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合肥寿春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现代主义2.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唐代吏部对于下级官员的选官量才注重“四事”,分别是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如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又称“三实”。这反映了A.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官员 B.形象与文化是选官优先标准C.官员勤勉任劳的品质最被看重 D.儒家立德观念具有至高地位4.鲁迅在《关于“舒愤懑”》里写道:“……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这一天了。”“这一天”的变化与以下哪一事件紧密相关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5.西汉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2至公元9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初6.20世纪西方国家调整了经济政策,客观上颠覆了资本家“通吃”的分配制度,其具体表现有①规定最低工资②建立福利国家③政府直接采购④制定经济计划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7.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8.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9.郑观应于19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和开平矿务局总办之时,目睹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造成白银外流,另一方面又造成通商口岸区域的本土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创办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财富大量外流 B.保护中国的自然经济C.为自强提供资本和技术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10.“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国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1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凡不信神或教授有关宇宙的理论者,都将遭到起诉。普罗塔戈拉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结果他的著作遭雅典人查封,他本人也因其学说而被判了死刑,只因侥幸才得以逃走。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明显缺乏人文精神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C.实行思想专制统治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12.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13.在一次公共集会上,一位苏俄农民手持这样的标语:“我们可以为了国家换饿、流血、牺牲,但我们的血不能在战后也流个不停。”为改变这种状况,苏俄A.集中全国物力支援战争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利用市场理念发展生产 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1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实现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C.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15.1585年,西班牙籍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用西班牙文出版了《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该书的编纂宗旨是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16.193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和钢材。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000万吨的70%由美国提供,消耗的钢铁50%来自从美国的进口。据此可知美国A.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 B.从中日战争中牟取利益C.建立美日同盟遏制苏联 D.己经摆脱经济危机困境17.1903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经常镇道署呈报江苏抚院获准立案.拔荷花塘官地作为建厂地基,并暂借规银l万两。次年,从国外订购发电机、锅炉等设备陆续进行安装。因绅商居民担心破坏风水,阻挠立杆架线,郭礼征登门协商,历时7个月才架线完工。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晚清政府积极推进洋务运动C.中国近代化受制于多种因素 D.民族工业完全依赖外围资本18.“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D.八二宪法19.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实行公益捐助制度,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虽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对该制度长久存续的合理解释是A.是公民意识的典型体现 B.抽签选举消弭了贫富鸿沟C.贵族内部利益妥协的产物 D.民主机制的发展尚未完善20.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21.中国的农耕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大约在A.10万年前后 B.1万年前后C.5千年前后 D.2千年前后22.如图是历史上某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该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24.如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A.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B.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C.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25.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兴盛;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逐渐远离政治权力的中心。这说明A.法家政治地位日益显要 B.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C.游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儒法两家争鸣更加激烈26.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27.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28.“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罪己诏》,其发布者应是: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29.1987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发行首批1000万元的股票,不料遭到“冷遇”。政府动员党政干部带头购买,仍然只完成发售计划的79%,其余的只好动员几家国有企业认购。这主要是因为A.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 B.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C.对外开放程度比较有限 D.人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30.从1988年到1991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了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立法思路C.逐步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 D.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国政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九卿"职责表格(注:"九卿"既是官衔,又是官署之称)材料二(1)据材料,指出秦九卿与唐六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唐代六部机构中,"吏部""户部"分列前两位,说明其原因。(3)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时代变化。3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一战争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们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一战结束后约11万参战华工回到祖国,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有1万余华工留在法国工作、生活。——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参战的影响。33.材料章太炎(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出身世医之家,他曾自谓“吾家三世皆知医”。章太炎自幼聪慧,启蒙老师朱有虔在民族主义思想方面对其影响极深,他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此亦吾人之志也”。1906年,章太炎东渡日本,亲见老医治肠僻,十六岁时,尝见“老医以四逆汤与之,亦十活八九”。1910年,写成并发表《医术评议》,1924年著成医学论文集《时病新论》,1926年,在《张仲景事状考》中考证张仲景事状。