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冻肉解冻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炒菜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菜的内能C.刚出锅的热馒头很烫,因为含有的热量较多D.油炸容易使食品变焦而水煮不会,是因为食用油的比热容比水大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使用水浴加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3.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B.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是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排序的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D.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6.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损失,由图中信息可知,热水放出的热量与冷水吸收的热量之比、热水与冷水的质量之比分别是()A.1∶1,1∶2 B.2∶1,1∶1C.1∶2,1∶1 D.1∶1,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说明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有关D.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8.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A.梅花暗香来 B.大漠孤烟直 C.雪花随风舞 D.水向低处流9.生活中“热”的含义非常丰富,以下对“热”的解释合理的是()A.天气很热中的“热”指的是内能 B.摩擦生热中的“热”指的是温度C.物体吸热升温中的“热”是指温度 D.发生热传递中的“热”是指内能10.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数量巨大C.分子一直在膨胀中D.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二、填空题11.冰块吸热会熔化这里的“热”表示;这杯水热得烫手这里的“热”表示。(填“温度”、“热量”或“内能”)12.“文房四宝”指古代书写工具“笔、墨、纸、砚”.黄山市生产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的优良特点,“嗅来馨”是指使用过程中能闻到清香,这是因为.13.夏天,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沙石的比热容(选填“大于”或“小于”);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为J[]。14.泰山女儿茶是泰安的特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制茶的过程中,老远就能闻到茶叶的清香味,这属于现象。15.中国茶文化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为常见的茶壶。壶嘴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原理制成的。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如果没有这个小孔,盖上茶壶盖倒茶时,茶水会因为的作用而流不出来。开茶叶罐,我们就可以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这是现象。三、作图题16.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图,已知冰在第6分钟全部熔化,请画出第6至8分钟的大致图线。四、实验题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如甲图所示),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和水和食用油(ρ水>ρ食用油)的;(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5)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18.某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的温度如图丙所示,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得多。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3)该实验中,杯子加盖的作用是减少的散失,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物体。五、计算题19.据某新闻媒体报道,一万平方米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105J,如果这些能量被50kg的干泥土所吸收,那么,可使温度为5℃的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多少℃?[c泥﹦0.8×103J/(kg·℃)]20.使2千克水、温度升高5℃,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参考答案1.A2.B3.B4.C5.C6.A7.D8.A9.D10.A11.热量温度12.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