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及新课预习(全国)衔接点09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及新课预习(全国)衔接点09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及新课预习(全国)衔接点09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及新课预习(全国)衔接点09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及新课预习(全国)衔接点09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衔接点09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解析版)初中要求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高中要求3-3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能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美;能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对具体作品作出评论。在鉴赏中,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体现高雅的审美追求。4-3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初中阶段考查形式:散文阅读的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常以主观题型出现,叙事散文为主,抒情散文次之;考查的内容以词句理解、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写作手法等为主。散文文体约占文学性文章的77%,其中又以叙事性散文(记事散文)为主。高中阶段考查形式: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难度有所升高。从设题的角度来看,简答题更具开放性,题目的答案不唯一,关注教材中各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夯实语文学科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前备知识1.文体特征散文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辞海》说,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散文”。广义上的散文,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类别集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狭义上,散文指一种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形式。作者往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内涵与哲理。2.特征(1)纪实性强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绝对是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中的“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取材广泛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4)形式灵活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语言运用灵活。(5)语言优美讲究文采,注意节奏,诗意浓郁。衔接初中课文回顾孤独之旅(曹文轩)讲述的是主人公杜小康,因家景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背影(朱自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白杨礼赞(茅盾)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昆明的雨(汪曾祺)记录了汪曾祺先生1939-1946年在云南的七年间所行、所住、所逛、所泡、所观、所感、所师、所友,内容涉及昆明的市井人文、饮食花草、师情学谊,反映了在抗战时期云南人、昆明人的生活情形及西南联大师生在云南工作、学习的情形。安塞腰鼓(刘成章)是当代作家\t"/item/%E5%AE%89%E5%A1%9E%E8%85%B0%E9%BC%93/_blank"刘成章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安塞腰鼓,没有细致描绘一次演出的过程,而是精心选择片断来写。先写演出的场面,然后写鼓声,再写击鼓人,三个乐章都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作结,反复咏唱,充分表现了安塞腰鼓的雄阔,豪迈奔腾的艺术境界。另外,文章还大量运用短句,加强力度。运用\t"/item/%E5%AE%89%E5%A1%9E%E8%85%B0%E9%BC%93/_blank"排比,\t"/item/%E5%AE%89%E5%A1%9E%E8%85%B0%E9%BC%93/_blank"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全篇恰如一首优美的诗歌,节奏感很强。文章将实写和虚写结合,不仅实写安塞腰鼓的演出场面,而且还善于联想,把不同或相同艺术境界和安塞腰鼓相比照,既丰富文章的内容,也使读者得到美的陶冶。灯笼(吴伯箫)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壶口瀑布(梁衡)文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衔接中考(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浮甘瓜于清溪殷若衿①在我童年的世界观里,没有下过河,是不算过了夏天的。②童年时代,房前屋后都依着大江小溪。每到夏日,我都迫不及待穿上蓝色的透明凉鞋,跳进河里,把脚丫子伸进河水里。真是凉爽极了,痛快极了。③那时的小河也格外清澈,时有小鱼游来游去。和小河的互动趣味很多,可以找一块青石板来洗手帕,可以在河滩上拣漂亮的鹅卵石,还可以用两根木棍固定住一块毛巾□小鱼小虾。暑假里,看见小布丁①整日躲在房间里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不禁感慨自己的童年时代虽然物资匮乏,实则比如今远离自然、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更为充实富有。④一心想带小孩下河玩,可想来想去,这座城市都找不到清秀的自然山水可供嬉耍——郊外是有山有河的,少的却是一种难得的野趣。城市郊外的自然风景公园一定要架上人工痕迹浓重、缺乏美感的木栈道和水泥栏杆,令人倍感无趣。童年觉得再平常不过的自然山水忽然变得格外奢侈。⑤而这有野趣的山水,碧山都有呢。于是这个夏天,带着儿子小布丁回到碧山,看山,下河。⑥忽然想起曹丕的那句:“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在写《草木有趣》的西瓜一章节时,便遗憾只吃过浮于井底的西瓜。井底的水怎如溪水泉水活泛?这时候如果有个西瓜扔进溪水里泡着,再捞起来吃,该多冰爽甘甜!⑦可惜,没有西瓜。可惜,小奶茶也不在。⑧那么就把浮西瓜于溪水这等美事留给下一次旅行,还要带上小奶茶一起共享此事。⑨几天后,我们来到杭州的九溪十八涧。⑩给小奶茶换上小凉鞋。小胖手捧着一小颗翠绿的早春红玉西瓜,沉到溪水底,又见那西瓜浮上来。两个小孩儿一会儿搬去这里沉一沉,一会儿搬到那里沉一沉,好不开心。⑪由着小孩子们在溪水边玩耍了小半天,西瓜已经被溪水浸透了,吸饱了山林间的凉爽气息。要破西瓜了,我把西瓜搬到石头上,一拳砸碎,掰开,分给小朋友。小奶茶蹲在石板边埋头苦吃,头都不抬,吃得瓜瓢四溅,鲜红淋漓。两孩子不一会儿就吃完了整只瓜,小小的身旁一排瓜皮,蔚为可观。⑫吃好西瓜,又在流水温柔滑过的石板上摆开茶席,冲泡了朋友赠送的徽州石墨茶。小布丁小奶茶撒开脚丫子在溪水里玩耍,时而跑来喝一口茶。小奶茶的杯子丁点儿大,年份却可能是最老的。⑬以天地为幕,以活水为席,以青石为案、为椅,泡茶人和喝茶人都浸在水汽里——真是大暑节气无上清凉的茶席。⑭正在喝茶,忽然听到小奶茶哇哇大哭,原来是不出意料地跌进水里了。干脆帮她擦干小身板,放她到大自然里,让她挺着小肚皮奔跑。⑮小奶茶始终是最尽兴的一个。⑯我们把夏天喜欢过了。(选自《草木有情》,殷若衿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有改动)[注]①小布丁:作者儿子小名。后文的小奶茶是作者女儿小名。1.“浮西瓜于溪水这等美事”中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画线句空缺处,并说出理由。还可以用两根木棍固定住一块毛巾□(挡

