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_第1页
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_第2页
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_第3页
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_第4页
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蒂华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Email:dihuas@163.comPAGEPAGE254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以及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北京蒂华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Email:dihuas@163.com2011-2016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出版日期:2011年PET注坯模具行业动态预测报告报告目录:第一章注坯模具产品概述 14第一节注坯模具产品定义与性质 14第二节注坯模具产品用途 16第三节注坯模具的生产工艺 16第四节注坯模具产业链分析 17第二章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第一节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分析 21第二节世界主要国家注坯模具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第三节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9第三章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0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30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45第三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54一、行业政策分析 54二、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56第四章中国注坯模具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59第一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发展概况 59一、国内注坯模具的生产概况 59二、近年来国内注坯模具产能变化分析 62三、国内注坯模具生产技术的进展 63第二节中国注坯模具产量数据监测 68第三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3第四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进出口分析 74第五章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分析 77第一节中国注坯模具市场消费状况分析 77一、国内注坯模具市场的消费结构 77二、国内注坯模具市场的消费状况 78第二节中国注坯模具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78一、注坯模具市场行情回顾 78二、注坯模具市场供需状况 80第三节中国注坯模具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83第六章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84第一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竞争现状 84一、价格竞争分析 84二、企业竞争力分析 85三、技术竞争分析 88第二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89一、企业集中度分析 89二、区域竞争力分析 89三、区域竞争优势对比分析 91第三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市场竞争走势预测分析 93第七章注坯模具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95第一节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95第二节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 105第三节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 116第四节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 127第五节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137第六节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147第七节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159第八节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170第八章注坯模具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181第一节注坯模具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181一、注坯模具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181二、注坯模具行业上游对注坯模具行业影响力分析 183第二节注坯模具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183一、注坯模具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183二、注坯模具行业下游对注坯模具行业影响力分析 187第九章注坯模具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188第一节行业发展特征 188一、行业的周期性 188二、行业的区域性 189三、行业经营模式 189第二节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190一、行业发展格局 190二、行业进入壁垒 191三、行业SWOT分析 192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194第三节注坯模具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198一、注坯模具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199二、注坯模具行业投资方向 199三、注坯模具行业投资建议 201第四节注坯模具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203第十章注坯模具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展望 208第一节注坯模具行业投资机会 208一、注坯模具行业区域投资机会 208二、注坯模具需求增长投资机会 209第二节注坯模具行业投资风险展望 210一、宏观调控风险 210二、国际竞争风险 210三、产品内部结构调整风险 212四、技术创新风险 213五、经营管理风险 214六、产品自身价格波动风险 218第十一章注坯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20第一节中国注坯模具市场趋势分析 220第二节注坯模具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221一、注坯模具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221二、注坯模具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221第三节中国注坯模具行业供需预测 222一、中国注坯模具供给预测 222二、中国注坯模具需求预测 228第四节注坯模具行业规划建议 231第十二章注坯模具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234第一节市场策略分析 234一、注坯模具价格策略分析 234二、注坯模具渠道策略分析 235第二节销售策略分析 236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236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236三、企业产品开发策略 238第三节提高注坯模具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238一、提高中国注坯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238二、注坯模具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239三、影响注坯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241四、提高注坯模具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243第四节对我国注坯模具品牌的战略思考 248一、注坯模具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248二、注坯模具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249三、我国注坯模具企业的品牌战略 249四、注坯模具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253图表目录:TOC\h\z\c"图表"图表1:产业链对接机制的主要内容 17图表2:各国/地区模具产业竞争力情况 23图表3:美日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 23图表4:金砖四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 24图表5:全球经济指数与产出差距 25图表6:全球经济的增长趋势 25图表7:2010年主要经济体GDP增长趋势预测(季度环比折年率,%) 26图表8:全球经济增长的区域贡献结构 