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手册)茶叶质量手
册
2020年3月
多年的企业咨询顾问经验,精心制作的卓越霞方泉,值得您下蝴有!
目录
1.0颁布令
2.0质量管理者代表授权书
3.0公司简介
4.0质量方针与目标
5.1企业组织机构图
5.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6.0质量手册的控制程序
7.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8.0职责和权限
场长岗位职责
供销副场长
生产技术副场长岗位职责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基地负责人岗位职责
生产主任岗位职责
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化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评审室职责
会计人员工作职责
审评员岗位职责
9.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0.0进货查验记录控制程序
11.0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2.0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3.0产品的检验监控程序
14.0企业诚信控制制度
15.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6.0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7.0库房管理控制程序
18.0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控制
19.0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0.0产品工艺文件
杀青工序操作规程
操捻工序操作规程
烘干工序操作规程
包装工序操作规程
21.0服务控制程序
22.0技术标准
23.0产品防护
24.0产品质量检验
25.0卫生管理制度
1.0颁布令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的质量,保证连续生产和供应合格产品,不断完善企
业质量管理,本公司在原有制度、文件、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补充编制此《质量管理手册》,现予批准发布。
手册阐述了各项职能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要求,是公司开展工作的活动的
纲领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并在工作中经常对照本手册自检
工作规范,以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本手册将在实施中据本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修订。
本手册于年月日生效。
总经理:
2007年08月05日
2.0质量管理者代表授权书
茶场各部门:
根据我公司贯彻GB/T19001-2000标准的需要,特任命同志为我公
司质量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具体履行的职能如下:
L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4.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总经理:
2007年08月05日
3.0公司简介
一、企业基本情况
茶场成立于1998年6月,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的镇,其濒
临千里悠悠的汉江,依附道教圣地武当山。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高山
云雾,土地肥沃。土质酸碱度适宜茶叶生长,属于典型的秦巴高香绿茶区,
该场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家机构设置合理,产品不断优化,营
销策略恰当,管理机制完善,带动作用显著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该场所辖12个茶叶分场,拥有高标准茶园面积15000亩,农业技术人
员30人,机械设备50余套,固定资产1894余万元,年产茶叶82余吨,
年产值达2300余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100余万元,创税收15万元。
该场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的高山腹地,远离工业区,无污
染、无公害栽培。所生产的绿茶,得武当之灵气,汲汉水之精华,融传统的
家园茶制作工艺与现代工艺于一体,具有形美、色翠、香高,味醇、汤正、
耐冲泡等特点。多年来该场在"六统一"上狠下功夫,即统一标准建园、统
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已发展成拥有
青山凤舌,青山翠毫等12类,18个品种的系列茶,并先后在国家工商总
局注册"青凤"商标,还通过了99国际体系认证,并且申报了有机茶,其
主要品牌"青山凤舌"、"青山翠毫"等名优茶,先后荣获首届、第二届、第
三届陆羽杯金奖、首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二、三届鄂茶杯金奖。1998
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1998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被评定为
中国国际名茶,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
经中国茶叶质检中心全面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凤茶2001年荣获中国
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因此,青山镇被授予"中国国际名茶之乡"。
本场被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成为
茶叶产业的优势骨干企业。本场经营稳健,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较高的
管理水平。
二、企业资产负债状况
目前本场总资产为20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360余万元,存货
70余万元元,应收账款17余万元。
三、本场的经营情况
本场在发展过程中,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注重销售市场的开发与维护。
2008年已经实现了100%的订单化经营,完全摆脱了盲目销售的被动经营局
面。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的销售合作关系。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以优质的
产品赢得了众多客户。实行了统一经营策略,目前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和
经济效益。本场2009年创收总营业收入达1500余万元,向国库上缴税金
11余万元;2010年创收总营业收入达到2100余万元,向国库上缴税金15
万兀。
四、农业企业发展情况
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自古以来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采自
制自售,管理跟不上,质量起不来,包装用报纸,销售价格特低,规模特小
(1998年以前只有4000余亩茶园X为了使茶迅速提档升级,形成规
模效益,茶场便运营而生。自1998年,该场成立后,便严格按照"公
司+分厂+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先后在青山镇的村、
沟等10个村,新发展高标准茶园9000余亩,使茶园面积达到15000余亩。
通过统一建园、统一施农家肥、统一修剪、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包装、
统一销售,使茶迅速由〃环点发展成的大哥大。使茶由足不出
户,迅速发展成俏销鄂豫陕,远销京津沪,如今,该场已带动3000余户,
12000余群众脱贫致富。本场的生产经营已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资金
运营正常,管理过程有序,发展稳步持续,现已具备了良好的获利能力。
五、企业发展预期目标规划
茶场被纳入小进规企业后,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
力扶持下,企业正在向积极健康、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发展
前景十分看好,同时,南水北调不断加大对水源区的有机农业扶持力度,也
给茶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并且全省打造武当道茶,使得企业在资
