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氛围(fēn)晌午(shǎng)札记(zhá)沉浸(qìn)
B.颓圮(qǐ)做窠(kē)踱步(duó)袅娜(nuó)
C.窒闷(zhì)阜盛(fù)敕造(chì)忖度(cǔn)
D.盥洗(guàn)譬如(pì)嗔视(chēn)作揖(jī)
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祥辨认隐敝百无聊奈
B.废虚惦念幽辟无精打彩
C.班驳笑靥伺侯雕粱画栋
D.杜撰纨绔点缀蓊蓊郁郁
3.(3分)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天冬的性味:甘、苦、寒。归经:肺、肾经。天冬的_______: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2)新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始终不变的是他的_______关怀。
(3)由于每次去成都总是过年的时候,_______记忆中的成都是热闹的,节日气氛是相当浓厚的。
A.工效悉心于是B.工效细心因此
C.功效悉心因此D.功效细心于是
4.(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因为突发疫情,我们部门经理滞留海南已经半个月了,总经理因为他久假不归很不满意。
B.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当年为人类勾画出的种种新奇之物,大多早已成为人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现实。
C.春天暖阳普照,和风拂面,池塘边垂柳绽绿芽。田野里百花齐放:冬天万物归沉寂,凛冽的北风吹来,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一片。
D.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就拿成语来说,其来源、运用皆有讲究,一旦误用易被人贻笑大方。
5.(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9分,每题3分)
6.(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①”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②,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
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②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B.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
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唐太宗时期,“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
D.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员享受半禄。有时朝廷也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
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于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
C.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D.唐代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
三、(共6分)
7.(12分)阅读《师说》选段。完成各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B.士大夫之族族:类
C.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2)下列各句中加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C.则群聚而笑之吾尝跂而望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②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四、(共20分)
8.(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诗中“江涵秋影雁初飞”句中的“涵"字非常传神,试进行赏析。
(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概括。
9.(6分)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空缺的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6)吾师道也,___。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共34分)
10.(3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拉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馆长姓韩。祁茂顺每天一早蹬车接韩馆长上班,中午送他回家吃饭,下午再接他到馆里,下班送他回家。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以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很好,又学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这样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栈房,他只保留了三间北房。
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待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
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也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皇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①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②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改动)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祁茂顺的手艺?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结尾处金四爷两次说道“大酒缸没有了”,试分析两次的心理有何不同。
(5)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B.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C.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D.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E.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六、(共6分)
11.(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根据所给材料写三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人生的老年,历经沧桑,经验丰富,像美丽的晚霞,充满意蕴。
材料:欢乐豪情睿智像初升的太阳像勇猛的雄鹰像脱缰的野马激情澎湃幼稚好奇勇于担当成熟稳重意气风发混沌初开
七、作文(共60分)
12.(10分)应用文写作。
2023年10月30日,李娟向张红租房,按合同支付租房保证金3000元和3个月房租3600元,请你代张红写一张条子。
1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当今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常常被“精彩"惯坏了,他们不习惯过枯燥的生活,喜欢段子、金句、笑点等感官刺激,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以使自己远离枯燥,并运用各种现代传媒帮助自己消除各种“枯燥”。
但也有人认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生命的滋养。
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热闹"与“枯燥”?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9分,每题3分)
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三、(共6分)
7.【答案】(1)D
(2)C
(3)①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四、(共20分)
8.【答案】(1)“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描绘秋景,不是迎面远眺,而是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这个“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
(2)①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阅读应用的内容策划与推广考核试卷
- 粮油产品故事营销与消费者情感共鸣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业的市场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海水养殖病害生物控制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鞋材的耐磨损性能评估考核试卷
- 聚苯乙烯纤维的化学性质和应用考核试卷
- 绿色供应链企业环保实践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项目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品牌故事与企业文化塑造考核试卷
- 球类生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MOOC】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分红险、万能险销售资质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763题)
- 鱼台工程运河杯汇报材料
- GB/T 16895.25-2022低压电气装置第7-71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展览、展示及展区
- 《运营管理》案例库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管理报废制度
-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确认表
- 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 柔性主动防护网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