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 B.蔬菜 C.馒头 D.牛肉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需区分的物质18K黄金和黄铜磷矿粉和硝铵氧化铜和氧化铁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方案一灼烧观察颜色用磁铁吸引抽丝拉伸方案二加入稀盐酸中闻气味观察颜色灼烧闻气味A.A B.B C.C D.D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20.03.020反应后质量/g10.0x3.029.0A.表中x=17B.该反应中乙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中丙一定起催化作用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D.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6.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8.化学兴趣小组测量某无色透明溶液的pH值测量结果为pH=2,则下列记录可能正确的是()A.Fe3+、H+、NO3-、Cl-B.K+、MnO4-、NH4+、OH-C.Ag+、H+、Cl-、SO42-D.Ba2+、H+、NO3-、Cl-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物质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把2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得到溶液70克B.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a物质D.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10.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CO、H2CO3、CaCO3都是含碳的化合物,都不是有机物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KCl、KClO3、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种,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铁、铜和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三种金属共同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______和______接触而生锈,若要证明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进行的实验有______(填序号).A将铁片放入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盐酸中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氧化铁是一种红褐色的固体粉末.请根据图回答问题(X、E为不同物质).①写出气体X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Y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③写出生成紫红色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4.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测其酸碱度、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怎样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____若得到的白色固体为CaCl2,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_____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_____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16.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硫酸钡不溶于酸。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2、D【解析】

A、黄铜(铜锌合金)中的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18K黄金中含有铜和金等,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不能鉴别,故A错误。B、磷矿粉为灰白色固体,硝铵为白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磷矿粉、硝铵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B错误;C、氧化铜和氧化铁均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不能鉴别,故C错误;D、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用抽丝拉伸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织品抽丝拉伸易断,涤纶织品抽丝拉伸不易断;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织品,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织品;两种方法都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3、D【解析】

甲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10g-2g=8g;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29g-20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0+20.0+3.0+20-10.0-3.0-29.0=3,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20g-3g=17g。【详解】A、表中x=3,故A错误;B、该反应中乙反应物,分解产生甲和丁,乙不可能是单质,故B错误;C、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4、B【解析】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混合物中至少可以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故D错误。点睛∶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推理一定要合理。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5、C【解析】

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B、在溶剂质量不变时,增加溶质至不能再溶,不饱和溶液就变成饱和溶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蒸发溶剂至有少量溶质析出,不饱和溶液也就变成饱和溶液,所以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应该是甲>乙,选项C错误;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就多。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加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之比,在此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变化,溶液质量增加。6、D【解析】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个电子,其核电荷数为1.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故选项错误.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故选D.7、A【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铵可用于制作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故A错误;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这两者的原理不同,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的性质,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B正确;C、把水喷向空中时,能够增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C正确;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过高,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D正确。故选A。8、D【解析】

A、Fe3+为黄色,不符合题意;B、MnO4-为紫色,且含有氢氧根离子,pH不可能等于2,不符合题意;C、Ag+能与Cl-结合形成氯化银沉淀,不可能共存,不符合题意;D、含有氢离子,离子之间不能形成沉淀、水和气体,可能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把20克a物质加入50g水,能得到溶液60g,不符合题意;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b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质量才相等,不符合题意;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故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符合题意;D、如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变或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0、B【解析】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原子,不是氢分子,故错误;B、CO、H2CO3、CaCO3都含有碳元素,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故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图中的微观示意图由左到右分别是阳离子、原子、阳离子,故错误;D、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10:9【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氮元素由﹣3价变为+2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2种;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0×4):(18×6)=10:9。【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7.7%【解析】

解: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消耗的氧化铜质量为y,x=8g,y=4g

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7%

答: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导电性氧气水ABD3CO+Fe2O32Fe+3CO2CuSO4(或CuCl2)和H2SO4(或HCl)Fe+CuSO4=Cu+FeSO4(或Fe+CuCl2=Cu+FeCl2)【解析】

(1)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及延展性;故填:导电性(2)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故填:氧气;水(3)A.将铁片放入盐酸中,可说明铁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之前;B.将铜片放入盐酸中,可说明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之后;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银强;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因此,要证明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需要进行ABD三个实验;故填:ABD(4)根据氧化铁在高温下能与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或氢气反应生成铁,可判断气体X为一氧化碳或氢气;根据铁与可溶性铜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结合框图关系,物质B能与溶液Y反应得到紫红色C固体铜、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及无色气体E,可推断物质B为还原后所得到的铁,而溶液Y为硫酸铜(或氯化铜)与酸(硫酸或盐酸)的混合溶液,气体E为氢气,则气体X为一氧化碳;因此①气体X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②Y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或CuCl2)和H2SO4(或HCl),故填:CuSO4(或CuCl2)和H2SO4(或HCl)③铁与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故填:Fe+CuSO4=Cu+FeSO4(或Fe+CuCl2=Cu+FeCl2)【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的相关知识,掌握金属活动性、金属的性质、金属的锈蚀与防护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解析】

(1)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得到的白色固体为CaCl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红2NaOH+H2SO4=Na2SO4+2H2O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红方案二NaOH和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锌粒(或碳酸钠等)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解析】

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以及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详解】(1)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因为NaOH和H2SO4反应后生成的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