金、技术、文化、市场所遭遇瓶颈得以根本解决。企业计划用1—3年的时
间,不断扩规模、提质量、创名牌、把企业打造成鄂西北乃至湖北省的知名
企业、具体规划是:
第一期(即2011年2月——2012年6月),将茶场所辖的十二个
分场全部整合,在镇中心位置建一个规模型加工厂和综合楼,将全镇农户所
有采摘的鲜叶、统一放到一个车间加工,并与华中农业大学与省果茶研究所
联系,研发各类新包装,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并新发展有机茶园80
亩。引进两条新的生产线,加工乌龙茶。
第二期:(即2012年6月——2012年12月),力争在2012年将本
公司打造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实现一个公司,统一品牌,
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茶叶产业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期(即2012年12月——2013年3月),由茶场投种,与农
户签订合同,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新发展高标准茶园1000亩,并融入武当
道。
经过三期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达到产值、销售收入均超过L5亿元,
利税过1000万元的中型茶叶龙头企业。
要完成以上规划,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点扶
持,我们企业一定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尽快实现做大做强十堰茶叶产
业的宏伟目标,向各级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4.0质量方针及目标
各科室、车间、基地:
为使我厂产品能够更上一层楼,特提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现
予以发布,希望全场职工紧紧围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一、质量方针
以优质的原料,一流的工艺,精心的制作,以质取胜,来达到卓越的品
质,争创名牌,走向市场。
二、质量目标
1、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合格率达到100%。
2、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
3、及时处理消费者意见,保证满意率达到100%。
三、方案:
1、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制订质量分解目标,并按期考核
3、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4、严格产品过程,成品抽样及检验制度
5、不断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5.1企业组织结构图
青青青
凤
凤凤
基
基基地
地地
5.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部门管理公司采购项目生产部(含采茶加工包装
要》
层办部办车间)组组组
1.1组织领导★・
L2质量方针目标★•OOOOOO
1.3管理职责★•OOOOOO
2.1厂区要求★■O
2.2车间要求*・OOO
2.3库房要求■
3.1生产设备*・OOO
3.2人员要求•OOOOOO
3.3技术标准*O■OOO
3.4工艺文件O・OOO
3.5文件管理・OO■OOO
4.1采购制度■OO
4.2采购文件・OO
4.3采购验证*OOO■O
5.1过程管理・■■■
5.2质量控制*・•・•
5.3产品防护OO■OO・
6.1检验设备*O・OOO
6.2检验管理・OOO
6.3过程检验■OOO
6.4出厂检验・O
注:★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能。相关职能*重点审查
6.0质量手册的控制程序
6.1目的
确保本厂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职能部门正确使用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版
本,对与组织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
6.2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6.3职责
由质检科负责组织质量文件的编制,修改和控制,生产技术科负责产品
技术文件的编制、修改和控制,办公室负责有关文件的归档和保存,相关部
门予以配合。
6.4工作程序
641文件分类与保管
6.4.1.1质量手册由质检科备案保存
6.4.1.2各项管理制度及各岗位职责由各部门保存,办公室存档。
6.4.1.3上级管理性文件、厂部发放文件、外来相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性
文件,由办公室保存。
6.4.1.4失效或作废的质量文件应作好标识、保留一份办公室存档,其余销
6.4.2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6.4.2.1由质检科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文件及相关文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
报厂长批准发布。
6.4.3文件的领用、保存、销毁。
6.43.1文件使用者应经主管人审批后方可借阅并按时归还。
6.43.2文件由办公室统一整理归档管理。
7.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7.1.目的
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应规定相应岗位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
以满足规定要求。
72范围
适用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
搬运工人。
7.3.职责
7.3.1综合办公室
7.3.1.1负责编制各部门岗位人员责任要求
7.3.1.2负责上岗基础教育
7.3.2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7.4.不辨
7.4.1人员要求
在岗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
品卫生等法律法规的基础教育。从事技术工种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
鼓励在岗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能力,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
贡献。
7.4.2办公室负责将培训情况作详细记录,并负责建立培训及员工档案。
8.0职责和权限
8.1.目的
对组织内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82主要人员质量职责
821场长岗位职责
8.2.1.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领导本场各项的日常工作,传达
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负责组织协调各基地、车间、科室工
作。
8.2.1.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8.2.1.3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
8.2.1.4监督检查各分管场长和部门负责人的分管工作,根据完成情况,按考
核办法进行奖惩。
8.2.1.5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中层以上干部会和职工大会,宣贯政策方针,
研究本场有关事宜、工作动员、总结等。
821.6负责上级各有关部门汇报本场的生产、质量、安全、卫生等情况。
8.2.2供销副场长
8.2.2.1负责组织市场调研、市场预测、把握市场时机。不断开拓和占领市
场,扩大产品销售量,对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产品销售任务实现销售目标负
主要责任。
8.2.2.2负责组织签订销售产品的经济合同,进行合同的评审与管理,保证
按合同和协议的要求进行生产,组织控制产品入库、储存、装卸、发运的质
量,保证产品交付的质量。
8.2.2.3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用户回访、走访用户、征询意见,履行质量
承诺。
8.2.3生产、技术副厂长
8.2.3.1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按标准组织生产。
8.2.3.2在实施产品设计、开发、试制全过程负责组织并协调各部门间技术
接口。
823.3主持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分析,负责作出技术结论和纠正与补
救措施,并对技术结论和措施的正确性负责。
8.2.3生产技术副场长岗位职责
