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亳州市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检查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运动的物体在失去外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答案:C解析:A项,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项,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的物体在失去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B错误;C项,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正确;D项,没有力的作用时,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B.人从车上跳下时,脚先着地,身体后倾C.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D.以上三个选项都是答案:D解析:A项,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下半身随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倾,故A能用惯性知识解释;B项,人从车上跳下时,脚先着地,脚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后倾,故B能用惯性知识解释;C项,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就会跳得更远,故C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客车紧急刹车后,乘客会向前倾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会落回地面D.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答案:C解析:A项,客车紧急刹车后,乘客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倾,故A能用惯性知识解释;B项,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故B能用惯性知识解释;C项,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惯性无关,故C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D项,子弹离开枪口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故D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D.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A项,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错误;B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C项,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项,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小球的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D错误。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D.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答案:D解析:A项,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项,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是利用锤头的惯性将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C项,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提高跳远成绩,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D项,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惯性而前倾造成伤害,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符合题意。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红色光,紫外线是紫色光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越多D.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可以用来消毒答案:BCD解析: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不是红色光,紫外线不是紫色光,故A错误;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正确;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越多,故C正确;D.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可以用来消毒,故D正确。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ACD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答案:CD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C正确;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故D正确。下列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一定成实像答案:BD解析: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三、填空题(每题3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不能传声。答案:振动;介质;真空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____上,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凸透镜有____个焦点。答案:焦点;焦点;两解析: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当烛焰距凸透镜8cm时,成一个正立、____的虚像。答案:放大;放大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f<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飞机降落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飞机具有____,飞机外壳采用铝锂合金材料,原因是这种材料密度小,硬度____(选填“大”或“小”)。答案:惯性;大解析:飞机降落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飞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机外壳采用铝锂合金材料,原因是这种材料密度小,硬度大。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的动能____,重力势能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增大;增大解析: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四、解答题(每题8分)题目1(8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cm;当把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此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则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或“正立等大的虚像”)。答案1:15;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焦点,所以焦距为15cm;当把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此凸透镜前20cm处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题目2(8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像;(4)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2:(1)大小;(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3)不能;虚;(4)不变解析:(1)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4)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不变。题目3(8分)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为什么?____。答案3:(1)左;(2)F₁L₁=F₂L₂;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解析:(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右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则他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₁L₁=F₂L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因为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应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得到普遍规律。五、综合题(每题10分)题目1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cm。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答案:10;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焦距)解析:凸透镜焦距是10cm,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和光屏之间的最小距离是40cm,若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40cm,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题目2

(10分)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水(ρ_{水}=1.0×10^{3}kg/m^{3})等器材测干燥松木的密度:(1)他先用天平测出干燥松木的质量m_{1},在测量过程中,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再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2)他再测出水的体积V_{水},将松木放入量筒中,静止时松木漂浮在水面上,他测出此时量筒内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_{2},然后他用针将松木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量筒内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_{3},则干燥松木的密度为ρ_{松木}=_____。(用所测物理量m_{1}、V_{水}、V_{2}、V_{3}及ρ_{水}表示)答案:(1)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2)m解析:(1)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右盘质量大,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2)松木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_{浮}=G=m_{1}g,

由F_{浮}=ρ_{水}gV_{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_{排}=V_{2}-V_{水},

所以松木的体积:V=V_{3}-V_{水},

松木的密度:ρ_{松木}=m1V=题目3

(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实验中分别用到了三个定值电阻R_{1}(5Ω)、R_{2}(10Ω)、R_{3}(15Ω),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对应的电流值;为了多次测量,可用_____来代替定值电阻。(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该同学先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使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