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5/04/wKhkGWanvnOAcdMpAALaYQRD1cA687.jpg)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5/04/wKhkGWanvnOAcdMpAALaYQRD1cA6872.jpg)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5/04/wKhkGWanvnOAcdMpAALaYQRD1cA6873.jpg)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5/04/wKhkGWanvnOAcdMpAALaYQRD1cA6874.jpg)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5/04/wKhkGWanvnOAcdMpAALaYQRD1cA6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B.检测还原糖时,用100℃比80℃的热水浴更快出现橙黄色沉淀C.检测蛋白质时,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再加2ml双缩脲试剂BD.活动均未设置对照组3.下列为达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相应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B除去粗提DNA中的蛋白质杂质将析出物置于二苯胺试剂中并加热C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依次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A.A B.B C.C D.D4.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5.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IA基因频率为1.1,IB基因频率为1.1,i基因频率为1.8;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1111。已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9号为该病男患者的概率为1/313C.3号与4号再生一个O型孩子的概率为9/21D.5号与B型血男性生一个O型血儿子的概率为1/17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农田中豌豆种群的性比率基本保持1:1B.水螅的存活曲线为对角线形,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C.盛夏时节某树林中蝉种群的年龄金字塔为倒金字塔D.附着在石头上的藤壶没有互相吸引或排斥而呈随机分布7.下图是甲产生的物质N对乙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为T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淋巴因子和B细胞B.若甲为小肠黏膜,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表示促胰液素和胰岛细胞C.若甲为甲状腺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细胞D.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为神经递质和肌肉细胞8.(10分)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D.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二、非选择题9.(10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随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人们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酿制果酒、果醋,与酵母菌相比,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制作腐乳时,需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在工业生产中,可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在分离时需用_______做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土壤中提取的细菌,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4)经分离得到的菌种,通常再进行_______处理才可能得到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人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有效分解尿素就成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课题组成员欲从土壤中筛选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_元素。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要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种)。分离实验的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以用____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即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________。11.(14分)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因种种原因塞罕坝林场早年“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到2014年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塞罕坝的林场工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回答:(1)塞罕坝林场工人摸索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树种,辅以先进的搭配和混交技术,将严重退化的群落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这属于生态学上群落的______;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是_________。(2)在塞罕坝群落的变化过程中,灌木群落代替草本群落的原因是_________。(3)当塞罕坝的草原返青时,“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昆虫吃草后,其同化能量除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外,还有_________。12.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过程①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②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_____________(6)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_____________包装得到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2、A【解析】
本尼迪特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为便于后续的操作,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A正确;B、本尼迪试剂在水浴条件下与还原糖产生红黄色沉淀,B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错误;D、活动中实验前后的现象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B【解析】
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和制片时压片的目的都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最后观察时,应该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3、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是:(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液酒精。(3)DNA和蛋白质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4)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A、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B、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既可去除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的杂质,也可以除去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不溶解的部分蛋白质等杂质,B错误;C、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正确;D、在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D正确。故选B。4、D【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更新培养基时间间隔越短,细菌甲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数量越多。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3h(对应a曲线)时,种群增长为J型曲线,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10h(对应b曲线)时,种群增长类似于J型曲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而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对应c曲线)时,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详解】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故选D。5、D【解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E、e表示),据此答题。【详解】A、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EE、2/3Ee,人群中患病的概率为1/11111,即ee的概率为1/11111,则e的概率为=1/111,因此E的概率为99/11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EE的概率为(99×99)/(111×111),Ee的概率为2×99/111×1/111,人群中正常个体中Ee的概率为Ee/(EE+Ee)=2/111,因此,9号患病为男性的概率为2/3×2/111×1/4×1/2=1/616,B错误;C、关于血型,3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IAi:IBi:ii=(2×1.1×1.8):(2×1.1×1.8):(1.8×1.8)=1:1:4,则3号为O型血的概率为4/6=2/3,3号个体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6×1/2+1/6×1/2+4/6=5/6,4号个体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2,因此3号和4号再生一个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C错误;D、5号个体有A型、B型和AB型三种血型,其中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4×1/2×2=1/4,6号B型血有两种基因型IBiB或IBi,其中基因型是IBi的概率为(2×1.1×1.8)/(2×1.1×1.8+1.1×1.1)=16/17,因此5号与B型血男性生一个O型血儿子的概率为1/4×16/17×1/2×1/2=1/17,D正确。故选D。6、B【解析】
1.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2.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主要有如下类型:类型I(凸形):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但达到这一年龄后,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人类和很多高等动物都十分接近这一类型。类型II(对角线形):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水螅、一些鸟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比较接近这一类型。类型III(凹形):低龄死亡率极高,但是一旦活到了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牡蛎和树蛙属于这一类型。3.年龄金字塔底部代表年轻的年龄组,顶部代表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年龄金字塔还有一条中线,它把每一个年龄组都分为左右两半,左边代表雄性,右边代表雌性,因此可以知道在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生态学家通常把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图4-1)。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等于零。典型的例子就是蜉蝣和蝉,蝉的若虫要在地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可以有不同的分布型。集群分布是常见的分布型,如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蛾类因趋光性、蚯蚓因趋湿性和藤壶附着在同一块岩石上而形成集群;动物因彼此密切交往而形成社会集群。人类在地球表面也呈集群分布。【详解】A、豌豆植株没有性别的划分,故某农田中豌豆种群不会出现性比率,A错误;B、由分析可知,水螅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其存活曲线为对角线形,B正确;C、由分析可知,盛夏时节某树林中蝉种群的年龄金字塔为正金字塔,C错误;D、附着在石头上的藤壶因趋湿性而呈集群分布,D错误。故选B。7、B【解析】
据图分析:该模型表示的是细胞甲产生物质N,分泌到细胞外,并作用在细胞乙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上。该图可能表示激素的分泌与作用,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1、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值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在体液调节过程中,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值分化,A正确;B、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的分泌胰液,故乙为胰腺外分泌部位,B错误;C、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细胞,C正确;D、突触前神经元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D正确。故选B。8、D【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只刺激a,c神经元产生了电位变化,即兴奋通过突触1由a传到了c,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间以电信号传递,A错误;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B错误;乙表示只刺激b,结果c没有产生电位变化;丙表示同时刺激a、b,结果c产生了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说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9、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石油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诱变强【解析】
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1)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CO2制造有机物生存。(3)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4)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详解】(1)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醋酸菌为原核生物,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3)需要分离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因此应将细菌培养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为了获得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可对菌种进行诱变处理,使其发生基因突变,然后从众多的菌种中选择出能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可采用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作用。要求学生熟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过程,以及筛选微生物的方法。10、氮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鉴别红色越强【解析】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2、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详解】(1)尿素中含N元素,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氮元素。为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添加KH2PO4
和Na2HPO4,其作用有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同时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2)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和培养基等都必需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关键的实验思路是: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在该培养基上不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无法分解尿素获取氮源,生长受到抑制。(3)分解尿素的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生成氨,使pH值上升,酚红试剂在碱性条件下由无色变红色,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因此,为对分离得到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常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酚红试剂,该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若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可以初步鉴定该种细菌为目标菌。菌落周围的红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越强。【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原理,掌握相关实验原理和操作,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演替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灌木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OP培训销售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5G网络建设投资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跨媒体检索技术》课件
- 《仓库作业流程》课件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传媒的发展》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运输租赁与智能物流平台接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会员积分兑换系统开发合同
- 数据分析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 《成本会计总结》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合同签订与登记备案指南3篇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生态安全课件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读书笔记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安全仪表管理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全篇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6篇
- 202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烟叶复烤能源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