8.2.3.1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负责全场的生产、技术工作。
8.2.3.2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和质量分析会,对于生产、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要
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场长。
8.23.3监督检查各岗位职责和工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按考核办法进行奖
惩。
8.2.3.4定期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技术培训I,宣传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
规和规章,贯彻执行场内各项规章制度。
8.2.4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8.2.4.1在管理者代表的授权下,组织体系运行实施,督促检查,协调有关
部门制订相应的管理文件并督促实施。
8.2A2承担产品质量的检验、试验、计量和售后服务工作,组织实施进货
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和试验。
8.2.43负责产品质量状况、纠正预防措施、顾客满意度等质量信息的传递、
上报。
824.4认真开展全场职工的质量培训教育,宣传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场内各项规章制度。
8.2A4协,助场长组织处理茶场各部门工作,并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茶场
的产品质量工作。
8.2.5基地负责人岗位职责
8.2.5.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负责本基地的各项工作,并对本基地
的产品质量负责。
8.2.5.2定期召开本基地生产、质量会议,及时处理本基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发生的各种问题。
8.2.5.3贯彻执行本《质量手册》,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按考核办法进
行奖惩。
8.2.5.4定期向场部汇报本基地的生产、技术、人员、卫生等情况,并及时传
达贯彻执行场部的各项决议。
8.2.6生产主任岗位职责
8.2.6.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负责生产车间各工序的各项管
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8.2.6.2监督检查、督促执行《质量手册》及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根据
车间员工的表现给予适当奖惩。
8.2.6.3应定期召开车间生产人员会议,通报生产、质量、员工表现及传达上
级有关文件精神,带领车间员工认真学习有关业务技术。
8.2.6.4应及时向场长和分管场长汇报生产、质量、人员、安全等情况,并接
受场部的各项检查。
8.2.6.5做好生产活动记录,包括产品、产量、质量、考勤及执行《手册》情
况。
8.2.7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8.2.7.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负责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8.2J..2带头执行并监督检查《质量手册》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根
据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奖惩结合。
8.27.3定期检查财务、供销、收发及文件管理、用户意见反馈等工作的完成
情况,并及时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分析报告上交场长和分管场长。
8.27.4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台帐、报表,并及时上报。
8.27.5认真处理用户和消费者意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热情接待来往客人。
828化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8.2.8.1必须带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及本场《质量手册》,认
真做好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
8.2.8.2认真学习产品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技术,熟练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方
法。
8.2.8.3应该按规定要求对出场产品进行检验,并对检验数据负责,经检验合
格签发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场销售。
8.2.8.4对不合格产品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并对生产车间提出处理意
见。
8.2.8.5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台帐、报表等,并及时上报产品质量和管理
中发现的问题。
8.2.9评审室职责
8.2.9.1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和处理,对最终产品的放
行负全面责任。
8.2.9.2收集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法规。
8.2.9.3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进行验证。
8.2.9.4全面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829.5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人员、设备、场所等的卫生检查和监督。
8.2.10会计人员工作职责
会计人员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
的基本法;以(会计准则)约束会计实务,对违法乱纪行为坚决予以抵制,
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8.2.10.1严格把好单位资金流向第一关,对于报销的原始凭证必须做到有批
准人、证明人、经办人、手续齐备后方可予以报销。
8.2.10.2按时填制现金收、付凭证;现金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月底帐面
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月底余额加以核对,作出"银行末达帐调节表";现金、银
行两帐月底余额必须与总帐余额相核对。
8.2.10.3妥善保管银行空白现金及转帐支票,每日下班前需放入保险箱,并
建立转帐支票领用人签字制度,避免后患。
8.2.11审评员岗位职责
8.2.11.1熟悉产品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及工艺,工作认真负责。
8.2.11.2严格按照规定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处置,及时出
具检验结果,认真做好检验记录,把好产品质量关。
8.2.113负责对生产过程各道工序之间质量的检查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及
时处理及时报告并为领导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8211.4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记录,参加相关的质量分析活动。
8.2.11.5认真做好产品化验工作,严格遵守化验室管理制度。
8.2.11.6熟悉各类化验设备,仪器的性能、使用及保养方法。
8.2.11.7对检测仪器设备建卡,定期通知设备管理人员定期鉴定。
8.2.11.8熟悉食品安全法和卫生检查,认真执行企业"卫生管理制度"对卫
生进行监督和检查。
8.3管理职责
8.3.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通过向全体职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制定
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确保资源的获得,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
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提供证据。
