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老子》四章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老子》四章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老子》四章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老子》四章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出自《老子》的成语上善若水

祸福相倚大器晚成虚怀若谷绝圣弃智自知之明大智若愚宠辱若惊功成不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目标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落实字词、特殊句式、文言翻译。(重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难点)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等写作特色。(难点)作者简介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周王室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zēnɡ,箭)。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1.《老子》一书共81章,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又叫《道德经》、《五千言》,被誉为《万经之王》。“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一切事物都必须遵循的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道);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的方法(德)。作品简介2.“道”这个字,在仅仅只有5000字的《老子》全书出现了73次,可以说,“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由此形成的道家思想,渗透到修身、处事、养生、治国、用兵等各个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是贯穿全书的思想纽带。思考:《<老子>四章》里的“道”体现了“道”的哪些方面?涉及哪些内涵呢?文章又是如何阐释“道”的呢?作品简介老子的思想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道德经》是一部兵书。——毛泽东背景探寻老子生于春秋末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王朝的兴衰成败、百姓的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文本探究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辐: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的一条条直棍儿。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无:指车毂的中空处。这里指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用:功用。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来;制作。户牖:门窗。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同一个车轮的中心部位,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功用。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功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功用。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为人提供便利,正是“无”起了作用。轮:最外面部分。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辐:连接轮毂的木条。三十辐共一毂《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请同学们诵读本章,思考本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无中生有、无有大用。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车子没有车毂中空的地方,就无法制作成车轮。器皿没有中间“空虚”部分,就不能盛东西。房屋没有凿出门窗的“空处”,人就无法居住。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事物有用而给人便利,是借助了“无”才发挥了价值和作用。第十一章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常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强调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译文: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道”之内涵:天地万物对立转化的规律和法则,体现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在矛盾冲突尖锐、人心汲汲功利的社会中老子独具慧眼,见人所不见,为当时人们指出另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与方法,具有启发意义。任继愈《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贵柔的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体系并峙。两大流派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不要把‘无’的地位、作用过分夸大。.....没有墙壁、梁柱、砖木的‘有’,也就没有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有空间(‘无’),却不能居住。有与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任继愈:哲学家、历史学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现世之用:现在有些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享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各种欲念把心都装满了,所以生活会很焦虑,很痛苦。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都想“有”,还一定要有“无”。如果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杂念私欲,做什么事情都刻意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有形物质,人生会变得更轻松美好。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二十四章)企:踮起脚。跨:阔步/大步而行。不行:不能走远。自见:同“现”,自我显露。自是:自以为是。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无功:不能建立功勋。长:长久。在道也:在道的角度来看。余食赘行:余食,剩饭。赘行,多余的形体;行,同“形”。物:人们,众人。恶:厌恶。道:懂得道的规律。处:为,做。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迈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自我夸耀的人也不能长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自然状态才是最合适的。怎样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自伐”“自矜”,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被丢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节选)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启示:1、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要谦虚、谦让。“曲则全”的处世哲学: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不争之道,在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2、做人不要“企立”“跨行”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自然规律,顺“道”而行。现世之用:(1)谦恭谨慎的为人治学(2)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3)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强:勤勉。失:丧失。不亡:不消亡,不朽。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请同学们诵读本章,思考本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那是我们的本能。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考自饶尚宽译注《老子)“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知足者富: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是富有。(区别于“知足常乐”)强行者有志:强行者自知自胜,并努力奋进,求道不息,这样的人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所传承的道仍然存在。(区别于“发奋图强”)个人修养之道: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是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安:安定,安然未变时。

持:持守,保持维护。兆:显露迹象。

谋:谋划,解决。泮:同“判”,分离。

散:散失,消散。为:做。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累:同“蔂”,土筐。累土:一筐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败:坏事。

执:把持。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几:接近。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贵:意动用法,以……为贵。复:弥补,补救。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有所作为,要在祸乱没有产生时就治理。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微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像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圣人不以常人之欲为欲,不以那些难得之物为贵,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请同学们诵读本章,思考本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①安→未兆→脆→微→乱

事物在安定时发现苗头,发现苗头立干预。②量变引起质变,大由小组成

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已经晚了一步。主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等。《老子》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把握先兆,未雨绸缪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点滴积累,完成目标。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明确:结论不同。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像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第三层:做事要慎终如始,持之以恒。《老子》有很多版本,1993年湖北荆门战国楚墓中发现了老子的竹简版,这一章从“其安易持”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结束了,而学者饶尚宽也考证,文中两句话为“错简重出”:(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肆意妄为

执意把持

不妄为

不把持(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四层: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功利,不妄为。课堂小结《〈老子〉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道:自然、无为、不争、辩证老子其事——“治大国,若烹小鲜”关于治国,老子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名言,那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

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人都知道,煎一条小鱼不能总去翻它,翻来翻去鱼就被翻碎了。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为而治”。这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政府的职能转换,即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谈政治,竟然想出这样一个生动又独特的比喻,真是令人惊叹!据说,老子的这句话是受到了商汤王的丞相伊尹的启发。伊尹原来是位厨师,他将治国比作炒菜,认为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咸了不行,淡了也不行,五味调和,恰到好处,才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治国的道理也是一样。

“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儒家也讲“无为而治”,如《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是出自事物之自然、出自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是按照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而为,而不是任意而为。所以“无为”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不会破坏事物的客观运行规律,不会激化社会矛盾。“无为而治”的道理虽然读起来博大精深,但是领悟了其实很简单:治国安邦、管理国家无非是“顺从民意”,顺民而无为,就会无为而无不为。按照人民的意愿制定政策和法律,按照人民的意愿选举官员,按照人民的意愿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就会满意,人民就会拥护。若“不顺民意”,反其道而行之,人民就不会满意,离心度一旦达到了某一程度,人民就会起来反抗。历代统治者灭亡的原因都不外乎“不顺民意”。治国者,顺民而无为,按照人民的意愿治理国家,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真谛。整体感知1.老子的思想有鲜明的思辨色彩,说说课文中谈了哪几组关系?老子分别持怎样的态度?矛盾统一的概念老子的态度相关章句“有”和“无”“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能发挥大作用,但被人忽视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知人”和“自知”“知人”是智慧,“自知”是通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和“自胜”“胜人”是有力,“自胜”是坚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成”和“败”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为”和“无为”“有为”不应妄为;“无为”即顺其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两个对立面,世间万物有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不同。他还发现对立的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为了防止物极必反,老子主张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老子“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不假外力的。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必须消除主观的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2.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示例一:所谓“有用”,一般人的理解是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以此观之,文学确不如科学“有用”。但如果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学,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世界观”,科学更多是教人以“方法论”,其二者虽相互依存,但显然“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这是否意味着文学比之科学更为“有用”。有了高于现实的信仰,就如康德所言的“仰望星空”一样,它给生命以方向、以希望。就像苏轼,政治失意,远谪黄州,人生遇到低谷。但当他让生命融入天地自然,认识到“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就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东坡。苏轼在所谓的“无用”之中成就了人生的“大用”。舍弃无用,也许就舍弃了生活本身。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分享交流。示例二:在这个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