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美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美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美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美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冀中的地道战五年级上册﹒人教版8课前导入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地道战这首铿锵有力的歌就是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曲,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史上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那同学们对地道战了解多少呢?简单说一说。地道战在我国自古便有。宋、明、清代均有记载,但近代抗日战争中被我国抗日军民发挥到了极致。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等地区开始有些村庄利用地窖来躲避倭寇的扫荡,后来发展到地窖相连甚至村村相连,最终用于歼敌。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于1942年到1944年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历史背景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那神奇的地道,去感受中国军民的顽强斗志与无穷智慧。走近作者周而复(1914—2004),原名周祖式。我国著名作家、书法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高原短曲》《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同学们知道题目中的“冀中”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冀”是河北的简称,“中”是中间、中部的意思。“冀中”指的是河北中部平原。初读课文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记下所用时间。1.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把疑问简要记录下来,带着疑问读课文。2.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呢?带着新的问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①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②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③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④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测一测√×√×交流体会你在阅读之前是带着哪些问题读的?是否在阅读中找到了答案。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课文里有很多我不理解的词语,比如,“孑口”指的是什么?“任丘”在哪里?但是这些词语不影响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时候我会选择暂时忽略,不回读。

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个自然段肯定要具体说怎么了解地面上的情况这一话题。

我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地道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读完课文,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知道“地道是什么样的”,读到第四自然段“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我以为后面要将各式各样的地道。接着往后读,我发现除了写地道的式样外,重点还写了人们在地道里如何生活的情况。带着问题阅读,一边读一边产生新的思考,加深了我对文章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暂时忽略;有些问题涉及课文主要内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做个积极的阅读者。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课文主要写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道战产生的原因。2.地道战的作用。3.地道的样式、构造,如何方便群众的生活生产。4.在地道里如何对付敌人、防御破坏、传递敌情信息。第一部分(1-2):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第二部分(3-7):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第三部分(8):总结全文,高度评价了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词语熟读侵略

修筑

城堡

粉碎

党员

领导

不计其数

打击

坚持

游击

山丘

妨碍

隐蔽

陷坑

拐弯

无穷无尽qīnlüèzhùbǎodǎnɡqiūfánɡbìxiànɡuǎi我会写qīn侵lüè略zhù筑bǎo堡dǎng党qiū丘fáng妨bì蔽xiàn陷guǎi拐zhù筑下部横折弯钩有力,钩略向里收。书写指导xiàn陷注意右下部里面的两横不要连在一起。多音字任rènrén【

】【

】【

】【

】任何任务任丘姓任辨析:只有表示“地名和姓氏”时,读rén,其他情况一般读rèn。词语解释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粉碎:使彻底失败或毁灭。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隐蔽:被别的事情遮住不易被发现。

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也泛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无穷无尽:指没有止境。

孑口:文中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守关隘,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防备:作好准备以应对攻击或避免受害。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快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主要内容,为课文划分层次结构。会写“筑、堡”等10个字,熟读并会写“侵略、修筑”等词语。归纳总结课堂练习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侵略(luè)修筑B.堡垒(lěi)领导C.岔道(chà)柺弯D.拐弯(guǎi)谜惑2.选字填空。【妨防坊】街()

()碍

()御【蔽弊敝】遮()()端凋()【陷馅焰】()火()阱()儿饼B坊妨防弊弊敝焰陷馅3.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战士们把仇恨化为力量,狠狠地_____侵略者。(2)战士们经过仔细搜查,终于在_____的角落里发现了敌人。A.攻击隐蔽B.打击隐蔽C.攻击隐藏D.打击隐藏4.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1)人藏在洞里,()不气闷,()不嫌暗。(2)()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可以把“孑口”守住。B既又只要就第二课时冀中地道战五年级上册﹒人教版8回顾上节课所学:课文围绕着地道战讲了哪些内容?1.地道战产生的原因。2.地道战的作用。3.地道的样式、构造,如何方便群众的生活生产。4.在地道里如何对付敌人、防御破坏、传递敌情信息。课文详解接下来让我们带着下面的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吧。1.地道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地道战的作用是什么?3.地道是如方便护群众的生活生产的?4.在地道里如何对付敌人、防御破坏、传递敌情信息?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地道战产生的背景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1.地道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作者是如何评价地道战的?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2.地道战的作用是什么?一是有效地保护自己;二是有力地打击敌人。3.地道是如何方便群众的生活生产的?总体样式: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阅读课文第4段,了解地道的具体构造: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地道

大洞

小洞

气孔大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能容二百多人。住人

拴牲口

搁东西

作厕所

透气

采光

地道中的大洞、小洞、气孔都有什么用途呢?可以看出地道具有怎样的特点?①隐秘性强;②较为舒适;③功能齐全。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说说冀中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在地道出口堆满荆棘,在出口旁挖陷坑,并在陷坑里插尖刀、埋地雷,设“警戒洞”“迷惑洞”和“孑口。4.在地道里如何对付敌人、防御破坏、传递敌情信息?一个人把守关隘,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

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作者在这里引用典故,是为了说明地道什么特点?