8.3.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8.3.2.1本厂的生存发展依存于顾客,最高管理者应将增进顾客满意作为本
厂的根本追求,识别顾客需求,并确保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本厂的明确要求,
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得以实现。
8.3.2.2最高管理者确保识别顾客明确的或隐含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应尽的
与产品、社会有关的责任或义务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安全要求。
8.3.23本厂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不仅要识别顾客当前的要求,还要致
力于识别顾客未来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走访用户等活动收集市场动态信
息和用户意见和建议,并将信息分析、综合,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8.3.2.4最高管理者随时掌握顾客满意情况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责成相关职
能部门提出改进措施。
8.3.质量方针
8.3.1最高管理者制订质量方针,并确保其有效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应体现
本厂的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对顾客作出质量承诺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是建立质量目标的框架和基础,是本厂的质量方向。
8.3.2本厂将质量方针传达给每位员工,采取培训、工作考核等方法确保质
量方针得到贯彻,并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和修订。
8.4质量目标
8.4.1本厂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具体见年度工作计划。质量
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落实和展开,包括满足所需要求,并便于测量。
8.4.2最高管理者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和完善质
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授权任命管理者代表,规定其职权范围,采取纠正或预
防措施,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
8.5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负责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其承担质量体系的建
立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促进满足顾客要
求意识的形成,同时提出改进的要求。
9.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9.1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
92范围
适用于本厂对所有质量活动结果作出的记录的管理。
9.3.职责
质检科负责组织实施本程序,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9.4遇
9.4.1质量记录要能反映该部门的工作结果;
9.4.2质量记录填写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9.421记录的对象、部门明确;.
9A2.2数据真实、准确,不允许有虚假现象;
9A2.3字迹清晰,不允许涂改(应杠改并签字);
9A2.4内容完整(有记录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9A2.5质量记录保存二年。
10.0进货直验记录控制程序
10.1目的
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10.2适用范围
适用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及供方所提供服务的控制又寸供方进行选
择、评价和控制。
10.3职责
10.3.1供应部门负责按厂里的要求进行采购,并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及供
货业绩进行评定,建立供方档案。
10.3.2质检部门负责对进厂原材料进行检验、验证。
10.3.3仓库负责采购物资的分类管理、发放。
10.4工作程序
10.4.1(-)食品原料(包括辅助材料1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包括
食品包装物及洗涤剂、消毒剂等)的进货查验记录是实施食品可追索的重要
依据,是实现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保证,必须真实。验收的
内容包括:供货方的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或同
批次检验报告(简称三证)复印件,产品的外观、标识、产品的一般卫生状
况、几何尺寸等。验收时应认真核实供货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并如实记
录查验情况。
10.4.1.1主要原辅材料(食品原材料、食品添加剂):批量购买的原材料要求
供方提供小样,小样经过公司确认后封存,验收时根据小样的质量对购进的
原材料进行验收:
10.4.1.1.1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发霉、生虫等异常现象。有小样的原辅
料应对照小样验收。
10.4.1.1.2产品标识是否符合要求(《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对纳入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包
装物,应使用获证的产品。
10.4.1.1.3原材料外观用感官检验,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10.4.1.2食品包装物:包装物的外观检验如下项目:批量印制包装物要求供
方提供材质、目测感官小样,根据小样的质量对批量印制包装物进行验收:
10.4.1.2.1对纳入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包装物,应使用获证的产品。
10.4.1.2.2对规定选用的材质要求注明,是否是食用材质,提供检验报告单,
验收时对材质进行核对;
10.4.1.2.3是否有产品标识及产品状态标识;
104124几何尺寸用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10.4.1.3洗涤剂、消毒剂的验收方法:
10.4.1.3.1包装是否完好。
10.4.1.3.2是否有产品标识及产品状态标识。
10.4.1.3.3性能以供方提供的自检报告或合格证明进行验证。
10.4.2必须对所购进的食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物及洗涤剂、
消毒剂等建立查验记录。
10.4.2.1记录的内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
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10.4.2.2对验收合格的填写验收入库单,并有质量登记,及时入库;对验收
不合格物品有处理结论,并不得入库。
10.4.3食品加工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
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10.4.4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相关人员,发现一次予以警告,并罚款200元;
发现二次扣除500元;发现三次及以上者调离岗位或开除;对有触犯法律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0.4.5查验记录资料必须保存2年以上。
11.0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L1目的
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1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式,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活动、
标识或可追溯性控制。
11.3职责
11.3.1生产部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
养,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的防护。
113.2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
