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TGXAS-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TGXAS-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TGXAS-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TGXAS-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十八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4〕130号)文件精神,由广西科学院提出,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标准化协会、北海金不换水产有限公司、北海鑫冀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项目编号:2024—1811)。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等文件精神,广西印发了《广西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培育推广对虾、贝、特色淡水鱼等优质、高效新品种,保护方格星虫、拟穴青蟹等地方特色品种,以巩固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广西渔业质量和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好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海水贝类养殖已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为低碳型生态养殖品种,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贝类的潮间带滩涂养殖和浅海筏式养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底播贝类养殖由此兴起,北部湾沿海岸线曲折,浅海滩涂资源广阔,—20m等深线以内宜养底播经济贝类的浅海面积有850万亩,估算北部湾底播经济贝类潜在养殖年产值可达80亿~100亿元。施氏獭蛤(Lutrariasieboldii)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浙江和海南沿海,以广西北部湾数量居多,其栖息于潮下带至10m水深的沙层或沙泥中,以单细胞藻和有机碎屑为食,为重要的潮下带经济贝类,为北部湾重要的近海主养潮下带贝类,也是北部湾海域重要的海产珍品之一。施氏獭蛤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脆甜,风味独特,成为清蒸、煮汤的重要贝类。据了解,早期养殖所用苗种绝大部分来自天然,且随着养殖规模逐年扩大,长久养殖和捕捞造成施氏獭蛤种质资源多态性降低,甚至造成规模化种质退化和自然种质资源枯竭,种苗成为制约施氏獭蛤规模化养殖的瓶颈。标准提出单位从2000年在施氏獭蛤和其它獭蛤人工苗种中间培育与养殖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和试验应用,通过科技攻关,在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制定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方法为施氏獭蛤保种技术提供可靠依据,对提高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技术水平,填补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标准空白,助力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和沿海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以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拟定保种技术路线。确定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标准化协会、北海金不换水产有限公司、北海鑫冀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等单位组成,成立了以彭慧婧为组长,彭慧婧、邹杰、张兴志、谢宏昭、彭金霞、黄林华、官俊良、刘祁云、黄强、金朝焕、杜晓艳、赖俊翔等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及时布置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小组分工及起草工作时间安排,全面启动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标准发布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人员了解标准,掌握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促进施氏獭蛤产业保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养殖,规范施氏獭蛤的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恢复和科学研究,维护物种的生态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助力广西乡村振兴,促进广西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查询了国内有关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与“蛤养殖”“蛤繁育”相关的资料主要有:《DB45/T2464—2022施氏獭蛤养殖技术规范》《DB21/T3104—2019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DB12/T1192—2023菲律宾蛤仔人工苗种繁育技术规范》《DB21/T3763—2023青蛤苗种繁育技术规程》《SC/T2036—2006文蛤养殖技术规范》(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保种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种质来源、幼体培育操作方法、保种方式、保种技术要求、保种密度和管理等技术内容。