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RM 071-2023 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_第1页
T-GRM 071-2023 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_第2页
T-GRM 071-2023 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_第3页
T-GRM 071-2023 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_第4页
T-GRM 071-2023 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发布CCS13.020.40Z05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Specificationforsurfacecoverageofheavymetaltailingsreservoir2023-10-31发布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提出。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理工学院、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地质西南有限公司、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振琪、李勇、赵艳玲、田帅、陈谦、王琼、杨坤、陈堃、侯浩波、胡国峰、万大福、李云驹。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矿山数量体量均十分庞大。尾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尾矿中的污染物易在风蚀、水蚀作用下析出扩散,尤其是有害重金属尾矿库,飘洒的尾矿粉严重污染了周边土壤以及水源,强烈危害了周边生态环境。由于重金属尾矿库的危害性,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尾矿库封闭技术,其中,随着技术日趋完善,表面覆盖技术为防止尾矿粉尘飘洒污染周边土地、减少尾矿库潜在的滑坡溃坝风险做出巨大贡献,使得尾矿库表面覆盖成为具有相当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有效减少了土地污染与地质灾害风险,而目前尚缺少对尾矿库表面覆盖结构的详细规定,特制定《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旨在提出规范化建议。2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3.1 2重金属尾矿库HEAVYMETALTAILINGSRESERVOIR 23.2 2表面覆盖结构SURFACECOVERAGESTRUCTURE 23.3 2表土层TOPSOILLAYER 23.4 2疏松层LOOSELAYER 23.5 2隔离层ISOLATIONLAYER 23.6 2基底处理GROUNDTREATMENT 23.7 3尾矿库顶部TAILINGSRESERVOIRCREST 3 35总体要求 36表面覆盖结构技术 36.1基本要求 36.2表土层 36.3疏松层 46.4隔离层 46.5施工及验收 57植被恢复 67.1一般规定 67.2植被选择 67.3种植方法 67.4植被恢复管理 78截排水工程 88.1一般规定 88.2明排水工程 88.3暗排水工程 89监测工程 99.1土壤侵蚀监测 99.2水分监测 99.3重金属监测 10 11 12参考文献 1T/GRM071-2023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规范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目的任务、总体要求、表面覆盖结构技术、植被恢复、截排水工程、监测工程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闭坑(关停)矿山含有铅、锌、镉、铬、镍、汞等重金属的尾矿库治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3433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9496尾矿库安全规程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48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85.