11.3.3行政部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113.4质检科负责产品检验、标识及可溯性控制。
11.3.5供销科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11.4.程序
11.4.1生产计划
11.4.1.1生产科根据获得的生产信息,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
制订《月生产计划》,经生产副厂长批准后,发放至相关科室作为采购、生产
的依据。
11.4.1.2车间主任根据《月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填写《领料单》向仓库领
取所需物料组织生产。
11.4.1.3对生产服务运作实施监控,配置适用的测量与监控装置,生产中要
认真做好自检(检查本工序产品)、互检(检查上一工序产品1专检(专职
检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11.4.2包装、标识、储存
11.4.2.1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包
装袋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1.4.2.2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
按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
11.4.2.3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设备(空调、抽风机、消防设备),以保护安全适
宜的贮存环境,所有贮存的物品应做到帐、卡、物一致。
11.4.3关键过程
11.43.1人员及人员卫生的控制:
1143.L1生产人员必须持证、挂牌上岗。
11.4.3.1.2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生产人员在上岗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上厕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
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
生产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鞋以及手套,同时将
头发置于帽内;对工作衣、帽、鞋要做到勤洗、勤换;
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不留长发、长指
甲、长胡须,工作时不使用化妆品、不戴戒指,不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卫生
间等与生产无关的场所,不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吸烟、吐痰、会客、吃食物、
喝酒、乱扔杂物。
11.43.1.3外来人员获准进入车间参观、检查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并经
洗手后,方可进入车间参观、检查;闲杂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加工场所。
1L4.3.1.4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11.4.3.1.5每年对生产人员、质检人员按照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须
重新培训至合格方能上岗。
11.4.3.1.6各生产人员、质检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规程,并严格按
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和检验。
11.43.1.7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生产许
可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
产,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
11.4.3.2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的控制:
11.4.3.2.1保持车间内整洁,不乱堆放杂物。控制区、洁净区要根据规定认
真清扫,工作前要用物理及化学方法消毒灭菌。
11432.2车间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整洁、美观、挂牌上墙。
11.4.3.2.3工作区要做到窗明地净,四壁无尘,物品存放有序,标志规范,
环境清新;防鼠、防蝇、防虫、防尘措施齐全。
11.4.3.2.4卫生区包干到人,坚持每日工作前后各打扫一次,每周进行一次
大扫除。
11.43.2.5在生产区域特殊环境的工作人员,应遵守该工作区的特殊规定要
求。对生产用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保管,不得混杂。主要包括:原料、辅料、
半成品、废料、副产品、包装材料。
11.4.3.2.6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物品,存放在远离生产车间的加盖废
物桶里,并及时清运出厂。
11.4.3.2.7定期检查,认真记录检查情况。
11.4.3.2.8查验记录必须保存2年以上。
11.4.3.3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的控制:
11.433.1定期维护保养:对所有的生产设备、设施,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
管理,一月一小保养,半年一次大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1.4.3.3.2定期清洗消毒: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对生产设备、设施,根据不同
要求,定期用灭菌液消毒处理(当班一次、一周二次、批批处理)由操作人
员实施,并有专人负责检查记录。
11.4.3.3.3操作人员应对所操作的机器设备的性能、运行情况十分熟悉,能
及时排除各种故障,并熟悉机器保养的程序和时间,以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
转。同时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11.4.3.3.4认真执行当班生产人员交接班登记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预防事
故发生。
1143.3.5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期间必须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发现问题应及
时处理,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11.4.3.3.6在工作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工作后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持
设备清洁卫生。
11.4.3.3.7坚持班清班洁,每班停车后,应及时打扫车间卫生,对机器设备、
设施及时进行卫生保养,检查机器设备是否正常,发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处理。
同时对仪器、仪表,要经常进行校对,定期检查并登记清楚。
11.4.3.3.8停产、复产前后应对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控制情况进行登记。
11.4.33.9生产设备应专人保养,并建立使用、维修、保养档案。
11.433.10当班人所使用的设备,如因使用不当而发生损坏的,应要求使用
者按设备修理费的高低酌情进行赔偿。
11.433.11经常对设备电源、电路、电压进行检查和维修。
11.4.3.3.12相关记录必须保存2年以上。
11.4.3.4生产用食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物及洗涤剂、消毒剂
质量的控制:必须使用经进货查验合格的物料,并对所使用的物料进行感官
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1.4.3.5生产工艺的控制:
11.4.3.5.1严格按照食品生产工艺、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不得超量、超
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可能危害人体
健康的物质和回收的食品生产食品;
11.43.5.2根据食品生产工艺确定合理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并做好记录。绿
茶生产关键控制点:鲜叶采收和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