钓)小鱼小虾。选,因为3.记叙九溪十八涧之行时,为什么作者的笔墨集中在小奶茶身上,几乎忽略了小布丁?4.很多散文的结尾句讲究用词,这些词看似平淡,实则含义丰富,饱含情感。联系全文,探究结尾句中“过”的丰富内涵。【答案】1.美在有野趣的山水供欣赏;美在吃到了溪水泉水泡过的西瓜;美在有孩子嬉闹玩耍陪伴在身边;美在惬意的心境。2.搂搂是指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到一起,这里指把小鱼小虾聚集在一起。3.九溪十八涧之行重点写人与自然的交融,人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更有活力、更有灵魂。小布丁年龄比小奶茶大些,“灵动”一词在小奶茶身上更为明显,且具有代表性,故小奶茶的行为动作更能凸显出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实在是一美事!4.一指作者带着儿女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夏天,度过了夏天;二是表现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③段“那时的小河也格外清澈,时有小鱼游来游去。和小河的互动趣味很多,可以找一块青石板来洗手帕,可以在河滩上拣漂亮的鹅卵石……小鱼小虾”和第④段“一心想带小孩下河玩,可想来想去,这座城市都找不到清秀的自然山水可供嬉耍——郊外是有山有河的,少的却是一种难得的野趣。城市郊外的自然风景公园一定要架上人工痕迹浓重、缺乏美感的木栈道和水泥栏杆,令人倍感无趣”和第⑤段“而这有野趣的山水,碧山都有呢”可见,美在可以在富有野生野趣的山水之间玩耍;根据第⑥段“在写《草木有趣》的西瓜一章节时,便遗憾只吃过浮于井底的西瓜。井底的水怎如溪水泉水活泛?这时候如果有个西瓜扔进溪水里泡着,再捞起来吃,该多冰爽甘甜”和第⑫段“吃好西瓜,又在流水温柔滑过的石板上摆开茶席”可见,作者因为弥补了当时的遗憾,吃到了经溪水泉水泡过的西瓜;根据第⑩段“两个小孩儿一会儿搬去这里沉一沉,一会儿搬到那里沉一沉,好不开心”和第⑮段“小奶茶始终是最尽兴的一个”可见,美在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陪伴在作者身边,实在幸福;根据第⑬段“以天地为幕,以活水为席,以青石为案、为椅,泡茶人和喝茶人都浸在水汽里——真是大暑节气无上清凉的茶席”可见,在大自然饮茶赏景实在是愉悦,美在惬意的心境。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挡”意为阻拦,抵挡;“搂”是指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到一起;“钓”是指以钓具获取水生动物。文章指“用两根木棍固定住一块毛巾”可见,是借用工具将小鱼小虾聚集到一起,故“搂”更合适。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文主要写作者带领孩子去杭州的九溪十八涧进行玩耍,他们在这里吃西瓜喝茶,其中小奶茶玩的最尽兴的故事,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根据第③段“暑假里,看见小布丁整日躲在房间里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不禁感慨自己的童年时代虽然物资匮乏,实则比如今远离自然、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更为充实富有”和第⑩段“给小奶茶换上小凉鞋。小胖手捧着一小颗翠绿的早春红玉西瓜,沉到溪水底,又见那西瓜浮上来”可知,小奶茶比小布丁年龄小,“小胖手”更加有趣味,行为举止更能和大自然融合,玩得更开心,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凸显主旨。4.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把握。本文通过写九溪十八涧游玩一事,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大自然融合的美好境界。“过”有浅层和深层含义。“我们把夏天喜欢过了”的“过”表现是指度过了夏天这个季节,因为作者认为没有下过河是不算过了夏天的,通过这次游玩作者感受到了夏天的存在;另外一层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高中演练(23-24·山东烟台·搞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漫水村的好日子王跃文漫水是我村子的老地名,每次回去,都见村上有人家起新屋。低矮的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若要问谁家起新屋花了多少钱,主人都只会谦虚地摇头笑。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过上好日子。溆水河从南边深山里奔腾而下,流到我的村子漫水,水势早已平缓。河两岸是宽阔绵延的平地,田里的水稻、玉米、红薯、油菜、甘蔗、橘子、西瓜,四季不绝。老辈人没出过远门,直把家乡当平原。我同老人谈天,告诉他们溆水流入沅江,沅江入贯洞庭,洞庭汇入长江,长江奔向东海。漫水真是个美丽的村子。记得小时候,老木屋家家相连,窄窄的村间小路多铺着石板。我夏天喜欢穿木屐,走在石板路上梆梆响。遇着村里的长辈,必站在路边行礼。隔上三五家,便可见大大小小的池塘,塘里养着大白鹅和大麻鸭,卸犁的耕牛泡在塘里戏水。鹅和鸭喜欢把头插进翅膀里,安闲地浮在水上睡觉。我夏天常常跳进塘里玩水,梦想自己也能有鹅鸭的功夫。村里最大的塘在王家祠堂前面,名字就叫大塘。乌桕树、松树、柳树,沿塘坎长着,树上落满麻雀、喜鹊、乌鸦、白鹭。一条小溪从大塘穿过,满塘清澈的活水,引得孩子们最爱在大塘游泳。村里人每天都下地做事,勤快是受人敬重的。小时候,妈妈夸我肯做事,我便越做越起劲。半夜醒来听得刮大风,我有些睡不着。村外山上必定落满了松茅。天刚微明,我就从床上滚下来,取下竹筢子和筲箕,飞跑着上山去。路上会遇着些大人或同龄人,他们也是去筢松茅的。各自心里都藏着一片山坡,那是大家多年筢松茅常去的老地方。有时起大雾,筢松茅的人鼻子碰鼻子,才看清对面的黑影是谁。相互玩笑着打个招呼,又消失在严雾紧锁的松林里,山里远近都听得见竹筢子的响声。新鲜松茅的清香很好闻,颜色嫩黄也好看。筢松茅时,倘又遇着一窝好枞菌,那天便是好运气了。我那会儿虽然力气不大,但挑着满满一担松茅也不觉重。松茅原本就不怎么砸秤。我把松茅稀里哗啦地倒在场院里,用扁担挑开摊匀,好让日头晒干。妈妈已做好早饭,我三扒两咽吃过,背上书包往学校跑,坐在课桌前打开书本,身上还满是松茅的香。松茅毕竟不经烧,家里要有足够的柴火,还需要上山砍柴。山林都是封禁的,只能砍松杉之外的杂木。离家近的山上,稍高大些的杂木早已砍尽。我人小,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只能在离家最近的山上,砍贴地生长的檵木丛。偶尔会砍伤手,有一回,伤口砍得太深,我用柴刀刮下油茶树皮上的黄色粉末,涂敷到伤口上,居然把血止住。事后伤口亦无感染,大概是油茶树的植物碱能杀菌消炎吧。当时,农村节能很受重视,不断推广各种节能灶。那些年,原是县里干部的父亲已回家当农民。他是读书人,手又灵巧,就自己动手打节能灶。父亲按新介绍的灶型,打了一款牛尾灶,引得村上的人都来学习。原理大致是两锅串联,共一孔灶眼烧柴。第一口锅煮饭,第二口锅炒菜,烟囱装在灶尾。用牛尾灶做饭炒菜,需主妇事先盘算清楚,眼快手疾,行云流水。我那时除了上山砍柴,别的农活也干,插秧、薅田、锄草、刨草皮、捉棉虫、收稻子,只是没资格鞭牛耕地,那是成年男人干的事。我想等自己长大,不会再用牛耕地,我会去开拖拉机。那时,力田劳作的社员都相信,手头很多事以后都是机器干的。十九岁那年,我离开那个叫漫水的村子。尔后,离家越来越远。父母仍在老家,我有空便回去探望。每次回去,都见村上有人家起新屋。低矮的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若要问谁家起新屋花了多少钱,主人都只会谦虚地摇头笑。我知道,村里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过上好日子。大塘坎的树上仍是落满麻雀、喜鹊、乌鸦、白鹭,塘坎边的坪上却像城市小区公园,装有各种健身器材。晚上,村妇们在坪里跳广场舞,男孩子打陀螺,女孩子跳绳。男人们爱玩着健身器材摆龙门阵。池塘里的大白鹅依旧伸长脖子高亢地叫,一只鸭捉了一条鱼引得一群鸭争抢。塘里却不见耕牛。村里早已没有牛耕,而耕地的机械却比当年的拖拉机更先进。漫水是我村子的老地名,不知何故过去竟有多年被人改作“万水”。许是有人写字偷懒吧,但村里人仍把“万水”读作“漫水”。2012年,我创作了中篇小说《漫水》,用的就是家乡真实的地名。这篇小说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并在英国翻译出版。乡亲们很高兴,又把村名改回漫水。父母都已是九旬老人,不肯出远门。母亲说,乡下同城里也差不多,又比城里清静。又说,如今村里人住得舒服,不要去井里担水,不要去山上砍柴,都用自来水和液化气。娘是劳动惯了,只道如今日子过得轻松,会不会把年轻人养懒了。有年春上,我回家看望父母,饭菜刚刚上桌,五只燕子飞进来,脆亮脆亮地叫,绕飞三匝,又翩然而出,像极了时下流行的快闪。妻惊呼:五燕旋堂,好吉祥啊!是啊,如今漫水人幸福吉祥的日子,不正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吗?