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给排水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 26.1.1给排水系统调试概述 26.1.2给排水系统安装需达到的条件 26.1.3给排水系统调试准备工作 26.1.3.1技术准备 36.1.3.2系统运行前的检查 36.1.4给排水系统试运转 36.1.4.1水泵试运转前检查 36.1.4.2电机试运转 36.1.4.3给水泵组试运转 36.1.4.4潜污泵的试运转 46.1.5给水系统调试 46.1.5.1给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 46.1.5.2给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 46.1.5.3给水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56.1.6排水系统调试 56.1.6.1排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 5表6.1.6.1-1排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 56.1.6.2排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 66.1.7雨水系统的调试 66.2建筑电气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 66.2.1电气系统调试概述 66.2.2电气系统调试前安装需达到的条件 76.2.3电气调试准备工作 76.2.4电气系统调试流程 96.2.5具体各工序调试内容 96.2.5.1配电室低压柜调试 96.2.5.2配电干线送电调试 106.2.5.3配电箱调试 106.2.5.4照明系统调试 116.2.5.5动力设备调试 126.2.5.6防雷接地系统调试 136.2.5.7电气试运行 136.2.6调试常见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146.3通风防排烟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 156.3.1防排烟系统调试 156.3.2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176.4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 176.4.1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概述 176.4.1.1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概述 176.4.1.2消防联动系统调试概述 176.4.2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合调试前需具备的条件 186.4.3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动调试的前期准备 186.4.4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动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 196.4.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 196.4.4.2消防对讲及消防广播系统调试 196.4.4.3火灾应急照明及安全疏散指示调试 206.4.4.4防火卷帘门及防火门调试 206.4.4.5非消防电源控制系统调试 216.4.4.6防排烟与通风系统测试 216.4.4.7电梯系统测试 236.4.4.8自动灭火系统测试 236.4.4.9消防联动调试 236.4.5调试常见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266.1给排水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6.1.1给排水系统调试概述给排水系统调试主要调试内容为给排水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查看,重力雨水系统的性能测试。6.1.2给排水系统安装需达到的条件序号项目具备的条件1试验已完成主楼内或车库内给排水管道各种试验均已完成,且符合通水条件2系统齐备生活给水系统所有安装工作已安装完毕功能齐备;水泵房清洁卫生,照度充足;3水源接入生活水箱均已能够自动进水,且进水速度均满足水泵出水速度;4排水通畅水泵房的排水系统已正常投运,确保排水通畅;5系统清洗生活水系统的管路试压冲洗完成,水系统各部件启闭正常;6水箱清洗生活水箱确认已清洗干净,特别注意塑料薄膜等杂物。水箱人孔封盖安装到位,防止杂物进入。液位计指示准确,显示清晰;7电源接入生活水泵动力用电已调试完成,且已送电;8自控投运生活用水传输水泵自控系统投运包括:低压启、上压停、水箱超低位报警、超高位报警等,超低位停泵等,这些功能经检验合格,能正常运行;9交底所有参加调试的人员均接受调试负责人的安全和技术交底,特别是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需要特别说明。6.1.3给排水系统调试准备工作6.1.3.1技术准备1.调试前,调试人员要应熟悉给排水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施工方案、调试方案,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2.调试前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调试人员进行培训。3.项目工程师对调试人员进行调试方案技术交底(包括安全措施)。4.施工单位调试人员、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等一起深入现场,检查系统安装质量和各设备机房完成情况,有不合格和与设计不符的地方,做好记录,限期整改。6.1.3.2系统运行前的检查1.系统必须安装完毕,给排水系统安装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试运转和调试;2.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3.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整,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平整;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检查电机及有接地要求管线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5.转动部分的防护措施可靠。6.1.4给排水系统试运转6.1.4.1水泵试运转前检查1.电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2.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3.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4.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5.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6.盘车应灵活、正常。7.离心泵开动前,应先检查吸水管路及底阀是否严密;传动皮带轮的键和顶丝是否牢固;叶轮内有无杂物堵塞。6.1.4.2电机试运转1.联轴器传动的水泵,先卸开联轴器,单独对电机进行空载试运转。2.首先点动,检查电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空载试运转2h。运行开始后每隔半小时要测量并记录电机的电源电压和空载电流、温升、转速。运行合格后,连接联轴器。3.联轴器连接好后,进行盘车。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6.1.4.3给水泵组试运转1.泵起动前,入口阀门全部开启;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2.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3.点动水泵(离心泵、管道泵、直联泵),检查设备的转动方向,是否与要求一致,水泵启动有无异常。4.启动水泵进行单机试运转,启动水泵时,设专人开启泵出口的阀门,当压力表指示压力达到0.1Mpa时,逐渐缓缓地打开阀门,直至阀门全部开启,不得快速打开。也不得在水泵中驼峰出运行。5.试车当中,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量、检查,包括启动电流、运行电流、电机转速,设备温升,振动情况、润滑情况,并按照要求作好试运转记录。6.水泵试运行时间2h,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不超过80℃。7.水泵试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壳体密封处不得渗漏;紧固连接件部位不应松动;轴封的温升应正常。6.1.4.4潜污泵的试运转1.电机的转向应正确。2.