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PJGJ125-201xJXXX-XXXX危险房屋鉴定标准Standardofdangerousbuildingappraisal20××-××-××发布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PAGE1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对原《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多年来危险房屋鉴定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国内相关鉴定标准和现行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验证、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构件危险性鉴定、房屋危险性鉴定及鉴定报告。本次修订的内容是:1.为了适应危险房屋鉴定的发展和变化,明确了标准的使用对象和范围。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明确了含义。3.修改了评定方法,将原标准三层次的评定改为两层次评定。4.增加了根据房屋建造年代,对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抗力与效应比的调整系数;增加了地基危险性鉴定的内容,改变了鉴定步骤,增加了地基处于危险状态的判定指标;对构件危险性鉴定,完善了单个构件的划分,增加了荷载折减,完善了对各种类型构件危险点状态的鉴定。5.修改了原标准的综合评判方法,采用级别特征值法代替了原标准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增加了简易结构、简单结构房屋鉴定方法。6.将原附录A鉴定报告的内容整合至新增的第6章中,提出了存在危险构件房屋和评定为局部危房或整幢危房的房屋的原则性处理建议。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地址: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邮政编码:200031)。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目次TOC\o"1-1"\h\z\u1总则 12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 53.1鉴定程序 53.2评定方法 54构件危险性鉴定 64.1一般规定 64.2地基基础 64.3砌体结构构件 74.4木结构构件 84.5混凝土结构构件 84.6钢结构构件 104.7围护构件 115房屋危险性鉴定 125.1一般规定 125.2综合评定原则 125.3房屋危险性鉴定 136鉴定报告 15本标准用词说明 16条文说明 17
CONTENTSChapter1GeneralProvisions…………………… 1Chapter2Termsand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2Chapter3ProcessforAppraisalandAssessmentMethod………… 53.1 ProcessforAppraisal…………………… 53.2 AssessmentMethod……… 5Chapter4DangerousAppraisalforStructureMember…………… 64.1 GeneralRequirements…………………… 64.2 Foundation……………… 64.3 MasonryStructuresMember……………… 74.4 TimberStructuresMember……………… 84.5 ConcreteStructuresMember……………… 94.6 SteelStructuresMember………………… 104.7 BuildingenvelopeMember……………… 11Chapter5DangerousAppraisalforBuilding……… 125.1 GeneralRequirements…………………… 125.2 ComprehensiveEvaluationPrinciples…… 125.3 DangerousAppraisalforBuilding………… 13Chapter6AppraisalReport……… 1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16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71总则1.0.11.0.2本标准适用于既有房屋的危险性鉴定。1.0.3对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的危险性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既有房屋e已建成二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房屋。2.1.2一般是指承受各种作用的单个结构构件,个别是指承重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2.1.3通过查阅文件,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等手段进行的信息收集。2.1.4对既有结构的状况或性能所进行的检查、测量和检验等工作。2.1.5根据调查、检测和分析验算结果,对既有结构的危险性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所进行的评价。2.1.6危险构件承载能力、裂缝和变形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结构构件。2.1.7危险房屋构存在明显损坏,个别或部分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房屋整体或局部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房屋。2.1.8简易结构房屋s经正规设计的,主要由木柱、砖柱、土坯墙、空斗墙和砖墙承重,一般不超过二层的房屋。