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一、区域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煤炭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主要用于燃烧发电;河东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主要用于冶炼钢铁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2)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地处我国中部,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2.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煤炭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3.能源的综合利用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4.环境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3)“三废”的治理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沉淀净化的办法。(二)河流的综合开发1.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①自然环境地貌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文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广②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黑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丰富。水能资源:流经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上游地区。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2)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①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②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不同河段优势开发重点整治重点整治措施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草等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基地;制造业基地患;整治江河湖泊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提高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下游地区平原地形;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人口稠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业基地;鱼丝绸之乡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二、区域经济发展(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的地理条件①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雨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②地形:西部是高原,中部和东北部是平原,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③农作物:喜凉的品种,春耕、夏管、秋收,一年一熟。(2)社会经济条件①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②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③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先进。④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较多。2.东北的农业布局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1)耕作农业区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由南向北,玉米的种植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逐渐增多。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其中长白山盛产鹿茸、人参等,延边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苹果。(3)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主要有羊、牛、马,其中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最为3.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1)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较多并且连片,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东北地区粮食的商品率很高,达到65%以上。东北地区的耕地进行了分区,分为玉米、小麦、水稻等产区,在各自的产区内大规模专业化进行种植。4.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森林遭到破坏,土壤逐渐退化。因此,应当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坚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将东北分为三个区: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分别制定发展方向:(1)平原区①发展优质的商品粮,提高产品的质量。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③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西部草原区①退耕、退牧,建设人工草地,逐步恢复生态。②实行围栏放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牧民收入。(3)山区①保护天然林。②半山区进行“立体开发”,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三、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西气东输(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④对环境的影响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2.南水北调(1)实施南水北调的原因长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因此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而且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靠近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因此有利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2)南水北调三线方案东线:工程量小,输水量大;需要逐级提水,水质较差。中线:可以自流供水,水质较好;但需要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西线:可以自流供水,水质较好;工程量大,且输水量较小。(3)南水北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②不利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3.西电东送(1)实施西电东送的原因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2)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以及云南、贵州两省坑口火电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