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6.1~2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3GB50864GB51004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T38509滑坡防治设计规范GB/T15555.1~12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763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43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GB/T36199土壤质量土壤采样程序设计指南GB/T50145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2T/GRM071-2023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范NY/T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DZ/T022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SL2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TD/T103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CHZ30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重金属尾矿库heavymetaltailingsreservoir重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用来堆存经选矿厂分选后形成的重金属尾矿的场所。3.2表面覆盖结构surfacecoveragestructure指隔离尾矿粉末飘洒、防止地表水进入尾矿库的结构。3.3表土层topsoillayer表土层是指覆盖于疏松层之上的土层结构,主要为土壤耕作层及犁底层。注:是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基本环境,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层段,一般厚度为3.4指垂向位置上介于表土层与隔离层之间的层位,主要由鹅卵石、无毒害粗砾及细砾组成。3.5指直接与尾矿或工业废渣接触的不透水、强吸附的土层。3.6基底处理groundtreatment为改善隔离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能,或改善其形变特性或渗透性而采取的工程措施。3T/GRM071-20233.7尾矿库顶部tailingsreservoircrest沉积滩面与坝体外坡面、周边自然或人工构筑物的交线所围成的面。4目的任务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的任务是,在已结束堆排尾矿的尾矿库上构筑建设覆盖结构,实现尾矿库顶部表面封场,要求覆盖结构具有阻隔重金属扩散、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尾矿的基本功能,并且需要铺设植被及防冲刷构筑物保持结构不受强降雨等特殊情况破坏。5总体要求5.1与尾矿砂直接接触的隔离层应阻隔重金属、压缩性差、力学强度较高。5.2与隔离层相接触的疏松层应具备排水能力强、储水性能低的特点,并且应布设暗排水工程。5.3表土层应根据矿山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设计,同时配套以植被恢复工程设计。5.4表土层内应具有防止土壤侵蚀的工程设计及监测方法。6表面覆盖结构技术6.1基本要求6.1.1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基本结构由植物生长表土层、疏松层、隔离层以及层间土工布或土工薄膜等构成,见附录A。6.1.2对于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作为闭坑矿山残留矿产资源储量。6.1.3矿山地质工作应达到详查级别,方可作为尾矿库表面覆盖工程依据。6.1.4矿山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可作为尾矿库表面覆盖工程依据。水文地质勘查的工程布置、工程量以及试验种类等应能满足矿山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并依据GB50863中的规定执行。6.1.5对于重金属尾矿库周边未达到污染等级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按照GB18599中规定的内容实施。6.2表土层6.2.1一般规定表土层设计应满足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及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合理布置。表土层及设计参考DZ/T0223及TD/T1031。6.2.2表土剥离将建设尾矿库所占土地或山谷表面表土利用推土机或铲运机进行剥离,剥离厚度应符合园地、林地或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应的规定。6.2.3表土堆存剥离的表土堆存应保证土壤不受污染,尾矿库闭库时土壤质量(营养成分及污染物)在土地为农用地时,应符合GB15618,在土地为绿地公园等时应符合GB36600二类建设用地标准。4T/GRM071-20236.2.4表土覆盖a)园地治理为园地时,有效土层厚度应不小于60cm。采取固废充填治理的,覆土厚度应不低于80cm。