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新高考历史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主要说明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C.“双百”方针精神得到贯彻 D.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2.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3.要获取西周时期贵族活动信息,下列材料中可信度较高的是①甲骨文②神话传说③青铜器铭文④《诗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5.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美国不应当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尼克松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是在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4年6.1993年,我国对“八五计划(1991~1995年)”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党中央做出上述调整的背景是A.改革开放遇到了重重阻力 B.国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C.已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国民经济比例极不协调7.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着重于两方面:早期的《谭嗣同传》若力阐发其舍生收义、拯救中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彗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8.下表是1981年——1984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此可知()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美国3.1%2.6%3.5%6.5%欧共体-0.3%2.1%3.1%3.1%中国5.2%9.1%10.9%15.2%A.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B.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推动经济增长C.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D.新经济推动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危机9.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认为A.新文化运动方向已转移 B.科学对民主有奠基作用C.科学革命成为当务之急 D.民主须与科学相互结合10.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1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B.经济体制改革要勇于尝试不怕出错C.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大胆借鉴勇于实践 D.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独有12.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13.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14.国民党军统帅部在某次战役结束后的检讨中承认,国军遭受之失败,影响全局,最为重大,尤其是华东地区。由于国军在战役中主力兵团全部被歼,致使国军再无力与共军主力决战。此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5.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材料意在说明苏俄A.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遭到重大挫折B.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C.应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D.当时国家的政策严重缺乏群众基础16.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欧洲审美情趣的影响C.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 D.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1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列不是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体表现的是A.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B.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C.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D.推行福利主义和经济计划化1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19.英国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不断激化,主要反映在①政治:君权神授——反对专制②经济:专卖重税——自由经济③宗教:推行国教——倡导清教④文化:文化专制——文化自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下列历史人物,最早领导本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是A.甘地 B.穆罕默德·阿里 C.凯末尔 D.孙中山21.意大利法学家格罗索认为,罗马法主要包含有ius.lex两种形式。其中lex指专人制定、由世俗权力机构认可、颁布的律条,而ius指自然形成的礼法、习俗。他认为法律体系是在实践者对原初lex的不断阐释中逐渐成形的。材料中“原初lex”指的是A.罗马习惯法 B.罗马公民法 C.《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22.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外交家郭嵩焘主张,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德”,其次以“略”,以“威”,以“恩”,“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这表明郭嵩焘思想A.古今意识规则二者相结合 B.具有近代化的国际视野C.已放弃“中体西用”思想 D.对外妥协退让特征明显23.中共中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论断提出时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已经胜利完成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24.城隍是道教神话中的城市守护神。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较盛行,《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宣州司户”条引《纪闻》称,唐代“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甚至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由此可知,唐代A.城市经济日益发达 B.地方官员全都迷信鬼神C.道教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地位受到严重冲击25.有历史学家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指“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26.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此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罗斯福新政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C.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市场经济27.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28.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29.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3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清军初入关时,由于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衮谕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朝廷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摊派。康熙年间,鉴于土地的不断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承担不起丁税的情况,清政府又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但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只是固定了丁银数额,并未废除丁银,丁役负担不均的问题仍存在。为了彻底解决负担不均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清政府于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即所谓“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制”。规定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人丁2462万,丁银335万余两)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32.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所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钱满素《美国文明》(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材料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材料二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该作品是1955年创作的,其背景是1953~1957年实施的“一五计划”,该画反映了工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热情,宣传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故选D;年画内容不能反映优先发展工业,A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双百”方针确立在1956年,BC两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联系“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解答。2、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后攫取大量的侵略权益,激起了民族愤怒,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可以排除。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3、C【解析】
第一手史料指亲历者直按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等原始资料,第二手史料指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是间接史料。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比较可信,故①③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可能包含有一些历史的影子,而《诗经》作为文学作品,里面的信息也要仔细甄别,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现象获其本质,由材料中“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可见当时关卡林立,且对商品征收重税,从本质上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符合题意,而ABC与题干主旨无关,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成就·明清时期日益落后于西方【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材料解读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从战国时期我国就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政策备考复习时有必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影响:初期,巩固小农经济,维护政治稳定。后期,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B【解析】
“美国不应当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变成现实是指中美关系缓和,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B正确;排除ACD项。6、C【解析】
依据材料“1993年”“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制定了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扩大市场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C正确;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的标志。1992年后,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成效显著;A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在美国参与下,地区与民族冲突不断,世界局势动荡不安,B错误;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上升,因此国民经济比例趋向协调发展,D错误。故选C。7、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梁启超对谭嗣同精神阐释分别在不同时期侧重于具有献身精神的烈士形象及反抗封建的精神,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20年”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有关,B正确;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强调的是暴力革命,A排除;一战于1918年11月就已经结束,C排除;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8、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此时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增长,美国和欧共体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基本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和欧共体在80年代后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而中国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的作用。综上所述,这表明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欧共体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基本呈增长趋势,不能说明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D选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D【解析】
