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含解析)诗歌专题训练-------下第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宏词①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唐】皮日休

分明仙籍②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注:①宏词是指“博学鸿词科",唐代科举及第后的吏部铨选考试科目之一。②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交代了写作背景、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从中可知这是诗人在吏部铨选考试落第后写给兵部侍郎的一首诗。

B.颔联中诗人述说“宏词下第”后“翻类狗"“即为鱼”的内心感受,与当初“画虎已成"“登入龙门”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C.颈联中诗人运用千金诺、一纸书的典故,以季布、刘弘自比,写出了自己未能实现诺言,有负兵部侍郎的举荐。

D.本诗语言含蓄委婉,用词精当,如“分明"“自是”“空""但”“竟"等词的运用,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2.本诗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①

朱庆馀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②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③,莫便江边逐钓翁。

【注】①觐省:探望双亲。②请谒:请求进见。③来春事:春来的考试。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远忆拜亲”照应了题目中的“觐省",强调崔约思念亲人而急于回乡。

B.“程涂”即回家的路途,“半是依船上"是说崔约的回程一半水路、一半陆路。

C.颈联描绘水静树绿、桥横花红的画面,描绘了友人家乡风景之美。

D.末句告诫崔约不要“江边逐钓翁”,因为这会损失大量时间,影响平时备考。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搅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①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注】①上国:京城。②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出:世隐居。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缘由,朋友参加进士考试失败后要回家乡,作者以诗相送。

B.首句描绘了晚霞与夕阳嫣红之景,以景衬情,突出了朋友下第的痛苦悲伤。

C.“行人"即作者的朋友,作者以“莫叹”“应无惆怅"劝解其要有乐观的心态。

D.颈联遥想友人回乡,上句突出了气候的变化,下句则明显地写出了友人的心情。

6.作者表达了对朋友来年怎样的期望?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司空曙

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

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

游客尽伤春色老,贫居还惜暮阴移。

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诗人科考落第之作,诗人以给叔父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

B.诗歌首联使用的“微才”“末学",二者含义虽略有不同、但都是诗人的自谦之词。

C.由诗歌三、四句内容可知,叔父十分欣赏诗人的才华,诗人也因之充满感激与自豪。

D.“滞京师”的诗人不能像游客一样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故有辜负春色的慨叹。

8.诗歌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下第"这件事情有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下第贻友人

许浑

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

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马氏识君眉最白①,阮公留我眼长青②。

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

注:①马良:三国襄阳宜城人,字季常,曾任蜀汉侍中等职。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良眉中有白毛,乡里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②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三国时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远离家乡来京赴考,不第后深感周边物事格外清寒,暗示自己内心凄苦。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月中桂”比喻人心之高洁,以“波上萍"比喻羁旅之漂泊。

C.尾联一写与友人共同失意于科场,二写自己借酒消解愁情,“花前”二字反衬鲜明。

D.全诗圆熟工整,属对精切,二三两联特别体现这一特点,显示出诗人诗艺之高妙。

10.刘克庄《后村诗话》称许浑“尤善用古事以发新意",本诗颈联与这一评价是否相符?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璋下第

王安石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注]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注】高拱: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宫门大开、皇帝亲选人才的场景,表明朝廷能够给人才提供机遇。

B.诗人认为人命天定,李璋科举落第是上天的安排,应该心甘情愿认命服输。

C.诗人认可李璋的学问,劝他不必为落第忧心,这是因为朝廷也很渴求人才。

D.诗人劝诫李璋不要轻易去感慨命运不公,更不要用文章倾诉自己的不如意。

1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下第归省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

莫将和氏泪①,滴著老莱衣②。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

到家调膳后,吟好送斜晖。

【注】①和氏泪:楚国人卞和,得一玉璧,献之楚王,楚王不信,断其左右足。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璧痛哭,三天三夜。最后,这块玉壁终被文王确定为宝玉。②老莱衣:相传老莱子为了娱亲,70多岁穿着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像小孩的样子,母亲看了很高兴。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开篇写友人落第后选择归日,想象了友人的妻子在家梦到丈夫归来的情形。