2.1.9简单结构房屋uncomplicated过正规设计且结构传力路径单一的排架、单跨或单向框架混凝土结构房屋,以及单层空旷房屋、单层砌体结构房屋、不超过二层的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等。2.2符号2.2φ——结构构件抗力与效应之比调整系数;Hg——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R——结构构件抗力;γo——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S——结构构件作用效应;L0——结构构件计算长度;ρ——斜率。2.2r——房屋危险性程度判定特征值;i——基础危险构件综合比例(%);j——上部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k——围护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ndf——基础危险构件数量;nf——基础构件总数;ndpc——中柱危险构件数量;ndx——边柱危险构件数量;ndcc——角柱危险构件数量;ndw——墙体危险构件数量;npc——中柱构件总数;nsc——边柱构件总数;ncc——角柱构件总数;nw——墙体构件总数;ndrt——屋架危险构件数量;ndpmb——中梁危险构件数量;ndsmb——边梁危险构件数量;nrt——屋架构件总数;npmb——中梁构件总数;nsmb——边梁构件总数;ndsb——次梁危险构件数量;nds——楼屋面板危险构件数量;nsb——次梁总数;ns——楼屋面板总数;ηi——第层柱、墙重要性系数nde——围护结构危险构件数量;ne——围护结构构件总数。3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3.1鉴定程序3.1.1受理委托:根据委托人要求,确定房屋危险性鉴定内容和范围;2初始调查:收集调查和分析房屋原始资料,并进行现场查勘;3检测验算:对房屋现状进行现场检测,必要时,采用仪器测试和结构验算;4鉴定评级:对调查、查勘、检测、验算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定,确定该房屋的危险性等级;5处理建议:对被鉴定的房屋,应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建议;6出具报告:报告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相关规定。3.2评定方法3.2.1综合评定应按下列两层次进行。1第一层次为构件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分为危险构件和非危险构件两类。2第二层次为房屋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分为A、B、C、D四等级。4构件危险性鉴定4.1一般规定4.1.1基础1)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一构件;2)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一轴线长度范围内的条形基础为一构件;3)筏板基础:以一个自然间范围内的筏板基础为一构件。2墙体:以一个计算高度、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一构件。3柱:以一个计算高度、一根为一构件。4梁、檩条、搁栅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一构件。5板:以一个自然间面积为一构件;预制板以一块为一构件。6屋架、桁架等:以一榀为一构件。4.1.2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应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计算时不考虑地震力作用,对其抗力与效应之比计算结果应根据房屋建造年代按照表4.1.2表4.1.2结构构件抗力与效应之比调整系数(φ)构件类型建造年代砌体构件混凝土构件木构件受压正截面受压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拉、受弯1989年以前1.201.401.351.401.251989年~2002年1.101.251.201.251.152002年以后1.001.001.001.001.004.2地基基础4.2.4.2.2地基和基础的状态鉴定,应遵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宜通过开挖检测和承载力验算结果进行判定;2当现场条件不允许时,可通过沉降观测资料和其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反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判定。4.2.3当多层房屋地基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1当房屋处于一般自然状态下时,地基沉降速率连续2个月大于4mm/月,并且短期内无收敛趋势;当房屋处于相邻地下工程施工影响中时,地基沉降速率大于2mm/天,并且短期内无收敛趋势2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其沉降量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允许值,且上部承重墙体产生单条宽度大于10mm的沉降裂缝或产生多条平行的沉降裂缝,其中最大裂缝宽度大于5mm,或框架梁、柱因沉降变形出现开裂,同时房屋整体倾斜率大于10‰3不超过二层的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30‰;多层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20‰;4地基不稳定产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并对上部结构有显著影响,且仍有继续滑动迹象。