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一发现(

)A.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B.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C.表明中华大地从此进入新石器时代D.指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2、中国古代被称为“丝国”,请你说出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先人(

)A.仓颉B.伶伦C.螺祖D.隶首

3、东方网消息:尼泊尔制宪会议与2008年5月28日召开会议,宣布正式结束尼泊尔的王位世袭制的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中国历史上的王位世袭制起源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

4、2012年1月16日,甲骨文发现地,推出了“龙年话龙”甲骨文字展。甲骨文的发现地在今天的什么地方()A.河南商丘B.河南洛阳C.河南南阳D.殷墟

5、今年北京市某学校组织初一学生到陕西夏令营,他们可以参观到我国的古代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老子的名言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善若水”应查找的经典是(

)A.《孙子兵法》B.《道德经》C.《韩非子》D.《水经注》

7、某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位历史人物时说道:有些人对他评价不高,主要集中在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奢侈无度、不顾民生等方面。但我们评价一个人也要看到他的另一面。通过“尊崇儒术”、颁布“推令”、强化监察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他推进了大一统格局。材料中的“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董仲舒D.刘邦

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秦末农民起义包括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的起义②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巨鹿之战

③项羽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

④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哪一情节不符合史实(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交给国家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皇宫阿房宫

10、曾国藩曾这样评价汉武帝:“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下列选项中汉武帝作为“非常之君”的举措包括

①实行推恩令②推行盐铁官营制度③统一度量衡④推行郡县制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25年,重建汉朝政权的是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12、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们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下列成语最能体现他们的反抗精神的是(

A.指鹿为马B.揭竿而起C.退避三舍D.楚河汉界

13、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都大大影响了当时历史的发展。其中,奠定了曹操初步统一北方的战役和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分别是(

)A.官渡之战、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官渡之战C.牧野之战、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14、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后期,哪一个历史朝代灭吴国,统一了全国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

15、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然而,中国科技文化依然灿烂辉煌。下面属于这一时期农业科技成就的是(

)A.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D.郦道元撰写了《水经注》

17、《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武帝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解决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B.加强思想控制C.反击匈奴的进攻D.轻徭薄赋

18、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某段历史时整理的笔记。此结构图可用来说明(

)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农业生产力提高↓出现个体劳动、私田开拓

A.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B.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背景C.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D.西汉文景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

19、小华在参观了某原始人遗址后写道:“他们会人工取火,竟然会用针缝制衣服。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还会制作首饰。”小华参观的应该是A.元谋人博物馆B.山顶洞人博物馆C.北京人博物馆D.蓝田人博物馆

20、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二、综合题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的政治行动得到了哪位统治者的支持?

(2)材料一中“决裂阡陌”指的是什么?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假如你是生活在此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政策?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思考秦国的贵族是否支持此次变法?为什么?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梦想,让我们回首历史,感受中国古代的风起云涌,体会那个时代的梦想。

【改革创新强国梦】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商鞅变法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思想文化强国梦】材料二: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2)材料二中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派,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哪一位思想家?他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秦扫六合统一梦】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3)材料三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材料四

图文说史

(4)依据材料四指出,“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3、读图回答问题。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后世尊称他为什么?

(2)《史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时期的人?《史记》是按什么体例写成的?

(3)《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你怎样评价这部书?

24、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表任务。代表学派主张(或者主要思想)墨子墨家“兼爱”“非攻”孟子庄子韩非

(2)填空:

老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______”,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一书。

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一书。

(3)“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影响?

2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材料二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材料三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1)图—反映的制度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