电缆的电压降应保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的电压,并不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3.启动前井下部分的扬水管内不应充水。4.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压力、流量应正常;安全保护装置及仪表应安全、正确、可靠;出水管无异常振动。6.1.5给水系统调试6.1.5.1给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详见表6.1.5.1-1。表6.1.5.1-1给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序号项目给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1系统检查全系统管路、设备、阀件、支架等全部安装无误。各连接处均无遗漏;2阀门系统内各阀门开启状态正确,各电动阀门调试完毕,动作可靠;3冲洗给水管道大流量冲洗完毕;4清理水箱及水泵进出水管路清理完成;5设备系统进行2小时空载运行,情况良好,运行正常;6电源各类电源正常送电,设备动作正常;7水源检查水箱内水位是否满足调试条件,浮球阀及进水液压主阀正常动作,液位计显示正确;8仪器仪表调试测试仪表准备就绪;9备品备件检修工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就绪。6.1.5.2给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图6.1.5.2给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6.1.5.3给水系统调试注意事项1.现场务必打扫干净,防止运行时灰尘进入机组影响机组性能。2.编制试运转规程,并张贴在泵房入口醒目的地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时时查看调试步骤。3.将水箱内务必清理干净并注满水,防止由于进水不畅造成空转。4.在每个轴承外壳用油灰粘贴温度计,在电机吊环螺孔内放置温度计,测量轴承和电机温度,以便时时记录是否正常运行。5.将超声波流量仪安置在水泵出水管上,测量水泵及系统的流量。6.设专人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7.务必在运行前打开管道和泵体的排气阀,排净系统内空气。8.在末端最不利点,安装压力表,水压测试,水泵启停过程中观测压力表的升降范围是否为顶端压力+0.2Mpa。6.1.6排水系统调试6.1.6.1排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表6.1.6.1-1排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序号项目排水系统调试前的检查与准备内容1系统检查全系统管路、设备、阀件、支架等全部安装无误;2阀门排水系统内各阀门开启状态正确,动作可靠;3冲洗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完毕;4清理集水坑内淤泥、垃圾等清理完成;5设备潜污泵进行单机试运行,情况良好,运行正常;6电源潜污泵电源正常送电,设备动作正常;7水源检查集水坑内水位满足调试条件,补水水源供水正常,流量合适;8仪器仪表调试测试仪器仪表准备就绪;9备品备件检修工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就绪。6.1.6.2排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图6.1.6.2-1排水系统调试内容及步骤6.1.7雨水系统的调试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灌水试验持续1h,不渗不漏。悬吊式雨水管道的坡度不得小于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符合规定。6.2建筑电气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6.2.1电气系统调试概述本项目A区设2个变配电室、B区设3个变配电室,每栋楼-1层设有配电间,1层设有电表间,每个单元设有强弱电竖井,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形式供电。负荷共分为三级负荷,其中消防泵、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消防负荷采用末端双电源互投的形式供电。照明系统分为消防应急照明以及普通照明。防雷系统为三级防雷(A1、A13#楼为二级防雷),设总等电位箱,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本项目计划在2023年2月20日由变配电室送至各楼电表间,根据总进度计划安排,配电室完成送电以后,按照消防负荷、供暖负荷以及其他非消防负荷分层次送电。在送电过程中逐步开展末端设备的电气调试及参数设定,为其他专业调试创造条件。6.2.2电气系统调试前安装需达到的条件电气系统调试前电气各系统工作应已施工完成,具备进行单机调试及各系统联调条件。表6.2.2-1电气系统调试前安装需达到的条件序号强电系统调试前相关工程完成情况检查工程要求1配电室高低压情况检查本工程变配电室引至个楼电表间配电由土建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我安装项目部配合专业分包单位将变配电室送至工程45栋单体配电。2低压馈电线路施工情况检查各级低压馈线电缆敷设完成,敷设前电缆绝缘遥测满足要求,电缆压接完成后再次进行绝缘遥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相关数据已进行记录,并经监理旁站审批通过。3末端设备施工情况检查末端设备相关专业已安装完成,相关过程施工已经过监理验收合格。电气专业对此类设备的绝缘测试已完成,确定满足规范要求。如存在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需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采取提高电阻的措施,如对电机采取直流电干燥法或外部热源加热法进行干燥处理。4电缆回路标示、标牌悬挂张贴情况检查电缆回路标示、标牌悬挂张贴完毕。标示、标牌中所含内容信息清晰、易懂,满足后续调试要求。5功能间土建施工情况检查各功能房间内土建作业已完成,且施工工具已清理完毕。本工程因防火门施工进度较慢,项目部要求分包在送电部位的电井及房间安装临时门并加锁具。6其他准备情况检查各系统完成施工质量性检测如水管打压、阀门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风管漏光试验、智能化线路通断检测等均合格,满足下一步各系统单调、联调要求。6.2.3电气调试准备工作1.管理组织准备(1)电气调试人员应进行分工负责,并准备必须的安全用具。(2)确保调试过程中各个岗位联系畅通。(3)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准备随时紧急停车。(4)调试过程中必须准确记录各项参数,作好电气调试记录。2.技术准备(1)调试前,调试人员应熟悉电气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电气原理图、设备技术文件、调试方案等,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工艺流程及电气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等。(2)调试前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调试人员进行培训。(3)项目工程师对调试人员进行调试方案技术交底(包括安全措施)。(4)项目经理、各专业工程师、监理、劳务单位项目经理和调试人员、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等一起深入现场,检查安防系统工程安装质量和各变电所、电气设备机房、管井土建等完成情况,有不合格或不完善的地方,做好记录,限期整改。(5)制定完善的调试过程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抢险物资设备。3.系统调试前检查内容低压柜检查1)检查调整抽屉柜滑道,使抽屉推拉灵活自如,无卡阻碰撞现象;插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插接后应紧密且同步;2)机械联锁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空气开关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抽屉才能拉出。检查接地触头的紧密性、可靠性。当抽屉推入时,接地触头应比主触头先接触,拉出时应比主触头后断开;所有的触头不应有机械损伤的痕迹;3)自动开关、接触器合闸时须将抽屉室的小门关上,合闸后小门被锁住,不能开启,分闸时须将操作手柄按到底,抽屉才能取出;机械联锁机构如有失灵者,应调整合适;抽屉与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线正确可靠;抽屉与柜体间的接触及柜体、框架的接地良好。4)柜间联络母线检查:柜与柜之间的联络电缆需逐一校对;在回路查线的同时应检查导线、电缆、继电器、开关、按钮、接线端子的标记是否与图纸相符。5)配电箱柜试运行前,检查配电箱柜内有无杂物,安装是否符合质量评定标准,相色、铭牌号是否齐全。