作物自然生长的果实有害成份含量应符合GB2715。b)林地治理为林地时,有效土层厚度应不小于60cm。采取固废充填治理的,覆土厚度应不低于80cm。应符合LY/T1607中的林业设计规范,种植本地林木成活率应达到8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应达到80%以上,郁闭度应达到0.3~0.4。c)草地1)人工牧草地时地面坡度应小于25°。2)有效土层厚度大于2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的II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配套设施(灌溉、道路)应满足GB50288、NY/T1342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4)覆盖区3~5年后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周边地区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等产量水平,牧草有害成分含量低于GB2715中的相关要求。6.2.5土地整平表土层覆盖后,采用碾压设备或铲运机将土层表面整平,表面高差应在±5cm之内,表土层与尾矿库剖面交线外缘应进行防水土流失构筑物建设。6.3疏松层6.3.1疏松层按照GB/T50145中规定的巨粒及砾粒进行配置,最大颗粒直径≤1/3疏松层厚度,最小颗粒直径≥5mm,配置成的疏松层渗透性分级按照GB50487规定为极强透水,疏松层不应有尖锐棱角,防止刺穿土工布、土工膜。6.3.2表土层与疏松层之间需铺设双层土工布,应采用250g~300g双层针刺无纺土工布;疏松层与隔离层之间铺设土工布或HDPE土工膜等,土工布应采用300g~350g针刺无纺土工布,土工布、HDPE土工膜需分别执行GB/T17638、GB/T17643中符合纵横向断裂强度均大于表土层及隔离层的最大剪切应力与拉伸应力的要求。6.3.3疏松层颗粒按照自然堆积进行平铺,采用铲运设备或轻型碾压设备进行碾压与平整。6.4隔离层6.4.1一般规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26451的规定,辐射环境安全应符合GB18871的规定,室内试验应符合GB50123的规定。6.4.2隔离层结构设计a)隔离层材料需具备防水、吸附重金属离子、压缩性低、亲水性弱、力学强度大的特性,渗透性及力学性能不足时,需进行基底处理,可增加沸石、膨润土、凹凸棒石等防渗吸附材料;b)隔离层设计需先进行室内试验,满足饱和状态下(饱和度>95%)压缩量不大于7%;c)隔离层渗透系数在竖直等效应力下不大于10-7cm/s;d)隔离层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按照GB50123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并且现场施工干密度5T/GRM071-2023不低于最大干密度的93%;e)初期剪切强度应至少大于上覆结构单位压力(kPa)的1.5倍;f)在某一上覆结构压力下完全压缩后,应大于GB/T38509中对土工材料拉力规定最大值的1.5倍;g)隔离层产生裂隙的垂直长度需低于该层厚度的10%;h)隔离层厚度需根据饱和状态下重金属离子击穿隔离层所需时间进行设计。6.4.3铺设隔离层的设备需满足以下要求:a)铺料功能:将搅拌好的料均匀的铺设在尾矿表面;b)拌合功能:将粘土、重金属钝化剂或钝化材料搅拌混合;c)连续作业功能:机器行走及物料搅拌、布置;d)中继功能:储料、补料、储水、补水、补药剂;e)系统作业功能:持续协同的完成4个功能作业;f)布料宽幅按照实际施工区域进行设计,不低于1.3m;g)物料输送量于50~200L/min连续可调;h)物料铺设厚度于10~40cm可调;i)浆体输出距离不低于5m,实现多种材料搅拌均混,喷洒不堵塞;j)拌合宽幅与物料布置宽幅一致,拌合时不同批次材料的粒度偏差不大于10%;k)控制操作台,给料厚度、水或液体给料比率,给料一致性偏差不大于5%,支持10米遥控作业。6.5施工及验收6.5.1表面覆盖结构施工前,应编制施工工程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工程监测要求等。6.5.2在施工前应进行地质环境勘探,对存在滑坡、坍塌风险的尾矿表面,应做好防滑坡、防坍塌工程。防滑坡、坍塌工程设计施工应参照DZ0240的规定执行,同时应加强后续监控,监测方法执行本标准7.4规定的方法。6.5.3处理尾矿库表面覆盖结构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覆盖结构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处理效果。6.5.4换填垫层、夯实或压实层状结构采用分层施工时,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验验收,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一施工工序。6.5.5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冻土、压实填土使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施工用水、场地雨水和邻近管道渗漏水渗入地基的处理措施。