4.2.4当高层房屋地基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1不利于房屋整体稳定性的倾斜率增量大于1‰,且短期内倾斜变形无收敛趋向;2上部承重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因沉降变形产生裂缝,且房屋的开裂损坏趋势仍在继续发展;3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4‰。4.2.1基础承载能力小于基础作用效应的85%(R/γoS<0.85);2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3基础已有滑动,水平位移速率连续2个月大于4mm/月,并在短期内无收敛4.3砌体结构构件4.3.4.3.2需对砌体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时,应通过测定4.3.3砌体结构应重点检查不同类型构件的构造连接部位,纵横墙交接处的斜向或竖向裂缝状况,砌体承重墙体的变形和裂缝状况以及拱脚裂缝和位移状况。注意其裂缝宽度、长度、深度、走向、数量及其分布,并观测其发展状况。4.3.1受压构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85%(φR/γoS<0.85);2受压墙、柱沿受力方向产生缝宽大于2mm、缝长超过层高1/2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3受压墙、柱表面风化、剥落,砂浆粉化,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4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裂缝宽度已超过1mm5墙、柱因偏心受压产生水平裂缝,裂缝宽度分别大于1.0mm和0.5mm6单个墙、柱构件产生相对于房屋整体的局部倾斜变形大于7‰,或相邻结构连接处断裂成通缝;7墙、柱因刚度不足出现明显的挠曲鼓闪等侧弯变形现象,侧弯变形矢高大于h/150,或在挠曲部位出现水平或交叉裂缝。8砖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9砖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顶沿母线产生裂缝,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锈蚀严重,或拉杆体系失效;10石砌墙(或土墙)高厚比:单层大于14,二层以上部分大于12,或墙体自由长度大于6m,或墙体的偏心距达墙厚的1/4.4混凝土结构构件4.4.14.4.2需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时,应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和钢筋的力学性能、锈蚀情况进行检测;实测混凝土构件截面4.4.34.4.41构件承载力小于作用效应的85%(φR/γoS<0.85);2梁、板产生超过l0/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3简支梁、连续梁跨中部位受拉区产生竖向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且缝宽大于0.5mm,或在支座附近出现剪切斜裂缝,缝宽大于0.44集中荷载作用部位的板底或梁侧出现受拉裂缝或剪切斜裂缝;5梁、板受力主筋处产生横向水平裂缝或斜裂缝,缝宽大于0.5mm,板产生宽度大于0.4mm6梁、板主筋的钢筋截面锈损率超过15%,或混凝土保护层因钢筋锈蚀严重脱落、露筋;7双向板面周边产生裂缝或板底产生交叉裂缝,单向板底跨中产生与主筋垂直的裂缝;8预应力梁、板产生竖向通长裂缝;或端部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直径的50倍以上;预制板、剪力墙钻孔破坏,构件有效截面削弱大于15%;9受压柱产生竖向裂缝,保护层剥落,主筋外露锈蚀;或一侧产生水平裂缝,缝宽大于1mm10墙中间部位产生交叉裂缝,缝宽大于0.4mm11柱、墙构件产生相对于结构整体的倾斜、位移,其倾斜率超过10‰,或其侧向位移量大于h/500;12柱、墙混凝土酥裂、起鼓或主筋外露、锈蚀,构件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13柱、墙侧向变形,其极限值大于h/250,或大于30mm14屋架产生大于Lo/200的挠度,且下弦产生横断裂缝,缝宽大于1mm15屋架的支撑系统失效导致倾斜,其倾斜率大于屋架高度的2%;16压弯构件保护层剥落,主筋多处外露锈蚀;端节点连接松动,且伴有明显的裂缝;17梁、板有效搁置长度小于规定值的70%。18悬挑构件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0.5mm。4.5木结构构件4.5.4.5.4.5.3木结构构件应重点检查腐朽、虫蛀、木材缺陷、节点连接、构造缺陷、下挠变形、偏心失稳,以及木屋架端节点受剪面裂缝状况,屋架的平面4.5.1木结构构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90%(φR/γoS<0.85);2连接方式不当,构造有严重缺陷,已导致节点松动变形、滑移、沿剪切面开裂、剪坏或铁件严重锈蚀、松动致使连接失效等损坏;3主梁产生大于Lo/150的挠度,或受拉区伴有较严重的材质缺陷;4屋架产生大于Lo/120的挠度,或平面外倾斜量超过屋架高度的h/120,或顶部或端部节点产生腐朽或劈裂;5檩条、搁栅产生大于Lo/100的挠度,入墙木质部位腐朽、虫蛀;6木柱侧弯变形,其矢高大于h/150,或柱顶劈裂、柱身断裂、柱脚腐朽等受损面积大于原截面1/5以上;7对受拉、受弯、偏心受压和轴心受压构件,其斜纹理或斜裂缝的斜率ρ分别大于7%、10%、15%和20%;8存在任何心腐缺陷的木质构件。9受压或受弯木构件干缩裂缝深度超过构件直径的1/2,且裂缝长度超过构件长度的2/3。4.6钢结构构件4.6.4.6.4.6.4.6.1构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90%(φR/γoS<0.9);2构件或连接件有裂缝或锐角切口;焊缝、螺栓或铆接有拉开、变形、滑移、松动、剪坏等严重损坏;3连接方式不当,构造有严重缺陷;4受力构件因锈蚀,截面减少大于原截面的10%;5梁、板等构件挠度大于Lo/250,或大于45mm6实腹梁侧弯矢高大于Lo/600,且有发展迹象;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规定值的1.2倍;8钢柱顶位移,平面内大于h/150,平面外大于h/500,或大于40mm9屋架产生大于Lo/250或大于40mm的挠度;屋架支撑系统松动失稳,导致屋架倾斜,倾斜量超过h/4.7围护构件4.7.1围护构件按承重围护构件和非承重围护构件4.7.2承重围护构件的危险性鉴定,应根据其构件类型按本章第3节至第6节4.7.31构造不合理,严重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有明显变形或损坏;2连接方式不当,连接构造有严重缺陷,已有明显变形、松动、局部脱落、裂缝或损坏;3构件选型及布置不合理,对主体结构的安全有较大或严重的不利影响。