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贵州省贵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贵州省贵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贵州省贵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贵州省贵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有粮窖287座,其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镇江、苏州等,也有来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

)A.大运河的开通B.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C.都江堰的兴修D.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2、有历史学家认为,秦汉时期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隋唐宋时期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选拔官吏看重门第B.开通大运河C.科举制创立并完善D.设立军机处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武则天

4、唐朝前期采取的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亲自面试县令B.合并州县C.建立郡县制度D.重用人才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抒发了杜甫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A.诗史B.诗仙C.诗鬼D.诗圣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使唐朝由盛转衰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7、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绘制年代尺是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所示的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8、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苏州,湖州成为天下著名的粮仓B.苏州,湖州是天下的蔬菜基地C.苏州,湖州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D.苏州,湖州市国家的财政支柱

9、北宋初年,四川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投放市场流通。这种纸币是A.铜钱B.瓦子C.交子D.会子

10、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它的制瓷业兴起于A.北宋B.南宋C.唐朝D.元朝

11、下列各项横线两端错误的一项的是(

)A.女真族——完颜阿骨打B.蒙古族——赵构C.契丹族——耶律阿保机D.党项族——元昊

12、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学校资料室找到的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朝代是(

A.元朝B.宋朝C.唐朝D.明朝

1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14、下列对甲、乙这两种文学体裁盛行的朝代表述正确的是(

A.甲:秦朝

乙:汉朝B.甲:汉朝

乙:唐朝C.甲:唐朝

乙:宋朝D.甲:元朝

乙:明朝

15、被后人誉为“史学两司马”之一的司马光的史学巨著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红楼梦》

16、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辽B.抗金C.抗倭D.抗清

17、明长城的修建,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A.匈奴B.蒙古骑兵C.吐蕃D.女真

18、下图是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图。这两次远洋航行的共同点是

①增进了各地区的了解

②有利于各地区的交流

③都具有开拓冒险精神

④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9、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下面关于闯王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A.闯王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B.闯王起义最终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C.“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得到广大农民拥护D.闯王起义的最主要原因是天灾不断连年大旱

20、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而形成的新民族是A.藏族B.回族C.满族D.白族

21、1757年,清政府指定”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因为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十三行的业务十分发达。下列属于十三行业务范围的是A.承销外商进口货物B.与外国使节商谈外交事宜C.推销中国出口商品D.接受外国商人的直接管理

22、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京剧。据此可知,京剧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贴近生活B.政策鼓励C.文武兼依D.兼收并蓄

23、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选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无关的是(

)A.设置台湾府B.派戚继光抗倭C.组织雅克萨之战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二、综合题

2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教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汉书》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朝代组织机构作用明朝①特务机构,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清朝军机处②

(1)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丞相”有何职权?该朝代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一项重大法令,这项法令是什么?为了抑制地方豪强地主,在政治方面又采取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元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

(4)请写出材料四中①②两处的相关内容。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25、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的“吐蕃”政权是什么少数民族建立的?唐朝的都城是图中的哪个城市?材料二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中》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统治者设置的管辖今天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元朝时期设立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什么地方的军民各项事务?材料三

清朝大事年表(部分)时间措施1653年①顺治帝赐予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17世纪后期②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1684年③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713年④康熙帝册封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⑤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8世纪中期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1793年⑦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金瓶掣签制度——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台湾府”的设置有何意义?

(4)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是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请你写出措施的序号。

(5)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请你写出两种即可。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见下图。

(1)下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当时该都城核心区域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核心区域是由谁设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