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语言文字运用Ⅰ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太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为他身不由己地倾倒。苏轼的人生充满坎坷: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到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只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穿过,而从不留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笑看着人生。他一生才华横溢: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的概念;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长存民间……仿佛苏东坡只要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色”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是凤毛麟角,正所谓“诗词不晓苏子瞻,便读万卷亦惘然"。

18.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3分)

19.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金庸小说能够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甚至令人________,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靠的也是艺术想象的大胆、丰富而又合理,情节组织的紧凑、曲折而又严密。金庸小说情节的最大好处,是让神奇的想象和尽可能完满的情理结合起来。他的情节既是________的,仔细一想,却又在人意中。《天龙八部》里,那个怀着民族之恨最想复仇的萧峰却为平息辽宋干戈而“杀身成仁”,最想当皇帝的慕容复最后却发了疯,只能对着几个孩子南面称孤。这些情节与结局我们事先料想得到吗?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想到。然而仔细一想,它们都非常合乎情理。加上在叙事艺术方面,金庸将大仲马式西方小说开门见山地切入情节的方式以及倒叙、插叙、闪回、推理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伏笔、悬念、转折"一张一弛的节奏等技巧融合在一起,中西合璧而又________,兼有多方面的妙处,这就使他的情节艺术具有极大的魅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靖宇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曾详细描述他三十年前经常通宵达旦地阅读金庸小说,享受无穷乐趣的情形。他的这种阅读经验,恐怕也是千千万万金庸小说的读者所共有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最后时刻,①_________________。一组部件是“伽马刹车指令员",它位于返回舱底部,负责利用伽马射线测量返回舱距离地表的高度。在接近地面时,②_____________,然后快速捕获反射回的射线,并做出精确测量,精度达厘米级。另一组部件就是“着陆反推发动机”,“伽马刹车指令员"计算出着陆的最佳距离和时机后,③_____________,得到指令的“着陆反推发动机”立即点火,大量燃气积聚在燃烧室内,形成高压,最终从尾部的喷口中喷出,以反推力来减缓降落速度,提高返回舱降落的安全性。作为飞船上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单机设备,“伽马刹车指令员"在此次返回舱顺利着陆中,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18.下列句子中的“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怎么还不来?___B.他人在心不在。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①一大批题材各异、形态不同的优秀纪录片,②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⑤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⑥即深挖“新"与“常”,⑦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⑧以守正创新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每集聚焦一个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简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6日,有删改)

18.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用法与文中相同的是()(3分)

A.“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B.他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

C.看着他留给我的这幅画,良久,我的心底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19.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从“‘字’从遇见你”“大运河之歌"“鲜生史”三个片名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4分)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

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①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②,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③,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

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声名远播。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B.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沧桑的历史。

C.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D.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历史的沧桑。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这里的姑娘媳妇也都_________________。她们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挑鲜货是她们的专业。大概是觉得这种水淋淋的东西对女人更相宜,男人们是不屑于去挑的。这些“女将"都生得颀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照当地说法是:苍蝇站上去都会闪了腿)。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大红头绳的发根长到二寸,老远就看到通红的一截。她们的发髻的一侧总要插一点什么东西。清明插一个柳球,端午插一丛艾叶,有鲜花时插一朵栀子,一朵夹竹桃,无鲜花时插一朵大红剪绒花。因为常年挑担,衣服的肩膀处易破,她们的托肩多半是换过的。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的特有的服饰。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生动形象,画面感强,请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太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为他身不由己地倾倒。苏轼的人生充满坎坷: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到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只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穿过,而从不留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笑看着人生。他一生才华横溢: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的概念;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长存民间……仿佛苏东坡只要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色"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是凤毛麟角,正所谓“诗词不晓苏子瞻,便读万卷亦惘然”。

18.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3分)

19.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18.①将“为他"放至“倾倒”之前;②将“身不由己"改为“不由自主”;③将“累及到"中的“到”删掉(一处1分。)