5房屋危险性鉴定5.1一般规定5.1.1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根据被鉴定房屋的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种类,按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本标准进行鉴定。5.1.2危险房屋鉴定应以结构单体为鉴定单位,按建筑面积进行计量。5.1.312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构成危险点房。3C4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处于危险状态,构成整幢危房。5.2综合评定原则5.2.1房屋危险性鉴定应以整幢房屋的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程度判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环境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5.2.2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它们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相关的。当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时,则不构成结构系统的危险;当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时,则应联系结构的危险性判定其范围。5.2.3房屋危险性等级应进行两阶段鉴定。第一阶段为地基的危险性鉴定,当地基评定为危险状态时,应将房屋评定为整幢危房;当地基评定为非危险状态时,应对其进行第二阶段鉴定,综合考虑房屋5.2.4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危险构件的损伤程度;2危险构件在整幢房屋中的重要性、数量和比例;3危险构件相互间的关联作用影响;4周围环境、使用情况和人为因素对房屋结构整体的影响;5结构损伤后的可修复性;6危险构件带来的经济损失。5.3综合评定方法5.3.1房屋的危险性等级应根据其危险性程度判定特征值r的大小进行判定,r值应按式5.3.1计算确定。(式5.3.1)式中,—房屋危险性程度判定特征值;—基础危险构件综合比例(%),按式5.3.3确定;—上部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按式5.3.4确定;—围护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按式5.3.5确定。5.3.2房屋危险性等级判定准则为:1当时,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为A级;2当时,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为B级;3当时,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为C级;4当时,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为D级。5.3.3基础危险构件综合比例应按式5.3.2确定。(式5.3.3)式中,—基础危险构件数量;—基础构件总数;5.3.4上部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应按式5.3.4确定。(式5.3.4)式中,、、、—中柱、边柱、角柱及墙体危险构件数量;、、、—中柱、边柱、角柱及墙体构件总数;、、—屋架、中梁、边梁危险构件数量;、、—屋架、中梁、边梁构件总数;、—次梁、楼屋面板危险构件数量;、—次梁、楼屋面板总数;—第层柱、墙重要性系数,底层,顶层,中间层按线性插值计算。5.3.5围护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应按式5.3.5确定。(式5.3.5式中,—围护结构危险构件数量;—围护结构构件总数。5.3.6对简单结构、简易结构房屋,可根据危险构件影响范围及本章5.2节规定直接评定其危险性。6鉴定报告6.0.11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概况,以及历年来的使用、维修情况等;2鉴定的目的、内容、范围及依据;3调查、检测、分析的结果;4评定等级或评定结果;5鉴定结论及建议;6相关附件。6.0.26.0.6.0.4对于存在危险构件的房屋,可根据1减少结构上的荷载;2加固或更换构件;3架设临时支撑;4观察使用或停止使用;5拆除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6.0.51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2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的房屋。3停止使用:适用于已无修缮价值,暂时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4整体拆除:适用于整幢危险且无修缮价值,需立即拆除的房屋。
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xxxx条文说明
目次TOC\h\z\t"样式4,1,样式3,1"1总则 202术语、符号 212.1术语 212.2符号 213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 223.1鉴定程序 223.2评定方法 224构件危险性鉴定 234.1一般规定 234.2地基基础 234.3砌体结构构件 254.4木结构构件 264.5混凝土结构构件 254.6钢结构构件 264.7围护构件 275房屋危险性鉴定 285.1一般规定 285.2综合评定原则 285.3综合评定方法 286鉴定报告 32
