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_第1页
环境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_第2页
环境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_第3页
环境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_第4页
环境和职业健康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1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标题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2页

1目的和范围

对相关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施加影响,使其了解工厂方针,以促使其自觉保护环境,预防生

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健康。

本程序适用于工厂对■工程合同方、物料供应商、废弃物处理方等相关方施加影响的管理。

2职责

2.1现管科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相关方进行评估。

2.2各部门负责对本职能管辖范围内相关方施加影响并监督,相关部门配合。

3工作程序

3.1现管科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方进行评估:

3.1.1各接口部门向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发放相关方调查表。

3.1.2与工厂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相关联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重大生产事故、人员伤亡的,

各部门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定为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列入《施加影响相关方

一览表》中,该表由现管科和相关部门各保存一份。

3.1.3其他未定为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为一般施加影响的相关方。

3.2对相关方影响的方式

3.2.1各接口部门负责对各自对应的工程合同方、物料供应商、废弃物处理方等提交工厂的方针、工厂

相关制度等对其施加影响,并进行不定期和定期的检查与跟踪。

3.2.2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方由接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对因整改不符合要求或拒绝整改可能造成严重

污染或重大事故的相关方,有权做出限期整改、减少订货、中止合同、经济扣款、更换供应商等措施对

其施加影响。

3.2.3现管科在选择建筑、安装公司、制造单位等承包方时,应要求其提供从事该项服务的营业资格和

能力证明,并签订协议,其中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行业的规定。建筑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施工单位负责

清理;噪声超标设备晚上十点后禁止使用。同时还应遵守工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

制度》等有关制度,包括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控制、噪声控制、动火作业制度等。

3.2.4运输车辆进入工厂厂区应防泄漏、防撒落、防火,配戴阻火器,严禁鸣笛,文明装卸。

3.2.5综合办负责对客户进行宣传和影响,收集客户对产品或工厂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并将

信息传递给现管科,由其负责处理和答复。

3.2.6对一般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由各接口部门每年以书面的形式向对应的相关方宣传工厂的方针、环

境保护常识和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其环境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意识。

3.2.7相关方施工过程中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生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应根

据合同附加条款和安全协议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责任方按照合同条

款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和制裁。

3.2.8现管科负责监督与检查各职能部门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力度和效果。

3.2.9对相关方的信息反馈按照《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理。

3.2.10对应记录相关工作事项,具体参见《记录控制程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O-SP1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标题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2页总页码共2页

4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交通安全控制程序》

《信息管理制度》

5相关记录

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

信息传递反馈台帐

信息传递反馈卡(B级)

供应商(承包方)环境情况调查表

固体废物处理承包方环境情况调查表

相关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调查表

本章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批准人

邹小娟吕钧乐绍明俞跃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1-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4页

1目的和范围

识别、确定和更新工厂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要环

境因素,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工厂体系覆盖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2职责

2.1综合办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及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2.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调查,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并进行环境因素

的初步评价。

2.3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的批准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核。

2.4厂长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批准。

3工作程序

3.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调查

3.1.1识别环境因素包括:

△本工厂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

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c)以下若干方面: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废弃物管理;放射性辐射、热辐射、热污染;土壤

污染;植被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原辅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本地和社区问题、相关方)。

3.1.2识别环境因素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应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思想为指导,采用工艺流程分析、物料衡算、现场排查、

水平对比、统计分析、问答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相结合。识别时下列三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生产部门采用产品过程中逐一对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分析,从中识别环境因

素;

b)非生产性部门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识别出本部门的环境因素;

c)相关方带来的环境影响由接口部门进行识别。

3.1.3现管科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调查阶段要收集如下文件和资料:

a)生产工艺流程图;

b)能耗、物耗、化学品、危险品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c)工厂环评批文、“三同时”验收报告、“一控双达标”、环境监测等报告和批文;

d)工厂的平面布置、排污管网图、排放口和排气筒位置;

e)产品、服务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f)以往发生的事故、污染纠纷及处理结果,相关方的抱怨和要求。

g)现有的设备运行、安全、环保管理措施、方法及规章制度等。

3.1.4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a)综合办负责组织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记录表发放到各部门。

b)各部门根据本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认真识别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负

责将调查结果填写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上,同时进行环境因素的初步评价,并将结果送到现管

科。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O-SPO1-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2页总页码共4页

c)山综合办组织对调查结果进行修改补充和整理,汇总全厂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3.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3.2.1各部门依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的情况,按3.2.2.2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由综合办汇总