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也指出了地道的复杂以及在战争的中的独特作用。快速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冀中人民防御敌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是什么。敌人破坏地道方法我们应对措施火攻毒气攻水攻洞口准备土和沙放吊板挡住连通枯井暗沟快速阅读第7自然段,说说在地道里传递信息的奇特方式是什么。“无线电”:一个接一个的吆喝声。“有线电”:拉动铁丝牵住的铜铃,发出响声。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文中的最后一段话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2)地道具有“设计精巧,易守难攻”的特点。这种智慧的设计一方面让冀中人民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利用地道的这种特点有力地打击了敌人。(3)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智慧的源泉。随堂演练1.读第4自然段,完成练习。(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A.地道的式样有很多种。B.地道的构造如何适应群众的生活生产。(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从地道里准备的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地道里的设施比较齐全。B.地道的大洞、小洞的用途各不相同,大洞用来住人,小洞用来拴牲口、搁东西、作厕所。C.在地道中,人们既可以和本村的人联系,还可以和别的村子里的人联系。(3)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地道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功能齐全、较为舒适、隐秘性强。2.在地道里,人们是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的?敌人的攻击火攻毒气攻水攻应对的方法放吊板挡住洞口准备土和沙连通枯井暗沟2.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才智,创造新的斗争方式。B.地道设计精巧,易守难攻。C.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智慧的源泉。D.敌人的作战方式有问题。D本文详细介绍了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的斗志。主旨归纳冀中的地道战产生的原因构造、作用、对敌、防御、联络历史地位——粉碎敌人的“扫荡”构造—地道、大洞、小洞、气孔作用—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对敌—荆棘、陷坑、“警戒洞”、“迷惑洞”防御—防火攻、水攻、毒气攻联络—“无线电”“有线电”——惊人的奇迹无穷智慧顽强斗志层次梳理课后习题精讲

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快速阅读指导:采用带着问题读课文的方法,如,“围绕地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在地道作战”“人们在地道里如何攻击、防御敌人”等问题展开阅读,并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边读边思考,从而快速了解课文内容。阅读体会:1、我在阅读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采用扫视法阅读;同时带着对课文题目产生的疑问展开阅读,边读边思考,这样阅读的速度得到了提高。2、我读到第4自然段,第一句“地道的样式有一百多种”时,就想知道“地道都有哪些样式”,接着往后读,发现这一段并不只写了地道的样式,主要写了地道的构造是如何适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更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化内容。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参考答案:(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2)地道具有“设计精巧,易守难攻”的特点。这种智慧的设计一方面让冀中人民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利用地道的这种特点有力地打击了敌人。(3)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智慧的源泉。8

冀中的地道战第一阶:课前预习学习内容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了解作者。3.课文背景资料。4.认写字词,理解词语。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大意本文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上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作者简介生平简介:周而复(1914~2004)著名作家、书法家,原名周祖式。1938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作品:《西流水的孩子们》《白求恩大夫》《高原短曲》《上海的早晨》等。文学成就: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许多名篇被收入教科书和拍摄成影视剧。写作背景1.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局部抗日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面抗日战争,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止。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我国己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写作背景2.时代背景

1942年~1944年,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课文内容资料冀中地道战会认字侵略碉堡

任丘堡垒

搁置陷坑拐弯岔道修筑

党羽妨碍隐蔽大扫荡毒辣透顶多音字杆任rénrèn任何任命任丘任县易错“岔”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侵”不读qūn;“陷”不读xuàn。会写字侵略筑堡党丘妨蔽陷拐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侵妨陷拐易错陷党上面是党字头。下面是臼。词语听写侵略修筑粉碎领导不计其数打击坚持游击隐蔽陷坑拐弯无穷无尽近义词方式—方法坚强—顽强隐蔽—隐藏坚固—牢固毒辣—恶毒反义词坚强—软弱坚持—放弃隐蔽—显露(公开)不计其数—寥寥无几[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本课指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粉碎]使彻底失败或毁灭。[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难以置信]置信:相信。很难让人相信。[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理解词语学习内容1.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带着问题读文”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第二阶:阅读理解冀中地道战冀中地道战看到课文题目,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在地道里作战?地道是什么样的?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交流阅读体验,如何用学过的方法快速读文。生僻词遇到“扫荡、封锁沟、封锁桥”,可以略过,不回读。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找出关键句带着“为什么在地道里作战”快速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作战形式,这就是地道战。为什么在地道里作战?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关键词句”一般指的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能体现文章或段落结构特点的词句。什么是关键词句?带着“地道是什么样的”快速第4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句。找出中心句找出关键句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的平原地底下……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地道的样式有一百多种……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地道是什么样的?带着“地道是什么样的”快速第4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隐蔽性强较为舒适功能齐全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的平原地底下……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地道的样式有一百多种……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自由阅读第5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死道地道口外地道口内活道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快速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用“扫读法”阅读一目几句,边读边在重要的地方做标注方便重点理解阅读。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课文小结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展现了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的惊人奇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冀中地道战分述总起结构图示靠着坚强的堡垒式样保护自己坚持了生产打击了敌人无穷的智慧惊人的奇迹总结学习内容1.带着问题阅读提高阅读速度。2.总结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第三阶:我想试试提高阅读速度方法带着问题阅读内容理解课文主旨受到启示如何在地道里打仗如何介绍地道地道作用和贡献总结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方法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抓住关键词读集中注意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先越过一边读一边想,捕捉有用信息乡亲们摆搭石的情景遇到“任丘”“孑口”这种不易理解的词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第四阶:课后练习学习内容1.课后习题。2.随堂检测。(1)生字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