CONTENTSChapter1GeneralProvisions…………………… 20Chapter2TermsandSymbols…………………… 212.1 Terms……………………… 212.2 Symbols…………………… 21Chapter3ProcessforAppraisalandAssessmentMethod………… 223.1 ProcessforAppraisal…………………… 223.2 AssessmentMethod……… 22Chapter4DangerousAppraisalforStructureMember…………… 234.1 GeneralRequirements…………………… 234.2 Foundation……………… 234.3 MasonryStructuresMember……………… 254.4 TimberStructuresMember……………… 254.5 ConcreteStructuresMember……………… 264.6 SteelStructuresMember………………… 264.7 BuildingenvelopeMember……………… 27Chapter5DangerousAppraisalforBuilding……… 285.1 GeneralRequirements…………………… 285.2 ComprehensiveEvaluationPrinciples…… 285.3 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 28Chapter6AppraisalReport……… 321总则1.0.1《危险房屋鉴定标准》(CJ13—86)最初制订于1986年,后在199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4年局部进行了修订。作为我国房屋鉴定领域的第一部技术标准,其发布实施至今已近30年,在促进既有房屋的有效利用,保障房屋的安全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危险房屋鉴定有了很大的发展,检测鉴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对原鉴定标准提出一些新问题和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危险房屋鉴定的发展和需要,在总结多年来工程鉴定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制定了本标准。1.0.2原标准规定适用范围为“既有房屋”,未说明不适用的范围,即所有现存的既有房屋的危险性鉴定均可按照本标准执行。但实际情况是,各房屋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对房屋的各种不利影响也有所差异,有的不利影响源对房屋的作用相对缓慢而持续,如相邻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天然地基土扰动影响、自然侵蚀老化影响等,有的不利影响源对房屋的作用相对短暂而强烈,如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爆炸、撞击等。但房屋的危险性鉴定不但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且其鉴定结论直接决定了接下来需对该房屋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且该措施须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持持续的有效性,故本次修订明确只针对处于自然状态下或者处于缓慢而持续的不利影响源作用下的房屋进行危险性鉴定,而不考虑有可能面临短暂而强烈的不利影响源作用的房屋,及处于“偶然作用”下的房屋的危险性鉴定。“偶然作用”系指天灾:如地震、泥石流、洪水、风暴等不可抗拒因素;人祸:如火灾、爆炸、车辆撞击等人为因素。1.0.3规定了各类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在进行危险性鉴定时,尚需参照有关专业技术标准或规范。条文中“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系指高温、高湿、强震、腐蚀等特殊环境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的鉴定还应遵照相关法规和条例来进行。对原标准提出的需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本次修订时不再强调。2术语、符号原标准本章为符号和代号,本次修订改为术语、符号。2.1术语2.1.1~2.1.9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及其涵义,是根据下列原则确定的:1凡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已规定的,一律加以引用,不再另行给出说明和定义;2凡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尚未规定的,由本标准自行给出定义和说明;3当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已有该术语及其说明,但未按准确的表达方式进行定义或定义所概括的内容不全时,由本标准完善其定义和说明。2.2符号2.2.1~2.2.3本标准采用的符号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的规定。关于房屋危险性鉴定的相关符号,基本沿用了原标准的表示方法,并对其部门进行了重新定义。3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3.1鉴定程序3.1.1根据我国房屋危险性鉴定的实践,并参考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的有关资料,制定了本标准的房屋危险性鉴定程序。