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3.2.2.1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a)环境影响的规模、影响的严重程序、发生频次、影响的持续时间、控制情况;

b)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c)本工厂的实际情况(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能力、对公共形象的影响等);

d)相关方的要求。

3.2.2.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是非判断法+多因子打分法”相结合进行,对所有的环境因素可先通过是

非判断法进行判定,其余的用打分法进行评价。按《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打分评价结果:综合评分》15

分的直接列入重要环境因素,<8分的为一般环境因素,8-15分的根据工厂实际情况经讨论后分别评判

出重要环境因素和一般环境因素。

I是非判断法:下列情况可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或己接近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包括污染物排放不稳定或不持续达标、危险废物的处置和

政府明文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氟利昂、哈龙物质等)。

2)录入《国家危险废物》的名录的危险废物;

3)潜在的事故、应急情况或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4)能资源的消耗(主要原辅材料的使用、水、电消耗等)的节约具有潜力,技术、管理和经济可行,

而且可测量;

5)当地政府特别关注、地区生态保护中的特征因子:

6)公司或行业特殊需要控制的敏感因子。

【I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打分法)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O-SPO1-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3页总页码共4页

A一发生频率B-影响程度C一监控措施D一事故/投诉

发生过环境事故未采

持续发生影响严重(涉及公司外)无

555取措施5

影响大(污染物排放量发生过环境事故采取

经常发生有,但运行不理想

3大,公司可处理)43了措施3

影响一般(工厂内可处

偶尔发生有,且运行正常公司外投诉

1理,污染物排放量小)202

未发生0影响小(车间可处理)1公司内投诉1

未发生事故/有投诉已

没有影响00

解决

持续发生:匚作日工作时间内会连续发生,间隙时间短;

经常发生:-一周・七个工作日内有五日会发生

综合评分N=:A+B+C+D

322.3环境因素评价步骤

1)综合办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2)各部门按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同时填写《环境因识别与评价

表》,根据判定准则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将评价结果提交综合办。

3)综合办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的评分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形

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相关部门。

4)综合办负责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作为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

程序的依据。

5)现管科对工厂公有环境设施、周边地带及其相关方的环境影响和总体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3.3环境因素的更新

当工厂出现卜一列情况时,应进行环境因素更新:

a)进行新、扩、改或迁建项目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阶段,山项目组与现管科负责按本程

序的要求进行环境因素更新;

b)有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新增设施和设备时,山新增环境因素的部门提出需要新增环境因素到综

合办,由综合办组织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按本程序要求识别环境因素,并送综合办进行环境因素更新;

c)按每年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依据工厂新一年的发展情况,综合办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更新;

d)当法律和其他要求变化时,要及忖更新环境因素。

e)相关方的要求或投诉时,由综合办组织对环境因素更新。

3.4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对登记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该体现在环境目标、指标以及环境管理

方案中,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制度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

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4相关文件

《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

《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和更新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O-SPO1-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4页总页码共4页

5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本章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批准人

王莉芳吴平乐绍明俞跃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5页

1目的和范围

辨识及评价工厂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风险程度,并判定出那些

对职业健康安全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重大风险,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本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更新控制管理。

2.1A长批准工厂重大风险。

2.2管理者代表负责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审核重大风险。

2.3综合办具体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组织、实施和汇总。

2.4各部门和车间负责识别评价本部门和车间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并协助综合办对职'也健康安全危害

进行汇总。

2.4相关部门和车间负责供方和承包方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3工作程序

3.1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3.1.1辨识职业健康安全危害以工厂所有的作业场所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产生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为依据。

3.1.2辨识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方法详见《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方案》。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

关规定和标准,对照本厂的作业场所常规和非常规活动特点,确定出对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所有

职业健康安全危害O

3/1.3职业健康安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由综合办具体负责,各部门和车间配合参与。

3.2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2.1采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对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价,确

定重大风险。

3.2.2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由综合办组织进行。

3.2.3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厂制订OSIIMS目标和指标的基础和依据。

3.2.4全厂每年进行至少一次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2.5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

3.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见《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实施方案》。

4.4风险控制

4.4.1根据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属于重大风险的由现管科组织制订专门的管理方案或建立OSH控

制点清单,落实责任部门和车间、责任人、完成期限和控制目标。现管科负责监督管理方案的实施。

4.4.2对于不属于重大风险的由各责任车间按照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现管科负责监督现有控制措施