(四)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蛤类的研究,以及提出单位对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养殖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草案)。2024年1月~4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开展调查研究,编制人员前往北海、防城港、湛江等多个獭蛤保种、养殖单位以及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繁育、养殖场所开展现场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文献资料及标准,结合累计16年的獭蛤种质资源调查和推广养殖经验总结,对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进行了归纳,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框架内容,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同时申报立项。图1编制组考察过程2024年5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参考已发表的资料,主要根据自有的施氏獭蛤保种技术,并结合广西和广东大多数施氏獭蛤保种实际情况,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草案)。2024年6月~7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多次召开了标准研讨会,同时对施氏獭蛤保种技术中受精卵获取方式、幼体培育操作方法、保种隔离方式和密度等要求,比较了大批研究试验数据,根据16余年不同月份的累计生产繁育超10亿种苗的生产实践进行条件验证和总结,根据结果和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团体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当前现状,调研的实际情况,参考了《DB45/T2464—2022施氏獭蛤养殖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00年以来广西海洋研究所在从事施氏獭蛤和其它獭蛤人工苗种中间培育与养殖等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积累的技术经验总结和起草的。符合当前施氏獭蛤保种技术方向和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施氏獭蛤保种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本标准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四)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生产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前瞻性和先进性的条款,弥补施氏獭蛤保种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对施氏獭蛤产业保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养殖是良好的指导文件。五、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标准核心技术说明:标准施氏獭蛤保种技术提出种质来源、保种要求,保种受精卵来源方式,幼体培育期操作方法。(一)术语和定义中间培育框的定义主要参照《DB45/T2464施氏獭蛤养殖技术规范》5.2培育框的描述方式。中间培育框是由蛤苗培育至蛤种阶段所用的装置,与养殖筐结构有所不同,蛤苗在培育过程中在培育框内铺设粒径≤1mm的沙层,沙层厚度为10cm~12cm,利于种苗潜沙,沙层厚度符合中培苗规格的蛤种潜沙深度。以口径0.5cm~0.8cm的尼龙网或镂空盖覆盖,不易被敌害捕食。横截面口径应50cm~60cm,较小的横截面实际培育种苗效率降低,太大增加培育筐的成本,且过于笨重不适合搬运和操作,所以标准中推荐了横截面的口径或直径范围。筐壁高度,镂空规则和孔径是根据多年中培试验应用海区水流对培育筐中蛤苗的冲击影响情况总结出,并且要保障培育筐的流水性,增加饵料交换。以上数据均经多批次试验研究确定。图2摘自《DB45/T2464》(二)种质来源2.1施氏獭蛤保种的种质来源分为自然群体和扩繁群体。自然群体主要是通过采捕的方式获取,由于施氏獭蛤的自然资源有限,编制组从2000年开始从事施氏獭蛤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可知保种目的所需繁育时间不同,每个繁育时间不同获取的受精卵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由施氏獭蛤繁殖周期和产卵高峰期决定,根据文献吴韬等.广西北部湾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卵子和卵黄发生的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可知,施氏獭蛤卵巢分期明显,卵巢发育周期为1年,全年只有1个繁殖期和1个产卵高峰期,广西北部湾雌性施氏獭蛤繁殖盛期为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每年5月~8月为卵巢发育的休止期。文献刘永等.施氏獭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可知,在施氏獭蛤人工育苗过程中人工授精是获得大量D型幼虫的理想方法,培育期间海水水温为25.3℃~27.5℃,在体积分数(10~30)×10—6的氨海水中卵子的受精率最高,受精率为95%左右,随着氨海水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卵子的受精率呈下降趋势。