3.2评定方法3.2.1根据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类危险房屋鉴定案例的总结,本标准对危险房屋的评定模型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鉴定模型,将原标准规定的三层次综合评定法改为两层次。具体为把原标准中第二层次房屋组成部分危险性鉴定舍去,只保留构件危险性鉴定和房屋危险性鉴定,以求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根据两层次评定方法,第一层次构件危险性鉴定沿用原标准的第一层次的说明和定义,第二层次改为房屋危险性鉴定,沿用原标准第三层次的说明和定义。4构件危险性鉴定4.1一般规定4.1.1本条在原条文的基础上,对部分措辞进行了修正,使得前后表述互相对应,更加明确。条文中的“自然间”4.1.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后我国致力于建筑设计规范的起草编制和修订完善,从无到有,逐期提高,经历了1954期、1958期、1974期、1989期、2001期及2010期六个阶段,从大的趋势来看,每一期规范的结构可靠度均较前一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不同时期所采用的规范标准不同,当初建造的房屋在结构形式、建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各方面均可能无法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目前现行的各种设计规范均明确其应用范围为新建建筑的设计,采用现行设计规范评定当初建造的既有建筑显得过于保守,使得当某幢房屋在完全满足当初设计规范的情况下,采用现行设计规范验算后竟出现大量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显然不甚合理。使用现行设计规范评定当初建造的既有建筑,特别是在房屋危险性鉴定中,会造成大量原本满足当初设计规范的构件被“算”出来是危险的。编制组对解放后我国建筑设计规范进行了梳理对比发现,1974期、1989期、及2001期三期设计规范结构可靠度有明显逐步提高趋势,本标准对上述三期规范从材料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取值、承载力计算方法等影响结构抗力的参数,从荷载取值影响作用效应的参数出发,分析计算其结构抗力与作用效应之比,发现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木构件受拉及受压承载力与相应的作用效应之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充分分析研究三期规范的基础上,基于“满足当初建造时的设计规范要求即为安全”的原则,本标准对1989年以前建造、1989年~2001年期间建造及2001年以后建造三个时期房屋结构抗力与作用效应之比进行了放大调整。4.2地基基础4.2.1原标准三层次的鉴定方法中,将地基基础作为房屋的组成部分进行鉴定,本标准采用两层次的鉴定方法,因此,在修订中将地基和基础区别对待。对地基部分,作为鉴定的第一步骤,当地基鉴定为安全状态时,再进行第二步骤即基础、上部结构和围护结构构件的鉴定,然后对房屋危险性进行整体鉴定;当地基鉴定为处于危险状态时,可直接判定为房屋为危险房屋。故在本节内容中,增加了地基处于危险状态的判定指标。地基基础的检测鉴定是房屋危险性鉴定中的难点,本节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和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确定了地基和基础的鉴定内容和危险限值。根据我国现有的鉴定方式和检测手段,提出了从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变形来进行鉴定的方法,并把常见的地基基础危险迹象作为检查时的重点部位。4.2.2由于地基基础埋置于地下,通常情况下较难进行全面的直接观测或检测。故在实际鉴定时,可通过对与基础相连的房屋上部结构的外观表现来对其进行间接的判断,重点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基础与上部结构竖向承重构件(承重砖墙、剪力墙、围护墙体、混凝土柱、钢柱、木柱等)连接处的水平、竖向和斜向裂缝,以及房屋的整体倾斜和位移、房屋外墙根部和四周室外地坪的裂缝、建筑物内部伸入地下土体内的管道设备的变形情况4.2.3原标准条文只针对处于一般自然状态条件下的房屋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规定,未考虑到处于相邻地下工程影响的情况。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批基坑、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施工带来大量相关房屋的鉴定,而仍旧使用原标准中的相关参数限值来进行此类鉴定时显得不尽合理,因此本次修订时将“房屋处于相邻地下工程影响中”条文中列出的地基沉降速度4mm/月是根据国内外常年观察统计结果而采用,2mm/天是通过大量工程实例总结得到的经验数据。在判断房屋地基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时,用“收敛”比用“终止”、“稳定”等更准确,也更符合实际。条文中列出的房屋整体倾斜率限值10‰和地基水平位移量均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允许值要求,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后进行适当调整后得出。而与沉降量和倾斜率允许值并列的上部结构因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限值,在原条文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更细致的描述和规定。根据各地工程实例,目前有部分房屋的整体倾斜率已严重超标,但由于其柔性上部结构(主要为砖木结构)的耐变形能力较强,或刚性上部结构(主要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较强,其上部结构构件的外观损伤并不明显。