28图表9:金融危机过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复苏并再次呈现强劲增长,而发达国家复苏缓慢 30图表10:主要经济体领先指标综合指数 31图表11:2009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增长表 32图表12:2000-2010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统计表 33图表13:2006-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季度走势图 33图表14:2008-2010年CPI变化趋势 34图表15:2003-2010年11月中国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 35图表16:2000-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统计表 35图表17:1978-2009年中国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统计表 36图表18:1978-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走势对比图 37图表19:1978-2008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38图表20:1978-2008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39图表2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40图表22:2006-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40图表23:2007~2009年各月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41图表24:2007~2009年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41图表25:2007~2009年重工业与轻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42图表26:2007~2009年采掘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42图表27:2005~2010年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43图表28:2005~2010年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 44图表29:2005~2010年工业企业产品累计销售率 44图表30:2005~2010年3月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 45图表31:为稳定经济增长在08年下半年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 56图表32:调整前4万亿投资结构情况 57图表33:调整后4万亿投资结构情况 57图表34:2006-2009年我国注坯模具及其他相关产品产成品走势图 60图表35:2006-2009年中国注坯模具及其他相关产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图 77图表36:2006-2009年中国注坯模具及其他相关产品制造行业资产增长趋势图 79图表37:2006-2009年中国注坯模具及其他相关产品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 80图表38:2006-2009年中国注坯模具及其他相关产品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走势 81图表39:2010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调查结果 84图表40:我国注坯模具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分布图 86图表41:我国注坯模具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分布图 87图表42:2010年我国注坯模具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例分布图 89图表43:2010年我国注坯模具行业地区资产分布图 89图表44:我国注坯模具行业地区销售收入分布图 93图表45:2009-2010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95图表46:2009-2010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97图表47:2009-2010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99图表48:2009-2010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01图表49:2009-2010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03图表50:2009-2010年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工业产值情况 106图表51:2009-2010年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资产负债情况 108图表52:2009-2010年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产品收入情况 110图表53:2009-2010年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利润亏损情况 112图表54:2009-2010年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14图表55:2009-2010年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17图表56:2009-2010年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19图表57:2009-2010年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21图表58:2009-2010年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23图表59:2009-2010年佛山市南海科赢注拉吹塑机模具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25图表60:2009-2010年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27图表61:2009-2010年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29图表62:2009-2010年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31图表63:2009-2010年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33图表64:2009-2010年广东蓝达注塑模具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35图表65:2009-2010年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37图表66:2009-2010年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39图表67:2009-2010年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41图表68:2009-2010年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43图表69:2009-2010年肇庆市金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45图表70:2009-2010年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49图表71:2009-2010年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51图表72:2009-2010年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53图表73:2009-2010年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55图表74:2009-2010年成都万可制造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57图表75:2009-2010年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59图表76:2009-2010年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62图表77:2009-2010年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64图表78:2009-2010年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66图表79:2009-2010年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68图表80:2009-2010年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情况 171图表81:2009-2010年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173图表82:2009-2010年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产品收入情况 175图表83:2009-2010年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利润亏损情况 177图表84:2009-2010年台州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主要成本比例分布图 179图表85:国内大部分省市人均收入依然处于后进水平,有很大增长潜力 184图表86:软饮料消费量前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软饮料消费的增速最快地区全部在中西部 