6.5.6尾矿库滩顶勘探时,当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成果报告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查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6.5.7尾矿库滩顶检验后,应及时对表面进行封闭,并采取防止水浸、暴露和扰动尾矿的措施。6.5.8下列情况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直至沉降变形达到稳定为止:a)尾矿砂为分级尾砂的;b)采用膨胀土构筑隔离层结构的;c)采用宽级配构筑疏松层结构的;d)采用新型基础形式或新型结构的;e)尾矿采用湿式堆排方式的。6.4.9表面覆盖结构施工验收标准应按照GB51004验收。6T/GRM071-20237植被恢复7.1一般规定7.1.1薄厚度表土覆盖的表面覆盖结构施工完成或大厚度表土覆盖层开始施工时开始植被重建。7.1.2植被重建需技术条件相对简单,表面覆盖结构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极低,能够采用工程手段有效控制表面覆盖结构断裂、开裂、渗透性变强等情况。其恢复过程不会导致明显滑坡和水体污染,损坏的植被能及时修复。7.1.3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包括:渗透性强、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等,不应进行植被重建。7.2植被选择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植被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类型为前提下进行植被选择,一般采用“以草先行”、“以草为主”的模式,优先以当地优势物种的草本植物为主要选择对象,经过4~6年的层状土压实稳定期后再栽植木本植物。7.2.1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选择在优势种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隐子草、蒺藜、飞蓬、结缕草、狼尾草、早熟禾、紫花苜蓿、狗牙根等植物,以混播的方式进行耕种。7.2.2灌木及乔木根据当地植物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复垦,天然灌木及乔木植物的选择在优势种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杨树、榆树、槐树等。7.2.3其他植物对于不同重金属尾矿库可选择植物见附录B。7.3种植方法种植以传统人工播撒草种、栽植灌木的方法为主。选择优良种子,不得含有杂质,播种前应做发芽试验和浸种催芽处理,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播种前应先浇水浸坡,保持土壤湿润,稍干后将表层土耙细耙平,进行撒播,均匀覆土0.3~0.5cm后轻压,然后喷水。播种后及时喷水,喷水要细而均匀,浸透土层8~10cm,除降雨天气,喷水不得间断。7.3.2栽植a)种植穴规格主要根据苗木根系、土球及土壤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深度40cm,直径30cm,垂直地面挖穴,间隔为100cm×100cm。b)要求所用苗木健康茁壮,根系发达。植物株行距、苗木高度满足设计要求,1~4株/穴,营养杯苗或土球苗。苗高均为25~30cm,成排交错间植。c)坡面栽植苗木前期需进行浇三次水养护,刚栽苗后浇头次水浸透种植坑,三天后浇第二次水,一周后浇第三次水,之后按正常苗木养护周期浇水。d)在苗木栽植前,需将栽植苗木在坡脚一字排开,浇水浸润2至3天,待根系吸水舒展后再进行栽植。种植前应在穴内回填表土、施基肥,肥料应适合植物生长的需求,回填土要分层压实,素土与有机肥的比例为1:1~7:3。e)除传统人工播撒、栽植方式外,根据现场勘察条件,还可采用以下种植技术。1)鱼鳞坑鱼鳞坑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适用于降水量较小的倾角在15°~25°尾矿库顶部表面。设置位置按照DB/T157.2中7T/GRM071-2023有关规定执行,鱼鳞坑呈“品”字型排列,每亩设置的坑数按栽植的树种确定,采用人工直接刨挖,开挖面呈半圆形,长径100~120cm,短径70~100cm,深50~70cm,土埂高15~20cm,埂顶宽10cm,表土回填,生土培埂。2)植草毯种植植草毯是由土工织物,草种,强力PP网等多种材料组成(视用途而定),在大型生产流水线上加工完成。适用于降水或浇水量充足的倾角在10°~15°尾矿库顶部表面。利用当地渣土和客土资源建立种植基质,按照绿化用途和土壤复垦机制要求进行整平、修坡。划分为基底处理、绿化放样、种子撒播、铺设草毯、养护五个工序。3)厚层基材客土喷附复绿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将基材与植物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需要防护的工程坡面的绿色护坡技术。