考虑到房屋倾斜率过大时有可能发生的倾覆倒塌等脆性破坏,以及房屋本身对结构耐久性和使用舒适性的要求,本次修订时对房屋整体倾斜率作出单独的限值规定。列出的房屋整体倾斜率限值,是根据不同结构类型、不同高度房屋的抗变形耐受力特点,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经综合考虑得出。4.2.4原标准未将高层房屋与多层房屋进行区分对待,考虑到高层房屋一般采用地下室箱型基础,且大多设有桩基,在整体沉降和倾斜控制方面比普通多层房屋更可靠,故本次修订时对高层房屋进行单独规定。条文中列出的房屋倾斜率增量限值和整体倾斜率限值,是根据高层房屋的特殊性,结合工程实例和专家意见经综合考虑后确定。4.3砌体结构构件4.3.1本条规定了砌体结构构件危险性鉴定的基本内容。4.3.2本条规定了在进行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前应进行的必要检验工作,以保证验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4.3.3~4.3.4这些条款具体规定了砌体结构构件的危险限值,其中对部分控制值与原标准相比作了适当调整条文中对受压墙、柱有效截面削弱限值,原标准规定为1/4,专家认为此值偏大,建议改为15%;因偏心受压而开裂的墙、柱裂缝宽度限值,原标准统一规定为0.5mm,考虑到墙、柱构件的不同特性,专家建议对墙体裂缝限值适当放宽;对于墙、柱倾斜变形,原标准未说明其变形是单独的还是整体性的,本次修订时明确此处变形为单个构件相对于整体的局部倾斜变形;对于墙、柱因刚度不足出现的侧弯变形,本次修订时对其限值进行了规定;另外根据专家建议,将第9款和第10款中的部分“且”改为“或”,由必要条件改为充分条件。条文中对竖向和水平向裂缝的宽度和长度限值分别进行了规定,对于斜向裂缝,应分别计算其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再对照相关条文进行判别。4.4混凝土结构构件4.4.14.4.2本条规定了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前应进行的必要检测工作,以保证验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4.4.3~4.4.4如将梁、板受力主筋处裂缝宽度限值由原标准的1mm减小为0.5mm;将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锈胀裂缝宽度限值改为钢筋截面锈损率限值;将出现危险形态裂缝的现浇板区分为双向板和单向板分别进行规定;预应力梁、板端部混凝土露筋长度限值由原标准的100倍主筋直径减小为50倍主筋直径;柱、墙混凝土构件有效截面削弱由原标准的1/3改为15%等。另外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专家意见,对有集中荷载作用的混凝土构件和悬挑构件受拉区和受剪区裂缝进行了补充规定。4.5木结构构件4.5.14.5.24.5.3~4.5.4这些条款具体规定了木结构构件的危险限值,其中对部分控制值和措辞与原标准相比作了适当调整。如檩条搁栅挠度限值,原标准为L0/120,专家提出适当放宽至L4.6钢结构构件4.6.1本条规定了钢结构构件危险性鉴定的主要内容。4.6.24.6.3~4.6.4这些条款具体规定了钢结构构件的危险限值,如梁、板等变形位移值L0/250,侧弯矢高L0/600以及柱顶水平位移平面内倾斜值h/150,平面外倾斜值h/500,以上限值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本次修订时,根据专家意见,将第4款中“受拉构件”改为“受力构件”,并删去第7款《钢结构设计规范》编号中的年份。4.7围护构件4.7.1围护结构在原标准中作为房屋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鉴定,但在原标准中对围护构件的危险性如何鉴定没有说明,导致在实际的应用中,对围护构件如何界定、围护构件如何确定为危险构件,引起了较多争议本次修订将围护构件分成承重围护构件和非承重围护构件两种类型,分别进行鉴定。承重围护构件主要包括砌体自承重墙、承担水平荷载的填充墙、门窗洞口过梁、挑梁、雨棚板及女儿墙等;非承重围护构件主要包括不承担水平荷载的填充墙、轻质隔墙、门窗、栏杆等。承担水平荷载的填充墙主要是指设计时已考虑抗侧力刚度贡献的填充墙。4.7.2本条对承重围护构件的危险性鉴定依据作了规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对承重围护构件的说明,承重围护构件为上部承重结构构件的组成部分,故其危险性鉴定依据应根据其构件类型按分别按砌体构件、混凝土构件、钢构件的相关4.7.3本条对非承重围护构件的危险性鉴定依据作了规定。非承重围护构件的危险性主要从构造措施进行鉴定,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对非承重围护结构构造连接项目评定要求,从构造、连接方式、5房屋危险性鉴定5.1一般规定5.1.1本条对房屋危险性鉴定的原则进行了说明,原标准中危险房屋的定义前移至第2章术语中。5.1.2原标准中,危险房屋鉴定以“幢”为鉴定单位修改为以“结构单体”为鉴定单位,当上部结构设有结构缝时,应分别对传力体系独立的结构单体进行鉴定。5.1.3取消了原标准中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危险性鉴定这一层次的鉴定内容,而直接综合考虑各组成部分危险性程度对整幢房屋危险性的叠加影响,因此房屋各组成部分危险性鉴定等级划分取消。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仍保留原标准的A、B、C、D四个等级,但对其具体描述进行了修改;为便于综合评判,将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危险构件比例作为基本参量,以量变质变的辩证原理来划分房屋的危险性等级。5.2综合评定原则5.2.1~5.2.2规定了房屋危险性鉴定综合评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留了原标准中中提出了“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提法,以求在按照本标准进行房屋危险性鉴定的过程中,当鉴定人员遇到本标准未提及的特殊类型房屋时,最大限度的发挥鉴定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更好的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5.2.3本标准提出了危房鉴定应采用“两阶段”的鉴定层次。