6)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柜内检查: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核对柜内的元件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应正确;柜内两侧的端子排不能缺少;各导线的截面应符合图纸的规定;逐线检查柜内各设备间的连线及由柜内设备引至端子排的连线。8)控制回路的检查:主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灵活,辅助触点动作是否准确。9)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的检查:电流互感器接线正确,极性正确,二次侧不准开路,准确度符合要求。(2)配电箱(柜)检查1)进行各照明线路的绝缘检查及配电箱和控制柜的接线检查,确保各送电回路符合送电要求。2)进行空调机组等设备线路的绝缘检查及配电箱和控制柜的接线检查,确保送电回路符合送电要求。3)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摇测。4)摇测应将干线和支线分开,摇测时应及时进行记录。采用500V摇表进行揺测,摇动速度应保持120r/min左右,读数应采用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宜。5)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后,在送电前进行摇测时,应先将线路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摇测方法同上所述,确认绝缘摇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6)逐一复查各接地处选点是否正确,接触是否牢固可靠,正确无误地连接到接地网上;设备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或接零连接完成;接地点应与接地网连接,不可将设备的机身或电机外壳代地使用;设备接地点应接触良好,牢固可靠标识明显。要接在专为接地而设的螺钉上,不可用管卡子等附属物为接地点;接地线路走向合理,不要置于易碰伤之处;禁止用一根导线做各处的串联接地;不允许将一部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而将另一部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零。7)恢复所有被临时拆开的线头和连接点,检查所有端子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清除各临时短接线和各种障碍物。8)电动机在空载运行前应手动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音响。对不可逆动装置的电动机应事先检查其转动方向。测定电机定子线圈、转子线圈及励磁回路的绝缘、轴承座及台板的接触面清洁干燥,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1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各相直流电阻值,相互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电动机,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值,相互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9)检查所有熔断器是否导通良好,对系统控制、保护与信号回路进行空操作检查,所有设备与元件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可靠。10)检查所有熔断器是否导通良好,对系统控制、保护与信号回路进行空操作检查,所有设备与元件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可靠。11)送电试运行前,应先制定操作程序;送电时,应先送主电源,然后送操作电源,切断时则反之,调试负责人应在场统一指挥。(3)其他准备工作电气调试过程中牵扯到的人力、仪器仪表、设备、材料等资源均需按照前述个计划安排到位,避免影响到系统调试。其中由于电气系统属于基础系统,本系统自身调试完成后还需配合其他专业调试,所以必须考虑充足的人力资源。并且积极组织各设备厂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调试过程中来。6.2.4电气系统调试流程电气系统调试流程见图6.2.4-1。图6.2.4-1电气调试流程图6.2.5具体各工序调试内容6.2.5.1配电室低压柜调试1.配电柜试运行前,检查配电箱柜外观检查、箱柜内有无杂物,安装是否符合质量评定标准,相色、铭牌号是否齐全。2.低压断路器测试:一般性检查;电磁脱扣器通电试验。3.双金属片热继电器测试:一般性检查;动作值试验。4.接触器测试:一般性检查;接触器的动作试验。5.启动器测试:一般性检查;自耦降压启动器的电气性能试验。6.二次接线绝缘电阻测试: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1MΩ(用500V兆欧表检查)。7.二次接线交流耐压试验:箱柜的交流工频耐压实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时,用2.5kV兆欧表测试1分钟,应无闪络击穿现象;当绝缘电阻在1-10MΩ时,做1000V交流工频耐压试验,时间1分钟,应无闪络击穿现象。8.箱柜的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先用电阻表或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线圈是否通路;用500V兆欧表测量继电器所有导电部分和附近金属部分的绝缘电阻,按照下列内容逐项测试:接点对线圈的绝缘电阻,校验电磁铁与线圈间的绝缘电阻,线圈之间、接点之间的及其它部分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0MΩ。检查时间继电器可动系统动作的平稳均匀性,检查时可用手将电磁铁的铁芯压下使钟表机械动作,观察机械部分是否灵活,有无卡住现象,接点是否接触的良好,然后将电磁铁的铁芯放开,继电器可动部分应立即返回原来位置。9.控制回路模拟动作试验:断开电气线路的主回路开关出线处,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不受电,接通控制电源,检查各部的电压是否符合规定,信号灯继电器等工作是否正常;操作各按钮或开关,相应的各继电器、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都应迅速,各相关信号灯指示要符合图纸要求;用人工模拟的方法试动各保护元件,应能实现迅速、准确、可靠的保护功能;手动各行程开关,检查其限位作用的方向性及可靠性;对设有电气联锁环节的设备,应根据原理图检查联锁功能。6.2.5.2配电干线送电调试1.电缆线路送电前的测试(1)绝缘电阻的测试解开电缆首端和终端的电缆头线耳之螺栓,单独测量电缆之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使用500V摇表,确保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国家规范为0.5兆欧,2兆欧为我司要求,以下同)。(2)其他测试断开配电箱/柜之二次回路的保险,单独检查配电箱/柜的一次回路的绝缘阻值;重新接回电缆头,使用力矩扳手测试螺栓扭矩;再次测试回路的绝缘电阻(保持二次回路保险丝断开状态);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经首尾监护人经对讲机联系同意送电后,方可送电,否则严禁送电;盘柜作冲击合闸试验。注意观察各部位不应有冒烟、火花和非正常性声响;送电时应经过连续合断3次测试后正常,方可正式送电。2.电缆回路送电后的测试(1)相位核对相位的核对分两次进行:接线时,按照统一原则,所有电缆按照颜色一致连接;送电后,再用相位表进行测试,若发现不正确,立即调整。(2)运行测试合闸送电后,空载观察24小时,检查运行情况;有条件时应安排负载运行24小时,全面检查电缆/配电箱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查配电箱总开关接头和电缆温升。6.2.5.3配电箱调试1.配电箱的电阻测试仅对进、出线的测试,而对箱内的线路不做测试。2.测试电箱的进线电阻;测试前要断开上级配电箱的出线开关或断开线路,使用500V摇表,确保进线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3.测试电箱的出线的绝缘电阻:测试前要断开下级开关或断开线路,使用500V摇表,确保出线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4.相位的核对。相位的测试使用相序表。先检查电缆接线是否颜色统一;送电后,再用相序表测试进线端的相位,若发现不正确,立即调整;出线端的相位亦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并做相应调整。5.漏电断路器的测试漏电保护的测试采用单相对地短路进行测试,线路前安装10A保险丝。测试次数不小于2次,并且动作要全部正确。除上述测试外,还应对漏电断路器进行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进行测试。6.配电箱的断路器按设计图纸上标明的整定值进行整定。(1)过载长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Ir。过载长延时动作电流整定为导线允许载流量的0.8~1倍,主要根据设计负载电流大小确定;导线允许载流量约为线路计算负荷电流的1.2倍。