上,②如果角的另一条边落在刻度圈内无法读数怎么办?(延长角的另一条4.小练习(1)读出每个角的度数(题卡)(2)量一量,比一比(P78第4题)三、弹性练习1.拓展练习(分别数出组合图形里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及周角的个数)现?(P79第8题)1、把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填一填(1)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可以组成()角。(2)平角的一半是()角,等于()度。(3)1周角=()平角=()直角。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于90度的角是()(2)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度数是()。(3)8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A钝角B直角C锐角D平角(4)周角的一半是()。A直角B平角C100度4、看图求出角的度数(图略)(2)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已知∠1=30度,求∠2、∠3、∠4的信息窗2【教学目标】【教学过程】1、说出下列各角是什么角?(屏幕显示)以(2)为例,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体的面是三角形?学生举例)仔细观察塔吊车施工现场,你有什么发现?塔吊车上有很多三角形,根据我们获得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问题)请同学们猜想一直,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而不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图形?谁来交流你们组是怎么研究的?研究的结果是什么?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的例子?刚才我们找出了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一些例子,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在本上试试看。(指生到黑板上画三角形)评价黑板上的这个三角形画得怎么样?对照你画的三角形,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师说明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边,顶点,角)仔细观察学具上的三角形,如果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分了几类?怎么分的?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用的什么方法?考眼力比赛(课本来85页第2题)2、猜图游戏3、课本88页14题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对三角形你还想研究什么?七、作业设计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2、锐角三角形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个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个钝角。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4、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度。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度。6、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是30度,另外两个角的和是()度。1、画出两条边都是2厘米、两条边的夹角是90度的三角形。2、画出两条边分别是4厘米和2厘米,并且这两条边的夹角是120度的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要是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1=∠2,∠3=110度,求∠2。、填空:(20)期中()是360度,()是180度。2、在一个三角形中,∠1=60度,∠2=34度,第三个内角是()度,这是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的。5、等边三角形又叫(),每个角都是()度。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又()个钝角,最少有()个锐角。7、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0度,另一个锐角是()度。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度,9、钟面上是()点时,时针和分针成一个平角。二、填出下面三角形的名称(10)(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2、一个平角有()边。3、直角三角形有()条高。4、等边三角形的角都是()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5度,他的顶角是()度。四、判断(对的打V,错的打×。)(16)()7、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45度150度90度105度底3、画出一个两条边都是3厘米,而这两条边的夹角是60度的三角形,说七、求未知角的度数(32)一个三角形中,∠1=42度,∠=48度,第三个内角是()度,这是一2、在一个三角形中,∠1=40度,∠2=30度,第三个内角`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3、在一个三角形中,∠1=60度,∠2=50度,第三个内角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1245度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厘米,它的一条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它的底边长是()∠1=45度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是49度,求另一个锐角上()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厘米,它的一条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它的八、按要求在下面画角。(4)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厘米,它的一条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它的底边长是()45度150度90度105度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厘米,它的一条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它的底边长是()45度150度90度105度第六单元三峡工程(一)教学目标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具有重中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研究,总结出小数乘法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思路。组织小组交流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发言与倾听的习惯,学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不窗1第1课时活动一活动二多媒体出示90页的主题图)交流信息生1:2003年三峡一共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生2:2004年三峡一共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生4: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师:谁能解决生4提出的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活动四巩固应用师:请你打开书第91页,看能否正确解答绿点标示的问题?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讨论完善自己的方法。综合练习师:第91页,第1题请你用竖式计算。学习小结窗1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92页中的3、4、5、6、7等题目。活动一自主练习3:先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意思。教师强调:这道题要求蜘蛛3分自主练习4:是一组借助口算找规律的练习题。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活动四独立解答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第一个问题求出买3合的考:即用买4盒的价钱得到五盒牛奶。20盒牛奶中有4个五盒,因此,只需要用4个四盒的价钱就能买20盒牛奶。此题较难,应加以指导。自主练习7:是火眼金睛辩对错。教学内容:教科书94页——96页,及自主练习的1、2、3等题目。活动一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图上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有关的生:53.5X0.5=生1:我是用估算的方法:生2: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再计算。