章太炎对中医学术问题还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脉属西医所论血管,“中医诚有缺陷,遽以为可废,则非也”。他冷静剖析中医、西医各自利弊,融汇中西,有学者评论“若论近代中西医结合学科之始,当自章太炎始”。——摘编自段晓华《章太炎医学思想渊源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对近代国医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章太炎在近代国医发展方面作出贡献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符合“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它强调人的个性,要求追求现世的幸福,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B选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它鼓励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C选项错误;现代主义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荒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D选项错误。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无处不均匀”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体现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故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正确的,符合题意;水陆交通网的建立是便利了中央对方的管理,而不是奠定疆域基础,两者之间并无必然因果关联,排除A;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晚于梭伦执政时期,故其不可能为改革提供思想条件,排除B;日本政府制定的教育内容仍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且其教育对象也主要是武士,这仍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与近代化无关,排除D。3、B【解析】
据材料可知,“身材丰伟”是形象方面的要求,“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是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四事”为选官优选标准,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的选官,A项错误;官员勤勉的品质是排稍后的标准,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儒家立德观念的地位,D项错误。4、D【解析】
根据“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可以看出这指的是剪辫,根据所学可知,这与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易服有关,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处的时间都是在清朝,辫子不能剪,故排除ABC项。5、D【解析】
公元前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前202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上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后半期,故公元前202是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后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9年就是公元1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下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上半期,故公元9年属于公元1世纪初,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6、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积极的干预,其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纷纷采取了规定最低工资,建立福利制度等措施,这客观上颠覆了资本家“通吃”的局面,①②正确,故选D;政府直接采购和制定经济计划并不会直接帮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它们不影响分配领域的变化,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ABC。7、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材料中的时间是1873年,说明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天皇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说明其破除封建习俗,用资本主义的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因此,正确答案为C8、D【解析】
依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正确;“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可能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材料中“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说明,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排除A;福利制度普遍推行是在二战后,排除B;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其目的是要夺取政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排除C。9、A【解析】
郑观应认为外国商品倾销造成中国白银外流,同时口岸手工业者破产,有鉴于此,其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和开平矿务局总办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财富大量外流,A正确;郑观应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赞成发展民族工业,而非自然经济,排除B;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技术多源自外国,而且从郑观应目睹情况推断,其目的不在为自强提供资本和技术,排除C;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创办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但是这不是其主观目的,排除D。10、A【解析】据材料“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并不明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美国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党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公民自由权利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11、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普罗塔戈拉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灵而被判处死刑,说明当时的雅典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人文精神的缺乏无关,A选项排除。雅典实行思想专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雅典民主政治是思想自由的保障,C选项排除。材料与法律体系完备无关,D选项排除。1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西学”,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因此选A。BC都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D与题目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西学东渐13、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情景反映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为改变这种状况,苏俄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C项正确;集中全国物力支援战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就战时共产主义的特征,排除AB两项;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苏联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14、C【解析】
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使英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其表现之一,但不属于最主要的,排除。15、B【解析】
《大中华帝国史》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在收集、研究中国文献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目的是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欧洲人,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明朝历史等内容。B正确;16世纪尚未出现全球史观,A排除;早期占领澳门的西方殖民统治者是葡萄牙人,C排除;清朝在1636年才建立,D排除。故选B。16、B【解析】
