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如乾、坤两卦,象征“刚健”与“柔顺”的对立转化;在一卦的具体爻象中,各卦的上爻多喻物极必反的意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哲学思维的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严复曾在《救亡决论》中最早大声疾呼: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已不是一般的“自强”、“求富”,而是要直截了当地起来“救亡”。促成严复发出“救亡”呼声的惨痛事实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B.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义要求3.美国学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人性与神性》中,对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该观点主要A.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诚的时代B.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C.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D.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4.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5.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 B.《氾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6.南朝萧统所编《文选》收有李陵《答苏武书》,其中有云:“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前人多不疑,然唐代刘知幾指出:“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清代章学诚也指出:“伪者何所取乎?当是南北朝时有南人羁北,而事类李陵,不忍明言者,拟此书以见志耳。”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这可以说明A.文史虽不分家,但文学终究不是历史B.历史研究要去伪存真,须摈弃伪作C.伪作未必毫无用处,也有价值可以挖掘D.书写历史应避免臆断,需有理有据7.阅读下列国际组织的机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A.联合国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8.《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指出:“至清初,又在杭城东北建机神庙。至此,杭州已有机神庙数处,可证丝织业之不断发展与扩张。”这反映出,当时杭州A.放弃抑商政策促进了丝织业发展 B.丝织业已使用机器大生产C.丝织业的发展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D.成为丝织业最发达的城市9.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后的8万群众游行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共奋进”。其中思想篇的主题依次是:《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在这四个主题方阵通过时代背景音乐与四代领导人原音与之对应最准确的应该是A.《东方红》《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走向复兴》B.《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C.《走向复兴》《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D.《东方红》《走向复兴》《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10.“小小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竟成为藉以敲破中国森严的思想堡垒的法宝”,这得益于A.遣唐使 B.粟特人 C.传教士 D.留学生11.某一时期,我国广告业开始新的洗牌:报纸广告版面减少,一些城市的商业电台被取消,广播广告日益萎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经济体制发生变化 B.民族工业陷入绝境C.国共内战规模扩大 D.新兴经济影响深远12.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阶层(职业)年代1560年1700年贵族、绅士、教士100%100%商人、律师、政府官员100%100%(伦敦)店主、制造业者60%90%(乡村)店主、制造业者30%60%农场主(含自耕农)50%75%农牧业雇工和佃仆15%15%茅舍农(含牧民)20%20%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有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从老牌统治阶级的观点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动乱,莫过于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E.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第四卷)(1)所谓“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是指什么?(2)概述二战后的史实来证明此人的观点。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实甫(1260年1336年),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等三种。《西厢记》是元杂剧的著名作品。《西厢记》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了宋代文人诗词以之为典事,元初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列有《莺莺传》。《西厢记》描写了崔、张二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及其与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虚伪性和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的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包含着深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它问世以后,家喻户晓。它的出现,也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像《牡丹亭》《红楼梦》等作品均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实甫《两厢记》的艺术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实甫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对立转化”“物极必反的意旨”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故D符合题意;A是儒家学派的观点,强调仁的重要性,故A不符合题意;B是法家学派的观点,强调改革变法,故B不符合题意;C是墨家的观点,强调兼爱,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3、B【解析】

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可知,早期人文主义依附于基督教,两者有许多融合的共性,故选B。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A;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要早于这个时间,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的共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D。4、B【解析】

据材料“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是在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局限性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个人私欲膨胀,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符,A错误;启蒙运动与“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不符,C错误;D与材料无关。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A是北宋沈括的;B《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书中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汉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D是明朝徐光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学6、C【解析】

“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表明伪作未必毫无用处,也有价值可以挖掘,故C正确,排除B;材料未体现摈弃伪作、避免臆断,排除AD。【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的金融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了战后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故B正确;联合国、雅尔塔体制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8、C【解析】

材料表明,清初“机神庙”的发展能够证实杭州丝织业的繁盛,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传统思想依然影响着丝织业,C正确;在清代,政府仍实行“抑商”政策,排除A;“机器大生产”出现于近代,排除B;“最发达”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故选C。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奋斗创业》指的是毛泽东时代,对应音乐是《东方红》;《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时代,对应音乐是《春天的故事》;《世纪跨越》是江泽民时代,对应音乐是《走进新时代》;《科学发展》是胡锦涛时代,对应音乐是《走向复兴》。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10、C【解析】

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使天主教的势力在欧洲逐渐缩小,他们转而向东方传教,材料反映的就是其传教中采用的手段,C正确;遣唐使是唐朝时期日本和朝鲜政府派往唐朝的使者,A错误;粟特人是前6--前4世纪波斯帝国的居民,B与材料无关;中国历史上的留学生开始于洋务运动,D与材料无关。11、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产品由国营商业包销,大部分企业已不再需要进行广告宣传,从而导致广告业务的全面萎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在抗战胜利后,但并未出现材料中情形,排除;国共内战规模扩大也不会造成商业电台被取消等情形的出现,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新兴经济的产生及影响,D选项错误。故选A。12、C【解析】

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者的识字率在上升,结合材料时间1560-1700,此时正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有利于技术积累,进而推动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干设问,排除;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农牧业群体识字率较低,可见当时并未实现基础教育普及。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实力丧失,殖民体系崩溃。(2)二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美国战后实力增长,获得霸权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解析】

(1)根据“从老牌统治阶级的观点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动乱,莫过于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指的是英法世界霸权的丧失,原有殖民体系走向崩溃。(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法国受到沉重打击,削弱了英法两国的实力,而美国则实力大涨,和苏联共同确立了两极格局,取代了英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而且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这些都证明了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14、(1)成就:对元杂剧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强调人性的解放;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2)元朝时期对科举制的不重视;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王实甫的文学素养较高等。【解析】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