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历数漫水村地里的庄稼、四季的瓜果、沿塘的树以及树上的鸟,在客观上展现了家乡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B.文中两次提到“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作者在为家乡变化高兴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将村名由“万水”改回“漫水”,既有以“漫水”命名的作品获奖的因素,也是基于对老村名根深蒂固的心理认同。D.文中的父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村庄,体现出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特点,与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具有一致性。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详略结合,既有对家乡风物的简单罗列,又有对筢松茅、打节能灶等的细致描述。B.与“我离开漫水村”的表达相比,“我离开那个叫漫水的村子”饱含着依恋不舍之情。C.文中用了“薅田”“砸秤”“塘坎”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口语,增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D.文章结尾的五燕旋堂画面含有象征意味,含蓄地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3.文章标题为“漫水村的好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好日子”的含义。4.本文入选《记得住乡愁》一书,如果你是该书编辑,请说明入选理由。【答案】1.B2.D3.①作者在漫水村度过的美好而快乐的年少时光;②漫水村的乡亲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而过上的幸福生活。4.①文章回忆了作者在漫水村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记得住乡愁”的情感基调相契合;②文章展现了漫水村民风的淳朴、村民的勤劳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体现了乡情乡韵的持久魅力,与“记得住乡愁”的时代精神相吻合;③文章描绘了漫水村的风物景观,体现了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与“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内蕴相符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也表达出了对岁月流逝的伤感”的说法错误,作者并没有对“老木屋慢慢消失”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而是从新房的不断建起中感觉乡村的好日子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启。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含蓄地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的分析错误。首先妻子惊呼:五燕旋堂,好吉祥啊!是啊,如今漫水人幸福吉祥的日子,不正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吗?这是直抒胸臆,表达的是对当前乡村生活的欢喜和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及其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文章标题为“漫水村的好日子”,我们理解“好日子”的含义要把它放在“漫水村”这个特定的场景来考察。从表面上来看,“好日子”指的是作者小时候在漫水村的欢乐、充实的童年生活。比如“漫水真是个美丽的村子……我夏天喜欢穿木屐,走在石板路上梆梆响”“我夏天常常跳进塘里玩水,梦想自己也能有鹅鸭的功夫……一条小溪从大塘穿过,满塘清澈的活水,引得孩子们最爱在大塘游泳”。“好日子”不仅是过得快乐,“好日子”来自勤劳的付出,作者写了小时候常到山上筢松茅作为柴禾等等事情。从深层次来看,“好日子”指的是漫水村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文中“低矮的老木屋慢慢消失,新房不断建起”“塘坎边的坪上却像城市小区公园,装有各种健身器材”“晚上,村妇们在坪里跳广场舞,男孩子打陀螺,女孩子跳绳。男人们爱玩着健身器材摆龙门阵……”“母亲说,乡下同城里也差不多,又比城里清静。又说,如今村里人住得舒服,不要去井里担水,不要去山上砍柴,都用自来水和液化气”等语句看出: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乡村也与时俱进,开启了幸福的生活。4.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探究和解读文本问题的能力。题干设定的情景是假如你是《记得住乡愁》的编辑,说说王跃文的散文《漫水村的好日子》入选的理由是什么?可以从王跃文作品的内容、主题等方面“记录了”他在漫水村的“乡愁”,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之思,触动了更多人的“乡愁”的角度回答。具体而言:作者详尽地描绘自己19岁之前在漫水村度过的日子,描绘了漫水村的“好日子”。他笔下穿木屐走在石板路上的声响,在塘中尽情戏水的欢乐,在山上筢松茅等情景,都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与“记得住乡愁”一书的情感基调是吻合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家乡的风物,作者笔下的大白鹅、大麻鸭、耕牛、麻雀、喜鹊、乌鸦、白鹭……等最具家乡风情的事物,特别是漫水村人的友善、谦逊、勤劳以及对“好日子”的憧憬,也是作者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这与“记得住乡愁”所倡导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记住家乡的“美”“好”,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父母都已是九旬老人,不肯出远门。母亲说,乡下同城里也差不多,又比城里清静”“乡亲们很高兴,又把村名改回漫水”,父辈们对家乡的风物以及乡土文化有着深厚的依恋,他们安土重迁,生于斯,老于斯,就是对这方水土及其滋养出来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的挚爱之情。因此该文入选“记得住的乡愁”一书尽在情理之中。常见题型突破1.梳理并掌握散文结构方面知识。梳理行文思路是阅读的基础工作,包含以下两点:(1)方法①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②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③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④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2)规范①规范表述应包括线索、层次、层意、思路特点。②规范要求:线索准确,层意概括准确,层次清晰,表述要有衔接词,不能遗漏要点。③规范用语:文章围绕……(线索)(非必要),先写……,再写……,后写……。2.情感与主旨概括这类题型多半是围绕文本中某一重要观点或问题,进行全文筛选概括。首先,根据题干关键词语确定筛选范围。注意这个范围也有“远近”之别。离题干用语最近的,信息要点密集;反之,则少。其次,找出相关文字进行筛选、整合。该分的分,该并的并,该转的转。最后,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词组织答案,分点陈述,避免疏漏。概括主旨,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既要重视细节和局部,又要跳出细节和局部,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具有高度的审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舍弃枝叶,取其主干,留存筋骨,去其皮肉。概括角度(1)从分析散文类型入手不同类型的散文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借此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归纳的着眼点和归结点。