184图表87:发达省市大部分饮料消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西部省市饮料消费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185图表88:若按省市划分,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仍在软饮料快速增长阶段 185图表89:经历20年塑料包装和纸制品包装成为主流 186图表90:中国注坯模具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188图表91:2010年我国注坯模具行业地区资产分布图 189图表92:金融风暴下的注坯模具行业SWOT分析 193图表93:行业波特五力模型 195图表94:波特五力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 195图表95:全球GDP趋势图 199图表96:三种基本战略的具体要求 205图表97:基本战略的风险 205图表98:2010我国注坯模具行业地区销售收入分布图 208图表99:人民币月度信贷增量走势(亿元) 215图表100:中国M2同比增速(%) 216图表101:信贷放缓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影响已经显现(亿元,%) 217图表102:工业增加值增速(%) 217图表103: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218图表104:近三年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情况 219图表105:中国注坯模具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225图表106:2006-2009年我国注坯模具行业资产增长走势图 226图表107:2006-2009年我国注坯模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走势图 227图表108:按人均GDP(美元/人)指标计算中国离工业化成熟期已经不远 229图表109:按三次产业结构指标计算中国离工业化成熟期已近在咫尺 229图表110:按就业指标计算中国离工业化成熟期亦不远 230图表111:按城镇化率指标计算中国离工业化成熟期尚有一定时期 230图表112:产品价格与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234图表113:2009-2012年注坯模具活力型中小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情况 240第一章注坯模具产品概述第一节注坯模具产品定义与性质PET的特性:PET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缩合的产物,是饱和的热塑性聚合物。PET分子有线性和半结晶状态。生产PET最简单的过程,就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形成单体(酯化),然后缩聚成长链聚合物PET。聚合度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PET与很多塑料一样,加工过程中有三态变化,即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模具按成型方法,可分为以下分类:注射成型,是先把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融,在注射机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由于物理及化学作用而硬化定型成为注塑制品。注射成型由具有注射、保压(冷却)和塑件脱模过程所构成循环周期,,因而注射成型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熔料对模具的磨损小,能大批量地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尺寸精度高的塑件;但是对于壁厚变化大的塑件,难以避免成型缺陷。塑件各向异性也是质量问题之一,应采用一切可能措施,尽量减小。压缩成型,俗称压制成型,是最早成型塑件的方法之一。压缩成型是将塑料直接加入到具有一定温度的敞开的模具型腔内,然后闭合模具,在热与压力作用下塑料熔融变成流动状态。由于物理及化学作用,而使塑料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常温保持不变的塑件。压缩成型主要是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模塑粉、脲醛与三聚氰胺甲醛模塑粉、玻璃纤维增强酚醛塑料、环氧树脂、DAP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等的模塑料,还可以成型加工不饱和聚酯料团(DMC)、片状模塑料(SMC)、预制整体模塑料(BMC)等。一般情况下,常常按压缩膜上、下模的配合结构,将压缩模分为溢料式、不溢料式、半溢料式三类。挤塑成型,是使处于粘流状态的塑料,在高温和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具有特定断面形状的口模,然后在较低的温度下,定型成为所需截面形状的连续型材的一种成型方法。挤塑成型的生产过程,是准备成型物料、挤出造型、冷却定型、牵引与切断、挤出品后处理(调湿或热处理)。在挤塑成型过程中,注意调整好挤出机料筒各加热段和机头口模的温度、螺杆转数、牵引速度等工艺参数,以便得到合格的挤塑型材。特别要注意调整好聚合物熔体由机头口模中挤出的速率。因为当熔融料挤出的速率较低时,挤出物具有光滑的表面、均匀的面形状;但是当熔融物料挤出速率达到某一限度时,挤出物表面就会变得粗糙、失去光泽,出现鲨鱼皮、桔皮纹、形状扭曲等现象。当挤出速率进一步增大时,挤出物表面出现畸变,甚至支离和断裂成熔体碎片或圆柱。因此挤出速率的控制至关重要。压注成型,亦称铸压成型。是将塑料原料加入预热的加料室内,然后把压柱放入加料室中锁紧模具,通过压柱向塑料施加压力,塑料在高温、高压下熔化为流动状态,并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逐渐固化成塑件。此种成型方法,也称传递模塑成型。压注成型适用于各低于固性塑料,原则上能进行压缩成型的塑料,也可用压注法成型。但要求成型物料在低于固化温度时,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高于固化温度时,有较大的固化速率。中空成型,是把由挤出或注射制得的、尚处于塑化状态的管状或片状坯材趋势固定于成型模具中,立刻通入压缩空气,迫使坯材膨胀并贴于模具型腔壁面上,待冷却定型后脱模,即得所需中空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适合中空成型的塑料为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根据型坯成型方法的不同,中空成型主要分为挤出吹塑中空成型和注射吹塑中空成型两种。挤出吹塑中空成型的优点是挤出机与挤出吹塑模的结构简单,缺点是型坯的壁厚不一致,容易造成塑料制品的壁厚不匀。右图是挤出吹塑中空成型原理示意图。注射吹塑中空成型的优点是型坯的壁厚均匀、无飞边,由于注射型坯有底面,因此中空制品的底部不会产生拼和缝,不仅美观而且强度高。缺点是所用的成型设备和模具价格贵,故这种成型方法多用于小型中空制品的大批量生产上,在使用上没有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方法广泛。第二节注坯模具产品用途中国PET包装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之中,行业内的竞争很激烈。欧美大型的模具和设备生产商上个世界七十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直到上个世纪末它们都一直占据着中国PET瓶胚模具和设备的全部市场。近些年来,国内瓶胚模具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对于国内的大型企业,由于他们资金雄厚以及生产规模大,加之长久以来欧美企业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使得这些企业还是会选择国外的设备。因此目前欧美企业还是占据着国内的高端市场。第三节注坯模具的生产工艺注塑成型可以对形状复杂的塑料产品实现一次成型,是一种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而注坯模具的优劣则直接影响注塑成型的质量。在模具行业,欲要加工出高精度、高质量、复杂型面的注坯模具,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设定最佳切削用量,这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在具有比较复杂型面的注坯模具制造过程中,只有采用先进的CAD/CAM软件,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借助现代的加工设备,确定最优化的切削参数,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模具加工质量和效率。第四节注坯模具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模型介绍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产业链的四个维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对接。对接的内容影响着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对接内容越丰富,产业链就越长。图表SEQ图表\*ARABIC1:产业链对接机制的主要内容对接层次对接内容对接具体内容对接核心第一层次(宏观)——对接的导向:价值链和其他三个维度的对接价值链和企业链价值链和供需链价值链和空间链产业分布第二层次(中观)——对接的主体部分:企业链和供需链、空间链的对接企业链和供需链企业链和空间链企业链和需求链企业链和技术链企业链和供应链产品技术标准生产要素配套半径第三层次(微观)——对接的基础:各维度内部的对接供需链中的对接企业链中的对接空间链中的对接需求链和技术链技术创新分工和交易、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经济数据来源:国研合信行业研究中心二、注坯模具产业链模型分析(一)、前向一体化现状前向一体化战略的选择要点是:企业现在利用的销售商或成本高昂、或不可靠、或不能满足企业的销售需要。可利用的高质量销售商数量有限,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公司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具备销售自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可以是剥离富余人员的替代。