关键质量控制点记录主要包括:生产投料记录、生产温(湿)度、产品特性
控制指标控制记录、车间卫生控制记录、生产人员卫生控制记录、半成品检
验记录等。
11.4.3.5.3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放原料的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
用数量、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联系方式)
竺•
11.43.5.4食品加工过程检验
班组领料时要对核对原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变质的原辅料。
质检员每天对班组生产的产品、规格、形状、包装做抽检,检查频率不
少于每天两次。
包装过程中对产品做感官检查,并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
每月对批量产品做一次全项出厂检验。
新产品检验要依据检验指导卡检验其各项指标,并验证其保质期。
质检员定期对原料仓库、包装仓库、成品仓库的储存条件进行检查。
生产用水检验,一、四季度每月检验一次,二、三季度每月检验二次。
对当班检验或复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要及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
理,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11.4.3.5.5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鲜叶因各种原因造成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
量超标;
茶叶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和茶叶品质;
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的
污染,影响品质和卫生质量。
11.4.3.5.6以上各项检查均须做好检查记录或检验记录,相关记录保存2年
以上。
12.0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2.1目的
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以提高生产技术、产品
质量和经济效益。
12.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设备及辅助正常生产所必须的动力设备等非生产设备的管
理。
12.3职责
12.3.1生产(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统筹管理,包括设备的配置、验收、建档、
检修和报废等。
12.3.2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12.4.程序
12.4.1设备的配置
12.4.1.1生产科根据需要提出设备的配置申请,经主管副厂长批准后负责采
购(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需要权衡质量、价格、能耗、备件提供、配套性、
维修性、环保等多方面因素)(.
12.4.1.2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产科制图,经双方共同审核,
主管副厂长批准后,由设备科组织加工制造。
12.4.2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2.4.2.1设备投入运行前,由生产科制订设备操作规程,无设备操作规程不
得投入运行。
12.4.2.2关键过程设备的操作者须持证上岗操作。并做好相应设备的运行和
交接班记录。
12.4.2.3生产科应制订设备管理规定,报生产副厂长批准后执行。
12.4.2.4生产科对设备实行定期的周检、年检。
13.0产品的检验监控程序
13.1目的
对产品实现必须的过程进行检验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以确保
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
13.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采购物资、生产过程及成品的检验。
13.3职责
质检科负责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检验,生产科和车间配合实施。
13.4工作程序
13.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进厂原材料经质检科按标准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入库,不合格则按程
序退货或让步接收。
13.4.2质量控制程序
13.4.2.1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设置产品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本企业产品出厂检
验。
13.4.2.2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抽检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
控制点的质量指标,保证产品合格率为100%.
13.4.2.3成品必须做到批批检验,如实填写检验记录、出具检验报告。检验
合格后,由质量检验部门加盖合格签章后方能出厂。食品生产者不得凭空捏
造、涂改食品出厂检验记录。
13.424茶叶出厂检验项目为净含量、感官品质、水分,粉末、碎茶等项目。
13.4.2.5严格出车间产品合格证加贴的管理,对不合格产品,当班检验人员
不得发放合格证。
13.4.2.6对当班检验或复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及时报告,并报有关部
门进行处理。
13.4.2.7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须不受任何行政的和其他外界的干扰,确保出
具的检验报告客观、公正。
13.428检验人员应对质量控制点的质量参数进行定期测定。
13.429检验人员应配合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偶发性质量问题及时检验
处理,为生产人员提供质量分析依据。
13.4.2.10质检科应对计量仪器设备定期送检,并进行维护和保养。
13.4211质量检验部门应建立质量检验档案,并归档保存2年以上。
14.0企业诚信控制制度
14.1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承担一切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启觉履行《食
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的承诺。
14.2自觉遵守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14.3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严
把食品质量安全关,诚信立业,守法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14.4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
品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认真记录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生
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出厂销售等台帐;认真落实岗位质量责任
制,加强质量考核。
14.5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15.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5.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15.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以及交付和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的管理。
15.3职责
15.3.1质检科负责组织实施本程序,并跟踪不合格的处理结果。
15.3.2生产、质量副厂长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不合格品作出处理决定。
15.3.3生产副厂长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15.4程序
15.4.1进货(原辅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
15.4.1.1不合格品的识别按产品规范并进行判断(指包装物、鲜叶原料),处
理方式可采用拣用、退货拒收等方法。
15.4.1.2严格生产过程检验制度,杜绝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15.4.2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品产品入库,验收时发现不合格