(2)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Isd。定时限短路脱扣器主要用于保证保护电器动作的选择性。在线路中没有电动机负荷的条件下,Isd≥1.2Ijx,Ijx为线路计算负荷电流。为实现选择性保护,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Isd(上级开关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1.5Isd(下级开关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Isd(上级开关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值)≥1.2Ii(下级开关短路瞬时脱扣器的整定值)短路脱扣器的整定时间通常有0.1(或0.2)、0.4、0.6、0.8s等几种,根据需要确定。选择性低压断路器(非末级)上下级时间差不小于0.2s。(3)短路瞬时脱扣器的整定值Ii在线路中没有电动机负荷的条件下,Ii≥1.2Ijx,Ijx为线路计算负荷电流。非选择性低压断路器(末级)瞬时脱扣器电流整定值,在大于回路正常工作时的尖峰电流条件下,尽可能整定得小一些。为满足被保护线路各级间选择性要求,选择性低压断路器(非末级)瞬时脱扣器电流整定值应在满足动作灵敏性前提下,尽量整定大些,以免在故障电流很大时导致上下级均瞬时动作,破坏选择性。如果非末级开关只有两段保护功能(过载长延时和短路瞬时),要通过短路瞬时脱扣器实现选择性保护功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Ii(上级开关短路瞬时脱扣器的整定值)≥2.5Ii(下级开关短路瞬时脱扣器的整定值)。6.2.5.4照明系统调试1.照明器具试运行(1)电气照明器具试运行前应进行通电试运行,系统内的全部照明灯具均得开启,同时投入运行,运行时间为24小时。(2)全部照明灯具通电运行开始后,要及时测量系统的电源电压负荷电流,并做好记录。试运行过程中每隔8小时还需测量记录一次,直到24小时运行完为止。上述各项测量的数值要填入试运行记录表内。2.事故照明切换装置的调试(1)一般性检查检查事故照明装置的外观应完好,元器件选择安装正确,接线并无损伤。(2)直流装置的试验按电力变流设备的试验规范和产品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绝缘试验、耐压试验、稳定电压调节范围试验、均流试验、绝缘监视试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等项目的试验以及装置的运行参数设置。(3)切换装置的试验检查切换装置的功能,模拟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切换,动作应可靠正确,检测切换性能。3.智能疏散照明系统调试智能疏散照明系统调试按照图6.2.5.4-1进行。图6.2.5.4-1智能疏散照明系统调试流程图(1)调试准备工作调试开始前现场应已完成灯具安装、分配电装置安装、控制主机安装、各级控制电源线完成敷设并完成连接。在灯具安装前线路绝缘遥测合格。(2)分配电装置的调试首先检查与灯具相连的信号总线连接正好,输出电压正常,然后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通讯软件模拟信号输入,分别测试在不同预案下灯具的反映情况,如长亮、频闪、灭灯、巡检、改变方向,是否达到预期。如果有个别的灯具不受控,检查是否线路过长或者是信号线路故障。每个分配电装置在系统整体调试前都要单独进行调试。(3)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调试在每个分配电装置调试好以后,进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调试。步骤类同调试分配电装置。首先在控制器的PC机上安装通讯软件进行基础的通讯调试,确认好与每个分配电装置能够正常通讯后。测试控制器对灯具的控制,是否可以控制整体灯具的长亮、频闪、灭灯、巡检、改变方向。其中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楼层显示等)应分别受控。(4)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调试调试前智能疏散系统与火灾报警联动具备的条件需分别满足1)需要火灾报警系统中每一个探测器如烟感、温感、手报等的地址编码。2)需要火灾报警系统开放通讯协议接口。3)需要火灾报警系统提供RS-232硬件接口。4)火灾报警系统已经调试完成。(5)编制预案将火灾报警系统提供的探测器地址及应急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的地址进行对应,把对应好的地址写入到CAD平面图中。然后根据地址对应关系及疏散出口进行预案编制,编制的预案能实现以下功能:当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到火警信号后,报警主机把发生该处的探测器或者手报地址通过信号传递给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器根据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通过专用软件计算出最佳的疏散路径,并发送指令给灯具,使人员逃生疏散科学化、智能化,达到快速、准确、安全疏散的目的。(6)联动调试将编制好的预案输入到应急照明控制器,检查控制器与火灾报警主机硬件接口的连接无误后即可进行联动测试。1)在现场任选一防火分区内任一处位置的感烟探测器进行测试,检查联动情况,检测疏散的方向是否远离该处烟感位置或者是否符合预案设定;2)在该防火分区内重新选择位置重复上一步骤进行联动测试。选取的测试点数量应根据防火分区的数量确定,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测试2个点。3)每个防火分区进行测试无误后,整个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即可认为完善,达到竣工移交条件。6.2.5.5动力设备调试1.检查电机控制箱内的线路。检查“直起”、“星-三角”、“软起”、“变频”等起动线路的正确性。检查接触器辅助接点的良好性。检查线路的编号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指示灯是否完好。2.电缆的绝缘检查检查电缆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电阻值不能小于0.5兆欧。3.检查电机内线圈相间绝缘电阻,电阻值大于0.5兆欧。检查电机转动部分的平滑性。4.接线端的间距不能太小,满足电气绝缘间隔要求。若由于接线空间的限制,接线端要采用绝缘保护措施。5.电机的起动检查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检查电机转动时是否有噪音。检查电机运行时的电流值。6.温升的测试(1)对风机的温升测试为带负荷运行温升测试;(2)开机前,记录室内温度;(3)开启电机,检查起动时间和起动电流、以及运行时电流是否正常;(4)若一切正常,运行风机,并每隔10分钟测试一次电机外壳温度,直至温度变化在±2℃,温差可认为为电机运行后的温升;(5)水泵电机的温升可分为空载时和负载时温升测试,方法与风机电机温升测试一样。6.2.5.6防雷接地系统调试防雷接地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以检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1.测量地极的安排(1)如下图6.2.5.6-1所示,A为需要测试的接地极(或接地系统),B为辅助接地体,作用是使测试电流从A流经大地经由B回到电源而成为闭合回路,通常把B作为电流辅助地极。图6.2.5.6-1被测试接地体及辅助电极安排方式(2)K是作为测量零电位区与A地极之间的电压用的辅助地极,通常叫做电压辅助地极。(3)为了正确地测出A地极的电位,K地极必须插在零电位区CD内。如果三个地极安排不符合上述要求,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完全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4)仪器的电压辅助地极引线与电流辅助地极引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以免自身发生干扰。2.应反复在不同的方向测量3~4次,取其算术平均值。3.使用摇表,当发现干扰,在摇表未转动时,仪表指针已有读数,表示有直流杂散电流;指针振动时表示有交流杂散电流,应改变转动的速度,以便避免外界干扰的影响。4.接地电阻测量完毕后,应填写测试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6.2.5.7电气试运行1.照明器具试运行(1)电气照明器具应按系统进行通电试运行,系统内的照明灯具均的开启,同时投入运行,运行时间为24小时。(2)全部照明灯具通电运行开始后,要及时测量系统的电源电压、负荷电流,并做好记录;每2小时记录运行状态一次,连续试运行时间内无故障;试运行过程每隔8小时还需测量记录一次,直到24小时运行完为止,上述各测量的数值要填入试运行记录表内。2.动力试运行(1)所有设备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对设备的安装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根据技术资料,检查设备润滑、电器接线、电器绝缘、转动部分的防护措施,并对设备安装现场进行清理,做好试车前的准备工作。