写人叙事散文应看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应着重分析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议论性散文主要分析文章阐发了什么观点或哲理;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主要分析所托之物被赋予了哪些象征意义。(2)从文章关键点入手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抓住这些关键点不失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有效途径。(3)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有些文章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全文的基础上,划分文章层次,归纳各层大意,进而提炼出中心主旨。(4)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5)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适当借助注解,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进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规范表述概括主旨题答案要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形式。写人散文的表述形式:本文记叙(描写)了……事迹,表现(反映、赞扬、揭露、批判)了……精神(性格、品质)。叙事散文的表述形式:本文记叙了……事件(经过、故事),阐明了……(道理)。抒情散文以刻画景物、事物的本质特点,抒发情感为主,因此,其表述形式是本文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3.理解并赏析词语理解词语含义要“一借三看四联”(1)“一借”,即借助词语的本义有的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本义相去甚远,但大多数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与本义还是密切相关的。通常既要结合上下文,又要借助本义,才能正确理解。(2)“三看”①看词性:名词(名词性短语):本义(实指义)→语境义(虚指、隐含义)→指代义(情感倾向)。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形容词的特征义(形、色、姿、貌、态、味)→语境义(修辞义)→引申义(褒或贬、赞扬或反对)。动词(动词性短语):动作(动态细节)→性格特征含义→主旨义(形象、性格)。虚词:虚词本指(作用)→语境义(手法)→写作意图(情感倾向)。②看位置:标题(线索、主旨)→文首(开门见山、统领全文、阅读兴趣)→文末(点题、观点、主旨);段首(角度、对象)→段中(勾连上下文)→段末(承上启下)。③看效果:实写(人物形象,景、物的形、色、姿、味等)→虚写(人物性格,景、物的质、貌、态)的修辞效果、描写效果、抒情效果。(3)“四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应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对于某些关键词还要兼顾其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②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时依据此法。③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创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④联系手法揣摩。通过分析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揣摩词语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达到的效果。答理解词语含义题要做到规范先说词语的本义,再说词语的语境义。重点说语境义,语境义包括指代义、修辞义、主旨义等要点,可结合语境,说其中一种或者加以组合。另外,答题要注意“一同”“一转”。“一同”,指答案组成最好与原词语的词性、结构相同;“一转”,就是要善于转换,即抽象词语具体化,具体词语概括化,形象词语平实化。4.分析概括形象分析事物形象特征的方法:(1)整体阅读全文,准确定位先要整体把握全文,再对主要段落、关键语句进行筛选和提取、整合和概括。这里可以采用圈点阅读,勾画出那些点明事物形象特征的文字,以及与它有关的议论抒情文字。(2)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情感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如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找准其外在形象的描写,然后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3)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一般来说,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精准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散文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丰满、立体,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求概括的“形象”或“性格”的含义却与小说相同。分析概括的途径有:(1)从记叙的事件中分析概括(类似于小说形象从情节入手概括)。(2)从正侧描写中分析概括(正面描写如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如环境、他人等)。(3)从文中议论抒情文字中分析概括(尤其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特点)。(4)结合文章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倾向(主旨)。5.赏析技巧语言赏析语言艺术与艺术技巧在某些方面是交叉的,比如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赏析,也可以说是语言特点赏析,但赏析语言特点更多地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与赏析艺术技巧侧重手法的如何运用和表达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赏析语言特点可以从用词、造句、风格、手法四个角度进行(详见“前备知识”),也可以从散文语言的“三美”切入:(1)内容之美(色彩之美、含蓄之美、哲理之美)。(2)形式之美:整齐之美(排偶句式)、参差之美(长短句、整散句)、回环之美(回环、顶真)、音韵之美(叠字、押韵、节奏)。(3)手法之美(主要是修辞之美与描写之美)。语言特点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应集中答语言自身特点,然后谈及手法;先答主,后答次。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根据引用材料的类型分析(1)神话传说或诗句①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内涵。②增强文章的神秘感,增添文采。③营造古朴、悠远、深邃的意境。(诗情画意,诗意美)(2)历史资料①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内涵。②增强文章的神秘感,增添文采。③增强真实性,有可信度。(3)文言资料①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内涵。②增强文章的神秘感,增添文采。③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古色斑斓,语言的形式美。根据作用的角度分类分析(1)自身:表明观点见解,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趣味性、典雅性和文学性等。(2)主题:点明主旨、从侧面表现主题等。(3)结构:照应标题、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深化主旨等。(4)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等。6.分析意蕴分析标题意蕴要注意:(1)理解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2)明确标题的语境义。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就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3)深究标题的中心义。