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见图3,催产方式采用阴干和升温的方法刺激,人工授精使用解剖刀打开亲贝、取出软体部、去除外套膜和鳃,然后洗净,将从生殖孔挤出的精子和卵子分别放置于3000ml大烧杯中现场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的氨海水(所用氨水原液NH:质量分数25%~28%),分别置于10000mL玻璃缸中:将精子和卵子搅拌均匀后平均倒入不同浓度的氨海水中,每隔30min洗卵一次,共洗卵3次;1h后计数卵子的受精,5h后观察囊胚的上浮、集群情况。标准中采用的授精氨水浓度较适合不同性腺发育期的配子,较高浓度容易多精入卵或胚胎发育畸形,较低浓度容易造成部分精子活力低,无法授精,不同浓度氨海水中卵子的授精效果见图4。数据来源于10余年的生产试验和实践,超过这个范围效果渐变性降低,生产一般生产采用约2×10-5的浓度,标准指标为推荐性指标,可参考执行。表1试验育苗数量批次亲贝数量(kg)出苗数量(×104粒)单位面积出苗量(×104粒/m2)2008年10月10.31553.442009年3月20.5225010.462009年9月25.014656.232010年3月12.27205.33图3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图4不同浓度氨海水中卵子的授精效果温度选择在25℃混合授精属于獭蛤繁育的较适宜的温度,太高温度恢复卵子不健康。该方面是推荐性规范獭蛤冷冻类配子繁殖的,目前国内关于獭蛤的冷冻配子仅开展了少量试验,尚没有规模化生产应用。参考文献王斌等.施氏獭蛤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在水温25.5℃~26.5℃条件下,平均受精率93.4%。根据生产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混合授精的温度为25℃。受精卵来源采用解剖获取,解剖后从性腺团用吸管吸取。2.2幼体培育根据施氏獭蛤幼虫和稚贝在水体中分布及其生活习性,可分为浮游期、变态期、底栖稚贝期。根据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变化可将浮游期幼虫分为:D形幼虫期、壳顶初期、壳顶中期、壳顶后期。根据幼虫的生活方式可将变态期幼虫分为爬行期、附着期,根据底栖稚贝的潜沙能力可将底栖稚贝期分为初期稚贝期、中期稚贝期、完全稚贝期。幼体培育海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使用300目网袋收集滤出D型幼虫,可以减少大型原生动物入池,获得幼体培育适宜环境。图5D型~壳顶期图6壳顶期~稚贝期表2温度对苗体发育影响水温(℃)开始附着时间(d)附着持续时间(d)出苗时间(d)18~2014~165~720~3820~2410~142~522~2824~278~121~218~22水温选择在22℃~27℃,不同地理群体的温度是不同的,通过表2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苗体发育是正增长的,升温之后附着的时间、附着持续时间和出苗的时间都会相应缩短。生产过程中会选择在25℃~27℃较适宜,但是保种的目的不同于规模化生产,生产可以适当提高,保种过程不宜过高水温,但水温低幼体发育慢,保种操作较困难。的幼体培育的溶氧需求与一般水产动物的溶氧需求相同。幼体培育密度过低会造成资源浪费,过高则会导致幼体生长缓慢、发育畸形、滞育,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前4天根据前期实验研究,饵料宜包含微藻2种以上,根据发育时间段不同,投喂密度不同,合理地投放和投喂能保障最佳产量。根据王斌等人对幼虫发育不同阶段的投饵技术的研究见图7,D形幼虫开口饵料以湛江等边金藻最佳,经过5d的培育,边金藻等组壳长生长分别比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组和小球藻组提高10.17%和23.81%。这与D形幼虫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单胞藻的结构有关。D形幼虫期消化器官分化尚未完善,胃和消化盲囊不发达,口径较小,要求饵料浮于水中,易被摄食,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湛江等边金藻直径不超过10μm,无细胞壁,具有鞭毛浮游性强,而小球藻缺乏鞭毛浮游性差,且具有细胞壁不易消化。幼虫附着到稚贝培育阶段,饵料投喂采用与幼虫阶段相似的4种饵料组合,结果显示,投喂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效果最好,与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湛江等鞭金藻3个组合相比,壳长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4.3%、31.8%和34.3%,这可能与该阶段幼虫的背光习性增强,其摄食量在夜间更大有关。亚心型扁藻在夜间极易下沉,提高了该阶段幼虫和稚贝的摄食几率。综合20余年的繁育试验及实践,施氏獭蛤以金藻(球等鞭、湛江等鞭金藻均可)、角毛藻(牟氏角毛藻等)+扁藻(亚心型扁藻)能够健康的生长发育,生产性效果较好且容易培养,同时标准也提出其它饵料搭配可参考投喂。根据前期对獭蛤贝类的滤食率研究,较高的饵料密度对早期幼体的影响较大,会形成幼体下沉现象,标准中推荐投喂密度完全能满足幼体发育,且尚未发生因饵料投喂出现的下沉死亡现象,该指标作为推荐性指标。图7不同饵料组合对幼体培养影响研究2.3附着经过8d~16d的培育幼虫的伸出棒状足壳长>270μm,开始投放串板附着基,根据培育情况稚贝壳长1mm至3mm时开始投喂饵料。如果不投放任何附着器,幼虫大量附着在育苗池的底部,而育苗池底部的粪便、死亡的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等不利于附着幼虫的存活、生长,所以在施氏獭蛤幼虫变态期应适时投放附着器可提高幼虫的成活率。与沉积泥作为附着基对比,沉积的附着幼虫和稚贝排泄的粪便和死亡的藻类,容易滋生原生动物和细菌,水质易于恶化,每日换水量100%~150%,雅贝壳长1mm至3mm时,每日开始投喂饵料3次。獭蛤幼体平面附着性好,相较于池底附着,利用串板立体设置增加平面附着面积,也利于后期自行脱板,可重复利用,使用串板附着基培育效率极大提高。