产品,立即向生产车间退回。
15.4.3检验人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识及处置决定,对严重不合格应填
写"不合格品报告",报厂长批准后作出退货决定,由供销相关人员办理退货
手续。
15.4.4对于检验员或车间主任能判定立即返工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
加工者,立即返工或拣用,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工序检验记录中。返工后的
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仍不合格或不适用者由质检员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作出
处理决定做出相应处理。
15.4.5生产车间接收退回产品后,应立即复检并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不合
格品能二次处理,需经分管质量的生产厂长批准后,方可进行二次处理;对
感官指标、微生物等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报损处理时,一律按废料处理。
15.4.6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合理报损产品,由保管员提出申请,报主管
领导审批后统一报损销毁,并做好记录。
1547对不合格项目由质量检验人员、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和生产操作人
员等,共同认真分析原因。
15.4.8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复检确
认,即刻向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对相关责任
人进行处罚。并对不合格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
15.4.8.1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
15.4.8.2实际召回的情况;
15.483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
15.4.8.4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15.4.8.5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以上处理办法必须严格执行,如发现违规者,扣除经办人员一月工资并
按照实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10%进行处罚;对有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
理。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
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
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
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及时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
部门报告。
16.0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6.1目的
食品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生产加工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16.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
16.3程序
16.3.1每凡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
明后方能上岗。
16.3.2新调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
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
16.3.3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
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
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16.3.4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健康档案,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加工人
员,要定期体检,员工患病应及时申报,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并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
16.3.5食品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单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情况进行
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17.0库房管理控制程序
17.1食品用原材料入库管理
17.1.1采购的食品用原辅材料,应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包装,包装上面应有品
名、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许可
证编号(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产品须注明)合格证等标识。
17.1.2仓库保管员根据《原材料入库单》对入库物资数量进行核准(用抽查
或全查的方法),发现包装有损或开启情况的,应过磅或点数,按实际收到的
完好无损的数量验收,准确无误后在《原材料入库单》上签名。
17.1.3物资入库后,保管员应按物资的种类、型号、规格、批次分别摆放在
相应的货位上,并作记录。
17.1.4食品用原材料入库后,仓库保管员按采购人员送检后检验员在《原材
料入库单》上的结论意见,对各类物资用《货卡》注明食品和状态标识,不
合格物资经采购人员办理不合格让步手续,保管员接到经批准的“让步单"
应及时在该批物资标识上增加让步标记并作相应记录;发现不合格品,一律
不得入库。
17.2食品用原材料发放管理
17.2.1根据生产加工备料要求,保管员按配方单备料,严格按《生产计划单
(代领料单)》发料。包装材料应按生产计划发放,发放时必须核对名称、规
格、型号、数量,不得发放检验不合格的包装材料。
17.2.2因追加生产任务需要补料,根据追加任务单用量发货。因人、机、物
问题超耗的材料,生产人员写出书面说明,由生产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
批准后方可补料。新增食品试制用料,经质量负责人批准、由生产负责人认
领。
17.2.3非生产用物资的领用,须有用料凭证或单位质量负责人签字的书面凭
证,方可领料。
17.2.4食品用原材料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按到货时间的先后,
依次发放,以利于保持贮存物资的质量。对于包装破损、内在质量符合标准
要求的物资,为减少损失,可以先发放使用。
17.2.5不合格物资未办理"让步申请单"手续的,严禁发放使用。
17.2.6无标识的物资视为不合格物资,保管员要书面报告原因,申报重新验
证,按验证结果挂出质量标识。
17.2.7加工用物资发放出库时,应告之质量状态,以便质量追踪。
17.3食品用原材料退货管理
17.3.1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材料有质量问题,生产管理人员应及时将信息传
递给检验人员,经验证将不合格物资退回仓库,仓库按数给予兑换。保管员
应将退回的物资挂"不合格"标记,隔离存放。
17.3.1物资因不合格须退货时,采购人员应开据与所退物资相等的凭证,保
管员方可放该物资出库,并作好出库记录。
17.3.2供方用合格的同类物资换货时,其数量应相等,被换物资方可退出仓
库。换进物资须经验证合格后才能发放,检验不合格仍作不合格物资处理。
17.3.3需要退货的不合格物资,由采购人员通知供货方在10日内提走,逾
期不提走的按规定的滞纳金标准收取仓储费。
17.4食品入库管理
17.4.1加工食品入库应按规定包装,每件应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名称、
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等。加工人员对包装的食品数量负责,
检验员对质量负责。
17.4.2食品入库时,应采用适宜的搬运方法和工具,应按仓库保管员指定的
位置码放,且应离墙离地、分垛码放,以堆放稳定、整齐、美观、便于清点
数量为原则。
17.4.3每批食品入库完毕,仓库保管员应与负责入库人员当面点清入库数量,
办理入库手续。