第一阶段应对地基的危险性进行鉴定,当地基处于危险状态即判定房屋属整幢危房,不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判定。第二阶段的鉴定是在房屋地基处于安全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的,应综合考虑基础、上部结构及围护结构三个组成部分的情况才能作出判断。5.2.4本条提出考虑的6点因素,参考了天津地震工程研究所金国梁、冯家琪所著《房屋震害等级评定方法探讨》等资料,并对原标准的条文进行了整理。5.3综合评定方法原标准综合评定方法是以Fuzzy(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定理论为基础,采用三层次分析,并运用Fuzzy数学中综合评判问题中的主因素决定型M(∧,∨)(∧=min,∨=max)算子的Fuzzy矩阵展开式进行计算,结果由指标最大(最大隶属度)的决定,其余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都不影响结果,称之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将危险房屋鉴定由经验为主的直观评判方法转向了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判,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各应用单位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意见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该方法时,综合评判计算相对复杂,部分一线鉴定人员使用时有难度;二是对某些具体情况,按标准方法计算和综合评定的房屋危险性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出现明显的误判和漏判现象。对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争议较大的即误判和漏判问题,已有专业人员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相关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典型的如曾宪武等在论文“JGJ125-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理论缺陷”中列举了两个案例,用原标准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判定,得出了和实际明显不符的结论。鉴于此,本次修订重点对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研究,力求解决原标准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存在的误判和漏判问题,使计算模型与实际更吻合。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完善,编制组最初形成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在原标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一种是彻底放弃原标准的方法,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为此,按照上述两种思路,编制组对目前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对于在原标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国内已有相关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对原标准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存在的误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贴近度法”、“模糊层次分析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离婚协议书范文(3篇)
- 村(居)民委员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范本
- 服装设计公司员工保密协议
- 公有住宅租房合同
- 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制度与服务保证措施
- 不正当竞争协议范本
- 广西家畜禽、水产( )养殖产销合同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及其历史
- 2023-2024学年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试卷答案
-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项练30正确使用词语成语专项练
- 数据中台与数据治理服务方案
-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 预防主治系列-计划生育-终止早期妊娠
- 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
- 第六章-巷道支护01
- 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审批表
- 《GMP实务教程》 课件全套 项目1-14 GMP基础知识-药品生产行政检查
- 狼来了英语话剧
- 电源测试报告模板
- AxureRP9网站与App原型设计(全彩慕课版)-教学教案
- 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稿100字(大全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