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精讲精练(三):盐的性质_第1页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精讲精练(三):盐的性质_第2页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精讲精练(三):盐的性质_第3页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精讲精练(三):盐的性质_第4页
浙教版上学期九年级科学精讲精练(三):盐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精讲精练”讲义(三)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精讲精练”讲义(三)盐的性质盐的性质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之一。一、几种盐的性质(一)碳酸钠(Na2CO3)(1)俗名:纯碱、苏打。(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能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如Na2CO3+2HCl=2NaCl+H2O+CO2↑,H2O和CO2是H2CO3分解的产物)。③能和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如Na2CO3+Ca(OH)2=CaCO3↓+2NaOH]。④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2CO3+BaCl2=2NaCl+BaCO3↓)(4)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造玻璃、肥皂,去油污等。(二)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是碳酸(H2CO3)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产物:Ca(OH)2+H2CO3==CaCO3↓+2H2O。(1)存在: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鸡蛋壳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加强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②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如CaCO3+2HC1=CaCl2+H2O+CO2↑,H2O和CO2是H2CO3分解的产物)。(4)用途:重要的建筑原料,可用来制水泥、炼钢、制生石灰等。(三)氯化钠(NaCl)(1)俗名:食盐。(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解度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不大。(3)化学性质: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NaCl+AgNO3=AgCl↓+NaNO3)。(4)用途:重要的调味品,用来腌渍蔬菜;可用来制取烧碱、金属钠、氯气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作用;农业上用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酸→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Ba(NO3)2+H2SO4===BaSO4↓+2HNO3HCl+AgNO3===AgCl↓+HNO3CaCO3+2HCl===CaCl2+H2O+CO2↑对反应物的要求:酸可溶。2.盐+碱→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Na2CO3+Ca(OH)2===2NaOH+CaCO3↓对反应物的要求:盐、碱皆可溶。3.盐1+盐2→新盐1+新盐2AgNO3+NaCl===AgCl↓+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对反应物的要求:两盐皆可溶。说明:上述反应中生成物BaSO4、AgCl、CaCO3均为白色沉淀,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三、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难溶物)、气体和水,只要具备其中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2.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要求,即在反应物有酸的情况下,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碱、盐可不溶;若反应物中没有酸存在,则反应物必须都可溶于水。四、常见的化学肥料1.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很多,有些元素需要通过施肥补给,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尤其是N、P、K。2.几种常见化肥的作用种类名称及主要化学成分作用缺乏时的表现氮肥尿素CO(NH2)2铵盐:NH4NO3、NH4HCO3、(NH4)2SO4、(NH4)2CO3氮肥能促进植物的叶生长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磷肥磷矿粉[Ca3(PO4)2]、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重过磷酸钙[Ca(H2PO4)2]磷肥能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植物早熟、穗粒饱满且增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钾肥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发黄3.复合化肥: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要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例1、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A.H+、Na+、Ba2+B.H+、Ba2+、Cl-C.Na+、SO42-、CO32-D.H+、SO42-、CO32-例2、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AB段有沉淀生成D.F点溶液的pH>7例3、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例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②⑤④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④⑤①③例5、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沉淀a是__________。(2)操作Ⅰ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冷却热饱和溶液②蒸发结晶(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例6、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A的作用是(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1.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含有CO32-

D.一定含有Ag+或SO42-2.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Ba2+、HCO3-、SO42-B.NH4+、Cu2+、Cl-C.K+、OH-、CO32-D.Ag+、Na+、NO3-3.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A.FeCl3溶液B.Cu(NO3)2溶液C.NaCl溶液D.CuCl2溶液加入的物质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实验现象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4.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32-、NO3-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经测定,溶液pH=1;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Mg2+、Ba2+、Cl-、NO3-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32-C.一定含有H+、Ba2+、NO3-,一定不含有Cl-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3-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BCO2(CO)适量氧气C盐酸(硫酸)适量Ba(NO3)2溶液DNaCl(NaOH)适量稀硫酸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HCl、Ba(NO3)2、KCl、Na2CO3B.H2SO4、NaOH、Ba(OH)2、CuSO4C.BaCl2、Na2SO4、K2CO3、NaNO3D.HCl、H2SO4、BaCl2、K2CO37.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______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8.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方案: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分析与讨论]⑴方案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⑵小科同学认为原方案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2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装置序号)。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思与评价]实验后,有同学提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X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可得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则X物质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KCl溶液B.MgCl2溶液C.Ba(NO3)2溶液D.Ca(OH)2溶液1.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A.CuSO4NaClB.Na2CO3NaClC.CaCl2NaClD.CuSO4CaCl22.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OH-CO32-Cl-SO42-NO3-M2+难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A.M+HClB.MSO4+Ba(NO3)2C.MO+H2SO4D.M(OH)2+NaCl3.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组别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AK+、Na+、OH-、SO42-BBa2+、Na+、Cl-、OH-CCu2+、Mg2+、NO3-、Cl-DH+、NH4+、CO32-、SO42-5.下列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待鉴别物质实验方案AN2、CO2、H2用燃着的木条B尿素、氯化铵、硝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用pH试纸DFe2(SO4)3、NaOH、NaNO3、KCl四种溶液仅用组内物质鉴别6.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渐加入相应的乙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④