材料“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表明任鸿隽主张民主制度发展必须与科学思想进步相结合,故D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为民主与科学,材料政治强调的是民主与科学的关系,没有偏离方向,故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与民主的关系,没有突出科学是民主的基础作用,故B不正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放人们的思想,宣传民主与科学,故C不正确。10、B【解析】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但客观上却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经济上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因此“种豆得瓜”的“瓜”是指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故B项正确;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是洋务运动的主旨思想下产物,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并没有促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故C项错误;“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属于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不是得的“瓜”,故D项错误。【点睛】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1、C【解析】
材料意思是邓小平对待“证券、股市”这些资本主义的事物友好进行大胆尝试,敢于借鉴,故选C;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是对“证券、股市”的引进,不是体现经济体制的尝试,B错误;材料并不是讲市场经济,D错误。12、D【解析】
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排除D。13、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据所学可知从王权到民权的转移始于颁布于1689年的《权利法案》,故选C。AB选项的15、16世纪当时还没有出现王权到民权的转移,D选项的18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王权到民权的转变,所以不符合题意。【详解】14、D【解析】
根据题干中“华东地区”“致使国军再无力与共军主力决战”可知,这次战役是战略决战,根据地点可以判断这是淮海战役,选项D正确;选项A、C均不是华东地区;渡江战役不属于战略决战,排除B。15、B【解析】
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很多共产党员退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无法理解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故B正确;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在二战后,故A错误;新经济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C错误;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支持,故D错误。16、C【解析】
唐宋时期瓷器的不同,体现了唐代的文化兼容并蓄而宋代孤芳排外,表现了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C正确;唐宋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未发生变革,A错误;唐宋瓷器的变化与欧洲审美情趣无关,B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唐宋瓷器风格不同,未体现技术的变化,D错误。故选C。17、D【解析】
二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仍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并不会实行计划经济,经济计划化的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ABC均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701年”可知,此时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材料中又提出议会通过法律来规定英王的继承人,可以看出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所列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体现了材料的表面意思,D项体现了英国政体的特点。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英国在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19、A【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主张君权神授,议会反对君主专制;国王主张征收重税,议会主张自由经济;英国国王推行国教,议会倡导清教;①②③正确,故选A;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20、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甘地是领导印度独立的人物,1947年印度独立;穆罕默德•阿里于1805年开始改革;凯末尔是领导土耳其进行革命的人物,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综上所述,1805年最早,故选B,ACD排除。21、D【解析】
依据材料“他认为法律体系是在实践者对原初lex的不断阐释中逐渐成形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符合原初lex的定义,D正确;罗马习惯法是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排除;公民法在《十二铜表法》的基础上制定而来的,不属于原初lex,B排除;《民法大全》是一部习惯法汇编,不符合原处lex,C排除。故选D。22、A【解析】
由材料“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可知,郭嵩焘主张将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进近代外交规则体系中,这体现了他古今融合的思想,故选A;材料也强调了郭嵩焘对传统的继承,B项解读过于片面,并非最佳答案,排除;对传统的继承恰恰说明郭嵩焘没有放弃“中体西用”思想,排除C;郭嵩焘表现出的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而非妥协退让,排除D。23、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叙述应为1956年中共八大的内容,当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胜利完成是在1957年,故B项错误;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D项是在1958年提出的,故错误。故选A。24、A【解析】
材料表明城市守护神在唐代地位逐渐上升,意味着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表明城市经济日益发达。A正确;地方官员全都迷信鬼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唐朝时儒家思想是文化的主流思想,C排除;城隍地位的上升不代表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排除。故选A。25、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的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天理”为核心的新的理论体系,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先秦、汉代的儒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因此不属于全新创造,故排除ABC项。26、C【解析】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由题干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再到新的“混合经济”,这些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在所能容纳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的自我调整,体现了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在不断调整,但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并非是摇摆不定的,故A项错误;材料内的主要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并非题干反映的本质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解“滞胀”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了适当干预与市场自由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府干预并非是“计划”,故D项错误。2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也称为经济危机,是空前严重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值都大幅度下降,比如美国直接下降了50%,失业人口超过了1500万,这也是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近半数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即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故D选项正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体现了美国面对二战的威胁而增兵,没有体现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而大量青年征兵被拒的现象,没有涉及到医疗科技进展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是大萧条的深远影响,与分权制衡无关,故C选项错误。2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解读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由此可见,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的。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家庭手工业29、D【解析】
近代史上,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列强的挤压和剥削,发展困难。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详解】30、A【解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清初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尖锐;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土地兼并,人口增长;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意义:废除了人头税,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步松弛;赋税负担更公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赋役的均平和合并简化以减轻负担);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解析】
(1)背景:根据“清军初入关时,由于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得出清初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尖锐;根据“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得出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根据“鉴于土地的不断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得出土地兼并,人口增长;根据“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承担不起丁税”得出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电子技术基础(2)》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资本运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电机与拖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DB5111T48-2024乐山市餐饮食品中异物防控指南
- DB3303T+079-2024《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运行规范》
- 卫生材料的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水利工程的调度与规划考核试卷
- 白酒的企业品牌与社会责任考核试卷
- 构建和谐工作氛围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卷
- 塑料制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2024年中考英语题型复习:阅读理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格局与需求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学科试卷(附带答案和考察要点解说)
- 士官生生涯规划
- 青年你为什么要入团-团员教育主题班会-热点主题班会课件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年畜禽屠宰企业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试题
- (高清版)WST 433-202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