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江苏省徐州市地理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题目】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D.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相反

【答案】B

【解析】

A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外,各纬度都相等,故A错误。B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故B正确。C项:地球公转的角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D错误。【题目】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段时间内物体平移了约4万千米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的周期是恒星年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答案】D

【解析】

A项: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段时间内物体平移的距离与纬度有关,赤道地区约4万千米,其他纬度小于此数值,故A错误。B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的周期是回归年,恒星年是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故B错误。C项: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故C错误。D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D正确。【题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C.昼夜长短变化D.四季更替

【答案】B

【解析】

A项: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黑夜,与自转无关,故A错误。B项: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使得太阳东升西落,从而形成了昼夜更替现象,故B正确。C项: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的,与自转无关,故C错误。D项: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的,与自转无关,故D错误。【题目】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其大小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两极地区线速度为0。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题目】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B.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月C.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相反D.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A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故A错误。B项: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不是一个月,故B错误。C项: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C错误。D项: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北极星附近)保持不变,这是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之一,故D正确。二、多选题(每题4分)第1题(4分)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相反D.地球自转使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答案:A、B、D解析:A.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即一个恒星日,故A正确。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故B正确。C.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C错误。D.地球自转使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同时造成地表各地昼夜长短的差异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故D正确。第2题(4分)

下列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最大值为180°,分为东、西两个半球B.纬度最大值为90°,分为南、北两个半球C.经度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180°D.纬度从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分90°答案:B、C、D解析:A.经度最大值为180°,分为东、西两个经度范围,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为界,故A错误。B.纬度最大值为90°,即南、北极点,地球被分为南、北两个半球,故B正确。C.经度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180°,故C正确。D.纬度从赤道(0°纬线)开始,向南、向北各分90°,故D正确。第3题(4分)

下列关于地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B.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C.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D.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简略答案:A解析: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故A正确。B.表述错误,应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故B错误。C.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故C错误。D.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D错误。(注:本题答案可能根据试卷设置而有所不同,但按照常规理解,A项为正确选项)第4题(4分)

下列关于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C.非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D.大西洋是呈“S”形的大洋答案:B解析: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B.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约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故B正确。C.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C错误。D.大西洋并非呈“S”形,呈“S”形的是大西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南美洲南端和南极洲之间的海峡,称为德雷克海峡,故D错误。(注:本题答案可能根据试卷设置而有所不同,但按照常规理解,B项为正确选项)第5题(4分)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C.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某一要素引起的D.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答案:A、B、D解析: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A正确。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故B正确。C.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往往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由某一要素单独引起的,故三、判断题(每题3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答案:错误。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地球上的所有地区都有四季更替现象。答案:错误。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几乎全年都在其附近,因此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现象。经度相差15°的经线,其地方时相差1小时。答案:正确。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24小时,因此经度相差15°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定比寒流水温高。答案:错误。暖流和寒流的定义是相对于流经地区的水温而言的,暖流不一定比寒流水温高,例如在北半球的北极地区,暖流水温也可能较低。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答案:正确。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流动,进而形成气压带和风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答案:正确。我国地势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分为三级阶梯,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有显著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尤其是夏季暴雨时雨水对地表冲刷强烈。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答案:错误。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的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答案:正确。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答案:正确。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四、填空题(每题3分)填空题:我国南北分界线是______线,它大致与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答案:秦岭-淮河;800填空题:江苏省徐州市位于______平原,属于______气候类型。答案:黄淮海;温带季风气候填空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约为______小时。答案:自西向东;24填空题:中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呈______状分布。答案:西高东低;阶梯填空题:在地图上用______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其中,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的地形是______。答案:等高线;山地(或丘陵)五、问答题(每题5分)简述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哪些影响?【答案】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开发。此外,这种地势特点还使得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请简述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并说明其危害。【答案】

黄河“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洪水期水位高出堤外地面,容易决口泛滥,淹没大片农田和村庄;二是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悬河”,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增加了洪水风险。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这是因为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同时,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进一步降低,且空气干燥。因此,形成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简述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在气候方面,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