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五(2022·广东汕头二模)研究表明,泥炭是一种记录过去气候变化的可靠地质载体。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科研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泥炭样品的吸光度,泥炭腐殖化程度与其碱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北长白山区锦北泥炭距今6000年以来剖面样本的吸光度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从大气环流角度推测,造成该区域泥炭腐殖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信风 D.盛行西风2.锦北泥炭剖面样本距今约1600年时吸光度较低,且剖面中木本植物残体含量大,当时的气候特征与下列气候事件体现一致的是()A.黄河中下游平原严重干旱事件B.北大西洋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C.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暖湿气候事件D.中国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事件3.锦北泥炭样本吸光度反映该地区距今6000~3500年的环境变化,最可能的是()A.沼泽中水生植物增多B.沼泽地表水盐度降低C.沼泽地面积显著增大D.沼泽边缘演化为草原(2022·广东质量测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分布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4~6题。4.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5.影响海拔3.2千米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条件B.热量条件C.河谷风速D.人类干扰6.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A.叶片较厚B.叶片较大C.叶片较绿D.枝干弯曲(2022·湖北省七市3月调研)某研究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调查研究时,制作了该山地的垂直带谱(下图)。发现其植物群落乔木层林木的树高和胸径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格局。读图,完成7~9题。7.与该山地所在地区地理位置最接近的是()A.横断山区B.秦岭C.两广丘陵D.冈底斯山8.西坡各植被类型乔木层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的最大值分布在()A.苔藓矮林中B.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C.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中D.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中9.该山地苔藓矮林层多大雾天气的原因可能有()①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②山顶地面散热快③山地地形复杂,利于水汽上升④纬度低,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水汽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浙江宁波二模)雪线是在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为世界各纬度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图示信息反映出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和地形 B.温度和地形C.温度和降水 D.纬度和蒸发11.与南极圈附近比较,北极圈附近的雪线高度更高,主要原因是()A.地势更高 B.气温季节变化大C.降水更多 D.温室效应更显著12.(2022·福建漳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一级支流,该河流的发育主要受夏季风强弱、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等因素影响。据研究,青弋江发育于约130万年前黄山北麓洪积扇,约90万年前,夏季风势力偏弱,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青弋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先后经历了暂时性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等4个阶段。在此期间,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干流河床发生变化,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下图示意青弋江的位置。(1)说明夏季风势力偏弱对青弋江快速发育的影响。(2)说明黄山地区地壳多次隆起对青弋江河谷地貌的影响。(3)分析长江贯通三峡对图中长江干流河床及青弋江发育的影响。13.(2022·山东泰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地苔原带的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地表状况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海拔、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分布在海拔2000~2550米,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该区域,导致其原有灌木逐渐萎缩退化;受其影响,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下表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各月土壤表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率(海拔每升高100米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的度数)。月份垂直变化率/℃1-2.62-2.13-1.44-0.550.961.371.180.890.810-0.711-112-1.7(1)据表画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各月土壤表层温度垂直变化率曲线图。(2)说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6月份土壤表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析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答案:1~3.1.A2.C3.D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泥炭腐殖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题图示意的是我国东北长白山区锦北泥炭距今6000年以来剖面样本的吸光度变化,我国东北长白山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A正确。第2题,据材料可知,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泥炭腐殖化程度与其碱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呈正相关。锦北泥炭剖面样本距今约1600年时吸光度较低,且剖面中木本植物残体含量大,则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说明当时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的木本植物多。