B.第三、四句,用“滴著”二字,将两个似乎毫无关联的典故融合在一起,贴切自然。

C.诗人送别友人时,春雨濛濛,田禽低飞,融情于景,暗含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感伤惆怅。

D.诗歌末尾,叮嘱友人好自加餐,珍惜美好时光。真切自然,流露了对朋友真挚的深情。

E.与一般送别诗的“惜别"题旨不同,这首诗着眼于“下第”二字,表达了宽慰之情。

14.诗中运用卞和献璧和老莱娱亲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2.①对考试落第的失望。前两联表现了诗人应考时的自信与名落孙山后的自嘲,写出了雄心壮志沦为笑柄的失意与羞愧。

②对兵部侍郎的感激。“但负"句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表达诗人对他的赞美与对其举荐的感激。

③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尾联写出了诗人不知道未来之路是通达还是堵塞,内心感到迷惘感伤。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以季布、刘弘自比”错,诗人与季布形成对比,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对考试落第的失望。由诗歌标题可知,这是诗人在吏部铨选考试落第后写给兵部侍郎的一首诗。首联即写下第这一事件,颔联诗人述说“宏词下第"后“翻类狗”“即为鱼"的内心感受,与当初“画虎已成”“登入龙门"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应考时的自信与名落孙山后的自嘲,写出了雄心壮志沦为笑柄的失意与羞愧。

②对兵部侍郎的感激。“但负刘弘一纸书”运用一纸书的典故,把兵部侍郎比作刘弘,写出了自己未能实现诺言,有负兵部侍郎的举荐,表达诗人对他的赞美与对其举荐的感激。

③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尾联“不知通塞竟何如"写出了诗人不知道未来之路是通达还是堵塞,表达了内心对未来感到迷惘感伤。

3.D4.①惜别之情。首句的“留不住”直接表达了不希望朋友告别但又不能不让其离开的无奈。②同情、安慰并开导朋友。“请谒多愁"透露了崔约因为下第而生的忧伤之情,字里行间含有诗人的安慰、开导之意。③激励和鞭策。诗人不希望崔约灰心丧气,希望他继续进取,以备来春的考试。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因为这会损失大量时间,影响平时备考”错误。“莫便江边逐钓翁"言外之意是告诫崔约切勿灰心丧气,切勿有隐逸之思,隐居之行。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根据标题“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及首句的“留不住"“与谁同”等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崔约思念亲人回乡,想着朋友和谁一起呢等,表达不希望朋友离开,但是又不能阻挡朋友离开的无奈之情,抒发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请谒多愁值雨中",“请谒”,请求进见,标题交代“崔约下第",透露了崔约因为下第而生的忧伤之情。表达对朋友的理解、同情、安慰等。希望朋友不要沉浸于忧伤中。后面的写景,也含有安慰崔约惆怅之心。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来春事",春来的考试,也就是希望朋友不要灰心丧气,省亲后好好准备春来的考试。不要产生消极隐逸思想等,珍惜时间,积极进取。有对朋友的激励和鞭策。

5.B6.(1)期望:作者期望朋友及时回京参加科举考试,千万不要因路途遥远放弃,不要自此隐居不出。

(2)方法:

①用比喻。作者以“每年春草芳”表明京城每年都会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始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希望其不要气馁。

②用典故。作者认为“十二玉楼"虽然很美好,但不是“我们”所居之处,这是对友人的告诫,希望他切莫隐居不出,而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突出了朋友下第的痛苦悲伤"错误,这里突出的是惜别之情,从首联下句即知。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上国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进一步鼓励朋友。“上国"是京城的代语,“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正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希望朋友对前途充满信心,给友人更大的鼓励与安慰。