适用于降水量适中,不易形成水土侵蚀的倾角在25°~35°的尾矿库顶部表面采用先在岩石坡面上钉网,材质为钉镀锌铁丝网或PVC包塑铁丝网,再将复绿基材(包括由泥炭土、植物纤维、客土、有机肥、腐殖酸、保水剂、粘合剂、植物种子等组成)喷射粘附到钉网的坡面上,通过灌木和草本不同深度根系网络,形成三维的防护体系,保护坡面不受雨水侵蚀,并起到恢复生态和绿化坡面的作用。4)土壤生态袋种植植生袋用无纺布、纤维棉、木浆纸、麻制品等为载体制成镶嵌有植物种子的夹层,再与聚乙烯编织网相连接而制成袋。植生袋需有一定的强度且不易很快分解,其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可装入土壤或植生基质,夹层内的种子可在温度、水分、土壤条件适宜时发芽,并穿透袋子的网眼生长出来。适用于全范围。植生袋固定前需要进行疏松层石块平整与清理,对石质土或石质疏松层,需在岩石裂缝或有破碎处标定植生袋固定位置。植生袋施工为手工作业,不需要使用专用设备。配制植生袋内填充的客土可以使用搅拌机,也可以人工混合搅拌。在石质土边坡或石质边坡施工时,有时需要使用凿岩机或冲击钻打孔,以便用锚杆固定植生带,此时需要准备凿岩机或冲击钻以及发电机等相关设备。7.4植被恢复管理7.4.1表土覆盖场地面应覆盖原表土。7.4.2“堆状地面”可促进表面覆盖结构的安定为避免表面覆盖结构地表裂缝、渗水危及地基引发表面覆盖结构滑坡事件,除平台地面进行反坡、规划排洪渠系外,其余部分作“堆状地面”,即地表排土时,将土堆按次序排列,不推平及碾压,使地表不产生可见的裂隙,不产生径流,降水就地强化渗人虚土层。尤其在外表面覆盖结构间更需注意。7.4.3地表覆土后应立即开始植被覆盖表层覆盖表土过厚会引起严重的面蚀、沟蚀。故不能等待表面覆盖结构结束后才进行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必须在局部结束时,立即进行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以免引起表面覆盖结构的不安定和侵蚀后不易复垦等问题。7.4.4表层覆盖结构不宜作为刚性建筑物基础持力层表面覆盖结构是疏松的堆积体,水保工程及排洪工程的刚性建筑物因地面变形而易破损。故工程措施尽量不用刚性建筑物,代以块石,土袋等,以便及时修补。7.4.5尾矿库顶部大于35°坡面不宜直接盖土坡面盖土虽易种植,但降水延续时间较长时,坡面易产生泥石流。坡面不宜厚层盖土,种植可用鱼鳞坑、客士喷播等方法解决。7.4.6应以生物措施为主表面覆盖结构土地复垦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8T/GRM071-20238截排水工程8.1一般规定8.1.1截排水工程需在表面覆盖结构表土层覆盖时同时施工。8.1.2按所处的空间位置将截排水工程分为明排水工程与暗排水工程。8.1.3截排水工程需保证表面覆盖结构植被生长需水量,同时结合当地气象资料保证满足排水需求。8.1.4截排水工程应以沟渠、人行道路作为骨架,合理布置截流沟、排水沟等设施,形成完整的排水蓄水系统。8.1.5截排水工程应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尽量做到合理布设设施使水流自流。8.1.6截排水工程设施应充分考虑滑坡、泥石流、水蚀和风蚀等不利条件的影响。8.1.7截排水工程防洪标准应防洪标准执行GB50863表8.1,当确定尾矿库等别的库容或坝高偏于下限,或尾矿库使用年限较短,或失事危害较轻的,宜取重限期的下限,反之则取上限。表8.1尾矿库防洪标准一二三四五年8.2明排水工程8.2.1排水沟坡长超过50m时应采用多级截水沟,截水沟的间距应根据排水面积、流域长度和坡降、降水量等参数确定。8.2.2排水沟、截水沟等明排水工程构筑物应满足GB50268中材料强度、抗侵蚀要求等规定。8.2.3排水沟应与坡面等高线相垂直布置。8.2.4排水沟的布置应根据气象资料、水文地质报告、地形勘探报告等实际条件设计。8.2.5截水沟应与坡面等高线平行布置,纵向比宜取1%~2%,沟线必须沿等高线平行顺滑。8.2.6应顺海拔降低的方向逐级截流排水,分割水势、分散排泄,排水方向尽量利用天然排水道汇入蓄水池中。8.2.7在表土层上适当位置开挖避水沟,减少地表径流对覆盖表土的冲刷影响。避水沟大小可根据近年暴雨强度资料和矿块汇水面积计算得出。一般避水沟宽0.3m~0.5m,高0.3m~0.5m。8.2.8排水沟及截水沟的设计方法具体参照GB51018的规定执行。8.2.9蓄水池应处于地表标高较低区域,并配合抽水线路及抽水泵等设备循环利用收集水进行灌溉。8.3暗排水工程8.3.1暗排水设计暗排水工程由疏松层、暗管、排水沟组成,疏松层为一级暗排,暗管为二级暗排,根据不同的疏松层厚度、气候条件类型及隔离层力学强度要求进行设计,要求符合GB50330中9T/GRM071-2023的规定。8.3.2暗管-层连接疏松层内暗管端部处土应尽量以巨粒卵石(碎石)为主,在表土层渗透性能较好情况下颗粒直径不低于60mm,渗透性能较差情况下颗粒直径不低于20mm。8.3.3连接处理暗管连接方式参照GB51018及GB50141的规定执行,并且连接处必须紧密无渗漏,暗管需用反滤包或反滤层进行包裹。8.3.4暗管要求暗管可采用埋设PVC管的方式进行排水,应采取表面钻梅花孔包裹土工布方式,管径需大于50mm,外倾坡度不小于1%。8.3.5暗管铺设要求暗管铺设应与排水沟和截水沟的设计相辅助,暗管应连接到排水沟端部中轴线上,坡降及排水量应根据地形、表土渗透性等条件进行设计。9监测工程9.1土壤侵蚀监测土壤侵蚀监测执行SL277中所规定的内容,此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监测。