我国的气候当时应处于暖湿期,和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暖湿气候事件体现一致,C正确;黄河中下游平原严重干旱事件中的“干”,与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不一致,A错误;北大西洋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中国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事件两次气候事件体现的是“冷”,与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不一致,B、D错误。第3题,据材料可知,一般认为当沼泽表面气候温暖、湿润时,泥炭的腐殖化度较低。泥炭腐殖化程度与其碱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呈正相关。读图可知,距今6000~3500年锦北泥炭样本吸光度是波状上升的,说明当时沼泽表面气候变干、变冷,沼泽中水生植物会减少,A错误;由于沼泽表面气候变干,水分蒸发,沼泽地表水盐度会升高,沼泽地面积不会增大,反而会减小,B、C错误;沼泽边缘演化为草原,D正确。4~6.4.A5.D6.A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未大规模隆起时,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势落差较小,青藏高原隆起后,这些地区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气候较原先冷干,原有森林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衰退,意味着原来的建群种不耐寒耐旱,结合该地区位置可推测,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第5题,读图可知,海拔3.2千米处为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最高处,海拔3.2千米以下植株平均高度快速下降,海拔3.1千米处植株最低。植被的性状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材料可知,高山栎分布最低处临近河谷,说明并非因为热量不足、水分不足而导致植株矮小;低海拔的河谷地带虽然可能因为狭管效应出现风力较大的情况,但结合山谷地形阻挡,大风日数与风速不如高海拔地区,但图中高海拔地区的植株平均高度仍高于海拔3.1千米处的植株,说明风力并非主要因素;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类聚落多选择分布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带,同时因取暖生活需要,樵采行为严重,人类樵采极大地干扰了植株的生长,导致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下降。第6题,读图可知,高海拔地区植株平均高度较矮,说明高海拔地区的高山栎为了适应风大、低温的条件在植株形状上发生变化。叶片较厚,可储存水分,保温,减少水分蒸腾。叶片较大,容易导致蒸腾作用较明显,不适应寒冷环境,同时高海拔地区风力大,难以发育较大面积的叶片。高海拔地区的高山栎为适应低温环境,植株的光合作用会维持在较弱的水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应比低海拔地区低。枝干弯曲主要是受较大风力的影响,与植物维持终年常绿而发生的性状改变无关。7~9.7.A8.B9.A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山地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海拔3000米以上,而且坡向分为东坡和西坡,结合选项可以推断最靠近横断山区。故选A。第8题,根据“单峰型”分布格局可知,其植被群落乔木层林木的树高和胸径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高和胸径最大。故选B。第9题,根据雾的形成条件可以判断: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为该山地提供水汽;山顶地面散热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山地地形复杂,利于水汽上升,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冷却凝结。①②③是该地多大雾天气的原因。该地可以接收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水汽充足,④错误。故选A。10~11.10.C11.B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雪线高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南北回归线向两侧降低,热量(即温度)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赤道附近虽然温度高,但由于降水量大,与副热带地区相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雪线高度偏低。所以图示信息反映出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C正确。第11题,相比于南极圈,北极圈穿过的陆地面积更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更为明显,气温季节变化大,故与南极圈附近比较,北极圈附近的雪线高度更高,B正确。12.答案(1)夏季风势力偏弱,锋面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延长,该地区降水增加,河流流量增大,河流侵蚀作用增强,河谷显著加深,(地下水补给稳定,)河流发育进程加快。(2)黄山地区地壳隆起,河流落差加大,溯源侵蚀与下切侵蚀增强,河谷延长、加深;地壳多次隆起,形成多级河流阶地。(3)贯通后,长江流域面积扩大,干流水量大增,侵蚀能力极大增强,图中长江干流河床海拔下降;(由于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河床下降,)青弋江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下切增强,发育进程加快。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风势力偏弱,锋面雨带在南方地区停留时间延长,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使河谷显著加深,河流发育进程加快。第(2)题,黄山地区地壳隆起,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变快,河流的下切侵蚀与溯源侵蚀增强,使河谷延长、加深;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当地壳隆起时,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隆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黄山地区地壳多次隆起,故形成多级河流阶地。第(3)题,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流域面积扩大,下游干流水量大幅度增加,侵蚀能力极大增强,使长江干流河床海拔下降;由于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河床下降,青弋江比降增大,水流速度增加,下切侵蚀作用增强,河床加深,发育进程加快。13.答案(1)如图:(2)特点:土壤表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原因: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裸露地面增加,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土壤表层温度升高。(3)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植物入侵导致灌木减少,耗水量减少,土壤水分增加;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在图中对应的月份确定各月的垂直变化率,即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结果如答案图。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6月份海拔每升高100米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的度数为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