当稳定的生产对企业十分重要时。这是由于通过前向一体化,企业可以更好地预见对自己产品的需求。现在利用的经销商或零售商有较高的利润。这意味着通过前向一体化,企业可以在销售自己的产品中获得高额剩润,并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二)、后向一体化现状后向一体化战略的选择要点是:企业当前的供应商或供货成本很高、或不可靠、或不能满足企业对零件、部件、组装件或原材料的需求。供应商数量少而需方竞争者数量多。企业具备自己生产原材料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价格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这是由于通过后向一体化,企业可稳定其原材料的成本,进而稳定其产品的价格。现在利用的供应商利润丰厚。这意味着它所经营的领域属于十分值得进入的产业。企业需要尽快地获取所需资源。(三)、产业价值链对行业影响分析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地从后向、前向和水平方向发展的总体性谋划。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和水平一体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己在产品上的优势,把原来属于外购的原材料或零件,改为自行生产的战略。在生产过程中,物流从反方向移动,称为后向一体化,目的是为了保证物资供应来源,以发展自己的产品。采用这种战略,一般是把原来属于后向的企业合并起来,组成联合企业或总厂,以利于统一规划,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在生产过程中,物流从顺方向移动,称为前向一体化,采用这种战略,是为获得原有成品深加工的高附加价值。一般是把相关的前向企业合并起来,组成统一的经济联合体。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把性质相同或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合并起来,发展成为专业化公司的战略。第二章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分析一、世界注坯模具的生产情况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迅猛的发展,注坯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目前世界上注坯模具市场总体上来说是供不应求的,对于我国,注坯模具产业同样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近几年,模具产业增加率保持在13%。汽车更换车型的时将近有八成的模具需要更换。除此之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坯模具在模具工业中所占比重也最大。目前而言,模具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机械工业是国民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十分重要的装备工业,而模具工业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模具工业中,大量采用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及设备等等,模具工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工业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不仅体现在目前模具形成的最终商品的产值是模具自身价值的上百倍,更体现了高附加值产品离不开高水平的模具,模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工业大发展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节能、环保、安全等要求,体现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世界工业进入一个全面革新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品种,大力提高性能及质量,日益成熟完善的历史新时期。正是由于下游行业每年保持较快的发展,导致各大企业对注坯模具的需求不断增长,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投产注坯模具来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领域的高速发展,注坯模具市场也将稳步增长。国际知名品牌角力中国市场,伪劣假冒品牌鱼目混珠的市场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并可能愈演愈烈。二、世界注坯模具的需求情况模具生产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已成必然趋势,注坯模具市场在中国也必将随着pet包装的发展而得到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对注坯模具的需求量总体上将持续增长。未来几年间,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世界注坯模具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全球注坯模具消耗量的持续增长将带来需求的持续增长,西欧将能维持5%左右的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注坯模具增长率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但是,注坯模具的价格、可获得性、生产区域和消费等因素将使得世界注坯模具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受可获得性、劳动力、机器技术和通往消费市场的物流通道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国注坯模具消耗量将进一步移往远东地区。专家称,在市场转移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在全世界并非处于均衡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生产将会继续超过消费。2011-2016年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注坯模具消费的需求将保持增长势头,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将表现得更为强劲。北美、南美、中东、非洲地区对注坯模具的消费需求将略有增加,注坯模具需求量的重要增长点在亚洲。据预测,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未来几年内对注坯模具需求量都将有较大增长,这种增长更主要体现在中国。第二节世界主要国家注坯模具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图表SEQ图表\*ARABIC2:各国/地区模具产业竞争力情况国别/地区相对优势相对劣势中国台湾生产前置期快;对于精确度和复杂性高的模具已掌握纯熟技术;采取在中国大陆制造而设计和营销在台湾的运作模式,有效利用中国大陆低工资率控制成本劳动力高度依赖中国大陆;下游厂商将制造厂移至国外,尤其是中国大陆;模具厂多属小公司型态,资金来源易受限制;技术人才缺乏日本拥有技术精良的技术人才;产品具有高质量保证;生产前置期短(快速);具有高精密度、高复合度模具的制造能力相对高的劳工成本;产业空心化美国高质量产品;拥有研发实力与创新性的生产技术;产品设计能力强;拥有广大应用市场及多样化的下游客户基础劳工成本高;市场价格高;相关员工福利、训练、保险费用负担重德国具有优良传统模具的生产工艺技术;扎实的师徒制习艺训练计划;在生产高精密度和复合度模具上,拥有相当好的技术基础劳工成本高;下游顾客移至制造成本较低的国外地区,包括东欧和中国;模具制造厂也随着下游客户外移中国大陆具有高度成长的国内市场并拥有国际级下游客户群聚效应;拥有低工资的技术与设计人员;成立模具工业园,吸引国外厂商形成产业集聚缺乏灵活与创意的模具设计能力;尚无生产高精度与复杂度高的技术能力;须以高成本进口模具,以弥补国内产品低质量的供应缺口韩国人工费用降低,模具价格下跌,有利于出口成长;小型模具厂的背后多有大企业财力及物力的支持模具设计能力与开发技术仍待加强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继续增长,资本市场收复部分失地,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颇受关注。发达市场复苏放缓,新兴市场加快增长,全球经济再现“脱钩”迹象,各个区域从同步衰退走向交替性增长,经济复苏步伐疲软,周期被拉长,增加了复杂性。图表SEQ图表\*ARABIC3:美日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资料来源:J.P.Morgan,Markit图表SEQ图表\*ARABIC4:金砖四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走势资料来源:J.P.Morgan,Markit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在三季度较大幅度地修正了经济增长数据,且欧盟经济增长远超预期。我们对所编制的全球经济运行指数进行了微调。调整后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二季度全球经济环比增速分别为4.2%和3.8%。预期四季度全球经济环比增长率2.8%,与三季度基本持平;同比增长率在二季度达到3.9%顶部之后回落到3.4%左右。主要观察指标的表现有:(1)最近几个月全球PMI持续回落,特别是新订单指数较为低迷;(2)OECD经济领先指标显示,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将在下半年回落;(3)从商业周刊工业品价格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海运指数运行态势看,实体经济需求依然不强。图表SEQ图表\*ARABIC5:全球经济指数与产出差距图表SEQ图表\*ARABIC6:全球经济的增长趋势具体来看,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居民收入与支出依旧疲软,而刺激政策效应消退,美国经济将持续低迷;由于企业投资逐步复苏,美国经济仍可避免衰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困扰尚未消退,出口冲高回落,内部需求趋于平稳,欧洲经济复苏态势转为疲软,低于二季度的超预期表现。