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青海省海北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青海省海北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青海省海北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青海省海北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入D.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格兰特着手去执行额尔金伯爵(英国全权公使)的命令来破坏这个避暑行宫……在10月18日,二百多所建筑物,被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军队,付之一炬……法国人劫掠了这个宫殿……”这段来自马士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文字,记录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B.天京事变C.火烧圆明园D.戊戌变法

3、下图是小明绘制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他正在探究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兴衰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C.义和团运动的兴衰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4、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割地

5、时代的歌谣同样可以成为历史的佐证,十九世纪末,“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此歌谣反映了义和团的性质是(

)A.反封建的农民运动B.变法革新运动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

6、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作者意在说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A.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B.激发了民族意识C.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D.推动了思想解放

7、下图是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证书,落款日期是中华民国十五年。这张毕业证应当颁发于(

A.十九世纪二十年代B.十九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8、孙中山1917年在广州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据此,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A.康有为B.宋教仁C.袁世凯D.黎元洪

9、《中国报学史》对某杂志的介绍十分简约:“初提倡文学革命,后则转入共产。”符合该杂志投稿要求的文章有(

)A.《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B.《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C.《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D.《请将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折》

10、“1919年,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时,它却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民族主义精神”提高的直接表现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B.五四运动的爆发C.国共合作的实现D.黄埔军校的建立

11、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土地革命C.北伐战争D.红军长征

12、下图为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示意图。这一系列行动(

A.正式确立建党建军的原则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D.拉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13、下列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C.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D.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14、“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华北五省自治”B.西安事变C.二次革命D.护法运动

1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七七事变

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约30万件故宫文物先后到达贵州、四川: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地区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B.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障C.促进西南地区的发展D.为共产党进行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17、“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以上论断出自毛泽东的A.《星星之火,用以燎原》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论持久战》

18、“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他战场的有力支援B.得到了世界的广泛支持C.只支持了亚洲国家的反侵略斗争D.是太平洋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19、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的积极作用在于(

)A.有效地避免了内战B.为抗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C.为和平建国奠定了基础D.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20、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农民C.实行减租减息D.发展生产

21、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B.侯德榜C.卢作孚D.荣氏兄弟

2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先生”的称呼取代了“老爷”“大人”等称谓,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A.婚姻自主意识B.崇洋媚外倾向C.民族传统风情D.自由平等风尚二、综合题

23、歌曲承载着时代特征,传承着时代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打倒列强,除军阀】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歌》(歌词)(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而学唱《国民革命歌》更是新兵训练期间的必修课。——摘编自中国档案咨询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的主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不拿群众一针线】材料二: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1928年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规定了三项纪律。1928年夏提出了六项注意。1929年以后,毛泽东又将三大纪律做了修改。对于六项注意,增加两项内容,从而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提出的历史背景。歌词中的规定有何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歌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曲的名称及曲作者姓名。该歌曲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是什么?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材料四: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该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百度百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战争时期的“反动派”是谁?列举人民解放军消灭反动派的两个典型战役。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革命歌曲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元老,筹三省(注:北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材料三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已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材料一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任举一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所创办的“机厂”。根据图2,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原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评论的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午一役”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主要爱国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事件为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规律。

25、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