9.1.1无人机土壤侵蚀监测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及RTK-GPS获取尾矿库表面覆盖结构影像的坐标系,通过遥感信息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再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等方法结合现场调查采样获取土壤侵蚀相关信息,相关要求如下:a)无人机飞行行进速度不大于4m/s;b)无人机飞行航向重叠率不低于75%,旁向重叠率不低于60%;c)旁向相邻平面控制点的航线跨度及航线数、成图比例尺及控制点基线数跨度要求符合CHZ3004规定;d)各影像分辨率精度为亚分米级;e)地面控制标志需保持长期不被风蚀、水蚀及人为行为等破坏,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水泥现场浇筑制成直径为0.25m的水泥棒进行固定标记,埋设深度不少于1m;f)控制点布设应根据监测区域需求实际确定,区域中需布设至少一个平面检查点;9.1.2野外土壤侵蚀调查a)待监测区域内划分数个监测条带并,并按顺序编号,监测条带布设依据监测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符合GB/T36199中的规定;b)依据监测时间按照编号读取地表形变的高度、宽度,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土壤侵蚀量及侵蚀速率;9.2水分监测9.2.1监测井(孔)在表面覆盖结构内部应布置若干监测井(孔根据需求及表面覆盖结构布设面积布设,井(孔)间距20m~30m,井(孔)深视到尾矿砂表面为准,以监测表面结构地表水入渗及滞留情况,若隔离层内滞留水分含量过高,应予以及时疏排地表水或进行防水措施。9.2.2水分监测装置各土层内需布设土壤水分监测装置,以便进行实时采样监测,土壤水分监测探头应深入土层内部,土层厚度较大时应垂直布设多个水分监测探头。T/GRM071-20239.2.3设备保护土壤水分监测探头及数据收集器应予以良好保护,土壤水分探头应选择高硬度、耐腐蚀材料,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数据收集器应外套防水防尘套。9.3重金属监测9.3.1采样方法按照设定的取样时间间隔,于垂直方向上,通过7.2.1的监测井(孔)中使用刮土器或土壤采样器按照每层间隔20cm取50~100g样品,刮取样品时应尽量保证监测井(孔)的完整性,避免破坏层状结构。9.3.2样品保存样品在储存时间内其性质不应发生较大改变,需将取出的样品放入自封袋、密封遮光瓶、低温处理或在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等;对分析完毕剩余土样进行封存,土样需要保存3个月左右,以防需要重新分析验证。9.3.3样品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的分析方法需满足GB5086.1~2及GB/T15555.1~12中的规定,判断标准依据GB34330中规定的内容实施。T/GRM071-2023附录A(资料性)重金属尾矿库表面覆盖结构剖面结构图12534T/GRM071-2023(资料性)重金属尾矿库植物选择列表金属元素植物种草本灌木乔木镉(Cd)金叶马兰(Kalimerisintegrifolia)蒿柳(Salixviminalis)天绿香(Sauropusandrogynus)月季(Rosachinensis)光烟草(Nicotianaglauca)杨树(Pterocaryastenoptera)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鬼针草(Bidensbipinnata)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龙葵(Solanumnigrum)小白酒花(Conyzacanadensis)欧亚旋覆花(Znulabritannica)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黄花蒿(Artemisiaannua)石防风(Peucedamumterebinthaceum)柳叶刺蓼(Polygonumbungeanum)宝山堇菜(Violabaoshanensis)结球甘蓝B.oleracea锌(Zn)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刺天茄(Solanumindicum)珍珠梅(Sorbariasorbifolia)刺玫蔷薇(Rosamultiflora)云杉(Piceaasperata)桦树(Betulaplatyphylla)小叶杨(Populussimonii)龙葵(Solanumnigrum)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Ⅱ)红三叶草(Trifoliumpratense)燕麦(Avenasativa)短瓣遏蓝菜(Thlaspibrachypetalum)黑麦草(Loliumperenne)毒鼠子(Dichapetalumgelonioides)T/GRM071-2023续表:金属元素植物种草本灌木乔木铅(Pb)酸模(Rumexacetosa)密蒙花(Buddlejaoficinalis)麻疯树(Jatrophacarcas)紫穗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