受内需旺盛和大宗商品涨价等因素的推动,亚洲和拉美新兴市场表现良好,东欧、中东与非洲新兴市场复苏有所提速。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衰退时同步性强,复苏时则表现出轮番交替和波动较大的特征,这种“断断续续”、“星星点点”的复苏态势拉长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图表SEQ图表\*ARABIC7:2010年主要经济体GDP增长趋势预测(季度环比折年率,%)资料来源:路透,表中部分国家历史数据为估算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快速下滑,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高度开放的亚洲各个经济体也难以幸免,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历了一到两个季度的巨幅负增长,中国、印度和其他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也大幅放缓。但是,与欧美深陷连续三个季度的深度经济衰退不同,亚洲经济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迅速企稳,特别是诸多大型经济体反弹迅猛,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区域内贸易活跃,使得亚洲经济在2009年保持增长,与欧美国家经济大幅衰退的局面显著不同。2010年以来,亚洲国家内需旺盛,持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测算,从2008-2010年的三年中,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超过50%;特别是2009年全球仅有亚洲和非洲实现了整体的经济增长,欧洲、美洲和其他地区皆为整体经济衰退。图表SEQ图表\*ARABIC8:全球经济增长的区域贡献结构资料来源:IMF,TheBanker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最终转化为严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原油、矿石等资源价格下跌,投资严重不足。金融经济危机已经迅速蔓延成实体经济危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民经济的不景气对注坯模具行业影响很大,就要求我们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周期、剖析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对注坯模具行业市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合理预测注坯模具行业未来走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更上一层楼。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风行,世界企业尤其是大工业行业出现了强强联合的兼并与强弱联合的并购,形成了一些世界级巨型企业,从而在提高产能、上下游一体化、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联合增强,优势竞争。兼并重组不失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战略。国外企业战略性重组,强化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值得国内企业与行业借鉴的。技术创新,实力竞争,信质取胜。科技推动注坯模具进步。可以说注坯模具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开拓前进的。今后,技术创新仍然是发展的动力、生命的活力。第三节世界注坯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国际模具市场呈现出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模具制造强国,如日本、德国的模具制造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邻近的新兴工业国家设立模具加工厂,以获取廉价劳动力成本,以增强价格上的竞争力。而且,模具下游产业也纷纷向海外转移。在模具行业的许多领域,可以看到向合同外包方向发展的趋势。外包的内容涉及产品开发、生产和服务,因此有许多从事专业服务的公司和从事模具产品设计的大学加入到模具产业中来。客户需求的变化导致服务范围的扩大,模具制造企业除了要对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提供各种类型的产品外,也需要进一步促进和客户的密切联系。第三章中国注坯模具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与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注坯模具行业也不例外。受雪灾、地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大幅度的下挫。而在2009年,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的空前危机中走出了一条强劲的“V”型反弹复苏曲线。2010年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图表SEQ图表\*ARABIC9:金融危机过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复苏并再次呈现强劲增长,而发达国家复苏缓慢资料来源:美联储欧元区债务危机一方面引发欧洲各国财政紧缩,欧洲未来消费势必减少;另一方面欧元的贬值,令对欧出口成本大幅增加。今年以来,欧元兑人民币贬值14.5%,200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额为2360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19.7%。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领先指标综合指数来看,ConferenceBoard美国4月领先指标开始下降,国家统计局和高盛编制的截止4月中国领先指标连续多月下降,OECD欧元区截止3月的领先指标虽然尚未下降,但增速明显放缓,考虑欧洲的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其经济复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中仅OECD日本截止3月的领先指标仍然向上,但考虑其经济的对外依赖性,2010年下半年可能难以独善其身。图表SEQ图表\*ARABIC10:主要经济体领先指标综合指数资料来源:Bloomberg一、中国GDP分析2009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图表SEQ图表\*ARABIC11:2009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增长表全年12月(同比)(同比)CPI-0.70%1.90%PPI-5.40%1.70%GDP8.70%10.70%M1-32.40%M2-27.70%FDI-2.60%103%进出口-13.90%32.70%消费品15.50%17.50%工业增加值11%18.50%城镇可支配收入9.80%-原材料-7.90%3.00%工业增加值18.50%11.00%数据来源:统计局根据2010年1月27日公布的数据结果显示,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图表SEQ图表\*ARABIC12:2000-2010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统计表GDP(亿元)增长率(%)2000年992148.4%2001年1096558.3%2002年1203329.1%2003年13582310.0%2004年15987810.1%2005年18321710.4%2006年21192311.6%2007年25730613.0%2008年3140459.6%2009年3353538.7%2010年Q18162211.9%2010年Q217283910.3%2010年Q326866010.6%图表SEQ图表\*ARABIC13:2006-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季度走势图数据来源:统计局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图表SEQ图表\*ARABIC14:2008-2010年CPI变化趋势注:红色实线为3个月的移动平均趋势线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局称,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热点商品销售旺盛。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36亿元,增长18.0%;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增长18.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8056亿元,增长29.9%。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46.0%,家具类增长37.2%,汽车类增长3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7%。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2009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2010年1-11月社会零售额210697亿元,同比增长24.9%。具体如下:图表SEQ图表\*ARABIC15:2003-2010年11月中国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社会零售额(千元)增长率(%)2003年5556727.70%2004年7047726.82005年8877426.00%2006年10999823.90%2007年13723924.80%2008年17229125.50%2009年22484630.10%2010年1-11月21069724.9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五、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2009年外贸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为1.01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1.2%。