的实施情况。

4.5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记录

全厂应建立并维持辨识和评价职业健康安全危害、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记录,并保持和更新记

录。

5相关文件

附件:《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方案》

6相关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因素及其风险控制计划清单

OSH控制点清单

本章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批准人

王莉芳吴平乐绍明俞跃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2页总页码共5页

附件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实施方案

1目的

为使热电厂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充分有效,需对本厂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中存在的危害

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达到对厂内的危害和风险因素实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厂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包括本厂范围内所属汽机、锅炉、电气、原料、化水、计

量、制造维修及综合等所有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

3职责

3.1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职责

3.1.1对整个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进行策划和协调管理;

3.1.2对各车间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1.3对整个厂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总结。

3.2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职责

具体负责本车间、专业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4.1组织机构

4.1.1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为对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成立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由管理者代

表为组长,小组成员由综合办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车间的人员组成。

4.1.2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由各部门、车间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则负责本部门(或小组授权指派负责项目)、本车间的危害辨识

和风险评价工作。

各部门、车间在厂领导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下可成立一个二至七人的工作小组,成员挑选时应尽量

考虑熟悉现场生产安全和设备管理的人员作为调查小组人员。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3页总页码共5页

工作流程:

4.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步骤

4.2.1.1按车间及专业选择作业活动或设备;

4.2.1.2识别各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危害;

4.2.1.3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即风险分级;

4.2.1.4确定重大风险(即不可接受的风险)。

4.2.2作业活动选取

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作业现场的作业活动分类可参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选择。

4.2.3危害的识别

4.2.3.1危害的分类

a)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

伤害方式,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

灾、高处坠落、班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b)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

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7

类。

4.2.3.2危害识别的方法

危害识别的方法有六种: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

安全检查表。

4.2.4风险评价

4.2.4.1进行危险评价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

的危险,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取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4页总页码共5页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

4.2.4.2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

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LEC

a)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

“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

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不可能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

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

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每周•次,或偶然暴露

2每月一次暴露

1每年几次暴露

0.5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o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

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轻伤规定分数为1,把

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3所示。

的划分,但应注意风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有局限性,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2-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5页总页码共5页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10以上死亡

402〜9人死亡

151人死亡

7伤残

3重伤

1轻伤

表4风险等级划分(D)

D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

同极其危险5

160-320高度危险4

70〜160显著危险3

20〜70一般危险2

<20稍有危险1

4.2.5重大风险确定

重大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是本厂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基础,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重大风险:

4.2.5.1评价人员的定性判断,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4.2.5.2依据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的结果,属于显著危险及其以上级别的风险。

4.3危害辨识评价汇总

4.3.1各车间、部门按程序要求将辨识评价结果上报给评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整个评价工作进行汇总、

分析和整理,并制定出本厂的“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各类职业安全卫生重大

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4.3.2工艺技术、设备更新或新上项目时,相关部门及时识别出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并填写在“危害辨识

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上。

4.4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更新

4.4.1每年管理评审后,综合办根据评审的结果作出是否需要对危害因素重新识别和评价的判断,因以

下情况引起危害因素变化时,须追加识别评价:

a)活动、产品、服务的变化;

b)新、改、扩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入;

c)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d)相关方提出合理要求和抱怨时;

e)发现有重大危害因素遗漏时。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3-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2页

1目的和范围

确定本厂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

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本工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确认及更新管理。

2职责

2.1现管科负责组织各部门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获取、确认及更新,并对适用性进行确认和更新。

2.2综合办负责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资料的发放。

2.2各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宣贯。

3工作程序

3.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范围如下:

3.1.1国际公约:

3.1.2国家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3.1.3工厂所在省、地市、县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规章、标准;

3.1.4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其他要求可包括:与官方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等,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规定、通知、标准、

行业设计规范,及相关方的要求等。

3.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获取

3.2.1现管科或生产技术科应经常与省、地市、县级环保和安全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以便获取国家及地方

最新版的环境和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2.2现管科通过行业协会、报刊杂志、图书馆、咨询机构、认证机构及各类媒体传播工具等渠道获得相

关的环境和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文件作为补充。

3.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确认

现管科组织各部门对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根据行业特点、工厂特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危险因素调查表确认适用本厂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并填写《适用的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清单》,确定查询途径,以备工厂相关人员查看或培训用。

3.4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更新

现管科组织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环境和职'也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更信息,及时进

行更新、确认,并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进行相应更改;当工厂内环境因素和危险因素发