26.75缩小到原来的100倍2675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积的小数位数跟什么有关系?) 你会计算0.48×0.06吗?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做题,(两生板演)课堂小结在○里填上>、<或=(多媒体)1、说一说每题填写符号的理由。为什么?活动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P13——7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要求一共能得毛利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4、500克毛利多少?150千克是500克的多少倍?活动五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困难?活动六启发:□1.□×2=□30先确定被乘数十分位是几?积是三位数确定□1.□×□=3□2□确定乘数十分位是8,被乘数十位是4。教学反思本课在解第7题时我先灵机一动设置了下面的一些铺垫:A:500克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斤,那么1千克有几斤?20千克有几个500克?B:花生每500克批发价2.6元,零售价3.1元。(1)每500克(每斤)可赚毛利多少元?(2)若批发进200克,全部卖完后可赚毛利多少元?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小数连乘教学内容:教科书99页,小数的性质及100页的自主练习1。活动一师:“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运费多少元?”这一问题你生1:我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19.712(元)生2:我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多少钱,再算运6.4吨小麦需要多=19.712(元)生1:我付19.71元。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生2:我也付19.71元,因为按“四舍五入法”,分后面的应该舍去。活动二学生练习做自主练习1的第1小题。抽两生板演。师:做连乘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比赛做题:自主练习1第二排中的第2个小题。窗3第2课时教学内容:100页——101页绿点子及自主练习的第1题的(横着看)第活动一师:“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生1:我是这样计算的:=生2:我是这样计算的:二=活动二巩固练习自主练习1中第2排:学生独立做题(三人板演)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三口算练习:自主练习4先自练,再比赛。看谁算得有对又快。(要求在一分钟内完成)活动四自主练习5:自主练习6: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今天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课前我已经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我想,今天这堂课我到底要学生学什么?是教会学生做小数乘法吗?还是通过小数乘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学科的请学生比较第(2)(3)(4)题与第(1)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旨在渗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0.52+0.52+0.52+0.520.52×4或4×0.52)这样而后,我提出挑战:你能算出0.52×4或4×0.52结果是多少吗?请你0.52×100=52(元)52×4=208(元)208÷100=2.08(元)生1:生2:生3:生1:我把0.52看成了52,扩大了100倍,所以积要缩小100倍,这生2:我把0.52元扩大100倍后成了52分,52分×4=208分,再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就要缩小100倍,得到2.08元。己的见解,想要驳倒他还真不容易;生2的问题好解决;生3的想法最符合了,怎么办?我积极地寻找对策,先点评了生2的做法,肯定其想法,然后我就指着生1和生3的做法说,他们现在两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你准备支算,就要遵守整数乘法的法则,4自然要和2对齐。课堂上生1带着他的部队多的因素困扰着我们:该怎么“收”?收到什么样的度?资源怎样有效地为本单元安排10课时。信息窗1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要求学生举出简单的例子(例如,9×5=45,45÷5=9,45÷9=5)说明:哪个数是两个因数的积?其中一个因数是什么?求另一个因数要用什么方法教师出示课件,指出3筒奶粉,每筒奶粉500克。让学生列式并计算多少克奶粉?而第二、第三个算式都是已知了共有多少克奶粉与有3筒奶粉(或每筒奶粉500克),求一筒奶粉多少克(或有几筒奶粉)?也就是已知500×3=1500(克)0.5×3=1.5(千克)1500÷3=500(克)1.5÷3=0.5(千克)1500÷500=3(筒)1.5÷0.5=3(筒)关系?”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2.做教科书第107页“自主练习”中的题目1。么?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观察信息窗1,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计算。(估算、单位互化),并用竖式计算。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思②“商3整数部分正好,把8看作8个十分之一,用3去除,得的商要写③“余下的2除以3不够除,怎么办?能不能仿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把2用3除24个百分之一商多少?”④“求出的这一位商表示多少?”(8个百分之一。)“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在被除数百分位的上面写“8”。)①“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商的②“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部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5.练一练÷6中除到商2时,正好除尽,这时应怎么办?下一位商“1”表示什么?应写在何处?怎样点小数点?2.自主练习第3题。做题时,让学生先回答:“题目的含义表示什么?”(就是小数除法的意义。)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关系?两者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2.5看成25,当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再缩小10倍。生2:我用竖式进行计算。(让该生到讲台上板演)0.5(当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个2.5不够商1,就要在商的个位写上“0”补位)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商0呢?250(3)验证结果(用乘法进行验算)信息窗1第三课时为什么错了?应如何改正?以提高学生计算水平。信息窗21、最大的闸门的面积是多少?2、闸门的高度是小男孩身高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板书:38.5÷1.4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注意倾听。(学生介绍想法。)问?(学生质疑、解疑,弄清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在7的后面。然后比较理解后,回答问题。)2、自主练习第1题第一行。3、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方法。)信息窗2第二课时3、第4题,让学生分组比赛做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练习时,让学生明白内容8、第10题,做题时利用规律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知道小票上46.00是单价,27.60是总价。10、第12题,是地理知识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练习题,教学时,教师11、第13题,是生物知识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练习,放手让学生自主信息窗3一、教学内容:116页—121页《求商的近似值》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截取商是小数0.38×6.72(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生:不用再除了,能想出继续除下去的1、求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让学生列式计算)(如复习题);而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五、巩固练习信息窗3第二课时第10题:解决现实问题的题。让学生看懂邮资表,明白续重、零数加收第11题:综合练习。让学生明白图中的信息和所提问题的意思,然后分第12题:通过找规律加深对循环小数认识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前四道信息窗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2—12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移民中的具体情况(看信息窗4)二、探索研究新知(3)、第三、四期平均每期要移民多少万人?.