2009年中国外贸总额同比下降至2.21万亿美元,降幅13.9%。顺差为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海关总署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恢复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图表SEQ图表\*ARABIC16:2000-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统计表人民币计算(亿元)按美元计算(亿美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总额总额总额总额总额总额200039273.220634.418638.81995.64742.924922250.9241.1200142183.622024.420159.21865.25096.526612435.5225.5200251378.226947.924430.32517.66207.732562951.7304.3200370483.536287.934195.62092.38509.884382.284127.6254.68200495539.149103.346435.82667.511545.55933.25612.3320.92005116921.862648.154273.78374.414219.17619.56599.510202006140971.577594.5963376.8614217.7317603.969689.367914.611774.82007166740.293455.673284.620171.121737.312177.89559.52618.32008179921.5100394.979526.520868.425632.614306.911325.62981.320092207312017100561961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六、居民消费水平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图表SEQ图表\*ARABIC17:1978-2009年中国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统计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133.6343.467.71980年191.3477.661.856.91985年397.6739.157.853.31989年601.51373.954.854.51990年686.31510.258.854.21991年708.61700.657.653.81992年7842026.657.6531993年921.62577.458.150.31994年12213496.258.9501995年1577.7428358.650.11996年1926.14838.956.348.81997年2090.15160.355.146.61998年21625425.153.444.71999年2210.3585452.642.12000年2253.4628049.139.42001年2366.46859.647.738.22002年2475.67702.846.237.72003年2622.28472.245.637.12004年2936.49421.647.237.72005年3254.91049345.536.72006年358711759.54335.82007年4140.413785.843.136.292008年4760.6215780.7643.6737.892009年5153数据来源:统计局图表SEQ图表\*ARABIC18:1978-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走势对比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恩格尔系数降幅明显加快,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经济越困难。当然数据越精确,家庭或国家的经济情况反应也就越精确。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9%;农村居民家庭为43.7%。图表SEQ图表\*ARABIC19:1978-2008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年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67.757.5198061.856.9198557.853.3198954.854.5199058.854.2199157.653.8199257.653199358.150.3199458.950199558.650.1199656.348.8199755.146.6199853.444.7199952.642.1200049.139.4200147.738.2200246.237.7200345.637.1200447.237.7200545.536.720064335.8200743.136.3200843.737.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SEQ图表\*ARABIC20:1978-2008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七、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图表SEQ图表\*ARABIC2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图表SEQ图表\*ARABIC22:2006-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7%;集体企业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5%;私营企业增长20.0%。轻工业增长13.6%,重工业增长16.5%。

20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已经回到2007年经济高增长时期的水平,11月和12月份更是分别增长了19.2%和18.5%,工业增长振荡向上的趋势明显。图表SEQ图表\*ARABIC23:2007~2009年各月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景气止跌回升态势还得到了以下两方面的证据支持:一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起升至50以上,显示制造业已处于景气扩张轨道。二是作为经济“风向标”的发电量连续7个月正增长,12月增速更是高达26%。图表SEQ图表\*ARABIC24:2007~2009年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工业结构看,重工业发展态势明显优于轻工业,表明我国的工业增长已经回稳,开始走向新的扩张。从重工业内部看,采掘业的工业增加值恢复比较快,增速都在20%以上,基本超过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图表SEQ图表\*ARABIC25:2007~2009年重工业与轻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SEQ图表\*ARABIC26:2007~2009年采掘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提升3.1个百分点,PMI已连续13个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制造业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归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图表SEQ图表\*ARABIC27:2005~2010年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12月,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9%,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呈现有所下降态势。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但升幅较小,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余各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降幅较大,分别为2.9和6.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企业效益基本恢复。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22.1%,轻工业增长14.1%。自09年7月起,重工业增速开始超过轻工业,表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图表SEQ图表\*ARABIC28:2005~2010年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7%,盈利水平基本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图表SEQ图表\*ARABIC29:2005~2010年工业企业产品累计销售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SEQ图表\*ARABIC30:2005~2010年3月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1、2010-2015年中国经济影响因素“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增长的机遇和潜力,从经济增长来说,经济增长可以从需求面和供给面来看。中国经济现在还是保持总体上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这样一些机遇:一个就是从需求方面看,中国投资和消费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都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这是国内这一块。从供给面来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同时,整个国内的科技和教育水平在提升,劳动者素质在改善,包括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这是保持比较高增长的因素。