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从美国获取了大量的战争物资,说明美国从战争中牟取了大量利益,故选B项;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美国并不是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排除A;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主要是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建立美日同盟以遏制苏联,排除C;从材料内容无法反映美国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排除D。故选B。17、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一方面受清政府的监督管束,另一方面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进展缓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故C项符合题意;1903年处于晚清时期,并非国民政府时期,排除A项;洋务运动以甲午战败为破产标志,排除B项;完全依赖说法过于绝对且题干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18、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正确。《临时约法》,属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排除。五四宪法,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C排除。八二宪法,也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同纲领》19、A【解析】
公益捐助制度下,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这显然对富有公民不利,但是对城邦有利,虽然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说明雅典公民更加重视城邦利益,A正确;B表述绝对,抽签选举体现的是政治平等,不能弥补贫富鸿沟,排除;富有公民不等同于贵族,排除C;公益捐助制度的存续恰恰说明在民主制完善的情况下,公民对城邦利益的重视,D排除。20、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与后来的汉字之间的传承性和连续性,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故选B;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汉字的书写系统基本沿袭了甲骨文,排除C;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西周流行的金文和东周时期的篆字都是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演进,故甲骨文不能作为研究整个先秦时期的主要的文字载体,排除D。故选B。2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万年前后,人类从采集狩猎的方式向原始农耕文明的转变,故答案为B;10万年前后还是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A错误;5千年前后的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不是源头,C错误;距今2千年前后已经到封建社会,农耕生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D错误。22、D【解析】
根据“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德国的政体结构,故选D;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排除A;美国、法国是共和制政体,没有君主,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分析解答。2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行省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才实行的一个制度,而不是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材料中的“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也能反映出这一点,所以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只能是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另外,行省不仅仅是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蒙古人也不可能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24、B【解析】
图片信息体现的是“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同,有利于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B正确;传统经济结构是自然经济,直到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A错误;南宋经济重心南移,C错误;清朝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错误。25、A【解析】
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墨家和儒家的影响变小,法家的政治地位日益显要,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故B错误;游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信息不仅涉及儒法两家,还有墨家,故D说法错误。26、C【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思想及代表人【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可知这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相符,因此他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C项正确;A项是抵抗派,B项是农民阶级,D项是早期维新派,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27、A【解析】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28、D【解析】
依据“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可知,该条约是1901年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此时的皇帝是光绪帝,故D正确;道光帝时期签订的是《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排除A;咸丰帝时期签订的是《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排除B;同治帝签订是《马关条约》,割让的是台湾岛等,排除C。故选D。29、B【解析】
依据材料“1987年”“政府动员党政干部带头购买,仍然只完成发售计划的79%,其余的只好动员几家国有企业认购”可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股票的认识存在偏见,主要是因为人们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股票存在偏见,B正确;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材料未涉及,排除A;题干属于经济体制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C;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收入增加,排除D。30、C【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可知,我国逐步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增强市场在经济中的导向作用。材料中的法律体现了我国在立法上开展以市场导向。C正确;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关于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不能得出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的结论,D错误。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相同:都属中央一级的国家管理机构;分工明确。不同点:九卿既管国家事务,又掌管皇室事务;六部分理国家行政事务。(2)原因:吏部与各级文官的管理、考核有关,古代官僚社会官员队伍建设是皇权统治的首要条件;户部掌管财税经济等,是皇权统治的基础。(3)变化: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加剧;清朝外交体制渐趋近代化(中外联系日益加强;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等)。【解析】
(1)综合材料一、二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九卿和唐六部制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国家的中央机构,通过明确的分工承担不同的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塞腰鼓听评课记录
-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预测密卷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党课课件含讲稿: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 理解与应用民法模板
- 《财务报表课程》课件
- 吉林橡胶水坝施工方案
- 北京春节树木亮化施工方案
- 五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教学计划
-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课堂PPT)
- 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实验结果及工作曲线与图谱-1
- 最新八卦象数疗法简易实用卡病证症状参考配方咳嗽脾阳虚脾胃
- (完整版)Brownbear绘本
- 康熙字典(繁体字)笔画
- PE500 x750复摆鄂式破碎机设计机械CAD图纸
- 台球厅工作人员礼貌礼仪
- 120-1阀讲义(完整版)
- 施工组织设计 群耀实业苏州有限公司员工宿舍1、2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矩阵图(示例)
- 中学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