中心义指的是文章的主旨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首先要对该文主旨进行推敲,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会对标题的中心义有更加明确的印象。分析标题作用(好处):一般来说,标题的作用主要有:①概括文章内容;②奠定文章感情基调;③突出人物性格;④贯穿情节线索;⑤揭示文章主旨;⑥吸引读者注意;⑦修辞作用(一语双关、比喻、拟人、引用等)。分析时既要顾及标题自身特点,如以时间、地点、景物、人物或事件命名,更要围绕内容分析。分析词句意蕴需在前面理解词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另外,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题干复位,不管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都必须放到整篇文章中去理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其次是抓住句、段中的关键字词,由浅入深,反复揣摩关键字词的内涵。接着深入挖掘出词句与段中隐含的主旨义,这个主旨义主要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最后要适当考虑句、段的结构技巧和表达特色。每一位作家都用自己的创作理念指导着自己创作,或者用他们的具体文本彰显自己的创作理念。因此,在分析创作理念时要注意:(1)准确理解“理念”的含义,如迟子建的“野草”理念的多重内涵。(2)从内容、形式或两者兼顾方面分析。内容方面,主要指题材、对象、主题、情感等角度;形式方面,主要指构思、手法、语言等角度。答题步骤作答步骤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二步,分析题干中深层含义。第三步,根据题干中的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段落进行深度解读。第四步,结合题干,进行分析。注意作用类题,从内容和结构和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步,根据分值定答案。注意事项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这是阅读任何类型文章的基础。散文通常有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作者通过文章中的各种元素(如情节、人物、描写等)来表达这个主题。因此,读者需要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题,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各种元素来构建文章的。2.注意作者的语言和风格: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优美作者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因此,读者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注意作者的语言运用和风格特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散文往往涉及到一些普遍的人生经验和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人生哲理等。(一)(23-24高一上·浙江嘉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荷塘月色朱自清(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①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2)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③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6)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7)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④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8)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9)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10)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1.请将作品第(4)段和下面《故都的秋》中的语段进行比较,简要分析两者在语言特色上的差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2.简要梳理《荷塘月色》的情感脉络。

【答案】1.《荷塘月色》语段的语言特色:(1)善用叠词,有音乐感。(2)语言典雅,饱含诗意。(3)句式整齐,整散结合。(4)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故都的秋》语段的语言特色:(1)巧用方言词“来得”等,富有地域特色。(2)语言朴素,富于口语化。(3)多用短句,舒缓节奏。(4)使用了对比、移觉的修辞手法。2.(1)首先,是“颇不宁静”,展现淡淡的哀愁,因而要去荷塘求静。(2)接着,前往荷塘,感受到淡淡的月光,观赏荷香月色,获得暂时的宁静,表现淡淡的喜悦。(3)最后,蝉声蛙声让作者从宁静中走出,感受到“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赋》,想到“无福消受”;想到《西洲曲》,“到底惦着江南”,重现淡淡的哀愁。【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语言艺术的能力。《荷塘月色》语段的语言特色:(1)句中“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等都为叠词,可见语段善用叠词,富有节奏性,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感。(2)“点缀”“袅娜”“凝碧”“脉脉”“风致”等语言典雅清丽,富有韵味,饱含诗意。(3)“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等句子句式整齐,和散句一起使用,错落有致,整散结合,行文流畅。(4)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为比喻和排比,“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为拟人,“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为通感。《故都的秋》语段的语言特色:(1)“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得”为方言,此处巧用方言词“来得”等,富有地域特色。(2)“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等语言朴素无华,富于口语化。(3)“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等都是短句,文段多用短句,舒缓节奏,读来韵味悠长。(4)使用了对比、移觉的修辞手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把北国之秋和别处的秋对比,凸显其清、静、悲凉的特点;“来得悲凉”以描写心情的词语描写秋的特点,为移觉,加深了情味。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感情脉络的能力。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首先,是“颇不宁静”,展现淡淡的哀愁,因而要去荷塘求静。第三至五段,“沿着荷塘……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前往荷塘,感受到淡淡的月光,观赏荷香月色,获得暂时的宁静,表现淡淡的喜悦。第六至十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蝉声蛙声让作者从宁静中走出,感受到“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赋》,想到“无福消受”;想到《西洲曲》,“到底惦着江南”,重现淡淡的哀愁。(二)(2023·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簌簌衣巾落枣花吴继红在河堤上漫步,风里传来甜腻腻的清香,这香气,不禁让我想起了老家的枣花。老家院里那棵枣树是20多年前父亲亲手栽下的。父亲是木匠,农闲时在四里八村做木活儿,由于孩子多,微薄的工钱勉强够一家人糊口。