尾联“应无惆怅"“十二玉楼非我乡”,作者认为“十二玉楼"虽然很美好,但不是“我们”所居之处,这是对友人的告诫,“十二玉楼"典故,明诗人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作者期望朋友及时回京参加科举考试,千万不要因路途遥远放弃,不要自此隐居不出。

7.D8.第一问:自己想归隐江海纵情山水,希望叔父将来能告知自己“得桂枝”的人。第二问:①一方面对“下第"难以释怀,想归隐山水以排遣;②另一方面又关心“得桂枝”之人,希望自己日后能够登科及第。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不能像游客一样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故有辜负春色的慨叹"错,“游客尽伤春色老”中“伤春"的真正原因是落地,无心欣赏春色。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评价作者思想态度的能力。

第一问:

尾联“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江海寻山"代表纵情山水的生活,“欲”表明诗人想要过这样的生活;“得桂枝"意为“蟾宫折桂”,代表科举中第。此句意思是:自己想归隐江海纵情山水,希望叔父将来能告知自己“得桂枝"的人。

第二问:

从题目“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可知,诗人此次科举落地,因而“欲归江海寻山去"是想要通过游山玩水派遣落第之苦闷;同时又渴望从叔父那里得知今年蟾宫折桂的人是谁,表明诗人并不甘心落第,仍有登科及第的想法。可见,一方面对“下第”难以释怀,想归隐山水以排遣;另一方面又关心“得桂枝"之人,希望自己日后能够登科及第。

9.B10.示例一:相符。颈联两句虽用古事却暗含新意:前句拟友人为白眉马良,暗含对友人不第的不平;后句拟友人为阮籍,写自己为友人青眼所加,暗含对自己不第的忿然。

示例二:不相符。颈联两句纯用古事以赞友人:前句将友人比作白眉马良,盛赞友人才学出众;后句将友人比作阮籍,表达对友人高看自己的感激之意。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B.“以‘月中桂’比喻人心之高洁”错。“人心高下月中桂"意为人情高下如月中桂树,模糊不明,无法看清。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尤善用古事以发新意”意思是,擅长从古代典故中阐发出新意,即用典而不遵典故本来意思,而用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

颈联意为:友人你就如同白眉的马良一般才华出众,还如同阮籍一般对我青眼有加。

“马良"比喻友人,是赞美友人才华出众;“阮籍”比喻友人,是对友人赞赏自己的感激之情。这般理解,便不是“发新意",而是遵从典故本意。

学生也可以结合标题“下第贻友人”和尾联“花前失意共寥落"一句,看出,作者和友人均科场失意,并未取得功名;这么一看,友人的才华出众与自己被友人赏识,便都与现实两人的落第产生了矛盾。明明有才华却不能被录取,作者盛赞友人才华如马良,便暗含了对友人落第的不平;而写友人对自己青眼有加,也就暗含着对考官不识人才的不满了。如此解读,便属于“用古事以发新意”。

开放式作答,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合理阐述即可。

11.B12.①表层意思:男儿只担心自己功名不成,要懂得没有人天生就是将相。②深层意思:诗人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取得功名,跻身将相。③这两句诗是对落第李璋的劝慰、鼓励,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关爱之情。

【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能力。

B.“诗人认为人命天定,李璋科举落第是上天的安排,应该心甘情愿认命服输"错误,诗中“命属天公不可猜”的意思是考中与否是上天决定的,人只管自己努力就行了,它的意思不是让李璋认命服输。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鉴赏诗人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尾联的含意。“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独”意思是“只",“尔”,而已,罢了,“将相谁云有种哉"的正确语序应为“谁云将相有种哉”,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谁说将相是命中注定,天生就有的",由此可知,尾联意思是男儿只担心自己功名不成罢了,没有人天生就是将相,这就是告诉李璋只要努力,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取得功名;然后结合全篇体会其中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李璋下第”可知,这首诗歌是针对李璋落第而写,所以诗歌应该表达劝慰、鼓励和关爱之情,结合尾联“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来看,诗人告诉李璋,男儿只要努力,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