17.4.4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
验合格证号等内容。
17.5食品出库管理
17.5.1提货人员到仓库提货必须持有《商品调拔单》,保管员方可发货。
17.5.2食品出库时,仓库保管员和提货人员应当面验证包装上面的名称、数
量及合格证,包装是否完整,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7.5.3食品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以免食品贮存时间过长而变质。
1754如实记录出库食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17.6食品用原材料和食品贮存管理
17.6.1食品用原材料和食品入库后,应做到"一明"、"二齐"、"三清"、"四
定位"、"五防"。
一明:标志明显。
二齐:库容整齐,码堆整齐。
三清:品名清、规格清、数量清。
四定位:按区域、架、层次、货位对号入座。
五防:防混、防破损、防污染、防碰、防潮。
对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应符合相应要求。
17.6.2保管员应及时填写《货卡》,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三一致。
17.6.3食品用原材料和食品仓库随时进行核对,成品库每日填报《盘存表》。
17.6.4仓库保管员应经常查看易变质的物资和食品,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质检
人员复检,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17.6.5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处置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超
过贮存期的物资和食品,仓库保管员应采取隔离措施,并挂"不合格”标识,
专题报告申请处理。
17.6.6仓库贮存的物资和食品应保持清洁,保管员应经常打扫仓库内部及周
围的卫生,做到物品表面、仓库地面、门窗、屋顶无积尘。
1767物资和食品仓库和贮存场地及周围环境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
污染的条件。需要使用冷藏贮存的物品,必须控制适宜的贮存温度。
17.6.8食品、物资出入库要及时上下帐,保持帐物相符。
17.7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
应有专人专柜,实行双人双匙管理,并作好记录。
18.0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控制
18.1目的
通过培训提升本场人员素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18.2适用范围
全场所有人员。
18.3程序
18.3.1食品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所有食品安全
管理人员都要经过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18.3.2新职工上岗前,应主动接受岗前教育、培训,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承
担的工作有一个基本认识和了解。未经岗前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者一律不
得上岗。
18.3.3食品生产企业应在本单位内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
训,或是安排从业人员参加由相关监管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
不断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18.3.4食品生产企业应鼓励职工参加各类业余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思想觉
悟和专业技能。
18.3.5在职职工应主动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学习班,无故不参加者
扣除当月10%的奖金。
19.0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9.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9.2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19.3职责
质检所负责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并进行协调工作3佥证纠正措施和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各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19.4程序
19.4.1纠正措施
19.4.1.1不合格产生部门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同其他人员认真分析研
究,调杳并采取纠正措施,制订纠正措施,由厂长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实
施,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在平时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产品,审核员把不
符合报告交给厂长,由厂长进行分析并确定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要求
处理单"交给责任部门。如产生的不合格是偶然性或一般性问题。质检科批
准责任部门实施纠正措施。如产生的不合格是经常性或严重性问题,上报管
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责任部门实施纠正措施。
19.4.1.2质检科应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及时掌握纠正措施完成情
况并进行验证。
19.4.1.3质检科确认纠正措施计划完成,进行书面验证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验证结果。
19.4.2预防措施
19.4.2.1质检科组织收集信息,进行梳理后,分析发现存在(潜在)的不合
格隐患。向各业务科室和车间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对不合
格项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潜在的原因,并记录调查结果。
19.4.2.2数据分析的输出,历次顾客满意程序调查的结果。
19.4.2.3过程状态分析与趋势,过程不合格隐患。
19.424经验证,效果不明显的预防措施要重新组织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19.4.2.5质检科组织各部门确定采取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潜在不合格因素再
次发生,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责任部门实施预防措施。
20.0产品工艺文件
20.1杀青工序操作规程
20.1.1使用6C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原理工大学《照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运筹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设项目承包合同
- 开启综合实践之旅(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 银行员工年度工作总结范文范本
- 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 二年级家乡作文锦集8篇
-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范文八篇
- 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医疗设备验收方案
- 监理绿色建筑质量评估报告
- 地下管道安全培训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复习提高篇(解析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编码》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
- 2024年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子银行案防自我评估报告
- 小学科学实验图片大全
- 体育教研室教学大纲-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 肿瘤微环境与结直肠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