可他很知足,每天乐呵呵的,谁家有活儿都随叫随到,碰见家庭条件不如我们的,总是少要工钱。那时奶奶还在世,家里有六七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哥哥姐姐很早就辍学帮着维持家里的生计。枣树旁边是水井。闲下来的时候,母亲蹲在枣树下洗衣服,奶奶在枣树下乘凉,父亲则坐在树下抽几袋烟。傍晚的风从枣树叶子间吹过来,特别是枣花开的时节,闻着清甜的枣花香,吃着母亲烙的饼、腌的菜,感觉岁月安静而美好。枣花开得迟。当很多花儿都争相开放时,枣树枝头还是光秃秃一片。小满前后,枣花才开始默默地绽放。枣花很小,淡淡的黄绿色,小米粒儿一样,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枣花虽小,但香气很浓郁。每到枣花盛开时节,无数的蜜蜂冲着花香而来,一天到晚在枝头“嗡嗡”地忙碌。白天,阳光照耀着绿色摇曳的枣树,嫩黄色的枣花在绿色的枣叶间闪着串串黄色的微光;有月的夜晚,枣花的香味借着夜风飘在我的心头,也飘进我的梦乡。枣花要落的时候,正是收麦的大忙时节。起风了,枣花从枝头落下,铺满厚厚一层。苏轼曾说“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从树下经过的那个正午,一定也起了风,簌簌的枣花落在了苏轼的身上。记忆里,有一年的枣花也落得特别急,在我记忆里落了十几年,刻骨铭心。我念高一那年收麦前,奶奶一病不起,花光了家里最后一分钱。二伯的儿子从惠州打工回来,告诉父亲他在那边的厂里做会计,可以给我安排个活儿。那年我十六岁,算是“整劳力”了。哥嫂们虽然没说什么,可如果我继续念书,无疑是给这个家雪上加霜。我整天忐忑不安。终于,父亲把我叫到了枣树下。他坐在枣树下吸了半天烟,我看见他的手在装烟丝时一直在轻轻地颤抖。就在我被呛得开始咳嗽时,父亲终于说话了:“五妮啊,是爹没本事,让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书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我本来预备了一肚子话,只等父亲劝我退学时拿来跟他据理力争,可没想到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儿,只剩下大颗的泪珠和扑簌簌的枣花一起落到衣上、地上。父亲轻叹一声,摸了摸我的头,拂去我头发上的枣花,站起了身。枣花还在簌簌地落着,落着,落在我的头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随后的那些日子,父亲和哥哥们每天出去得更早,回来得更晚了,母亲精打细算,日子勉强撑了过来。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学。院子里的枣树又长大了许多,那时父亲已经60多岁,为了让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钱供我念完大学,他把南坡那块地开辟出来种西瓜,每天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一到节假日,赶着家里的那辆骡车跑几十里地去城里卖瓜;枣树上结的枣子再也没舍得尝一颗,全都拿去卖掉……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公务员,结婚有了孩子,也在城里按揭买了房。想着把父母亲接到城里享两天福,可他们却相继离开了人世,父亲栽下的那棵枣树永远留在了老家的院子里,老家从此只在梦里……“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今夜,老家院子里,枣花是否又一次落满了地面?材料二:回忆性散文是一种叙事抒情类的散文,作者经历过的、有记忆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下重现脑海,再将其按照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按照事件发展脉络或人物的行动轨迹叙述经历时与回忆时的情感状态,反思过往并传达其深层次的感悟。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可能是对过往的回想和怀念,回想美好的记忆以暂时忘记当下的烦恼,怀念重要的人以表达思念之情;也可能是反省,反省以往的过错,用文字向回忆对象表达忏悔。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为了将回忆有条不紊地将组织在一起,作者采用了哪些文学方法?请至少找出三处,并结合文章材料内容简要赏析。【答案】3.①明暗线交织,条理清晰。将枣花作为明线,串起我和父亲关于枣树、枣花的故事,暗线则是父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②详略得当。略写了父亲种枣树、一家人在树下乘凉温馨场景,详写父亲顶着压力让我上学的事情,更能突出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③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高一时、上大学、毕业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特色的把握能力。本文写到“我”因为闻到了“枣花”的香味,于是就想起了老家的枣花,然后写到自己老家院子里有一棵父亲亲手在的枣树,枣花要落的时候,正是收麦的时节,于是作者回忆了自己高一时父亲让“我”不用管家里急迫的事情,供“我”继续好好读书,遵从“我”内心的意愿的一件事,后面又回忆了父亲辛苦养家的事情,所以“枣花”是本文的明线,串起我和父亲关于枣树、枣花的故事,而暗线则是父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本文用一句话交代了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枣树是父亲亲手栽下的,然后又回忆了一家人在枣树下乘凉的温馨场面。而重点回忆了“我”高一的时候,父亲让“我”不用管家里急迫的事情,供“我”继续好好读书,遵从“我”内心的意愿的一件事。所以详略得当,更能突出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本文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如“高一那年收麦前”“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可见,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三)(23-24高一上·山东日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午夜的风灯费振钟一个人踯躅在小城的午夜里,人家的灯火差不多都熄灭了,深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这时候,小城真的是安静极了,也真的是无聊极了。初冬时节,夜风一起来,吹在身上,寒战战的,而肚子里又饥饿了,就想回去,但心犹不甘。①你原要在小城上重温旧事的,这旧事自然也包括午夜里的那盏风灯,然而风灯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看不见往日熟悉的风灯,也许就是你来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沿河的小街仍是昨天的石板街,多由青石铺成,仍是一块块布满斑纹磨圆边角的石头。你也曾在这些地方停留,看水,看石头,看水从石头边流过,一时湍急,一时平缓。树上飘落的仍是昨天的黄叶,每一片发出簌簌语声;河水缓慢流淌着,仍是昨天的声音。然而,风灯在哪儿?昨天那盏玻璃风灯,在这样初冬的午夜,总是在小街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小街上的人家,任谁打开窗格子,都能够看到。那时候在阁楼上教你读书的祖父,会对你说,街角上的风灯还亮着呢,再把唐人这篇文章诵读两遍!也许,你就有点恼恨这盏灯为什么老是不走。不过祖父接着又会说,饿了吧,那就叫人去灯那边端一碗咸米粥上来,你心里就又盼着那灯每天夜里都亮着才好。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记得那个在灯影中不声不响忙碌的人,那个大家都叫他叶伯伯的老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你分辨不清他衣服的颜色,看不清他的表情,就算那顶你最熟悉的圆帽子,你也说不清到底是皮的还是毡的,是薄的还是厚的,前面是镶了一枚铜钱还是一枚玉。当然你更不会知道叶伯伯守着他的担儿,已经有多少个这样的午夜了。祖父对你说,叶伯伯是个本分的人。你可能似懂非懂。本分,就是在小街上熬米粥吗?你知道叶伯伯的粥有多么好吃,全城人没有谁比叶伯伯更会熬米粥了。单是粥的种类,就让你馋得忘记不了。②那些甜的莲子粥薏米粥红枣粥桂圆粥,那些咸的酸菜粥笋干粥皮蛋粥肉粥鱼粥,没有一样不好吃。要说起来,还是熬粥的米好,叶伯伯用的米都是他到百多里外太湖一带特选回来的。熬出来的粥,汤又黏又稠,上面有一层米油,加上叶伯伯精心做成的配料,怎么能不好吃呢!可你对叶伯伯为什么要熬粥,为什么要在深夜里摆着粥担,点着一盏风灯卖粥,还是少年一样的懵懂与无知!也许对于小城人而言,叶伯伯其实也是陌生的。大家口里都说叶伯伯,只因叶伯伯的粥进入冬天以后是他们离不开的想头。