生较大变化时,由现管科组织各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集,并对适用性进行确认。

3.5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传达

3.5.1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传达工作由各部门负责宣贯实施。

3.5.2需传达的法律法规通过会议或培训等形式组织学习、宣贯。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3-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和更新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2页总页码共2页

3.5.3各部门需要的法律法规内容到现管科查询。

4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重要法律与其他要求适用内容摘要

适用的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摘要

本章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批准人

蒋前进吴平乐绍明俞跃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6页

1目的和范围

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以确保能够完成其承担的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任务和职责,保持体系的有效运行。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该管理体系有关的本厂员工及相关方人员的培训。

2职责

2.1各部门根据体系运行的需要,负责确定并填报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落实培训计划。

2.2综合办负责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负责厂级培训的实施,监督各部门培训计划

的落实。

2.3现管科(生技科)负责安全环保、工艺、设备知识培训;质检科负责质量知识培训;综合办环境和职

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各部门负责员工的二、三级安全教育及日常培训工作。

2.4分管厂长负责批准培训计划组织协调培训工作。

2.5综合办、现管科负责培训记录的建立、归档。

3工作程序

3.1培训计划

3.1.1各部门在每年年度末,提出下年度培训需求,填写《培训需求表》上报综合办。

3.1.2综合办根据公司职教管理规定及工厂的需求制订工厂职教年度计划。

3.1.3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人数、主管部门、配合部门。

3.2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

3.3.1全体员工:了解工厂的体系方针、目标和指标,相应岗位重大环境、危险因素、操作规程、环保、安

全、卫生与健康、EMS、OSHMS基本知识。

3.3.2厂长及管理者代表:提高其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意义的认识;了解工厂环境和职业健

康安全方针制定的依据;了解体系职责、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的依据和管理评审的过程:熟悉环境

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基本掌握工厂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基本掌握安全分析、

决策及事故预测和安全防护知识。

3.3.3工厂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了解体系职责;了解体系相关文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了解

EMS、OSHMS基本知识;熟悉安全、环保基本知识;熟悉环境和安全目标指标等;掌握相应部门的重要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2页总页码共6页

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

3.3.4特种作业员工: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有关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悉相应

岗位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EMS和OSHMS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木岗位的重要环境和危险因素、

操作规程等。

3.3.5内审员:GB/T24001-1996和GB/T28001-2001标准,EMS和OSHMS基本知识,内审的步骤及审核技巧,

取得内审员证书。

3.3.6相关方:相关的环境、安全健康保护要求和责任,本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理念。

3.3.7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应岗位的培训

3.3.7.1三级安全教育对象

⑴招工及分配来本厂的新员工;

⑵来本厂参加工作的临时工、外协工;

⑶外单位调入本厂的人员;

337.2厂级安全教育

由综合办负责组织,现管科负责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部门、车间。厂部安全教育内容:

⑴本厂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的目的、意义、重要性;

⑵电力生产的基本特点及电力安全生产的特殊性;

⑶本厂的生产基本过程及安全规程、制度的基本要点;

⑷本厂典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⑸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和防尘、防毒等安全防护、消防基本知识;

(6)《化工部“四十•条”禁令》、《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一般讲解。

3.3.7.3车间安全教育

由车间负责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车间安全教育内容:

⑴介绍本车间的生产特点及所辖范围的情况;

⑵本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项:

⑶历年来本车间发生的事故情况和预防措施;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3页总页码共6页

⑷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和紧急救护法等;

⑸结合本车间工作的《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

337.4班组安全教育

山班长及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班组安全教育内容:

⑴介绍本班组的工作范围及班组情况:

⑵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岗位安全责任;

⑶本班组、岗位的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典型事故的分析;

⑷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等;

⑸结合本班组、本岗位进行《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条文的学习。

3.3.7.5发现新进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而工作的,综合办有权停止其工作,在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允许

其工作。

3.3.8变换工种的安全教育

本厂内部的岗位调动,由调入车间领导和安全员结合本车间情况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分配到班

组,由调入班长和班组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结合调入车间、班组的主要任务及安全生产上的危害,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本岗位的《电业

安全工作规程》条文的学习,进行适应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在新岗位工

作。

3.3.9复工安全教育

请假或离厂三个月的职工,回岗位工作前由车间负责进行复工安全教育。离开运行岗位三个月及以上的

值班人员,必须经《安全作业规程》考试合格并经过熟悉设备系统、熟悉运行方式的跟班实习后方可再上岗

工作。

3.3.10外来培训人员的安全教育

山现管科和车间负责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有进入生产岗位的须知、本厂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和