图8串板附着基培育过程2.4中间培育稚贝潜沙能力与壳及水管的发育有一定关系,初期和中期稚贝外形上与成体差别较大,水管也不够发达,不具潜沙能力;稚贝发育到其外部形态已与成体基本相同,水管相当发达,可达壳长的2.5倍左右,具有了完全的潜沙能力。研究表明,密度对贝类生长和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养殖密度提高獭蛤经济效益。在一定的养殖范围内,增大密度可以提高总产量,但是密度过大会降低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因为养殖面积一定,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密度越大,稚贝之间的竞争越大,个体大的稚贝对饵料和生存空间的竞争能力越强,个体小的稚贝生长速度和存活率自然会降低。其次,密度过大容易导致水体环境恶化,也会影响稚贝的生长和存活。所以,标准中苗种投放的中间培育框均匀投放800~1000粒。图9室内蛤苗种(三)保种方式根据不同的保种目的进行保种方式与特征的区分。目前国内开展底播贝类选育研究少,难度大,编制组根据对北部湾底播贝类的研究积累,结合现行的水产种业保护政策,首次归纳总结保种方式与特征的区分。按照生长地变化提出原位保种和异地保种2种方式,两者保种特征在于区域不同,设置产地划分区域进行保种及增殖放流。增殖放流对恢复种质资源、净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起到积极作用。按照群体利用方式分为系谱保种和群体保种,主要基于亲本来源的家系、配套系及小型群体保种,包括系谱家系或子代测定的保种,以及小型群体或特定小规模群体(配套群体)的保种,以上群体的规模较小,但往往需要的区分的数量较多。群体保种则是针对野生生长、混繁群体、闭锁群体的大型群体选育保种特征,它有别于系谱保种,本源关系复杂,规模相对较大。根据李斌等广西和广东地区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知,在施氏獭蛤群体内,本源关系更亲的或者距离更近的先聚为一体,最后再到混繁群体。得出的种群间的相似程度与种类亲疏和地理距离的远近有关,而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与施氏獭蛤的地理分布特点有着密切关系。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受到繁育系统和分布范围的影响,远交或分布范围较广的物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反之较低。在地理范围较小的孤立环境中造成群体间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可能性。综上所述在施氏獭蛤保种上分为单一保种和混合保种,以及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自然群体和扩繁群体。自然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多样性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说明施氏獭蛤仍然保持较为丰富的遗传资源,不同群体资源保种(保护)会具有良好的育种素材。(四)保种要求目前国内有相关海水水质的标准:GB11607规定的是水产养殖区海水水源的要求,NY5052规定的是养殖用水和运输用水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用水水质要求,两个标准完全符合贝类养殖水质条件。在绝大多数自然海域中,溶氧条件能够符合贝类的生长发育贝类。贝类摄食率与贝类的摄食与生长相关,摄食率与滤水率成正相关,在一定的盐度、温度范围下,贝类才能够正常地摄食及生长。参考张扬等水温、底质对不同规格毛蚶潜砂行为的影响可知,底质对埋栖型贝类的底播增殖效果有重要影响,应选择有利于贝类下潜的底质,砂底质中的藻类附着量比泥底质中的多,所能提供的食用藻更加丰富,所以砂底质比泥底质更适合贝类的摄食活动。同时,砂底质比泥底质的颗粒间隙大,且易分散,贝类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王超奇等研究证明养殖海区的底质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质和藻类丰度养殖海区的底质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质和藻类丰度。图10养殖现场施氏獭蛤属地方性生态群系,活动范围小,无长距离迁移现象,不会造成物种大量增长式爆发,对其它物种资源影响较小。分区保种便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减少种质资源扩繁,提高保种存活率。保种时设置两种不同的隔离方式便于对不同种质来源、规格、系谱及与商品生产群的生长情况、生存率、保种效果进行统计研究。分区数量较少的群体保种采用隔离带方式隔离,顺着潮水的方向为纵向,按照实际养殖的密度,施氏獭蛤存在养殖密度阈值,在阈值内施氏獭蛤的成活率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超过阈值时,死亡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对于一个养殖周期内的合理密度和条件下,獭蛤迁移的距离一般纵向不超过3m,横向不超过9m,为防止潮流扰动,根据捕捞实践经验,将纵向隔离带宽度设置>5m,横向隔离带宽度>10m。对于分区数量较多的系谱、子代测定或群体保种则是使用隔离网,是为了集中方便管理和操作,隔离网在铺设过程中按照隔离网的口径1cm,是为了防止中小个体獭蛤迁移穿过混群;底埋50cm是便于固定,且一般贝类潜层不超过50cm,以防止混群;上架露50cm,是为了防止中小个体施氏獭蛤利用斧足弹射钻出迁移,弹射的高度一般不超过50cm,大个体施氏獭蛤一般不迁移。养殖运输用水水质符合NY5052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运输过程要求水氧体积比1:3~5,避免运输过程中避免蛤种死亡,运输条件参照DB45/T2464要求,运输温度满足獭蛤生长环境。保种投放选择在夜间投放,是为了避免光照应激,且夜间温度适宜,可以提高蛤种存活率,放到对应分区是避免种质资源的交叉。图11中培流程与现场獭蛤保种管理参照SC/T000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附录A水产养殖良好操作记录,根据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