同时除了需求和供给面之外,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后发优势,同时还有一些改革要继续推进,还可以释放出一些生产力,这些方面是我们从国内需求、供给、改革、制度方面来看的,我们有继续增长的积极因投资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储蓄,中国储蓄率比较高,我想“十二五”时期,即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医疗保险,子女教育不可能靠社会保障来实现,所以储蓄率还是比较高,这样的储蓄比为资产投资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消费方面,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步。事实上我们消费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只不过投资增长率更高,这样使得投资消费的变化没有预期这么快。机遇方面我简要说一下,重点说一下挑战。我们面临的挑战既有国内又有国际方面,如果从国内供给面来看是什么样的因素呢?当我们在过去一二十年中,当经济增长速度偏高的时候,都面临几个方面约束,资源环境约束,这个使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保持非常高,一旦过高就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水电煤运跟不上了,你不能过高,过高承受不了。更重要的一个约束是来自需求面约束。我们看到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两次增速下滑都是由于外因引起的,都是由于外部的金融危机,这张图反映的是GDP和CPI的增长率,两次下滑都是由于金融危机,外需受到影响,就业就受到影响,就业受到影响收入就受到影响,需求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导致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2010-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2009年中国仍处于起飞萧条的后半期,但起飞萧条经验上具有迅速复苏的特征。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原动力依然存在,对抗萧条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也仍然有效。起飞萧条和长波衰退将使中国经济在2008年底或者2009年初经历一个实际GDP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就是在2013年预期长波萧条之前的最低点。在长波衰退的后半段,2013或2015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步入工业化新阶段,即走向成熟。从投资、城市化、产业机构等角度可以例证中国即将步入类似于美国20世纪初和日本1960年代后半期的走向成熟阶段。中国走向成熟阶段是工业化的扩散期。首先,工业化将向多样化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中游产业膨胀,进入重化工业化与装备业的共同繁荣阶段;其二、城市化及相应产业向落后地区扩散;其三、政策推手导致的经济大型化;其四、创新与改革分配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五、大都市化进程的速度对提升内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向成熟是一个微观主体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时代,大型化是公司繁荣的起点,中间企业存在于大型化之后的产业组织变更过程中。3、2010-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特点“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位置看,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目前是上升大周期的小调整阶段。--从起始点看,经济增速的位势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人均GNI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要防止拉美陷阱。--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推进是重要的动力源。--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看,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的背景下,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中线可把握在9%。要继续承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倒逼压力,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又要根据以往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长期保持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为此,要把握好“十二五”期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适度经济增长区间。4、2010-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问题国际环境变化的挑战,就是发达经济体拟以气侯变化和环境保护为名,实施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从2020年起,对拒绝减排的国家向美国出口的铝、钢、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求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欧盟一些国家也在提这个碳关税。当然这个提法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反抗和抗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现实,一旦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将减少21%,所有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将减少9%,所以这是发达国家拟以气侯变化和环境保护为名,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如果实施了碳关税,你就模糊了发达国家对于气侯变化的责任了。所以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未来国际上的两个比较大的挑战,对“十二五”期间我们经济会增长到什么程度的一个影响。除了国际挑战,我们国内的挑战,比如收入不平衡的差距,资源环境约束,体制机制的原因,这是中国人均GDP的差异,发达地区已经超过一万美元人均GDP,比较困难的只有1000多美元,差距比较大了。居民收入差异倍数大概3.3倍左右。5、2010-2015年中国经济前景预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达到了3000多美元,非农产业比重已经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了显著的发展,产品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相当的发展和改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中长期内中国经济仍然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不利影响,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达到7.9%,接近8%左右。2016~2020年年均增长速度可望保持在7.O%左右,2030年前可望保持在6%左右的增长速度。按照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15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46~7.63万亿美元的规模,是世界上GDP总量第二大的国家。2015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到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7000美元,到2025年达到1万美元左右。从横向比较看,美国2008年GDP总量为14.20万亿美元,中国GDP为美国的23.8%,如果今后美国维持年均2.8%左右的增长速度,则到2015年、2020年、2030年中国GDP同美国的比重将分别上升为43.3%、53.0%和73.8%(不考虑汇率的变化因素)。(二)中长期内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如果发展方式不能较快转变,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则尽管中长期中国经济仍然能够取得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能源消费总量将仍然持续增加,相应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基准情景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2015年将超过40亿吨标准煤,比2007年增加50%以上,到2020年达到54亿吨标准煤,到2030年达到84亿吨标准煤,是2007年的3倍以上。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粉尘、烟尘等各种污染物排放将进一步增加,这将给国内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另外,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费、特别是石油消费也给资源供应带来压力,增加了经济安全的风险。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消费投资结构调整的速度也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有所扩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较差。