(2)设备试车应先进行设备点动,检查设备的转动方向及机械转动有无异常,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可空载试运行的电动机,时间一般为2小时,记录空载电流且检查机身和轴承的温升;交流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可启动次数及间隔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无要求时,连续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5分钟,再次启动应在电动机冷却至常温下。空载状态运行,试车当中,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量,检查包括运转电流、电压、运行时间、设备转速、设备温升、振动情况、润滑情况,并按照要求做好试运转记录。(3)大容量导线或母线连接处,在设计计算负荷运行情况下应作温度抽查记录,温升稳定且不大于设计值。3.电机试运转(1)在电机试运转之前进行电机绝缘电阻检查,确定定子、转子线圈之间及其对地的绝缘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同时要记录电机的各项技术数据,在送电试运转时,先点动试验,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及有无异常情况。电机需进行空载运转和负荷运转试验,两次均需记录启动电流、各相运转电流、运转时间、轴承温度、定子和转子温度、环境温度,并做好电动机检查试运转记录。(2)其它大型用电设备试运转:其步骤同电机试运转。在大型设备试运转时,要求生产厂家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同调试,以保证调试顺利进行。6.2.6调试常见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调试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见表6.2.6-1。表6.2.6-1电气调试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序号易发生问题原因分析处理办法1空气开关跳闸该输出线路出现对地故障或接地故障使用绝缘摇表分别测试供电回路和设备,判断是线路问题还是设备问题。排查出问题后对应处理接地问题。线路的输出电流长时间超过额定电流首先核对设备型号与开关选型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则调整更换匹配的开关。如开关选型与设备匹配,则重新对开关进行整定。2继电器不断吸合断开接触器本身线圈中的磁铁的磁力不稳定检查接触器本身的整体构造是否稳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有无松动现象。接触器整体结构松动如上述无问题,则是线圈中的磁铁磁力不稳定,需要更换磁铁或更换整个接触器。3动力设备启动过程中跳闸动力设备启动电流过大,保护开关整定不满足启动电流曲线要求重新进行馈电回路开关参数整定4电动机的转向为反转电动机的相序与电压输出相序不一致在电动机的接线端子上进行调整;在控制柜上把其中的二相调换。5运转中的电动机突然停止电机定子线圈烧坏使用绝缘摇表测量电机定子线圈判断电机是否烧毁,确定电机无问题后才可进行下一步问题排除。接线端子松动,或线路出现故障,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检查电动机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现象;用摇表对控制柜至电动机的线路进行测试;用万用表量度电动机中各组线圈电阻值是否基本一致。电动机长时间过负荷运行首先检查电机负荷相关风阀、阀门是否打开。其次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的电流值是否超过主开关的额定电流,如果超过,则应重新整定开关参数或更换主开关。控制柜中二次回路出现故障检查控制柜中的二次回路,对照二次接线图,判断继电器线圈是否存在动作不灵敏或整个二次线路电流过大导致控制回路误动作。6智能疏散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造成灯具模块烧毁末端回路接地造成通信回路或电源回路漏电,长时间运行造成系统运行不正常将万用表调至直流电压检测档,万用表黑色负极放在分配电装置接地端子,红色正极放在电源线或通讯线负极上。如果通讯线电压高于0.9V,电源线电压高于2.5V即会出现通讯故障或灯具不亮等故障现象。干线与灯具接头处防水措施未做好由于地埋灯是在地面内暗装的,所以在施工方案编制时应着重考虑灯具与线路连接处的防水处理。如个别灯具接头处防水未做好,则拆除灯具后重新进行防水处理。线路破损造成漏电将有问题回路的灯具拆掉,逐段测试线路绝缘,排查出问题后更换破损的线路线缆(建议地面灯通信、电源线缆采用护套线加强机械防护)。供电回路零线接地导致漏电将配电箱内出线零线全部从零排拆除后,理论上出线零线与地线是不通的。此时逐一用接地摇表测试,与地线导通的零线即存在接地的问题。8潜污泵动作不正确或不动作集水坑内存在建筑垃圾导致浮球阀无法正确反映坑内液位信息调试前清理集水坑保证集水坑满足调试要求。6.3通风防排烟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6.3.1防排烟系统调试防排烟系统测试调整示意见图6.3-1。图6.3-1防排烟系统测定调试示意图(1)机械排烟系统的调试1)排烟系统承担防烟分区内排烟:当系统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时,打开所有排烟口,测试各个风口的风量然后相加,所得的的总和不得低于规定值的90%,否则,即可判定为不合格。2)当系统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时,首先打开所有分区的排烟口,测量各个风口的风量,然后相加算出每个分区的风量,列出各分区风量与规定值的比值。选择其中比值最小的两个分区,它们就是最不利两个分区。关闭其它分区的排烟口,再测量这两个最不利分区内各风口的风量然后相加,所得结果的不得低于两分区规定值总和的90%(由于排烟口都是不可调节,所以不必考虑各分区风口之间的风量平衡),否则,即可判定为不合格。另外,还要采用同样方法测量面积最大两个分区的风量,然后判断它们是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以上两项全部符合要求,该系统可判定为检测合格。(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调试在风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开启加压风机,同时按每次开启三个楼层的加压风口阀门,测出风口风量,采用数字微压计测出系统正压,应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5室内空气参数测定本项目测定的室内空气参数测定内容有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噪音等。测定时空调风系统、水系统和空气处理设备均调整完毕,且送风状态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和室内热湿负荷及室外气象条件接近设计工况的条件下进行。(1)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室内温、湿度测定前,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转至少24小时,等室内状况稳定后再进行测定。测定仪器采用数字式温、湿度计。对于一般空调房间,温、湿度测点布置在按设计要求确定的工作区,检测时测点布置在离地面0.8m,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5m的区域。各房间测点按下表确定见表6.3-1。表6.3-1温、湿度测点数序号波动范围实面积≤50m2每增加20~50m21±0.5~±2℃±5~±10Rh5增加3~52≤0.5℃≤5%Rh点间距不应大于2m,点数不应少于5个(2)室内噪声的测定空调房间噪声测定,应在全部空调设备开启状态下进行。对一般性空调房间以中间离地1.2m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定可用声级计,测量时用手水平方向托住声级计或将声级计固定在三脚架上,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声级计应尽量远离人身体以减少人体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时以声压级A档为准。对房间噪声测量时要避免本底噪声对测量的干扰,如声源噪声与本地噪声相差不到10分贝时,则应扣除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值,修正值见表6.3-2。表6.3-2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值序号被测噪声与本底噪声的差值(dB)34~56~91修正值(dB)-3-2-12未装修修正值(dB)-5-5-5房间噪声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超出设计要求,则需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3)设备的联调。由消防弱电分包负责,我单位配合。由消防系统接收现场火灾报警信号,根据设定的程序向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发出火灾模式指令,控制防火阀的动作状态,同时由监控系统按照相应的火灾模式启动风机风阀。