叶伯伯的粥是小城冬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叶伯伯自己却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白天没有人看到叶伯伯,等叶伯伯在夜晚点亮粥担上的玻璃风灯时,他也不会看到别人了。谁能注意到叶伯伯与小城人的这种关系呢?没有人注意,其实这给了叶伯伯一种自由。叶伯伯摆着他的粥担,粥担上的风灯独自亮在小城的午夜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至少叶伯伯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许多年后,有一位作家这样写叶伯伯的粥担和他的风灯:叶三的担子,是宋代的样式,他祖上传下来的。传了多少代,没人知道。宋代人的饮食很简朴。宋代人爱吃粥,粥的花样非常多。做粥不只是一种日常需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许是这个原因,叶三的祖先说不定就是宋代一位做粥的大师。宋朝后来定都江南的临安,叶三的祖先也就从北方南渡到了江南这个小城,做粥的手艺一直传到叶三手上,有叶三的粥担子可以作证。叶三的粥担,一头是红木做成的柜笼,里面分成好多层格子,每层格子里放着大、中、小几套白瓷碗和勺子;一头是特制的紫铜粥锅,也分成好几档,每档是不同品种的粥,下面则是一只黄泥小缸炉。炉火闷着,煲着粥。每天晚上叶三摆好他的宋代样式的粥担子,点亮挂在柜笼上面的风灯。风灯亮了,才是叶三开始卖粥的时候。叶三从夜里九十点钟卖粥,过了凌晨一点钟就收担子,或许这也是宋代遗风吧。③有谁想到,哪一天,夜晚的风灯和叶伯伯的粥担会不在了?没有人想到。一种东西,成了习惯,人们就觉得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可是真的等到人们开始回忆它时,这才发现这种东西早已消失。夜晚的风灯就是在小城众人视而不见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没有了。其实,小城里同时消失的,又何止是夜晚的风灯:那些时间深处的小巷,临街的烧饼炉里正在烘烤着香脆的烧饼,芋艿在盐开水里冒着咸咸的气息;一家竹器铺里年轻的竹匠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街边溪水里上上下下是提着菜篮、米箩忙碌着的媳妇和姑娘们;④门楼边一个悠闲地吸水烟的老人,老人身后是长长的过道,幽幽地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楼……一样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怅和缺憾,其实是没用的。(有删改)4.“风灯”是本文的重要物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4.①风灯是全文的线索。从寻找风灯开始,到回忆风灯,再到风灯的消失,贯穿全文。②风灯是叶伯伯卖粥的典型环境,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③风灯象征着那些消失的美好事物,升华文章主旨。【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意象及其作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题干要求简要分析“风灯”这个重要物象在文本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等层面分析和概括。“风灯”一词在标题“午夜的风灯”里是中心词,单就标题来看,全文就要围绕“风灯”展开。第一段“这旧事自然也包括午夜里的那盏风灯,然而风灯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看不见往日熟悉的风灯,也许就是你来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从寻找风灯开始写起;第二段“昨天那盏玻璃风灯,在这样初冬的午夜,总是在小街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光晕”等语句引出对午夜风灯的回忆,特别是叶伯伯借助风灯卖粥的故事便是这样展开的;最后“夜晚的风灯就是在小城众人视而不见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没有了”,交代了时代变迁,风灯完成了它的宿命。这样看来全文标题紧扣“风灯”,开头寻找风灯,到回忆风灯的故事,再到风灯的消失,缝合了故事,有线索的关联作用。而文本详写的部分是回忆叶伯伯借助风灯卖粥的故事,此处的“风灯”是温馨的回忆,是美好的情感寄托,给读者留下来美好的印记,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从主题层面来看,“风筝”最后的消失,亦如文本最后的一句话“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怅和缺憾,其实是没用的”,表达了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回忆、追恋,但没有太多的惆怅,因为“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只要曾经拥有,珍惜当下即好。(四)(22-23高一上·内蒙古赤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①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活生生移植其于荷塘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在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地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⑦数十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监督你去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⑪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文本二:兆民把朱自清先生视为一生的风范和楷模,还有更充分的自白,是他的《自清轩语》。他有了新居,户型不大,没有书房,妻子便将锅灶移到墙院,腾出厨房辟为书室,请书画家黄澍老先生赐“自清轩”字幅。将“自清轩”作斋名,黄澍不解,问“怎么叫‘自清轩’呢?”他答:“为人处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清操自守;素来敬重朱自清先生的道德文章,要清白做人;平日里读书作文,要文风清新:合三为一,曰‘自清轩’。”(张小明《字句见真情——读吴兆民新书〈又见荷塘月色〉》)5.文本一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根植”“移植”可否互换呢?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6.文本一以“又见荷塘月色”为题,由文本二出处可知作者的新书亦以其为名,试分析此题目有哪些丰富的含意?【答案】5.不可互换,①根植,扎根之意,是说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优美的景色已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②移植,转移栽植,是说作者通过联想想象将《荷塘月色》中的意象、意境迁移到眼前。6.①表明所写内容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紧密相关;②说明《荷塘月色》一文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暗示作者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样,追求高洁的品行、独立的人格和民族气节。【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回答不能互换。“根植”,比喻扎根;“移植”,比喻引进别处经验、长处、做法等。结合语境分析,“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句子中的“它”指《荷塘月色》中的荷花等优美的意象,运用“根植”一词,是说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优美的景色已在读者脑海中深深扎根,也就是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已活生生移植其于荷塘上”,结合语境“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可知,作者眼前的荷塘已经不是《荷塘月色》文章中的画面和意境,使用“移植”一词,表明作者通过联想想象将《荷塘月色》中的意象、意境迁移到眼前。互换之后明显不符合语境,所以两个词不能互换。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表层、深层、人物、主旨几个方面来分析概括。