19.排比。用三个“一……就……"句式构成排比,(1分)强调了苏轼生活举止都充满了文化色彩,突出了他的才华横溢。(2分)同时排比的应用,使句子节奏鲜明,富有气势。(1分)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金庸小说能够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甚至令人________,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靠的也是艺术想象的大胆、丰富而又合理,情节组织的紧凑、曲折而又严密。金庸小说情节的最大好处,是让神奇的想象和尽可能完满的情理结合起来。他的情节既是________的,仔细一想,却又在人意中。《天龙八部》里,那个怀着民族之恨最想复仇的萧峰却为平息辽宋干戈而“杀身成仁”,最想当皇帝的慕容复最后却发了疯,只能对着几个孩子南面称孤。这些情节与结局我们事先料想得到吗?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想到。然而仔细一想,它们都非常合乎情理。加上在叙事艺术方面,金庸将大仲马式西方小说开门见山地切入情节的方式以及倒叙、插叙、闪回、推理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伏笔、悬念、转折"一张一弛的节奏等技巧融合在一起,中西合璧而又________,兼有多方面的妙处,这就使他的情节艺术具有极大的魅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靖宇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曾详细描述他三十年前经常通宵达旦地阅读金庸小说,享受无穷乐趣的情形。他的这种阅读经验,恐怕也是千千万万金庸小说的读者所共有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18.废寝忘食出人意料浑然一体(第一空“拿起来就放不下",填“手不释卷”不得分,后文有“甚至"暗示要更进一步,故可用“废寝忘食”。第二空后面有“又在人意中"照应前文,空中应填“出人意料”。第三空“浑然一体"偏重于形容成为整体,填“相得益彰”亦可。其他答案请评卷教师仔细斟酌给分。)

19.①大仲马式西方小说常用开门见山地切人情节的方式以及倒叙、插叙、闪回、推理的手法。

②中国传统小说讲究伏笔、悬念、转折、一张一弛的节奏起伏等技巧。

③金庸则能将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

(每答对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①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答句强调金庸小说情节出人意料。②一问一答间避免了平铺直叙,既能突出中心,又使行文灵动活泼。

(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最后时刻,①_________________。一组部件是“伽马刹车指令员",它位于返回舱底部,负责利用伽马射线测量返回舱距离地表的高度。在接近地面时,②_____________,然后快速捕获反射回的射线,并做出精确测量,精度达厘米级。另一组部件就是“着陆反推发动机”,“伽马刹车指令员"计算出着陆的最佳距离和时机后,③_____________,得到指令的“着陆反推发动机”立即点火,大量燃气积聚在燃烧室内,形成高压,最终从尾部的喷口中喷出,以反推力来减缓降落速度,提高返回舱降落的安全性。作为飞船上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单机设备,“伽马刹车指令员"在此次返回舱顺利着陆中,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18.下列句子中的“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怎么还不来?___B.他人在心不在。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

18.C。画横线处的“人”是一个代词,代指每个人,或者是指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人。A选项“人"是指某一个人;B选项“人”是指“身体";C选项“人”是一个代词,代指每个人,或者是指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人;D选项“人"是指夜归的主人。

19.①有两组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它向地表发射伽马射线。③就会发出点火指令。

第①处,根据句间结构,①所在的句子与后文“一组部件……另一组部件……”是总分关系;从内容上看,此处需要填写这两组部件在“最后时刻"的作用,故填“有两组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第②处,根据后文“然后快速捕获反射回的射线"可知,机器要完成精准测量,需要首先向地表发射伽马射线,故填“它向地表发射伽马射线”。第③处,根据后文“得到指令"可知,“伽马刹车指令员”计算出着陆的最佳距离和时机后需要及时发出点火指令,故填“就会发出点火指令"。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①一大批题材各异、形态不同的优秀纪录片,②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⑤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⑥即深挖“新"与“常”,⑦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⑧以守正创新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每集聚焦一个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简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6日,有删改)

18.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用法与文中相同的是()(3分)

A.“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B.他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

C.看着他留给我的这幅画,良久,我的心底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19.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从“‘字’从遇见你”“大运河之歌"“鲜生史”三个片名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4分)

18.D

19.19.③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可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

20.①“‘字’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

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

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纪录片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与文中省略号作用都是表示列举未尽。

A.省略号表示沉默不语。B.表语音的断断续续。C.表示语意未尽。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句式杂糅,成分赘余,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

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字’从遇见你",“字”谐音“自",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可以让人理解句意为:自从遇见“字"、你遇见了“字”等内容,从而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

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把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喻为一首歌,从而生动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

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鲜生"既指鲜美食材,又指那些和美食相关的“先生”们;“史"是历史。“鲜生史”告诉观众,纪录片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二者结合,就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

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①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②,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③,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

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声名远播。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B.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沧桑的历史。

C.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