(5)数据整理与分析检测全部完毕后,将测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将这些数据同设计和工艺要求的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被测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同时出具合格调试报告。6.3.2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注意事项(1)通风防排烟系统试运转前提条件见表6.3-3。表6.3-3试运转前提条件序号条件内容1调试小组详见组织架构表2资料与文件检查包括:系统试压合格记录单机运转合格记录风系统调试记录整改完成合格记录强电专业的检查报告弱电专业的检查报告设备供应商的检查报告,说明安装完毕并合格,各种保护装置正常工作,包括冷水机组等。3设备挂牌\管道标注流向设备挂牌\管道标注流向工作完成,方便调试操作。4正式签署空调系统试运转文件/(2)通风防排烟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见表6.3-4。表6.3-4通风管道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序号故障表现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1漏风金属软管与风管接驳不严密,重新连接。金属软管与风口处静压箱接驳不严密,重新连接。柔性帆布接头破裂,更换。2风管晃动风机出口压力大时,气流冲击风管导致风管晃动,机组出口处增加防晃支架。3风机有异常振动风机轴变形,更换。风机碰壳,更换。6.4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合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6.4.1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概述6.4.1.1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概述1.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报警主机,主备电源自动切换正常,主机各项功能符合设计及消防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于现场自动报警设备逐一进行通电试验,模拟报警试验;联动控制模块逐一模拟手动通电试验,模拟控制模块动作以后末端联动设备的启停信号的反馈情况是正常、及时。2.所有联动控制模块功能实验合格后,进行终端设备的单点启动实验,即:有关消防联动设备的电源控制柜全部转换到自动状态(消防风机、消防泵、喷淋泵等),消防中心主机发出单点启动命令后,相应的联动设备应能启动,并且设备启动后消防中心主机应能接收到设备的启动状态信号。然后进行其他设备(照明强切、各种风阀、预作用电磁阀、电梯迫降的启动试验。6.4.1.2消防联动系统调试概述1.本工程在A区A4#楼1层、B区车库18#楼下分别设有消防控制室,各项设备功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与之有关的联动调试试验。首先模拟探测器或手动按钮报警器报警。当某个防火分区或防火层内任意一个报警点报警后,相关联动设备动作,即消防阀类打开,消防中控室收到反馈信号;非消防电源按防火分区(防火层)及相邻区域强行切断(包括空调风机停止运转);普通照明、电源插座断电;相应区域内的电梯强行迫降至首层;上述设备动作后,消防中控室均应收到反馈信号。2.启动相关消防联动设备,即应急照明自动投入事故照明,本防火分区(防火层)及相邻区(层)的消防广播联动;消防电梯主动投入消防运行状态等,有关区域的消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启动,消防中心主机显示启动信号。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防火卷帘门均为防火分区隔离卷帘门,因此,当防火卷帘门附件的感烟探测器报警后,全部一步降至地面,消防中心接到信号反馈。3.消防控制室可以远程直接手动启停各消防风机及消防水泵。6.4.2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合调试前需具备的条件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合调试前应满足表6.4.2-1所示条件。表6.4.2-1消防报警联动系统调试前安装需达到的条件序号消防系统调试前相关工程完成情况检查工程要求1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完成情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2消防报警联动设备安装情况所有设备安装到位。调试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检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满足要求。3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线缆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问题应处理完毕。4设备编码地址准确性及灵敏性设备地址准确,报警灵敏。已分别逐个完成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的单机检测工作。5系统设备单机运行情况是否正常系统满负荷单机试运行120小时,无问题或问题已解决。6.4.3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动调试的前期准备1.调试人员应在系统调试前,认真阅读消防系统原理图、平面图(施工布线图)。透彻理解设计意图,了解火警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对有关数据的整定值、调整技术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工程采用的系统模式所要求达到的报警及联运控制功能要求必须完全领会,方可进行调整试验工作。2.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配件等,查验应用的仪表、仪器应经计量部门的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3.查对各种记录的文表是否齐全。4.再次检查消防报警联动系统单机运行结果无问题。确认系统不存在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问题。相关消防模块编码正确,模块与联动设备一对一关系准确。5.强电系统调试完毕或为消防联动测试提供足够的工作面。控制箱强切、强起模拟动作实验完成,满足消防联动需求。调试过程中调试人员准备充足的易损易耗件,确保配电箱内易损易耗件无缺失。6.智能疏散系统完成系统单机调试,与消防系统连接模块测试满足通信要求。7.通风空调系统完成系统调试或为消防联动测试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可联动区域的消防通风系统风量、风压满足规范要求。8.本项目内电梯可满足消防规范要求进行相关迫降动作,并且动作准确。9.制定相关应急安全措施,上报业主、监理,并得到签字批准。安全应急物资准备到位,存放在固定库房。10.调试所需人力、物资、机械等资源准备到位。其中消防系统生产厂家、配电箱厂家、水泵厂家已通知到位,调试过程中派人驻场配合调试。6.4.4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联动调试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本项目消防系统调试按照图6.4.4-1所示流程图组织调试。在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过程中,除消防本系统外其它系统均需在各自系统调试过程中,同步进行消防系统调试的准备工作。如强电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同时需模拟消防信号动作,从而判断强电控制箱、设备等方面是否满足消防联动需求。如果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解决。图6.4.4-1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流程图6.4.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1.先把电井内消防接线箱的平层线路与进入中控室的主线路断开,用摇表对主线进行绝缘测试,阻值必须大于20МΩ,并在各竖井末端进行测试,保证无短路、断路现象。2.由厂家技术人员检查主机内部元件及输入电源接线是否良好。如无异常现象后,通电检查主机功能。其功能检测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广播、消防电话等消防控制设备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后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动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确定所有设备均正常后,进行联合调试。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3.