…究?一起选择第三个问题。师:请同学们先想想,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独立解答)3、还可以这样做:[113-(34.15+38.25)]÷2第2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看懂题意,弄清0.1毫克就是1片,每次0.2毫克就是2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互相交流,第7题、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第11题: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应让学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然后根据主题图中的信二、综合练习第4题:联系学生西那时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要先介绍第6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第12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练习。首先让学生弄清这套纪念邮票的每张第13题: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数量比较复杂。练“我学会了吗?”设计了6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和一组结合超市购物第七单元三峡工程(二)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4、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二、本单元教学内容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的)三、本单元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五、本单元的教学建议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五、教学课时:第1课时2.74中7表示(),4表示()。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5页的情境图,你从中都能获得哪些信息?(1)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上升9.84米。(2)五级船闸总长1.607千米,“长城号”豪华游轮用2.5小时通过了五级(3)2003年12月6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三峡电厂25天发电24.9亿(1)我先换算成整数再来进行计算: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328厘米=3.28米(2)我估算:9.84米比9米多,水位平均每天上升3米多。(3)我用竖式计算:988个十分之一62424个百分之一08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24个百分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1)2.5÷5=5(小时)(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3)2.5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25,25÷5=5,5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0.5二)巩固练习:(1)每袋4字装8.80元(2)每袋5支装12.50元(3)每袋6支装12.60元3988个十分之一62424个百分之一0第2课时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怎么办五、教学课时:第2课时2、1)、2003年12月6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三峡电厂25天发电24.9(1)24.9÷25=(亿千瓦时)(3)先用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去除以25,不够除时,应先怎样解决呢?(4)谁来说一说呢?师:为什么要添上0呢?添上0后表示240个什么?2)、你会计算13÷2吗?(1)61(二)巩固练习:2、你能接着算下去吗?(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3)在计算中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3、4人到超市购物一共花了25.8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4、、林丽出生时3.25千克,3个月后体重7千克。林丽平均每月增长多少千克?5、先计算,再验算0第3课时练习课五、教学课时:第3课时(一)新授:题,是怎样计算的吗?它们错在什么地方吗?应如何改正?其中第一道是小第10题: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9页第10题的情境图然后再来解答下面的第4课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五、教学课时:第4课时(一)、口算复习2、2.427扩大100倍后变成()。它的小数点向()移动了()。(二)新授:信息?(2)我的身高是1.4米……(1)我想,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是可行的。4米=14分米(2)根据商不变的规律:38.5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385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14385÷14=27.5商是不变的。A: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B: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写在这儿?0师:105表示什么?70呢?这道题怎样验算呢?师:把0.77仅仅扩大10倍可以吗?为什么?(2)为什么要添0?(三)巩固练习:(1)1000毫升每瓶7元(2)500毫升每瓶3.6元(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38.5÷1.4=27.50第5课时练习课(一)新授:1、基本练习第7题(1)让学生明白题意。(2)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第8题(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变化特点,发现算式少倍。1、2组的规律: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0倍,商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3组规律: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商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同时明白: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耕地的教育.第13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生交流注意1)提出的问题要的教育.2.46÷0.030.12÷0.240.07÷0.3572÷0.0360.96÷3.211.7÷2.6(舍去)4.48÷3.291.2÷3.8不会飞的鸟(1)驼鸟身高:2.5米体重:150千克速度:70千米/时蛋重:1.4千克(2)鹂鹊身高:1.6米速度:60千米/时体重:50千克蛋重:0.7千克(3)几维鸟身高:0.3米体重:2千克速度:2千克蛋重:0.42千克2、你从中都能获得哪些信息?3、你会解答下面的问题吗?驼鸟的身高是鹂鹊的多少倍?鹂鹊的速度是几维鸟的多少倍?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下面各题,哪道题的商比被除数大?2、在()里填上“<”、“>”或“=”第6课时循环小数五、教学课时:第6课时(一)复习导入:0.728≈(保留两位)1.105≈(保留一位)(二)新授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板书问题)(3)发现什么一直除下去会怎样?这样的商如何表示?思考第2个问题,使学生发现:因为余数总是重复出现5,所以商就重复出现6,总也除不尽。教师指出: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板书):185÷75=2.466....2).小博士:你会算8.05÷3.7吗?当学生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停下来,看一看余数是多少?接着再(1)已经算出的商的最后两位小数和余数同它前面的两位小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3和8,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2和7,总也除不尽。教师把商写出来:8.05÷3.7=2.....并说明7和5、6分别出现两次,如果继续除下去,会不断地重复出现,就可的商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不断重复出现数6,写出2.466..。第二题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7和5、6,写成2.……。