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B/1F/wKhkGGalG0WAQcKzAAHSbwE7ELw807.jpg)
![河南省焦作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B/1F/wKhkGGalG0WAQcKzAAHSbwE7ELw8072.jpg)
![河南省焦作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B/1F/wKhkGGalG0WAQcKzAAHSbwE7ELw8073.jpg)
![河南省焦作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B/1F/wKhkGGalG0WAQcKzAAHSbwE7ELw8074.jpg)
![河南省焦作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B/1F/wKhkGGalG0WAQcKzAAHSbwE7ELw80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在央视播出的《探索·发现》考古专题节目中,一组与生产工具相关的文物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以下是观众按照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先后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2、千古传诵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造力和智慧,在以下传说中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宫殿B.伶伦—制作算盘C.仓颉—创造文字D.嫘祖—养蚕缫丝
3、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历史发展角度看()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4、下图所示古文字为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是(
)
A.甲骨文B.小篆C.钟鼎文D.行书
5、6000年前,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和带有彩色纹饰的陶器、主要种植粟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老子在《道德经》中,勾画了这样的理想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在来”。在这样的理想国中,老子主张A.以德治国B.施行仁政C.无为而治D.依法治国
7、据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云梦秦简》所载,秦朝法律中有《田律》《效律》《置吏律》《仓律》《工律》《金布律》等内容。这说明秦律(
)A.对后世影响深远B.注重规范经济C.体现了严刑峻法D.助推秦灭六国
8、西汉的建立者是()A.刘邦B.项羽C.刘秀D.刘备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10、对汉武帝大一统的理解正确的是A.统一全国B.加强国家边疆的统一C.削弱封国实力,使之无力抗衡中央D.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高度统一
11、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朝代在位皇帝盛世名称①文帝、景帝文景之治东汉光武帝③唐朝②开元盛世
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B.西汉、唐高宗、康乾盛世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1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成语是(
)A.揭竿而起B.草木皆兵C.老马识途D.完璧归赵
13、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B.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C.曹操军队终因不习水战兵败北撤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14、西晋后期,数以十万计的中原人迁往江南。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B.八王之乱C.魏、蜀、吴的连年战争D.游牧民族内迁
15、《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A.兴修水利工程B.派船队到达夷洲C.迁都洛阳D.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16、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强调“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强调“贵五谷而贱金玉”;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强调“凡农本三卷,皆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这些记录主要反映了(
)A.心存百姓思想B.农业为本思想C.农业科技思想D.农商并重思想
17、“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急则恃强合纵,以逆京师”,汉武帝据此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盐铁专卖C.铸币权收归中央D.北击匈奴
18、下列农具中,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进步的是(
)
A骨耜B铁农具C青铜铲D耧车
A.AB.BC.CD.D
19、如果你是一位"小小讲解员",在向游客介绍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时,你会讲到下列哪些内容
①掌握摩光和钻孔技术②能够人工取火③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④还保留着一些猿类的体质特征⑤使用弓箭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
20、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①曹操
②刘备
③诸葛亮
④曹丕
⑤袁绍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二、综合题
2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品德才能俱佳)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是到夏朝时,这种传位方式发生了变化,《三字经》中记载:“夏(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材料一中“家天下”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变化?这一制度从哪位国君开始的?材料二:“(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国君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形成的由上至下哪四个贵族等级?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材料三: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要作用?
(4)根据材料三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2、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材料三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李斯《琅琊台刻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有何感悟?
2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古人遵循“道”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它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得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成为可能,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编自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材料二:北朝农书:“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摘自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材料三:《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南宋诗人陈亮亦称“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臧嵘《关于光武中兴》材料四:在中国人口不断增长以及土地等自然资源日渐遗乏的今天,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思想仍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天人合一”和精耕细作的意义。——《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传承及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农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四川修建了哪一著名水利工程?这一工程取得了什么效果?
(2)材料二出自北朝时期哪本著作?在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作物体现了“顺天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光武帝时期哪些举措,促成光武中兴局面形成?
(4)结合材料四,并综合以上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向?分析题目中“道”的农业生产原则指什么?
24、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大发展】材料一:
【变革促发展】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承,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史记·商君列传》【思想激争鸣】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图A所示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图B中农具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开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本次改革的两项内容。
(3)据材料三,写出你最欣赏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指出学派名称,并概括该派别主张。
25、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颁布法律,实行连坐法。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民间借贷合同范本(28篇)
- 2025年农村子女抚养费用分担协议
- 2025年供电企业与用户用电合作协议
- 2025年共同策划健身房合作合同书
- 企业劳动合同协议2025年
- 2025年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和蒙皮铝合金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变更代理协议
- 2025年涨紧轮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中心医院消防施工组织设计
- 港口自动化与智慧港口发展方向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飞灰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2024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大纲
- 免疫治疗皮疹护理查房
- 2024年棉柔巾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老年期谵妄课件
- 项目采购管理培训
- 河道保洁服务日常巡逻方案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