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40多米。我们准确地知道北京人的存在,主要是依靠(

)A.中国古老的传说B.考古发现的人类化石C.史书中的记载D.北京人狩猎想象图

2、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的战役是(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阪泉之战D.巨鹿之战

3、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在根本上反映了A.私有制的出现B.禅让制被破坏C.奴隶社会的开始D.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A.B.C.D.

5、为了解半坡居民的生活,七年级(1)班的历史老师组织学生到半坡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见到(

)A.

B.

C.

D.

6、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代表作是(

)A.《庄子》B.《孟子》C.《论语》D.《道德经》

7、下图是秦始皇派兵开凿的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渠,这条水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和珠江B.淮河和长江C.黄河和淮河D.黄河和海河

8、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运动,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A.刘邦、项羽B.炎黄、蚩尤C.陈胜、刘邦D.商纣王与周武王

9、如图,汉代瓦当种类丰富,纹饰精美,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审美,社会状况和思想意识形态。下图的文字瓦当(

A.反映了西汉文字瓦当纹饰精美B.证实了小篆文字出现于两汉C.体现了汉朝大一统的思想理念D.展示了西汉社会的盛世风貌

10、题表:西汉末部分州人口密度表(单位:人/平方公里)州名人口密度州名人口密度兖州103.51幽州9.29青州80.79荆州7.57徐州58.70益州5.44司隶42.95凉州3.92并州14.31交趾2.76据题表可知,当时(

)A.地方豪强势力壮大B.社会矛盾尖锐C.区域发展差距明显D.土地兼并严重

1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A.汉高祖光武帝B.汉武帝汉明帝C.汉文帝汉明帝D.汉武帝光武帝

1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底层民众的第一次呐喊,这个呐喊体现了(

)A.平等思想B.法治思想C.特权思想D.均富思想

13、成语故事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与“以少胜多”、“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相关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公元280年以后,晋武帝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大封同姓诸王据守重镇。这个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A.宗室诸王势力日盛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乱华

1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决心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B.使用汉语C.改穿汉服D.与汉族通婚

16、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高表推算节气和时间

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③因地制宜种植作物

④运用《大衍历》安排农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依据下表指出西汉初年山东的行政制度的特点是(

西汉初年山东行政区划一览表郡济南郡、平原郡、北海郡、千乘郡、东莱郡、东郡、泰山郡、齐郡、琅琊郡……诸侯国胶东国、川国、高密国、定陶国、昌邑国、东平国、城阳国、济北国、鲁国……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度

18、在央视播出的《探索·发现》考古专题节目中,一组与生产工具相关的文物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以下是观众按照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先后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青铜农具D.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19、对远古人类历史的研究,最重要的证据是(

)A.搜集神话故事B.查找《史记》等史书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

20、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位于西南地区的政权是(

)A.蜀国B.吴国C.魏国D.郑国二、综合题

21、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七年级(1)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技术变革篇】材料一

(1)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发展。结合材料一图片,请说出促进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政治变革篇】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内容。【思想繁荣篇】材料三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的这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4)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22、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三

如图所示

材料四

如图所示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风凰网材料六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有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规定的统治阶层内部最低等级是什么?

(3)材料四是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图中①所代表的官职是什么?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5)材料六中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条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曲辕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图一的农具在什么时期出现和推广?从图一到图二,如何看待农具的改进?材料二:东汉李冰石像,现存于都江堰伏龙观大殿,属于国家--级文物,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进行观瞻。李冰被四川人民尊为“川主’’,唐玄宗封其为‘“司空相国”,宋太祖封其为“广济王”清雍正时加封其为“敷泽兴济通佑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李冰为什么被后世尊崇?材料三:下表为古代农书整理的信息(部分)。农书作者地位《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对我国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进行了总结。《齐民要术》A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农书,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农书》王祯(元朝)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B徐光启(明朝)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对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朝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将表格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谈谈我国古代农书的价值。

2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材料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材料三

“兼相爱,交相利”材料四

“以法为本”材料五

春秋战争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家学派的主张?

(2)材料一是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位思想家在思想和教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3)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

(4)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崛起篇材料一

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材料中一系列的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建立篇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巩固篇材料三如图所示: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材料四如图所示:

(4)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