B.③⑤

C.②⑤

D.③④7.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1。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2。③利用m2与m1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1)海螵蛸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下列情况会使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逸出参考答案例1、B【解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H+;H+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CO32-;CO32-能与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Ba2+在甲厂废水中;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SO42-;则甲厂废水中的阴离子是Cl-,故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H+、Ba2+、Cl-。故选B。例2、B【解析】图中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Cu(OH)2↓+Na2SO4。据图判断A点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2种;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2种;AB段有Cu(OH)2沉淀生成;F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pH>7。故选B。例3、C【解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Fe2O3与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A错误;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碱与盐溶液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如Ba(OH)2+CuSO4===Cu(OH)2↓+BaSO4↓,C正确;生成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eq\o(=====,\s\up15(△))Cu+CO2,D错误。例4、A【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分别能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及氢氧化钠、碳酸钠可用盐酸除,氯化钡用碳酸钠除分析。

【解答】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分别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加入试剂均过量,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用盐酸除去,而氯化钡只能用碳酸钠除,所以氯化钡溶液要加在碳酸钠溶液前,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后先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盐酸,即可除去所有杂质;

例5、(1)碳酸钙(2)②(3)硝酸钾和硝酸钡【解析】(1)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所以沉淀a是碳酸钙。(2)由于溶液C为氯化钾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目的得到氯化钾,所以为方便和简单,操作I是蒸发结晶。故选:②。(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由于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钡,同时硝酸钡是过量,所以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生成的硝酸钾和过量的硝酸钡,所以不合理。例6、①Ba(OH)2+CO2=BaCO3↓+H2O;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③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④偏大,偏大.【解析】①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②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③空气通入过快,不能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撤掉A,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未除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钡反应,装置B中产生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如果不除去气体中的水,会使D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1.A【解析】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银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2.D【解析】pH=2说明该无色溶液显酸性,其中含有H+,H+和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Ba2+和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u2+在溶液中为蓝色,与无色溶液相矛盾;H+和OH-能结合生成水,H+和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Ag+、Na+、NO3-三种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3.D【解析】Cu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与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D正确。4.D【解析】①经测定,溶液pH=1,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氢离子,而碳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镁离子;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钡离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3-,一定不存在Ba2+、CO32-。5.A【解析】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A符合除杂原则,A项所选的试剂正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符合除杂原则,B项所选的试剂错误。硝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C项所选的试剂错误。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D项所选的试剂错误。6.C【解析】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NO3)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只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和蓝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C、BaCl2溶液与Na2SO4、K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两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酸为稀硫酸,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稀盐酸;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7.(1)氯化铜(2)碳酸钠(3)氯化钠;硝酸钾【解析】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AgNO3═AgCl↓+KNO3,74.5143.514.9g28.7gNaCl+AgNO3═AgCl↓+NaNO3,58.5143.511.7g28.7g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8.除去CO2中的水蒸气;G→A→B→C→D;C、D【解析】【分析与讨论】(1)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能被碱石灰吸收,会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

【反思与评价】加入的物质应该只能和碳酸钠反应,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分析与讨论】(1)方案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吸收水蒸气。

(2)原方案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即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能被C装置吸收,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可增加图2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G(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B-C-D。

【反思与评价】

A.氯化钾不能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不能选择KCl溶液,故A错误;

B.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故B错误;

C.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硝酸钠,故C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但是氢氧化钙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正确。

1.C【解析】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含硫酸铜;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一定不含碳酸钠,则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CaCl2、NaCl。2.D【解析】M是一种金属元素,由于无法确定其活动性与氢的关系,可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A错误。MSO4、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发生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