规章制度、安全注意事项。

3.3.11对违章者的安全教育

3.3.11.1车间、班组有对违章者教育的责任。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4页总页码共6页

3.3.11.2严重违章和因违章造成事故者(包括恶性未遂等)由所在车间及现管科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根

据情节进行安全教育。

3.3.11.3教育内容:国家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安全作业规程、本厂规章制度、安全技术业务的培训。

3.3.1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凡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I,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作。

特殊工种的培训由综合办负责组织实施。

3.3.13外包工程单位来本厂施工的安全教育

外包单位来本厂施工的安全教育,由外包单位的工程负责人组织,本厂现管科或负责该项目的部门或车

间进行安全教育。以使他们理解和认可本厂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3.3.14外出人员的安全教育

本厂人员去外单位施工前,山负责施工的部门负责人组织安全教育。

3.3.15大、小修人员的安全教育

大、小修前,由各车间组织参加检修人员结合检修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3.3.16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

3.3.16.1安全II活动:班组每周(运行班组每个轮值)进行一次安全日活动,活动内容应联系实际,有针对

对性的学习安全文件、安全工作规程、事故通报,并总结本班组的安全工作情况。车间领导应定期参加活动

并检查和指导本车间各班组的安全活动日,提高活动效果。

3.3.16.3运用其它宣传媒体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结合生产中发生的不安全情况召开分析会、现场

会进行安全教育。

3.3.17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教育

3.3.17.1厂领导由公司及厂安全员负责安全教育。

3.3.17.2新上任的副科以上干部由现管科负责安全教育。

3.3.17.3各级专业人员和科室人员由所在部门、车间领导或安全员进行教育。

3.4培训方式:采用外培与内培相结合的方法。

3.4.1外培:⑴参加上级部门(公司以外)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研讨班;

⑵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培训班。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5页总页码共6页

3.4.2内培:⑴外请教师来厂授课;

⑵在工厂内部聘请兼职教师授课;

⑶通过厂内部宣传栏、会议、发文、广播等形式进行培训:

(4)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⑸工厂以外公司内部的培训。

3.5培训的实施和记录

3.5.1综合办负责培训人员的组织,各部门按计划实施相关培训。

352运行、供应车间根据生产实际进行每季一次岗位练兵,工厂每年开展各工种的技术比武.

3.5.3外派培训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后填写《员工外出培训审批表》,报公司主管部门确认批准后方可培

训;培训结束后须向公司主管部门上交员工外出培训报告书,综合办备份留档。

3.5.4有关人员在培训期间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不迟到早退、缺席、努力达到培训要求。

3.5.5各部门应及时建立培训记录,保存培训记录原件,年度交综合办存档。

3.6考核

3.6.1现管科负责每年对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培训再教育,并

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3.6.2综合办、现管科不定期采用口试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安全、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进行抽查。

3.6.3综合办作好每年的培训总结。

4相关文件

《安全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4-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培训、意识与能力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6页总页码共6页

5相关记录

员工培训档案

员工外出培训审批表

培训需求表

内培登记台帐

外培登记台帐

员工外出培训报告书

技术(特殊)工人登记台帐

新工人入厂教育培训台帐

三级教育卡

年度职教计划

班组台帐

员工安全活动台帐

本章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批准人

王莉芳邹小娟乐绍明俞跃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Q/XHG.JRD-E/0-SP05-2004

版本A修改状态0

协商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4年7月18日

页码第1页总页码共3页

1目的和范围

建立并保持程序,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信息,确保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本程序适用于工厂内部信息的传递、处理和管理,以及与外部各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2职责

2.1现管科负责信息与交流,负责与上级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内外部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

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答复,形成记录。

2.2综合办作为工厂信息中心,负责工厂内审及管理评审信息及异常信息的传递与处理。

2.3各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横向信息交流。

3工作程序

3.1信息的分类

3.1.1内部信息

内部信息指正常信息、(潜在)不符合信息、紧急信息以及其他内部信息。

a)正常信息,如体系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监测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相关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传递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等;

b)(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重要环境和职业安全健

康风险信息等;

c)紧急信息,如在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

d)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投诉等。

3.1.2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是各类相关方(相关方是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顾客、供应商、合同承包方及在工厂内从事

各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等)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

a)各上级主管部门、监测、咨询和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c)相关方反馈的信息:社区的抱怨、客户的意见、供方承包方的信息等;

d)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标准和体系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