使大3)或者几个数字(指着例8商中的数字2和7)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教师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117页下面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教师出示题目:1.332÷4,这道题的商是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1.332÷4=0.333,这个商中虽然小数部分有重复出现的数字3,但是小数位数是有限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两道题所得的商有什么特点?(第(1)题能除得尽,第(二)巩固练习:1、做教科书第118页“自主练习”第6、7题八、作业:做第118第8、9、10题第7课时循环小数练习课三、教具准备:无五、教学课时:第7课时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二)计算让学生自学课本121页的你知道吗?了解循环小数的另一种写法。师:在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小数的什么?(板书循环节)(三)求近似数限小数的近似数吗?试试看吧。(指名板书)46.4÷13保留整数保留两位保留一位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19页的第6题。(1)是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9.28×2。2=20.416≈20.42(元)是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2.2÷0.35=6..…≈7自主练习第5题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指名板书)师:像这样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题目,需不需要算出很多位?自主练习第11题师:小强和小力周末的时候一起做伴去了邮局一趟,想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吗?打开课本120页。解决问题1:小力给国外的姑姑寄信花了4.5元钱,你知道他的信可能重多少克吗?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师:你怎么知道要用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其零数加收0.50元?师:那你觉得他的信可能是多重?为什么?师;我们可不可以给出一个范围呢?解决问题2:小强邮寄的礼品是以小包的形式,你能帮他算算需要花多少钱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自主练习12题解决问题1①9.5÷100×150(先求1千米耗油多少升,再求150千米耗油多少升)②150÷100×9.5(先求150里有多少个100千米)③150÷(100÷9.5)(先求汽车跑多少千米消耗1升油,再看看150里有几个这样的千米数)解决问题2①300÷100×9.5算出结果再和30升比较第3题:先让学生认识图中的海洋动物,再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提出和解决第8题:独立计算。第8课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算.如果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叫做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把这些运算混合到一道题里,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例1:3.7-2.5+4.63.6×6÷0.9教师:同学们知道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吗?把它计算出来.二级运算.”(板书在黑板上)再指导学生观察出第一道算式都是加法和减法和除法,只含有二级运算,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从而概括出只含有同一算顺序.2.教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窗口4提出问题: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34.15+38.25=72.4(万人)40.6÷2=20.3(万人)(3)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表达这两种思路。(4)全班交流,该怎么办?(“添小括号括起来.”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添上小括号)添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改变运算顺序.”板书)请同学们把添上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标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出要先算113-(34.15+38.25),就要用括号把113-(34.15+38.25)括起来.教师提问:“继续用小括号行吗?”“不行.”“为什么呢?”示范中括号的写法后,请学生用中括号把113-(34.15+38.25)括起来.即 教师:你知道这个算式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吗?把它们的运算顺序标出+38.25)中,34.15+38.25在括号内,属于先算的内容,所以要先算小括号八、作业:123页的第1、2、3题的前两个小题第9课时练习课),再算()就是1片,每次0.2毫克就是2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最后相互交0.1×100=10毫克五、教学课时:第10课时一)复习导入6.7-2.3引导学生观察126页的表格,说说了解到什么?(1)解决:买4.8千克大需要多少钱?师: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什么小数?(2)解决20元钱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师:4.166.….是什么小数?它的循环节是?你会用另外一种表示方法表示吗?3.95÷0.27(保留两位)2.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复习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4.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复习法则.教师:“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确定?”(2)计算下面各题.1.做P127的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教师注意检查在3分钟内多少学生能够做完.对2.做P127的第4、5题.八、作业:P128的第6、7、8题.第11课时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方法三、教具准备:无五、教学课时:第11课时(相同)2.做教科书第128页的第9题。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的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可以让一些学习有5.做P130的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记时,限时4分钟.集体订正时,可让做得比较慢的学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熟练的程度.还可以让计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一2.做P130的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可以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方面给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中等学生目应该怎样填写.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和填写.教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土地定金合同样本
- 绵阳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贸易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性能铜镍合金带、线材合作协议书
- 作业外贸合同样本
- 推动民营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 市政供水排水管网功能升级方案研究报告
- 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展望与发展动态分析
- 仓储设备围栏经销合同标准文本
- 专利代理服务合同范例
- 育婴行业前景及就业前景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理论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不同行业的制度分析
- GB/T 45255-2025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
- 【百强校】【黑吉辽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哈三中一模)化学试卷
- 老旧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课件专题12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极地地区(含答案)
- 抵押担保承诺书
- 武汉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数学试题(一)(含答案)
- 西亚第1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