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案一
读懂诗家语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课前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课案一读懂诗家语
懂点诗歌基本常识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010203突破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古代诗歌分类古代诗歌诗古体诗近体诗
词曲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突破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改变词性(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如: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3.形容词作名词。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②“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4.形容词用作使动。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禅院》)5.形容词用作意动。如:①“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②“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6.名词作状语。如:①“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陌上桑》)②“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主谓倒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正常语序:
。2.宾语前置3.主、宾换位二、语序倒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正常语序: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正常语序:
。晴川上的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的芳草萋萋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秋色渐渐变晚,黄花传报霜信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对话省略2.意象组合三、空白省略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四、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所谓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五、常见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表明自己虽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突破三掌握鉴赏读诗歌的基本技巧
一、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李世南画扇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运用想象与联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潺潺水声””瑟瑟秋风””村庄””钟声寺庙”等画面图景。诗人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二、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会提供相关的注释。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行①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
感情变化: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的变化过程。前三联写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欣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悠然自得。尾联写当作者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
三、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注】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
因为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五、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答案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六、抓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自驾旅游包车代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棚改项目回迁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桉树种植基地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指导文件2篇
- 万科旅游房产买卖合同(2024年专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配音演员独家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合同规范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及期权授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团队旅游数据共享合同
- 2025年度写字楼退租合同(含办公家具设备退还明细)4篇
- 企业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
- 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