进行平层探测器支路调试。先对照图纸把此支路的探测器全部摘下,检查探测器编码与图纸的编码是否一致,同时复检探测器的压线端子是否正确。用万用表测试线路绝缘值,测试线路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现象,并从竖井通24V电压用万用表测量,探测器底座端子上的电压、电流测量完毕后,把探测器对号牢固地安装在底座上,此时显示探测器的编码应与现场编码一致,然后用烟枪对每个探测器吹烟试验(烟不要太浓),用电吹风对感温探测器进行加温试验,探测器有信号输出,说明此支路中线路及探测器设备均属正常。采用以上方法对每一支路进行试验合格后,把同一防火分区的支路连接在一起,压在主线上,再同主机进行调试,调试正常后,说明此防火分区探测器及报警线路的功能正常。再进行下个防火分区的调试,以此类推,对每个防火分区进行调试。6.4.4.2消防对讲及消防广播系统调试1.消防广播的调试。以防火分区的每一支路进行调试,对照图纸检查广播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是否正确,用万用表测试支路的阻值是否符合设备的要求,测试完毕后,把支路线压在广播切换模块上,此时用主机对本防火分区的广播进行试验,应达到音质清晰,语音清楚为功能正常。用此法逐一支路、逐一防火分区进行调试,直至全部合格。2.消防电话系统的调试。用万用表对每一消防电话插孔线路进行摇测,无短路、断路现象后,把支路线压在主对讲电话线上,此时由专业人员带电话手柄对每一电话插孔进行通话试验,达到每一电话插孔均能与主机通话清晰后,表示此回路调试正常。按此种方法,对每一个支路进行调试,均达到全部合格正常。6.4.4.3火灾应急照明及安全疏散指示调试1.应急疏散灯具测试应急灯直接接入电源,逐个对应急疏散灯具进行测试。应急疏散灯具的电源楼上为24VDC,地下车库为220VAC,蓄电池配置在配电箱内。2.EPS电源的测试:应急疏散电源处于主电和被电工作状态,检查主电电压,电池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显示及指示灯颜色;(1)以手动开启EPS柜内按扭,应急疏散电源转入电池工作状态。检查应急疏散电源的主电(输入)和被电(输出)情况、转化时间(应小于0.5秒)。(2)同时应使消防应急疏散灯具转入应急状态,指示灯开通;并直至放电终止。检查应急疏散电源的放电保护情况、应急故障时间(不小于90分钟)。其放电检查可以抽检。(3)联动调试模拟信号(烟、温感探测器或手报)方式,使应急疏散电源转入电池工作状态,其转化时间(应小于0.5秒)。在消防控制中心观察疏散指示开通信号,在现场检查各疏散指示的开通情况。检查和测试完毕,整理记录数据并存档。3.对应急照明灯具通电调试运行:(1)灯具配电箱柜安装完毕,且各条件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2)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3)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查找原因进行修复。(4)联动调试模拟火灾报警,报警控制器控制应急电源,自动接通相关区域的应急照明系统,同时联动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在消防控制中心接收反馈信号,在现场检查应急照明系统开通情况。4.强切和强起系统调试(1)在试切调试前各路送电正常,均已达到安全送电的条件。(2)各专业设备均已达到正常运转。(3)各回路的照明、动力箱柜经检查合格,其进线和馈出、接地等均符合规定。(4)联动调试。在消防中心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手动(或自动)按顺序切断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相关区指着火的防火分区或楼层)。消防控制中心接收反馈信号,在现场检查应急照明系统开通情况。6.4.4.4防火卷帘门及防火门调试1.检查各楼层的卷帘门控制器主板编码值是否与原设计的接线端子表上的编码值一致,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相互颠倒。2.检查各台防火卷帘门的限位开关是否调试到位。对各台卷帘门控制器进行现场手动操作试验,确定单台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3.检查消防中心至各卷帘门控制器的动作、回授线(多线控制时)或通讯总线(总线控制时)是否短路或开路,排除线路故障。4.帘板平均升降速度测试用秒表测试卷帘从上始点至全闭的时间,其卷帘内幅高不超过2m时,手动或电动启闭的平均升降速度均为2~6m/min;卷帘内幅高2~5m时,电动启闭的平均升降速度为2.5~6.5m/min,手动启闭的平均升降速度为3~7m/min;卷帘内幅高超过5m时,手动或电动启闭的平均升降速度应为3~9m/min。5.防火卷帘联动控制功能测试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对感烟探头加烟,报警控制器应发出慢变调声响,卷帘由上始点下降至地面1.5~2m处定位;再对感温探头加温,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快变调声响,延时30~40s后,卷帘由中位下降至全闭。6.防火门联动控制功能测试对电动防火门进行开、闭控制,电动防火门能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实现其动作功能,消防联动控制装置能反馈动作信号。6.4.4.5非消防电源控制系统调试由强电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手动,对每一个照明回路进行断电检查应急启动是否正常。正常后进行消防弱电调试,由配电柜厂家核对接线端子是否与接线图一致。然后把24V电源接在相应端子上,开通电源,开关与后部脱扣,并用万用表测量是否有返回信号。正常后,用万用表测量控制线路的绝缘是否有短路、断路现象。把控制线接在相应的端子上,并做好标记,进联动台上的控制线也应压在相应的端子上,并做好标记。此时在总控制室用手动、联动盘进行试验,输出24V电源。强电系统断电后,联动台上回答灯亮,证明此网络及功能正常。用此种方法对每一回路进行试验(包括照明、动力等非消防系统断电)均达到正常合格后,说明此项调试工作完毕。6.4.4.6防排烟与通风系统测试1.排烟系统调试排烟系统调试必须在排烟风机单机运转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进行。排烟风机调试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1)排烟风机性能的测定排烟风机性能测定,一般主要测定风机的转速、风压、风量。1)排烟风机转速测定通风机转速的测定,用转速表测量,重复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2)排烟风机风压测定风机的压力通常以全压表示,测定风机全压必须分别测出压出端和吸入端测定截面上的全压平均值。通风机的风压为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测定压力时风机吸入端的测定截面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风机吸入口处。(2)系统风量测定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应在通风管网及风机运转正常后进行。1)排烟系统中风量的测定内容包括有,机组的总送风量,各排风、排烟机的总排风量,各新风口、送风口、排风(烟)口的风量。2)一般排烟系统,只测定排烟机的总排风量及排风(烟)口的风量。风管内风量的测定,按一般常规方法测定。排风(烟)口的风量,按一般常规方法测定,排烟口的风速不大于10m/s,每层的排烟风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风机启动、关闭试验1)风机运转正常后,进行电源切换调试。模拟故障进行主备电源互投切换,切换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2)在机房内直接启动风机,风机的启动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风机运转正常后,在距离排烟风口10cm处测风速,其风速不大于10M/s。3)在消防控制中心(硬线)启动风机。风机的启动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2.加压送风系统调试开启需调试系统的正压送风机,维持与疏散楼梯间的合用前室相同压力。正压送风量按火灾时从火灾区域向安全走廊疏散,同时开启防火门,加压送风系统送在楼梯门及前室门关闭情况下,采用补偿式微压计,测出楼梯对室外的压力及楼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对内走廊压力。加压送风系统调试必须在加压风机单机运转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进行。加压风机调试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1)正压风机性能的测定正压风机风压、风量等性能的测定同前。(2)加压送风系统调试:1)直接启动风机,风机的启动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在距离送风口10cm处测风速,其风速不大于7M/s。测正压值:在前室门口25~30Pa及在走廊楼梯处40~50Pa。