协调性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由于资源价格较低,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较慢;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支出调整不够,因此居民储蓄率持续较高,消费水平提高较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民化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城市化的步伐相对较慢,限制了城市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发挥。协调性较差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根源在于目前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从中长期看,能否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是决定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配套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实现发展方式较快转变,则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而且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差距有所缩小,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反之,如果发展方式转变较慢,则不仅经济增长速度不高,而且增长质量较低,协调性更差。(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从长期来看,要抵御各种内外部不利影响和风险因素,很重要的方面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能源资源十分节约高效的新型增长模式,从而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1、要采取多种措施特别是利用税收等价格调节手段,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我国是人口特别多、人均资源储量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低的国家,要特别注意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效率要多方面配合,包括压缩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宣传教育等,特别重要的是利用税收和价格手段,包括征收碳税和调整污染费等,要通过价格引导企业和居民自觉节能降耗,也促进各种相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市场化推广。进一步理顺、完善重要资源的价格体系,通过对重要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价格调整,发挥价格机制对调节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市场引导作用,还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对居民相关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从而降低储蓄率增加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消费投资协调发展。3、要不断提高城市化质量,适当加快城市化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逐渐增加,劳动力转移和优化配置以及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在降低。但我国城市化的质量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因此需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提高城市化质量,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转移壁垒促进就业增长,不仅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促进经济持续发展。4、需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调整不合理的分配体系。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上升而上缴很少,大量本该由全民或政府使用的国有资本收益都被国有企业内部占有和使用,从而不适当地提高了企业的储蓄率,因此要提高国有企业向财政上缴利润的比重,降低企业储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5、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规制改革,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降低资源消耗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允许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及城市供水等基础和垄断行业等行业;在财政税收方面,要进一步减免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推进税制改革,降低服务业税负水平;要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电信、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还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出口。(一)、2010-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中国将在今年即“十一五”末完成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提前20年到40年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国家统计局与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做出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建议,“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目标值应初步定为7%左右,重点做好结构调整。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预计,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34000美元,已到达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若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低估等因素,实际达到的水平可能更高些。报告提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超过9%,甚至接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平均速度即9.8%左右。如果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在8%和9%以上,那么“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速度将达到10.1%,比“十一五”规划中要求的7.5%高出2.6个百分点。根据“十一五”规划前几年的执行情况,报告认为,2010年经济增长在9%以上水平,物价总水平稳定在2%至4%是能够实现的。但亦存在一些失衡风险,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要把防滞涨作为重要目标。特别是下半年之后,中国面临的总量失衡最主要的威胁是“滞涨”可能性上升。2008年以来总量政策将严重削弱,通胀率超过可能5%甚至更高,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超过5%,社会调查失业率将超过7%。报告建议,就总需求而言,没有理由在2010年率先退出扩张性政策轨道,至少在上半年不能改变,但是应当在保持扩张性政策的同时,从强调需求管理向同时强调供给管理转变。把政策的着力点转向既注重扩大需求,又注重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劳动着生产率。“十二五”增长有望达8.8%。研究人员根据测算预计,“十二五”期间,无论是需求方面还是生产方面,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8%。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以及对中国经济影响不断加深,为稳妥起见,可将“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目标值初步定为7%左右,建议将“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初步定为42%左右。(二)、2010-2015年中国出口趋势预测在“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趋势的加快,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对发达国家优势产业形成越来越强的竞争趋势。(三)、2010-2015年中国投资趋势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增长的机遇和潜力,从经济增长来说,经济增长可以从需求面和供给面来看。中国经济现在还是保持总体上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这样一些机遇:一个就是从需求方面看,中国投资和消费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都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这是国内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