题目的表层含义:“又见荷塘月色”表明文章所写内容为“荷塘月色”,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关。题目深层义:“又见荷塘月色”中的“又”字说明作者不是第一次见到“荷塘月色”,作者先是读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并且感触颇深,又来到了当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地方,看到了眼前之景,想起了先生的高尚品格,再次有感而发,可见该文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题目与主旨(思想感情)的关系:由“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保持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等句可知,“又见荷塘月色”暗示作者、我们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有高洁的品行,独立的人格和民族气节。(五)(23-24高一上·福建厦门·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家史铁生46岁的春天,我去亲眼证实了老家的存在。我跟父亲、伯父和叔叔一起,坐了几小时车到了老家。涿州——我有点儿不敢这样叫它。涿州太具体,太实际,因而太陌生。而老家在我的印象里一向虚虚幻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声音,甚或一种光线、一种气息。然而它果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有残断的城墙,有接近坍圮的古塔,市中心一堆蒿草丛生的黄土据说是当年钟鼓楼的遗址,当然也有崭新的商厦,满街的人群,满街的阳光、尘土和叫卖。我们几乎走遍了城中所有的街巷。父辈们一路指指点点:这家商号过去是什么样,那座宅院曾属于一户怎样的人家,某座寺庙当年如何香火旺盛,城北的大石桥,小时候他们天天从那桥上过,桥旁垂柳依依,桥下流水潺潺……我听见老家在慢慢扩展,向着尘封的记忆不断深入。往日,像个昏睡的老人慢慢苏醒,唏嘘叹惋间渐渐生气勃勃起来。汽车缓缓行驶,接近史家旧居时,父亲、伯父和叔叔一声不响,唯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地铺开一条街,但久失修整,残破不堪。“这儿是六叔家。”“这儿是二姑家。”“这儿是七爷爷和七奶奶的家。”“那边呢?”“噢,五舅曾在那儿住过。”简短的低语,轻得像是怕惊动了什么。汽车终于停下,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但他们只坐在车里看,看斑驳的院门,看门两边的石墩,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伯父声明他不想进去,父亲附和:“看看就走吧。”我说:“大老远来了,就为看看这房檐上的草吗?”叔叔推着我进了院门。院子里没人,屋门也锁着,两棵枣树尚未发芽,疙疙瘩瘩的枝条与屋檐碰撞发出轻响。叔叔指着两间耳房对我说:“你爸和你妈,当年就在这两间屋里结的婚。”我仔细打量那两间老屋,心想,说不定,我就是从这儿进入人间的。从那院里出来,见父亲和伯父在街上来来回回地走,向一个个院门里望,紧张,又似抱着期待。街上没人,安静得近乎怪诞。“走吗?”“走吧。”虽是这样说,但他们仍四处张望。“要不再歇会儿?”“不啦,走吧,”离开涿州城,仿佛离开了一个牵魂索命的地方,父亲和伯父都似吐了一口气:想见它,又怕见它。唉,涿州啊!老家,只是为了这样的想念和这样的恐惧吗?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气氛轻松些了。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母亲家了。”拒马河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他们说这河以前要宽阔得多,水也比现在深,浪也比现在大。他们说,那时在河湾水浅的地方,你随时都能摸上一条大鲤鱼来。他们说,那时这河里有的是鱼虾、螃蟹、莲藕、鸡头米,苇子长得比人高。母亲的家在涿州城外的张村。拒马河从村边流过,我们挨近一座石桥停下。父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那矮墙,父亲说原先没有,原先是一道青砖的围墙,还有一座漂亮的门楼,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母亲经常坐在那槐树下读书。我看着母亲出嫁前住的那间小屋,不由得有个问题:那时我在哪儿?那时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后她的儿子会来看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母亲当年出嫁的情景?1948年,母亲19岁,未来其实都已写好了。站在我46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可是,19岁的母亲听见了什么?19岁的新娘有着怎样的梦想?她提着婚礼服的裙裾,走出屋门,有没有再看看这个院落?她急切地走出这间小屋,走过这条甬道,转过这个墙角,迈过这道门槛,然后驻足,抬眼望去,她看见了什么?啊,拒马河!拒马河上绿柳如烟,雾霭飘荡,未来就藏在那一片浩渺的苍茫中。我循着母亲出嫁的路,走出院子,走向河岸,拒马河悲喜不惊,像四十多年前一样,翻动着浪花,平稳浩荡奔其前程。我坐在河边,想着母亲曾在这儿玩耍,也许她攀过那棵树,戏过那片水,躺在这片草丛中想象未来。然后她离开了这儿,走进了那个喧嚣的北京城,走进了一团说不清的历史。我转动轮椅,在河边慢慢走,想:从那个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少女,到她的儿子终于来看这座残破的宅院,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呀。我望着这条两端不见头的河,想:那顶花轿顺着这河岸走,锣鼓声渐渐远了,唢呐声伴母亲一路,那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是怎样的心情?一个人离开故土,离开童年和少年的梦境,大约都是一样——顾不上别的,单被前途的神秘所吸引,在那神秘中描画幸福与浪漫。如今我常猜想母亲的感情经历。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她有没有过另外的想法?从那绿柳如烟的河岸上走来的第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在那雾霭苍茫的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甚至,在那绵长的唢呐声中,有没有一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倘那河岸上第一个走来的男人,或那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都不是我的父亲;倘那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成了我的父亲——我还是我吗?当然我只能是我,但是另一个我了。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所有的人都一样,从老家久远的历史中抽取一个点,作为开端。这开端,就像那锦绵不断的唢呐,难免会引出母亲一样的坎坷与苦难,但必须承负父亲一样的煎熬与责任,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有删改)7.请对文中划线句子加以赏析。【答案】7.唢呐声透露着母亲出嫁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风尘雨雪”象征着母亲一生遇到的苦难,它穿越时空,象征着母亲似乎注定的一生;唢呐声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表明母亲的一生最终传达出的更多的是苦难和哀伤。【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站在我46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分析,唢呐声是母亲出嫁时的唢呐声,它代表着母亲出嫁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唢呐声经历“一路风尘雨雪”,象征着母亲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唢呐声能够从母亲出嫁一直穿到今天,象征着母亲似乎已经注定的人生轨迹。“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表明在母亲注定的一生中经历酸甜苦辣,但生活基调是苦难和哀伤。(六)(23-24高一上·上海·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想北平老舍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