其测试方法:把电梯前室及楼梯间的门全部关闭,然后启动正压送风系统风机,当系统稳定后,使用补偿式微压计进行测量,把微压计放在楼梯间,微压计的一端接好橡胶管,把橡胶管的另一端经门缝拉到电梯前室,从微压计上读取的静压值,即是楼梯间保持的正压值,按消防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正压值为40Рa至50Рa。2)在消防控制中心(硬线)启动风机。风机的启动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3.排烟阀、防火阀调试防排烟风阀调试(检查、试验、联动)由于防排烟风阀工程数量大、设计变更多、施工时间长、现场安装又分散、个别防排烟风阀安装位置又比较隐蔽;要按系统,分类逐个进行检查。尤其是前期检查要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检查期间供货厂商要配合现场修理。(1)280℃排烟防火阀(常开)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280℃防火阀,不做控制,熔断关闭后,联动关闭排烟风机。1)控制要求:温度熔断关闭风阀,且风阀状态信号回馈火灾报警控制中心。风阀手动弹簧复位。排烟风机前280˚C排烟防火阀联动停排烟风机。2)方法:手动关闭防火阀(模拟280˚)输出电信号,在控制中心观察防火阀是否有关闭信号回馈及能否联动关闭排烟风机。(在试验前开启排烟风机)确认信号返回及排烟风机可以关闭后,手动复位开启防火阀。(2)70℃防火阀(常开)。防火阀的易熔片当达到规定温度时,易熔片熔断。自动将阀门关闭,且风阀状态信号回馈火灾报警控制中心。风阀可以手动弹簧复位。1)控制要求:温度熔断关闭风阀,且风阀状态信号回馈火灾报警控制中心。风阀手动弹簧复位。2)方法:手动关闭防火阀、输出电信号,在火灾报警控制中心检查防火阀是否有关闭信号返回。确认信号返回后,手动复位开启防火阀。(3)正压送风口(常闭)。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风口每隔2∽3层布置,送风口形式为带调节阀的常开风口。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风口每层布置,送风口形式为常闭风口。1)控制要求:就地手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正压送风口开启,开启信号回馈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打开对应正压送风机,手动弹簧复位。2)方法:A手动开启送风口、输出电信号,在控制器上检查送风口是否有开启信号回馈。试验后手动复位关闭正压送风口。B模拟火灾探测器报警,输出电信号,在现场检查送风口是否开启;在控制器上检查送风口是否有开启信号回馈。试验后手动复位关闭正压送风口。(4)排烟(口)阀(常闭)。排烟(口)阀设在排烟支管上,是常闭状态。1)控制要求:就地手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口)阀开启,开启信号回馈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打开对应排烟风机和MFV1补风阀;手动弹簧复位。2)方法:A手动开启排烟(口)阀、输出电信号,在现场检查排烟(口)阀是否开启,在控制器上检查是否有排烟(口)阀开启信号回馈。试验后完成后,手动复位关闭排烟(口)阀。B模拟火灾探测器报警,输出电信号,在现场检查是否开启;在控制器上检查送风口是否有开启信号回馈。试验后手动复位关闭排烟(口)阀。6.4.4.7电梯系统测试调试前先由电梯专业人员检查机柜内消防接线端子与接线图是否正确,正确后应使用摇表对消防控制线路进行测试。把线接入相应的消防端子上,并做好标记。同时把总控制室线压好,用手动盘进行手动输出24V电源,电梯降至首层,并有信号返回。非消防电梯降至首层后,返回信号,再输出24V电源,切断强电,并返回信号。在联动台上显示,用以上方法把每部电梯进行调试,均达到功能正常为调试完毕。6.4.4.8自动灭火系统测试1.消火栓泵应具有总控室多线制控制功能,控制盘可手动/自动进行切换控制。消防泵调试前先由控制柜厂家检查控制柜内接线端子与消防接线图是否一致。打开消防泵系统泄水口,由强电专业先在控制柜上进行手动启停试验,并进行互投运行试验。试验运行正常后,将线压入控制柜,用手动盘进行启停试验,并能接收到相应的回答信号为功能正常。然后进行模拟试验,并在总控室接收到信号,此项试验完毕后。再进行消火栓按钮试验,先把启泵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后,把线接入泵控柜的端子上,当压下消火栓按钮,按钮报警灯亮,消防泵启动,并显示启泵灯亮,按以上方法逐一进行调试。2.喷淋泵调试首先由控制柜厂家检查消防端子与接线图是否一致。打开泄水口,由强电专业先进行启停试验,并进行互投试验,运行正常后再进行消防控制试验。进行线路测试,测试合格后将线压入控制柜的相应端子,中控室将线接通,用手动盘进行泵的启停试验,中控室显示泵的工作状态,说明功能正常。然后进行模拟调试,将联动盘置于自动档,打开喷淋管路末端放水阀,水流动作,有报警信号返回中控室,主机发出指令喷淋泵启动,并显示工作状态,关上泄水阀喷淋泵停止,报警试验同水流指示试验相同。以上调试逐一进行完毕说明控制功能正常。6.4.4.9消防联动调试1.消防系统逻辑联动关系在消防控制室设置联动控制台,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通过联动控制台,可以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洒灭火系统、防烟、排烟、加压送风系统的监视和控制,火灾确定后自动切断火灾区域的非消防照明及空调机组、通风机、电力电源。消防联动控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对于消防风机、泵等设直接起、停泵机组,控制模块安装在被控设备就近。(1)消火栓灭火系统1)接收消火栓内手动启泵按钮信号,同时消火栓水泵运行状态信号返送至消火栓内指示灯显示。2)在消防控制中心能手动/自动控制各自消火栓泵的启/停,同时显示其工作和故障状态。3)消火栓泵启泵方式为四种:消火栓内启泵按钮直接启泵,硬线接力控制;报警控制器收到消火栓启泵按钮报警信号火灾确认信号后,通过模块控制自动启泵;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台手动远程启泵,直接硬线控制;消防泵房就地手动启泵。4)每个消火栓内设有手动启泵控制按钮,并附水泵起动后的信号指示(DC24V)。(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1)接收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及湿式报警阀阀位的报警信号。2)探测器报警火灾确认后,启动预作用系统相应区域的喷淋管道,起动喷淋泵。3)在消防控制中心能手动/自动控制自动喷淋泵的启/停,同时显示其工作和故障状态。4)喷淋泵启泵方式分为三种:报警控制器收到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启泵方式;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台手动“硬线控制”远程启泵;消防泵房就地手动启泵。(3)防排烟系统(含正压送风)1)疏散楼梯间的正压送风阀为常开式(自垂百叶),在火灾时只需开启相对应的正压送风机。在楼梯间下1/3高度左右设压力传感器(由建筑定位),控制调节正压送风机出口处的电动旁通泄压阀,防止楼梯间的余压值超压。2)消防电梯或疏散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每层设电动常闭正压送风阀,火灾时开启火灾层及相邻层的正压送风阀,联动正压送风机;就地手动操作开启联动正压送风机(直接硬线控制)。在每层前室设压力传感器(由建筑定位),控制调节正压送风机出口处的电动旁通泄压阀,防止前室超压。3)70℃、280℃易熔合金防火阀可看作定温式报警器接入报警系统;另位于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动作后,应联动停风机。4)当某一排烟分区内的二个以上火灾探测器报警后,联动控制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劳务大清包合同
- 户外广告牌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公司与演员拍摄合同
- 乳胶漆工程施工合同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西方舞蹈史与名作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Vue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交通运输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汇编语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州职业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2.2 信息作品的制作 教学设计
- 新能源充电桩安全管理与防护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 历史类常识考试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大学生生涯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托幼托育工作总结
- 2024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肢瘫痪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